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究乌鲁木齐地区冰川,河流和湖泊水中重金属铜、铅、锌和镉的背景值及存在形态的分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乌鲁木齐地区冰川,河流和湖泊水中重金属铜、铅、锌和镉的背景值及存在形态的分配。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北半球夏季南极地区冰雪覆盖的消失对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影响的过程。结果表明南极冰雪消失不仅影响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而且通过引起热带环流异常如增强东亚季风环流和减弱Walker环流等引起北半球大气环流和我国夏季气候的异常。南极冰雪覆盖的消失将给全球气候带来严重后果。文中也对南极冰雪气候效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
通过对信阳茶区与全国茶区生态环境对比分析,本文认为:(1)温度是影响茶叶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北亚热带的温度条件是生产优质名茶的最佳条件之一;(2)信阳茶区地处北亚热带,区内水分条件优越,云雾条件良好,是优质茶叶的适生区;(3)信阳茶区的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宜茶地面积广阔,耕作强度小,发展茶叶生产的潜力较大;(4)信阳茶区茶树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量很少。因此,若经营得当,信阳茶区不仅会成为我国
从大气热力学能量方程,水汽守恒方程以及降水与大气水汽含量和相对湿度的经验关系出发,本文假定大尺度环流不受地表下垫面变化的影响,不考虑大气辐射吸收与水汽和温度的反馈作用,对大气和地表能量过程作参数化处理,建立了一个反映区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的变化与地表反射率和波恩比变化之间的关系。计算分析表明,对于线性尺度为550km的华北平原来说,如果地表下垫面从目前状态变成沙漠的话,年平均温度将增加2.14°C,
李平日、乔彭年、郑洪汉、方国祥、黄光庆合著的《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变迁》已由海洋出版社(北京)于1991年出版。16开本,27.4万字,154页,英文摘要13页。由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席刘东生教授作序。列有珠江三角洲全新世实测年代数据表作为附录。全书分七章论述,内容新颖,资料翔实。这是近年来有关此一论题的佳作,故乐为介绍如下。 第一章气候变化 作者取番禺茭塘、广州黄
1990年4、5月间“地理研究与发展”研讨会在香港大学举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英国的华裔地理学家8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是近三四十年间华裔地理学家难得的聚会。《地理研究与发展》一书真实地反映了研讨会的全貌。由于研讨会在增强海内外华裔学人的团结及发展地理学具有的历史意义,本书的出版超过了论文所体现的学术价值。本文作此简要评介,希望研讨会的精神发扬光大。
本文从50年代自然区划、黄秉维先生提出自然地理学研究三个新方向、中国自然地理的编写及对北京大学地理教育的关心等几个方面回顾了黄先生为地理学发展而孜孜不倦的思考。
以前人对黄河下游的实测资料分析为基础,本文讨论断面形态与来水来沙关系、断面形态对输水输沙的影响,并根据实测资料,提出黄河下游弯段与直段断面冲淤变化的两种模式,建立了主流摆动及坍岸影响断面形态变化以及纵向冲淤量在断面的分布两种数学模拟方法。
选取具有干旱区特征的内陆湖泊纹泥沉积,采用多种分析手段进行综合研究,本文探索北疆地区3.5万年以来的环境演变中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状况,建立内陆型气候的环境演变模式,提出本区属冷湿暖干型气候,且以冷湿环境为主的区域特征。
本文利用27万条自然灾害史料记载,整理出我国东部及南部85个地区的受灾县次记录,分析了这些记录的可靠性,建立了这些地区1471—1950年的旱涝指数序列,并以北京地区为例,详细说明了利用旱涝县次建立旱涝指数序列的过程,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