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郑州市的物流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但是,有关专家在对郑州市的物流事业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市的物流事业远未发展到应有的水平,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们不得不认真面对,只有从深层次上解决郑州市物流事业的问题和矛盾,才能从根本上创立郑州市的物流服务品牌。
经调查发现,郑州市的物流事业主要存在五大方面的问题:
规模较小,赢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调查显示:从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可以看出,上半年物流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仅有33家,只占物流企业总数的12%;营业收入超百万元的仅有11家,只占物流企业总数的4%。从企业的辐射范围看,有62%的企业经营区域在本省以内,仅有38%的企业能够把触角深入到省外市场,但在其整个经营收入中所占份额不大,难以形成跨区域的竞争优势。
服务标准尚未统一,服务品牌尚未建立。物流服务尚处于发展期,各种不同的物流企业不断进入市场,由于各个企业的不同背景以及对物流的不同认识,他们的产品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尚未形成基本统一的服务标准,甚至出现极个别企业把客户的货物、货款非法侵占或卷款逃匿的情况,严重败坏了行业声誉,造成了十分恶劣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市场尚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的态势,各家公司忙于改进产品质量、增加服务特色,或忙于进入新的细分市场,产品尚未完全成熟,企业品牌优势尚未建立。调查显示,虽然中铁快运和长通物流的知名度相对较高,分别达到了16%和15%,但还不及被调查单位总量的1/5,其他大多数物流企业的品牌认知程度普遍偏低。
增值业务占物流服务的比重偏校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看,郑州市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定制服务及物流系统设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调查显示,有75%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集中于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而能够开展物流增值服务的还不足5%。另外,从客户外包物流项目中可以看出,生产企业主要有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分别占40%和17%;商业企业则以干线运输和单纯仓储为核心,分别占46%和39%。
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化程度低。物流信息化作为现代物流的标志与核心,日益成为郑州市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受财力、物力、人力等条件限制,一些企业的领导还不能接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大部分企业还未能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全市只有23%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仅比2002年的信息化率增加两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只是片面地把信息化作为企业改变策略、改变管理模式的一个主要手段,仅仅把它当成节约时间、节省劳动成本的自动化工具。因此不能从企业全局和长远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着物流综合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大大地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人才紧缺的矛盾还没有得到缓解。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起步较晚,目前郑州市经过物流行业协会考试取得物流师资格的不足200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员实践经验很少,真正具备综合物流知识和实际管理技术的人才十分短缺,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为此,有关业内人士建议,作为物流行业自身,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壮大,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同时,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一些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增加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使企业与上下游节点形成紧密的物流联盟,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使客户真正实现“人在家中坐,收发天下货”。
在政策引导方面,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促使物流企业通过提高效率获得利润和生存发展的空间,真正实现物流企业的双赢和多赢。
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等业务,积极开展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用强化定制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经调查发现,郑州市的物流事业主要存在五大方面的问题:
规模较小,赢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调查显示:从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可以看出,上半年物流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仅有33家,只占物流企业总数的12%;营业收入超百万元的仅有11家,只占物流企业总数的4%。从企业的辐射范围看,有62%的企业经营区域在本省以内,仅有38%的企业能够把触角深入到省外市场,但在其整个经营收入中所占份额不大,难以形成跨区域的竞争优势。
服务标准尚未统一,服务品牌尚未建立。物流服务尚处于发展期,各种不同的物流企业不断进入市场,由于各个企业的不同背景以及对物流的不同认识,他们的产品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尚未形成基本统一的服务标准,甚至出现极个别企业把客户的货物、货款非法侵占或卷款逃匿的情况,严重败坏了行业声誉,造成了十分恶劣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市场尚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的态势,各家公司忙于改进产品质量、增加服务特色,或忙于进入新的细分市场,产品尚未完全成熟,企业品牌优势尚未建立。调查显示,虽然中铁快运和长通物流的知名度相对较高,分别达到了16%和15%,但还不及被调查单位总量的1/5,其他大多数物流企业的品牌认知程度普遍偏低。
增值业务占物流服务的比重偏校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看,郑州市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定制服务及物流系统设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调查显示,有75%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集中于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而能够开展物流增值服务的还不足5%。另外,从客户外包物流项目中可以看出,生产企业主要有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分别占40%和17%;商业企业则以干线运输和单纯仓储为核心,分别占46%和39%。
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化程度低。物流信息化作为现代物流的标志与核心,日益成为郑州市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受财力、物力、人力等条件限制,一些企业的领导还不能接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大部分企业还未能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全市只有23%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仅比2002年的信息化率增加两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只是片面地把信息化作为企业改变策略、改变管理模式的一个主要手段,仅仅把它当成节约时间、节省劳动成本的自动化工具。因此不能从企业全局和长远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着物流综合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大大地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人才紧缺的矛盾还没有得到缓解。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起步较晚,目前郑州市经过物流行业协会考试取得物流师资格的不足200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员实践经验很少,真正具备综合物流知识和实际管理技术的人才十分短缺,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为此,有关业内人士建议,作为物流行业自身,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壮大,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同时,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一些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增加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使企业与上下游节点形成紧密的物流联盟,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使客户真正实现“人在家中坐,收发天下货”。
在政策引导方面,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促使物流企业通过提高效率获得利润和生存发展的空间,真正实现物流企业的双赢和多赢。
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等业务,积极开展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用强化定制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