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授之以渔”的方式,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应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教学,给予学生充裕的自学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能力;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课程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我们从多方位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创造性能力。
一、给予充裕的自学时间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学时间。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语文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与教师讲解知识的量、讲解的深刻程度关系并不大。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学习成绩高低与教师讲解的多少并不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给予他们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其自主学习,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时,因其内容有趣,学生十分喜欢阅读。看到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我“不忍”打断,“将计就计”地在黑板上写下“对比”两字,再留给学生15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然后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文本中的“巨人”“孩子”和“花园”的前后对比,水到渠成地明白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对比。通过这样充裕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更主动、更全面地思考、总结自己的问题,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功底。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往往可以更自由地思考问题,获得学习的快乐。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亲和力,与学生打成一片,为学生创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若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尊重学生,那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很难被调动起来,甚至会害怕、排斥教师的传授,其思维会被严重束缚,就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对学生接受自己的答案过于强求,多为学生提供独立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以设置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比如,在教《我不能失信》一文时,在讲到“小宋庆龄为了不失信于朋友而放弃了去盼望已久的伯伯家”时,教师可进一步追问:你们认为宋庆龄是该去伯伯家做客,还是留下来教小珍叠花篮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方说应该去伯伯家做客,那是家庭聚会,比较重要,而且伯伯还说要送小鸟给宋庆龄呢,再说教小珍叠花篮只是小事,可以改天再教,等等。另一方说应该留下来教小珍叠花篮,诚信最重要,没有大小事之分,等等。虽然学生最终没有达成共识,但是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也一致承认“做人不能失信”,但生活中有时确实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只有妥善处理好才是最关键的。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体会了文本的初衷,还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从书本到生活,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从课文学习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思想,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语文能力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自主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做旁观者,应做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与帮助。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找到已知与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最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分析,因为题目中往往隐含着课文的中心思想;其次,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尽量把握好课文的整体,不要被一句话或一段话所局限,应分析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第三,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段等,去理解、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最后,懂得文章的写作方法,并学会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这将是语文能力的一大提升。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明白“崛起”一词的含义,再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尤其是引导学生理解“在中国的领土上,中国人却受到洋人的欺侮”这种令人愤怒的现实,从而了解周恩来当时的处境和心理活动,为后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埋下伏笔,这也是笔者用这句话为题的意义所在。
綜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全面发展他们的个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媒介不断涌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从语文教学方面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学生一旦形成了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可以自由地徜徉在语文学科的海洋之中,其思维创造力可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翰烈.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教学《故都的秋》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2(14):38-39.
[2]马玉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阅读教学目标设定[J].科教文汇旬刊,2012(11):86.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能力;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课程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我们从多方位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创造性能力。
一、给予充裕的自学时间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学时间。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语文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与教师讲解知识的量、讲解的深刻程度关系并不大。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学习成绩高低与教师讲解的多少并不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给予他们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其自主学习,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时,因其内容有趣,学生十分喜欢阅读。看到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我“不忍”打断,“将计就计”地在黑板上写下“对比”两字,再留给学生15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然后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文本中的“巨人”“孩子”和“花园”的前后对比,水到渠成地明白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对比。通过这样充裕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更主动、更全面地思考、总结自己的问题,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功底。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往往可以更自由地思考问题,获得学习的快乐。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亲和力,与学生打成一片,为学生创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若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尊重学生,那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很难被调动起来,甚至会害怕、排斥教师的传授,其思维会被严重束缚,就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对学生接受自己的答案过于强求,多为学生提供独立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以设置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比如,在教《我不能失信》一文时,在讲到“小宋庆龄为了不失信于朋友而放弃了去盼望已久的伯伯家”时,教师可进一步追问:你们认为宋庆龄是该去伯伯家做客,还是留下来教小珍叠花篮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方说应该去伯伯家做客,那是家庭聚会,比较重要,而且伯伯还说要送小鸟给宋庆龄呢,再说教小珍叠花篮只是小事,可以改天再教,等等。另一方说应该留下来教小珍叠花篮,诚信最重要,没有大小事之分,等等。虽然学生最终没有达成共识,但是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也一致承认“做人不能失信”,但生活中有时确实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只有妥善处理好才是最关键的。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体会了文本的初衷,还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从书本到生活,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从课文学习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思想,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语文能力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自主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做旁观者,应做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与帮助。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找到已知与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最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分析,因为题目中往往隐含着课文的中心思想;其次,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尽量把握好课文的整体,不要被一句话或一段话所局限,应分析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第三,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段等,去理解、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最后,懂得文章的写作方法,并学会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这将是语文能力的一大提升。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明白“崛起”一词的含义,再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尤其是引导学生理解“在中国的领土上,中国人却受到洋人的欺侮”这种令人愤怒的现实,从而了解周恩来当时的处境和心理活动,为后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埋下伏笔,这也是笔者用这句话为题的意义所在。
綜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全面发展他们的个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媒介不断涌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从语文教学方面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学生一旦形成了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可以自由地徜徉在语文学科的海洋之中,其思维创造力可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翰烈.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教学《故都的秋》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2(14):38-39.
[2]马玉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阅读教学目标设定[J].科教文汇旬刊,2012(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