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台安县政协委员、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崔显山同志,是一位年届八旬的老党员,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台安地方史志的拓荒人。40多年来,他的一支笔写遍了台安各个角落,修编了以《台安县志》为代表的系列地方史志,也耗去了他的青春。当霜染两鬓退休之时,离开的是县志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不变的仍是紧握县志编篡的那支笔。他编写的20余部地方史书籍、几百篇论文,手稿摞起来有等身,篇篇字字的背后是“万里路”、“千滴汗”。这“万里路”有多少山路坎坷!有多少水洼泥泞!这“千滴汗“有多少酷暑蒸烤,有多少风雪拼搏啊!
倾力十三年编篡修订《台安县志》
崔显山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机关文秘、报社、广播和文史编研。由于他一直热爱自己的在常人看来无权无势的爬格子的工作,在地方志编著和理论探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79年担起编写县志重任,从此,他就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工作。他起早贪黑,埋头苦读,查阅了大量旧志和解放后的年鉴资料,大胆提出“横排竖写、条块结合“的编篡方法,受到省内外有关专家的赞誉。编目制定后,他与同行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两个寒暑,五易其稿,于1981年在全国领先出版。因此,台安县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修志先驱县”。
再篡张氏史,明确张学良出生地
张学良将军是中外闻名的爱国名将,研究他的史实资料也就成为必然。他父亲张作霖出生在海城,人们也就“顺理成章“地以为张学良也出生在海城。其实不然,在那战乱年代,1901年农历4月17日张学良出生于台安县境内逃难途中的大马车上,并养育于台安县桓洞镇张家窝棚老赵家。崔老了解这一史实之后,便开始了调查工作,形程3000多里,访问几百人,整理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张学良与台安的资料。1989年,他还同当时的刘丽华校长致信张学良将军,并在1991年得到回复……后来这些资料存于《张氏父子与台安》一书中。崔老这一贡献,震惊了史学界,并得到众多史学专家的认可,使省内外学术界莫衷一是的说法归于统一。崔老也被辽宁省“张学良研究会”聘请为理事。
勤奋一支笔,写遍台安古今史
在编写《台安县志》之后,接着又先后主编了13万字的《台安大事记》,12万字的《台安党史资料》,以后又陆续编写了《台安解放风云录》、《台安沦陷十四年简史》、《台安历史上的今天》等20多部文史专著。令人称奇的是他退休后二十年来,不余遗力地进行台安地方掌故资料的收集工作,出版了包罗万象的《台安地方掌故》,包括文献集、著述考录、挽联祭文、谱牒碑碣、匾额集锦、民谣俚语、名人轶事,外加附录,真是天文地理,民风民俗,无所不包,可谓是一部台安历史的百科全书。
集零金碎玉,终得集腋成裘
崔老几百万字的著作不是一夜之间一蹴而就的事,是靠耐力,留心观察日积月累而成的。他的听读笔记多得连他自己也数不清。记事本在身上,笔就在兜里,随时随地记人记事。他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孜孜不息地笔耕着台安文史苑地。
现已年届八旬的崔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仍然致力于编史修志工作,精神不减当年。现在他在老干部大学担任“百年史研究班“班主任兼任课教师。除了参加老干部大学的活动之外,还在编撰以前没有涉猎的领域。他走进百姓家,伫足旧书摊,观察古迹古玩,收集了大量资料。今年他还即将出版三本书《台安民俗画影》、《台安古今印拓拾零》、《张氏父子台安情》。崔老日以继夜地工作,把苦和累当成应尽的义务。他说:属于我的时光不太多了,我要抢时间给后人多留点文字材料。”
崔老以出色的工作赢得党和人民的尊重,他被光荣地评为台安县首届道德模范。
倾力十三年编篡修订《台安县志》
崔显山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机关文秘、报社、广播和文史编研。由于他一直热爱自己的在常人看来无权无势的爬格子的工作,在地方志编著和理论探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79年担起编写县志重任,从此,他就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工作。他起早贪黑,埋头苦读,查阅了大量旧志和解放后的年鉴资料,大胆提出“横排竖写、条块结合“的编篡方法,受到省内外有关专家的赞誉。编目制定后,他与同行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两个寒暑,五易其稿,于1981年在全国领先出版。因此,台安县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修志先驱县”。
再篡张氏史,明确张学良出生地
张学良将军是中外闻名的爱国名将,研究他的史实资料也就成为必然。他父亲张作霖出生在海城,人们也就“顺理成章“地以为张学良也出生在海城。其实不然,在那战乱年代,1901年农历4月17日张学良出生于台安县境内逃难途中的大马车上,并养育于台安县桓洞镇张家窝棚老赵家。崔老了解这一史实之后,便开始了调查工作,形程3000多里,访问几百人,整理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张学良与台安的资料。1989年,他还同当时的刘丽华校长致信张学良将军,并在1991年得到回复……后来这些资料存于《张氏父子与台安》一书中。崔老这一贡献,震惊了史学界,并得到众多史学专家的认可,使省内外学术界莫衷一是的说法归于统一。崔老也被辽宁省“张学良研究会”聘请为理事。
勤奋一支笔,写遍台安古今史
在编写《台安县志》之后,接着又先后主编了13万字的《台安大事记》,12万字的《台安党史资料》,以后又陆续编写了《台安解放风云录》、《台安沦陷十四年简史》、《台安历史上的今天》等20多部文史专著。令人称奇的是他退休后二十年来,不余遗力地进行台安地方掌故资料的收集工作,出版了包罗万象的《台安地方掌故》,包括文献集、著述考录、挽联祭文、谱牒碑碣、匾额集锦、民谣俚语、名人轶事,外加附录,真是天文地理,民风民俗,无所不包,可谓是一部台安历史的百科全书。
集零金碎玉,终得集腋成裘
崔老几百万字的著作不是一夜之间一蹴而就的事,是靠耐力,留心观察日积月累而成的。他的听读笔记多得连他自己也数不清。记事本在身上,笔就在兜里,随时随地记人记事。他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孜孜不息地笔耕着台安文史苑地。
现已年届八旬的崔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仍然致力于编史修志工作,精神不减当年。现在他在老干部大学担任“百年史研究班“班主任兼任课教师。除了参加老干部大学的活动之外,还在编撰以前没有涉猎的领域。他走进百姓家,伫足旧书摊,观察古迹古玩,收集了大量资料。今年他还即将出版三本书《台安民俗画影》、《台安古今印拓拾零》、《张氏父子台安情》。崔老日以继夜地工作,把苦和累当成应尽的义务。他说:属于我的时光不太多了,我要抢时间给后人多留点文字材料。”
崔老以出色的工作赢得党和人民的尊重,他被光荣地评为台安县首届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