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在接近二十年的极速狂飙后戛然而止,天然气下一步去向何处?
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将备受瞩目的《油气体制改革方案》上报国务院,天然气价改和油气管网独立将率先推进。2016年1月10日,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于鹏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速首次从两位数降至8.5%。2015年1月—11月,消费增速只有3.7%,进一步回落。”这对上述改革形成了动力,但也不禁使人担忧天然气的未来。
天然气作为化石燃料中的清洁能源,是我国着力倡导的能源品类。随其消费量的骤降,天然气的供给却在增加。我国天然气会否出现过剩局面,有哪些新的因素阻碍其发展,又该如何破除?
有效供给遇阻
在天然气的供给侧,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加上国际天然气贸易采用的都是长期协议,未来5年,是一个执行之前合约的高峰期。而在天然气的消费侧,由于气价改革迟迟未能落地,影响了价格传导至消费终端,实际需求远未显现。
在过去两年间,我国已开始履行过去天然气供应偏紧时期的长贸协议,仅仅新增的LNG供应量就达到近千万吨。“所谓天然气的长期协议,指某些天然气交易合约期长达5年以上,乃至20年,甚至更长。按国际惯例采取照付不议(take or pay)执行,即优先执行长协,执行期当年价格不作调整。”于鹏说。据统计,到2020年前后,供应量将达到约4500万吨。
目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三成。过去几年,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经过多年艰苦谈判终于尘埃落定、中缅天然气管道合约签署、澳大利亚和印尼等国向中国出口LNG和中国油企布局海外LNG项目,上述气源都将在近几年逐渐放量。
对于国内天然气的生产情况,去年11月,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表示:“预计今明两年天然气供应能力可能会有超过百亿立方米的富余量。”据分析,只有每年新增不少于14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才能消耗供给的增量。
但有能源局官员也表示,受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水平相对高、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在气价改革尚未正式启动、天然气市场的多元主体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天然气消费市场活力难以激发。
除了居民用气外,我国的天然气电厂一直是用气大户,但受到全社会用电总量增速下滑至不到1%的影响,燃气电厂用气量持续走低。此外,由于燃气的替代能源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价格也在下降,许多用气大户诸如陶瓷厂也开始抛弃天然气。
为了挽留市场,中石油和中石化天然气销售公司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降价,降价幅度比国家发改委规定的门站价格低0.3元/立方米。
当然,对于天然气消费增长的预期也是普遍存在的。未来五年是天然气产业的调整期,总的发展方向,其一是由于大气污染压力带来的以气代煤的加快,其二是由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天然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其三是车船用气的推广。
管输如鲠在喉
近来的天然气消费量下降说明有效供给不足,形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有供应宽松、需求不旺等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气价的问题。“天然气调价机制不成熟,甚至没达到成品油的水平。”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方面有管输费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市场中竞争主体不足导致的,这些体制机制问题直接阻碍了价格传导,麻痹了消费需求。
如果将天然气产业的价格传导现状形容为如鲠在喉,管网管理体制就是“鲠”。有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专家表示:“天然气的整个运输过程包括干线、省级管网、市级管网和城市燃气管网等众多环节才能到达终端用户手中。这就难免导致层层加价后,管输成本居高不下。”
根据最新的油气改革安排,我国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放开天然气价格。有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天然气改革的方向就是减少管输的中间环节,让工业用户和天然气供应商直接在天然气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而管输费则由物价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在不久的将来,天然气价格就是买卖双方的交易价格加上管输费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将在今年,对干线和省网的天然气管道运输的成本进行重新核定。
据了解,日前发改委下调了天然气门站价格,但没有调整干线和省级管网的管输费用。只有充分刺激了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消费量提高后,才可能降低管输费用。
据了解,长输管道以外的管输费用的调整是省政府的职权范围。有中石化负责天然气销售业务的负责人表示:“以江苏省为例,由于江苏省没有省级管网,各大石油公司的管道气和LNG都是直接供给到用户终端,供应商在江苏的价格得到了充分竞争,也就实现了较好的降价效果。2015年,江苏省的用气量增速十分明显。而紧邻的浙江省由于省级管网的存在,用量出现了下降,其管输成本甚至达到气价的一半以上。”
市场主体之困
由于国际油价持续走低,LNG现货价格也处于低位。这触动了除“三桶油”以外的市场主体投资天然气的积极性。现在,已经有广汇能源、新奥、北京燃气、申能和华电等企业都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寻找正处于低价位的货源,在运回国内以后,就可以与“三桶油”的管输气形成有利竞争。
据了解,这些企业最主要是通过“三桶油”开放富余容量的机会采购现货。去年以来,已有广汇能源、新奥、北京燃气、申能等企业通过中石油在大连、唐山和如东等地的LNG接收站买入数船LNG现货。但根据普氏能源资讯的最新报告显示,这些企业希望绕过国内的垄断环节,直接去国际市场寻求低价气,实现低投入高回报,是很难维系的。
早在2014年,国家能源局就鼓励其他企业利用国有石油企业的接收站的富余能源存贮转运,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这与“三桶油”的实际处境直接相关。他们一方面要保证自家上游气田和进口气的外送通道,另一方面要顾及下游销售的份额,当然不具有开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那么,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自建接收站是否可行呢?据了解,华电、广汇和新奥已经分别在江苏赣榆、江苏启东和浙江舟山获得了建设LNG接收站的权利。
但直到去年10月,只有华电与英国石油BP签订了年供应量为百万吨的长达20年的供货合同。其他企业一直仍是空白。这主要是因为建设接收站所需动用的资金数额十分庞大,动辄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这样规模的资金投入,对很多体量不能与“三桶油”同日而语的企业而言压力实在“压力山大”。
无论如何,现在就寄期望于这些企业与“三桶油”共同站上竞争的舞台为时尚早。但随着油气改革和石油央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新的市场主体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在天然气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在多主体形成竞争后,天然气市场将更加充满活力。
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将备受瞩目的《油气体制改革方案》上报国务院,天然气价改和油气管网独立将率先推进。2016年1月10日,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于鹏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速首次从两位数降至8.5%。2015年1月—11月,消费增速只有3.7%,进一步回落。”这对上述改革形成了动力,但也不禁使人担忧天然气的未来。
天然气作为化石燃料中的清洁能源,是我国着力倡导的能源品类。随其消费量的骤降,天然气的供给却在增加。我国天然气会否出现过剩局面,有哪些新的因素阻碍其发展,又该如何破除?
有效供给遇阻
在天然气的供给侧,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加上国际天然气贸易采用的都是长期协议,未来5年,是一个执行之前合约的高峰期。而在天然气的消费侧,由于气价改革迟迟未能落地,影响了价格传导至消费终端,实际需求远未显现。
在过去两年间,我国已开始履行过去天然气供应偏紧时期的长贸协议,仅仅新增的LNG供应量就达到近千万吨。“所谓天然气的长期协议,指某些天然气交易合约期长达5年以上,乃至20年,甚至更长。按国际惯例采取照付不议(take or pay)执行,即优先执行长协,执行期当年价格不作调整。”于鹏说。据统计,到2020年前后,供应量将达到约4500万吨。
目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三成。过去几年,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经过多年艰苦谈判终于尘埃落定、中缅天然气管道合约签署、澳大利亚和印尼等国向中国出口LNG和中国油企布局海外LNG项目,上述气源都将在近几年逐渐放量。
对于国内天然气的生产情况,去年11月,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表示:“预计今明两年天然气供应能力可能会有超过百亿立方米的富余量。”据分析,只有每年新增不少于14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才能消耗供给的增量。
但有能源局官员也表示,受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水平相对高、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在气价改革尚未正式启动、天然气市场的多元主体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天然气消费市场活力难以激发。
除了居民用气外,我国的天然气电厂一直是用气大户,但受到全社会用电总量增速下滑至不到1%的影响,燃气电厂用气量持续走低。此外,由于燃气的替代能源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价格也在下降,许多用气大户诸如陶瓷厂也开始抛弃天然气。
为了挽留市场,中石油和中石化天然气销售公司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降价,降价幅度比国家发改委规定的门站价格低0.3元/立方米。
当然,对于天然气消费增长的预期也是普遍存在的。未来五年是天然气产业的调整期,总的发展方向,其一是由于大气污染压力带来的以气代煤的加快,其二是由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天然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其三是车船用气的推广。
管输如鲠在喉
近来的天然气消费量下降说明有效供给不足,形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有供应宽松、需求不旺等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气价的问题。“天然气调价机制不成熟,甚至没达到成品油的水平。”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方面有管输费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市场中竞争主体不足导致的,这些体制机制问题直接阻碍了价格传导,麻痹了消费需求。
如果将天然气产业的价格传导现状形容为如鲠在喉,管网管理体制就是“鲠”。有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专家表示:“天然气的整个运输过程包括干线、省级管网、市级管网和城市燃气管网等众多环节才能到达终端用户手中。这就难免导致层层加价后,管输成本居高不下。”
根据最新的油气改革安排,我国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放开天然气价格。有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天然气改革的方向就是减少管输的中间环节,让工业用户和天然气供应商直接在天然气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而管输费则由物价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在不久的将来,天然气价格就是买卖双方的交易价格加上管输费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将在今年,对干线和省网的天然气管道运输的成本进行重新核定。
据了解,日前发改委下调了天然气门站价格,但没有调整干线和省级管网的管输费用。只有充分刺激了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消费量提高后,才可能降低管输费用。
据了解,长输管道以外的管输费用的调整是省政府的职权范围。有中石化负责天然气销售业务的负责人表示:“以江苏省为例,由于江苏省没有省级管网,各大石油公司的管道气和LNG都是直接供给到用户终端,供应商在江苏的价格得到了充分竞争,也就实现了较好的降价效果。2015年,江苏省的用气量增速十分明显。而紧邻的浙江省由于省级管网的存在,用量出现了下降,其管输成本甚至达到气价的一半以上。”
市场主体之困
由于国际油价持续走低,LNG现货价格也处于低位。这触动了除“三桶油”以外的市场主体投资天然气的积极性。现在,已经有广汇能源、新奥、北京燃气、申能和华电等企业都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寻找正处于低价位的货源,在运回国内以后,就可以与“三桶油”的管输气形成有利竞争。
据了解,这些企业最主要是通过“三桶油”开放富余容量的机会采购现货。去年以来,已有广汇能源、新奥、北京燃气、申能等企业通过中石油在大连、唐山和如东等地的LNG接收站买入数船LNG现货。但根据普氏能源资讯的最新报告显示,这些企业希望绕过国内的垄断环节,直接去国际市场寻求低价气,实现低投入高回报,是很难维系的。
早在2014年,国家能源局就鼓励其他企业利用国有石油企业的接收站的富余能源存贮转运,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这与“三桶油”的实际处境直接相关。他们一方面要保证自家上游气田和进口气的外送通道,另一方面要顾及下游销售的份额,当然不具有开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那么,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自建接收站是否可行呢?据了解,华电、广汇和新奥已经分别在江苏赣榆、江苏启东和浙江舟山获得了建设LNG接收站的权利。
但直到去年10月,只有华电与英国石油BP签订了年供应量为百万吨的长达20年的供货合同。其他企业一直仍是空白。这主要是因为建设接收站所需动用的资金数额十分庞大,动辄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这样规模的资金投入,对很多体量不能与“三桶油”同日而语的企业而言压力实在“压力山大”。
无论如何,现在就寄期望于这些企业与“三桶油”共同站上竞争的舞台为时尚早。但随着油气改革和石油央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新的市场主体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在天然气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在多主体形成竞争后,天然气市场将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