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结构件超精密加工面滚压技术研究

来源 :东方汽轮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S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滚压技术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以提高加工面表面质量。文章对汽轮机静子大件多种产品超精密加工面结构特点、技术要求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产品材质、加工方式、加工面形式,对滚压刀具进行合理匹配,通过试验成功运用于多台产品中,总结了1套完整的滚压技术应用经验。
其他文献
文章运用专业的凝汽器数值仿真分析软件对目前600 MW等级汽轮机凝汽器常用的几种典型管型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对凝汽器不同管型结构的几何模型、压力场、空气浓度场、传热系数分布场、速度矢量场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估了各管型结构热力性能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凝汽器管型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比了某电镀车间分别采用双侧槽边排风罩和吹吸式排风罩时对化学物质(包括可溶性含镍化合物、氢氧化钠、铬酸盐、硫酸和盐酸)的减排效果,发现采用吹吸式排风罩可有效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降低风机能耗和提高风机寿命.
采用不同织物的活性碳纤维吸附法处理含铬、镍、铜电镀废水.本文研究了单轴向、双轴向、多轴向活性碳纤维对电镀废水的渗透率及对金属离子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当电解时间为30 min时,不同织物结构的活性碳纤维对铬离子、铜离子、镍离子去除率效果最好.双轴向活性碳纤维对电镀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去除率最高,去除率达到95.92%.
当海底电缆发生故障时,在进行运维检修前,往往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过载。海底运行环境较为复杂,海底电缆在不同的敷设环境下,其过负荷能力也不相同,有必要对具体敷设环境下海底电缆过负荷能力进行具体分析。本文以海南联网系统500 kV充油海底电缆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500 kV充油海底电缆暂态热路模型,实现了对不同敷设环境下的应急电流和应急时间计算与分析,给出了不同敷设环境下海底电缆过负荷能力的规律,进行了我国首次500 kV充油海底电缆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建立的充油电缆过负荷分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本文
分别采用化学镀及电镀的方法在聚氨酯海绵表面沉积镍基纳米埃洛石管(Al4[Si4O10](OH)8)复合镀层,研究了2种沉积方式所得导电海绵的阻燃及电磁屏蔽性能.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电沉积样品表面镀层致密,严密包覆聚氨酯基体.锥形量热仪、四探针电导率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表征结果表明,电沉积镍基纳米埃洛石管复合镀层导电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阻燃性,在5~9 GHz中高频段内具备优良的电磁屏蔽效能.
以电连接器用ZL101A铝合金为基体进行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同时进行硫酸阳极氧化作为对照.表征了硫酸氧化膜和酒石酸-硫酸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并测试了两种氧化膜的表面粗糙度、化学成分及耐蚀性.结果表明:两种氧化膜的厚度均匀性和平整度都较好,与硫酸氧化膜相比,酒石酸-硫酸氧化膜表面的孔洞数量较少.两种氧化膜都含有Al、O、S和C元素,同一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差不大.两种氧化膜在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都强于铝合金基体,与硫酸氧化膜相比,酒石酸-硫酸氧化膜的腐蚀电位正移了约60 m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约27%,电荷
为提高薄镍耐腐蚀性能,研制了一种由成膜物质、辅助成膜物质及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的水溶性封闭剂,对碳钢表面3μm镍层进行封闭处理.结果表明,以硬脂酸钠、三乙醇胺、钼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等成分复配的封闭剂使薄镍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经过封闭处理以后,腐蚀电位由208 mV上升为300 mV,腐蚀电流由16.78μA·cm-2下降至11.40μA·cm-2,镍表面接触角由92.99°增大到104.99°,耐中性盐雾试验时间由0.5 h增加到5.0 h.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普通钠钙浮法玻璃表面先获得厚度为50 nm的AZO(掺铝氧化锌)底层,然后制备出不同Ag层厚度(4、6、8或10 nm)的Ag/AZO双层膜以及不同AZO顶层厚度(10、30、50或70 nm)的AZO/Ag/AZO多层膜,考察了它们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方块电阻、透光率和品质因子.结果表明,Ag层厚度为6 nm时,Ag/AZO双层膜表面Ag粒子分布均匀,致密度较好,晶粒尺寸最大,综合性能最佳.在此双层膜的基础上沉积50 nm厚的AZO顶层可以较好地覆盖Ag层,提高薄膜的致密度,令晶粒尺寸
文章介绍了工业干燥废气封闭循环的技术特点,以及为满足工业干燥废气封闭循环系统特殊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电镀锡铋合金镀层中铋的含量.采用盐酸-硝酸混合酸(盐酸、硝酸与水的体积比1:1:8)分别对镀件上刮下来的镀层和不剥离镀层的同槽电镀铁箔样品进行消解,选择190.24 nm和223.06 nm作为铋的分析线,以基体匹配的方式消除锡和铁的干扰.测得此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回收率在95% ~105%之间.本法的测定结果与HB 20056.1-2011标准规定的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一致.采用与镀件基体材质相同的纯金属箔进行同槽电镀后,在不剥离镀层的情况下的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