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0-01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立足校本教研,走校本培训内涵发展路子却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之本。新平县第三小学立足学校实际,以“群策群力”的指导思想为指引,坚持“统一性、超前性、完整性”原则,建立“个人初备——集体齐备——个人细备——反思复备”的集体备课制度,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效教学——集体备课之路。
我校集体备课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自实行集体备课以来,我们注重学习、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特别是2011年4月,我县全面深入的推进“大胆尝试,体验互动,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我们结合2011年版课标、课堂教学模式化基本结构等课堂教学改革精神、要求,在集体备课中深入探究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不断的改进和反思。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迅速成长起来,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执教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逐年稳中有升。
一、学期初,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确定每个学科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制定集体备课活动计划。
对中心发言人的具体要求是: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把握单元的整体内容,明确内在联系,积极查找相关资料、资源,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为发言做好充分准备。要求中心发言人书面提供发言稿、每单元任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部分中心发言人还需提供一节研讨课。发言稿的撰写内容为:单元总体分析(包括本单元的前后联系、地位作用、教学内容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突破方法(包括教学理念的定位、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法、学法等);分课时备课提纲;个人熟悉研读教材、教师用书后的体会、感悟等。
二、个人自备出思路。集体备课必须以个人研究为前提、为基础,因此,要求备课组成员必须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独立思考教法、学法,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除中心发言人把所承担的备课内容备深、备透、备精,认真准备发言稿外,其余同学科年级教师也要重点研究单元的一、两课,做好发言准备(自己初步整理好发言稿)。
三、集思广益通思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在教学新知识的前一周分年级组织集体研讨,每单元活动一次,中心发言人发言时,要求其余教师要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并适时记录优点和问题。讨论交流时,首先针对中心发言人发言的内容展开讨论,即发言中的问题、含糊不清的地方及精妙之处。再次是针对其他组员发言的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赞同的理由。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2011年9月份起集体备课活动时增加了以下内容:
①上课、评课、议课环节。每个单元的主备教师先试讲其详备的那个课时,年级其余教师观课,听课结束后进行评课、议课。评课、议课是把备课、课例与感悟反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合,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人人都要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在交流中互动创生,并提升到理论层次,内化为教育理念。
②以“主题研讨”等方式来充实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以结合备课内容设置“新课程下如何搞好计算教学”、“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研讨”、“新教材下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总复习”、“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速度,使之又快又对”等等这样的主题研讨。也只有不断创新集体备课的内容及形式,才能提高教师的参与兴趣和热情,才能使集体备课有效实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不管怎么说,集体研讨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力求经过“争鸣”,达成共识,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和比较一致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四、博采众长写教案。在年级教师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先要结合主备教师的试讲课进行反思,对集体备课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消化、吸收,加工、重组,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教师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并付诸实施。学校教务处将适时检查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五、教后反思长经验。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虽然集体备课以来,我们很重视反思环节,但效果一直感觉不是很好,集体研讨时,教师总想直奔主题,直接进入下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研讨中。什么是反思?即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下学期开始,我们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及时对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并记录在教案本上(教案本上已设置“教后反思”栏目)。每次集体备课,首先由各位组员将其信息反馈给其他同伴,作为二次交流内容(带上教学设计本)。注重反思,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举措,我们要重视,并加以落实。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虽然通过这几年的具体实践,确实让教师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课堂教学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教师间取长补短、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教学研讨氛围正越来越浓,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部分教师认识还是不到位,尽管学校再三强调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师仍对此认识不足,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过去的教育教学思想未能认真加以反思,而是凭着经验去进行教学。
2.少数年级、单元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有些教师总认为集体备课只不过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走走过场而已,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
3.因为时间紧,老师准备、理解、操作能力有限,所以,在具体备课过程中,还有部分教师运用集体备课模式、程序不熟练,组织领导单元备课的能力有所欠缺,熟悉教材不够,课件制作不熟练,各方面的教学技能还有待学习和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将在总结以往好的做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群策群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每位科任教师的教学潜能,把集体备课做“实”、做好,让集体备课始终成为我校教育科研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立足校本教研,走校本培训内涵发展路子却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之本。新平县第三小学立足学校实际,以“群策群力”的指导思想为指引,坚持“统一性、超前性、完整性”原则,建立“个人初备——集体齐备——个人细备——反思复备”的集体备课制度,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效教学——集体备课之路。
我校集体备课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自实行集体备课以来,我们注重学习、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特别是2011年4月,我县全面深入的推进“大胆尝试,体验互动,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我们结合2011年版课标、课堂教学模式化基本结构等课堂教学改革精神、要求,在集体备课中深入探究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不断的改进和反思。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迅速成长起来,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执教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逐年稳中有升。
一、学期初,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确定每个学科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制定集体备课活动计划。
对中心发言人的具体要求是: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把握单元的整体内容,明确内在联系,积极查找相关资料、资源,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为发言做好充分准备。要求中心发言人书面提供发言稿、每单元任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部分中心发言人还需提供一节研讨课。发言稿的撰写内容为:单元总体分析(包括本单元的前后联系、地位作用、教学内容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突破方法(包括教学理念的定位、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法、学法等);分课时备课提纲;个人熟悉研读教材、教师用书后的体会、感悟等。
二、个人自备出思路。集体备课必须以个人研究为前提、为基础,因此,要求备课组成员必须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独立思考教法、学法,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除中心发言人把所承担的备课内容备深、备透、备精,认真准备发言稿外,其余同学科年级教师也要重点研究单元的一、两课,做好发言准备(自己初步整理好发言稿)。
三、集思广益通思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在教学新知识的前一周分年级组织集体研讨,每单元活动一次,中心发言人发言时,要求其余教师要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并适时记录优点和问题。讨论交流时,首先针对中心发言人发言的内容展开讨论,即发言中的问题、含糊不清的地方及精妙之处。再次是针对其他组员发言的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赞同的理由。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2011年9月份起集体备课活动时增加了以下内容:
①上课、评课、议课环节。每个单元的主备教师先试讲其详备的那个课时,年级其余教师观课,听课结束后进行评课、议课。评课、议课是把备课、课例与感悟反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合,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人人都要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在交流中互动创生,并提升到理论层次,内化为教育理念。
②以“主题研讨”等方式来充实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以结合备课内容设置“新课程下如何搞好计算教学”、“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研讨”、“新教材下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总复习”、“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速度,使之又快又对”等等这样的主题研讨。也只有不断创新集体备课的内容及形式,才能提高教师的参与兴趣和热情,才能使集体备课有效实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不管怎么说,集体研讨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力求经过“争鸣”,达成共识,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和比较一致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四、博采众长写教案。在年级教师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先要结合主备教师的试讲课进行反思,对集体备课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消化、吸收,加工、重组,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教师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并付诸实施。学校教务处将适时检查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五、教后反思长经验。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虽然集体备课以来,我们很重视反思环节,但效果一直感觉不是很好,集体研讨时,教师总想直奔主题,直接进入下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研讨中。什么是反思?即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下学期开始,我们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及时对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并记录在教案本上(教案本上已设置“教后反思”栏目)。每次集体备课,首先由各位组员将其信息反馈给其他同伴,作为二次交流内容(带上教学设计本)。注重反思,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举措,我们要重视,并加以落实。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虽然通过这几年的具体实践,确实让教师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课堂教学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教师间取长补短、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教学研讨氛围正越来越浓,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部分教师认识还是不到位,尽管学校再三强调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师仍对此认识不足,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过去的教育教学思想未能认真加以反思,而是凭着经验去进行教学。
2.少数年级、单元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有些教师总认为集体备课只不过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走走过场而已,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
3.因为时间紧,老师准备、理解、操作能力有限,所以,在具体备课过程中,还有部分教师运用集体备课模式、程序不熟练,组织领导单元备课的能力有所欠缺,熟悉教材不够,课件制作不熟练,各方面的教学技能还有待学习和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将在总结以往好的做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群策群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每位科任教师的教学潜能,把集体备课做“实”、做好,让集体备课始终成为我校教育科研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