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60例临床对比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传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修补穿孔,B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穿孔修补。比较A组和B组手术所用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住院的总天数及术后需镇痛药的患者例数。结果:A组手术所需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住院的总天数及术后需镇痛药的患者都要远远小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作为普通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前多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法修补缺损。随着腹腔镜这一微创技术在普外科临床实践的不断增多,腹腔镜技术修补溃疡穿孔效果亦十分理想。传统开腹手术的最大缺点在于创面大、易感染,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慢,甚至可出现肠粘连和梗阻现象。腹腔镜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6岁,平均46岁;B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8岁,平均47岁。其中病理学诊断,A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0例,胃溃疡穿孔10例;B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8例,胃溃疡穿孔12例。A、B两组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病程分布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钝痛,查体有腹膜刺激症状,立位腹部平片示膈下见游离气体,提示上消化道穿孔。
  1.3 手术方法
  A组使用腹腔镜技术修补溃疡穿孔,术前留置胃管,所有病人均采用全身麻醉,脐上缘建立气腹,压力15mmHg(1mmHg=0.133kpa),用腹腔镜探查腹腔,根据探查情况确定穿孔部位及穿孔大小后,再建立2个5mm鞘管。吸尽腹腔内渗液和食物残渣,观察穿孔大小、瘢痕范围、水肿程度,胃穿孔在缝合前常规取穿孔边缘一小块组织做病理学检查。镜下用7号丝线,距穿孔缘5mm垂直消化道纵轴横缝三针,并将大网膜覆盖穿孔处固定,大量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腹腔,至吸出液澄清为止。小网膜孔处留置引流管自腹壁引出。B组手术切口为典型上腹部正中切口,长约15-20 cm,探查穿孔部位及穿孔大小,7号丝线,距穿孔缘5mm垂直消化道纵轴横缝三针,并将大网膜覆盖穿孔处固定。A组和B组术后均常规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感染、肠外营养等治疗。患者出院后继续服用抑酸药物及正规抗HP治疗,三月后复查胃镜。
  1.4 观察指标
  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住院总天数及术后需镇痛药的患者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 l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A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住院的总天数及术后需镇痛药的患者例数都要远小于B组。
  3 讨论
  1990年Mouret[1]首先报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国内学者也随之陆续开展此项手术。随着微创理论的普及、腹腔镜外科手术设备的提高和手术经验的积累,腹腔镜技术已被普遍应用于普外科手术中。上消化道穿孔修补的术式随之产生较大的发展,主要分为缝合修法和粘补法两类。国内冯英强等[2]对17例患者应用生物胶将穿孔和大网膜粘合修补穿孔,虽然报道认为疗效满意,但价格较昂贵,且与传统缝合术式相比较存在填塞处再次穿孔的可能性。目前国内学者大多数采用腹腔镜下缝合穿孔的修补方法。目前已公认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腹腔镜技术具有明显的切口感染率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小于传统技术,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要远快于传统开腹切除术,术中出血量也远少于传统开腹手术。以上这些指标都可从本次研究对比中看出。同时腹腔镜这一技术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中时,因其本身在手术过程中对腹腔的探查过程,能尽量避免误诊和漏诊,使诊断率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术前诊断不明的患者,能有效避免无谓的剖腹探查和诊断延误。但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术者要求较高,特别是腹腔镜下缝合打结技术[3]。只要能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其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中必然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创口感染情况,同时患者恢复更快。综上所述,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Mouret P,Francois Y,Vignal J,et al.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Br J Surg,1990,77:1006.
  [2] 冯英强,范敏,孔维庆.腹腔镜下生物胶治疗上消化道急性穿孔.中国实用医药,2008,16:106-107.
  [3] 姜永明,吴自忠,许泽峰.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应用体会.江西医学,2008,11:1170-117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术用于功能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行常规心电图、血常规以及B超检查,扩张宫口,用宫腔镜观察患者宫腔情况,是由吸头吸宫,薄化内膜,用电凝灼烧患者内膜,将切除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验。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13-60ml,平均出血量为(18.5±2.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025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该术式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结果:2025例患者中有10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输尿管穿孔24例,输尿管假道形成20例,感染、发热15例,输尿管粘膜损伤15例,输尿管狭窄7例,输尿管断裂2例,术后严重肾绞痛12例,出血5例。所有患者均经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开放性手术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治疗直肠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不同时间行新生儿脐部二次修剪对其脐部的影响,寻求合理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黄山市人民医院母婴同室2012年7月份住院的健康新生儿219例为对照组,2012年8月份住院的健康新生儿219例为实验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行常规方法断脐结扎,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行二次断脐,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行二次断脐,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出血,渗液,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1~4季度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20%左右,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占绝大多数,抗病毒的和用于肺炎的DDDs排序也比较靠前,日均费用超过1百元的有2个品种,日均费用50~100元之间的有5个品种,总体中药注射剂是临床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制剂。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高龄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龄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将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全麻,观察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以及术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比较、术后中转ICU,发生认识功能障碍、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高脂血症患者,睡前服用辛伐他汀10mg/d,连续疗程12周。比较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12周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变化;结果:治疗后HDL-C明显较治疗前升高,LDL-C、TC、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辛伐他汀在治疗前后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配合全厚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3 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采用休克期后切(削)痂术+自体微粒皮移植配合应用全厚型脱细胞异种(猪)真皮基质覆盖治疗,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变化以及创面修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后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与创面贴敷良好,未见明显溶解脱落,三至四周逐渐脱水干燥,成活自体微粒皮扩展,异种真皮基质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我院外科2009年2月到2013年6月施行的5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除1例因过度肥胖而扩大为常规切口外,其余4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 恢复快, 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近10年来,由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