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鄂西巴东堂戏是全国386种地方戏剧品种之一,在巴东江北溪丘湾、沿渡河等乡镇广为流传,又称“彩堂戏”“踩堂戏”或“稿荐戏”。同南戏、灯戏、傩戏、柳子戏并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戏曲的“五朵金花”。其历史悠久,迄今有200多年历史,极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就当前鄂西巴东堂戏的生存现状,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讨。并着力寻求巴东堂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巴东堂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堂戏又称“踩堂戏”“稿荐戏”。同南戏、灯戏、傩戏、柳子戏并称恩施州地方戏曲的“五朵金花”。流行于鄂西巴东江北一带,极具鲜明的民间色彩和强烈的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其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三百年堂戏”的说法。是全国386种地方戏剧品种之一,并于2007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巴东堂戏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和舞台魅力,保护和利用好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现在擅长表演堂戏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在传承上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年轻人又受着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挖掘保护、学习传承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笔者就当前鄂西巴东堂戏的生存现状,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讨。
一、堂戏的“前世今生”
关于堂戏的沿流,在群众中流传着各种不同的传说和解释,因而也有了各种不同的称呼,比如“唐戏”“彩堂戏”“踩堂戏”。而叫唐戏又被分为“前唐戏”和“后唐戏”。被称为“唐戏”的传说之一是从薛刚反唐时产生。相传由于唐太宗之子元吉篡位,君昏臣佞,坏人当道。薛刚夜逛花灯,路遇不平打死国舅,惹得薛家三百余口满门抄斩。刹时怨气冲天,国不泰,民不安,当地神农架山顶上的庙宇中也应运出现了一白一黄的两个精灵,常常显灵,搅乱世道。当地群众出于无奈,在每年元宵选出一对童男童女奉神,搭台“打蘸”祭祀,三日不断香火。薛刚之子薛蛟与薛葵路过此山,为民除害,将白、黄二精灵降服,白色精灵便化为银枪,黄色精灵化为金锏给薛蛟、薛葵做武器。而在这两件宝贝上早已刻下他们俩的名字,群众遂以此认为薛刚发兵讨伐那些昏君佞臣是替天行道,天命如此。薛蛟兄弟两人得了武器便把庙宇扯毁,随薛刚反唐,除佞去奸,天下重回太平,正义得到了伸张。据说神农架山顶上至今还有“扯垮庙”的残址,唐戏就是当时“打蘸”祭神时的一种化妆表演的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是为“前堂戏”。
也有关于“前堂戏”的另一种传说,武则天称帝,老臣宿将举兵反抗,“通城虎”薛刚反唐后兵败,被武三思大军追赶,从九焰山经房州适入神农架原始森林中。途经紫竹河与落草女将纪鸾英结为夫妻,随后在巴东边界大九湖“挂字号”筑台,点将练兵,闲暇时为娱乐九营将士,纪鸾英夫妇二人仿长安京城花灯上的人物故事分扮角色做戏,从此流传后世,衍为唐戏。
“后堂戏”则认为堂戏是由唐明皇游月宫时产生的。他们认为唐明皇还算是个有道之君,国家强盛,他为了进一步收买民心,信服众臣,就利用文艺形式来夸宗耀祖,自己创作了一个“太宗打天下”的故事,唐明皇自己演丑角,就担任了程咬金这一角色,其他就由宫廷中的伶人来扮演,老生扮演李世民,小生扮演罗成,末角扮演徐茂功等。这种文艺表演形式流传至今,即为巴东“堂戏”,亦称之为“后堂戏”。据说艺人在解放前一直还供奉唐明皇为“艺神”。
被称为“堂戏”是因为巴东人习惯称“厅”为“堂屋”。每年逢年节会,农闲喜庆之日,总要将堂屋打扮一番,唱演折戏,大伙聚会热闹热闹,以示庆祝,这时有远道亲朋欢聚,又往往由于山区路途遥远,屋小难留客,能唱唱戏,闹个通宵,不仅可以欢聚一堂,亦可解决住宿困难,因此就叫做“堂戏”。但是这个说法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堂戏全称为“彩堂戏”或者“踩堂戏”。“彩堂戏”是根据年节佳会时,堂屋张灯结彩,戏就在“彩堂”中唱。“踩堂戏”则是指在堂屋中踩地而舞,或有踩着拍子唱之意。
二、堂戏的艺术特点
堂戏生活气息浓厚,在演出形式上,三五个人在田头、堂屋都可演出,其唱腔与语言结合得很紧密,且在唱时伴奏乐器即可停下来,故群众字字都能听得懂。班子的组织上五人即可演折子戏,七人就能演“连台大本”,人数最多时也不会超过九人。艺人们有句话叫做“七紧八松九休息”,意为有人替换休息之意,很好地说明了班子的一般规模。在演出时伴奏常见有四人,即:司鼓1人、司锣1人,打夹手(兼打钹和大锣)1人,司筒子(四胡或京胡)1人;演员四五人,其中除小生、小旦、小丑三个台头之外,余者皆为杂行,杂行在一个戏中常常要顶几个角色轮换上场,所以人们称之为“三小戏”。
堂戏的唱腔由两个完全不同的聲腔部分构成,各声腔部分自成系统。在除了个别小曲牌之外,两个腔系不能在一个剧目中混合运用。由于伴奏乐器的不同,这两个腔系习惯上把它们分别称为“大筒子”和“小筒子”。大筒子用四胡伴奏,因琴筒大而得名,小筒子用类似京胡的胡琴伴奏,因琴筒小而谓之。从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来分析,大筒子与当地民歌、号子是一脉相承,音乐的地方色彩鲜明,多为表现民间风俗的生活小戏,可谓之土生土长,别树一帜;而小筒子则属于皮黄腔系统,搭有几个高腔曲牌,不仅与川剧、汉剧、湘剧等老剧种的声腔格调近乎一样,且名目称呼也大致相同,多为表演宫廷及皮影子系用,这也是“堂戏”长期发展中对外来因素进行吸收的结果。
大筒子的当家唱腔是四平调及南调。除此之外,还有哀字、苦板、阴调、怪腔、磕磕子等,共七个主要唱腔。在体例上属于板腔音乐,其他还有小调,如“求考调”、驼娃子放牛、七句半及冷场音乐(过场音乐)等。
小筒子腔系分有南路、北路及高腔三个部分。南路属于二黄声腔,包括导板、回龙、一字、二流、扣板等五种板式。北路属于西皮声腔,包括一字、二流、三板子、七句子等四个板式和曲牌。这两个声腔系所属的九个板式及曲牌中,导板是一种自由节奏的导入句,不是独立的板式;回龙与其他皮黄腔不同,是一个完全可以独立的有上下句结构的板式,属于三眼或一眼板;一字为三眼板;二流为一眼板;扣板及三板子为紧打慢唱的自由节奏;七句半为有伴奏的快板形式。高腔仅仅是一个搭头,没有单独的高腔戏,只掺和在小筒子戏中应用。
最早的演出形式,只限于室内堂屋里,以后慢慢扩大到屋前土台上,甚至有过搭高台来演唱,雨天仍在室内。表演程式、化妆、服装都比较简单,台上活动范围大约不超过一丈见方,没有“园坊”,只有围绕四方形的四角转换,在换角时后退一步才再向前走,这一步就成为整个舞台台步中最精彩的一个动作了。这些动作虽然简单,但却富有粗犷夸张及其生活化的特色,生动诙谐。化妆也即是表演者按不同角色在脸上涂上一层不同的色彩,如小旦涂红圈扎头,小生涂红圈不扎头,小丑涂白或黑色,武行在眉心点一个红点表示英俊,便完成了整个化妆程序,都只做一种象征性的点缀即可。
三、堂戏的生存现状与传承发展
巴东江北山区地广人稀,过去经济落后,堂戏的发展条件比较差,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过专业的班子,甚至连半专业都说不上。历史上也曾有8个民间半职业堂戏班,师承相传有4至5代传人,传承全靠口传心授,也是农闲时才兼职演出,现在留下来的堂戏艺人已经极少了。
过去堂戏活动的地区极其狭窄,基本在巴东县内的集镇附近活动,这与群众介绍的“要演堂戏不计钱,只为自乐添些景”的意思是一致的。活动是有时间性及季节性的,一般是在每年腊月、正月、六月等几个农闲月中,以及偶尔有添丁及迎神庙会时进行活动。
20世纪9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这里,山区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尤其近十几年来鄂西地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交通发达,信息畅通。人民生活富裕,开始有精力开展各种丰富的精神娱乐活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力度很大的挖掘和保护。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堂戏这种民间艺术。
巴东堂戏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保护和利用好它,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巴东堂戏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加强巴东堂戏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鄂西巴东堂戏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研究(16G167)》
〔关键词〕巴东堂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堂戏又称“踩堂戏”“稿荐戏”。同南戏、灯戏、傩戏、柳子戏并称恩施州地方戏曲的“五朵金花”。流行于鄂西巴东江北一带,极具鲜明的民间色彩和强烈的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其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三百年堂戏”的说法。是全国386种地方戏剧品种之一,并于2007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巴东堂戏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和舞台魅力,保护和利用好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现在擅长表演堂戏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在传承上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年轻人又受着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挖掘保护、学习传承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笔者就当前鄂西巴东堂戏的生存现状,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讨。
一、堂戏的“前世今生”
关于堂戏的沿流,在群众中流传着各种不同的传说和解释,因而也有了各种不同的称呼,比如“唐戏”“彩堂戏”“踩堂戏”。而叫唐戏又被分为“前唐戏”和“后唐戏”。被称为“唐戏”的传说之一是从薛刚反唐时产生。相传由于唐太宗之子元吉篡位,君昏臣佞,坏人当道。薛刚夜逛花灯,路遇不平打死国舅,惹得薛家三百余口满门抄斩。刹时怨气冲天,国不泰,民不安,当地神农架山顶上的庙宇中也应运出现了一白一黄的两个精灵,常常显灵,搅乱世道。当地群众出于无奈,在每年元宵选出一对童男童女奉神,搭台“打蘸”祭祀,三日不断香火。薛刚之子薛蛟与薛葵路过此山,为民除害,将白、黄二精灵降服,白色精灵便化为银枪,黄色精灵化为金锏给薛蛟、薛葵做武器。而在这两件宝贝上早已刻下他们俩的名字,群众遂以此认为薛刚发兵讨伐那些昏君佞臣是替天行道,天命如此。薛蛟兄弟两人得了武器便把庙宇扯毁,随薛刚反唐,除佞去奸,天下重回太平,正义得到了伸张。据说神农架山顶上至今还有“扯垮庙”的残址,唐戏就是当时“打蘸”祭神时的一种化妆表演的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是为“前堂戏”。
也有关于“前堂戏”的另一种传说,武则天称帝,老臣宿将举兵反抗,“通城虎”薛刚反唐后兵败,被武三思大军追赶,从九焰山经房州适入神农架原始森林中。途经紫竹河与落草女将纪鸾英结为夫妻,随后在巴东边界大九湖“挂字号”筑台,点将练兵,闲暇时为娱乐九营将士,纪鸾英夫妇二人仿长安京城花灯上的人物故事分扮角色做戏,从此流传后世,衍为唐戏。
“后堂戏”则认为堂戏是由唐明皇游月宫时产生的。他们认为唐明皇还算是个有道之君,国家强盛,他为了进一步收买民心,信服众臣,就利用文艺形式来夸宗耀祖,自己创作了一个“太宗打天下”的故事,唐明皇自己演丑角,就担任了程咬金这一角色,其他就由宫廷中的伶人来扮演,老生扮演李世民,小生扮演罗成,末角扮演徐茂功等。这种文艺表演形式流传至今,即为巴东“堂戏”,亦称之为“后堂戏”。据说艺人在解放前一直还供奉唐明皇为“艺神”。
被称为“堂戏”是因为巴东人习惯称“厅”为“堂屋”。每年逢年节会,农闲喜庆之日,总要将堂屋打扮一番,唱演折戏,大伙聚会热闹热闹,以示庆祝,这时有远道亲朋欢聚,又往往由于山区路途遥远,屋小难留客,能唱唱戏,闹个通宵,不仅可以欢聚一堂,亦可解决住宿困难,因此就叫做“堂戏”。但是这个说法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堂戏全称为“彩堂戏”或者“踩堂戏”。“彩堂戏”是根据年节佳会时,堂屋张灯结彩,戏就在“彩堂”中唱。“踩堂戏”则是指在堂屋中踩地而舞,或有踩着拍子唱之意。
二、堂戏的艺术特点
堂戏生活气息浓厚,在演出形式上,三五个人在田头、堂屋都可演出,其唱腔与语言结合得很紧密,且在唱时伴奏乐器即可停下来,故群众字字都能听得懂。班子的组织上五人即可演折子戏,七人就能演“连台大本”,人数最多时也不会超过九人。艺人们有句话叫做“七紧八松九休息”,意为有人替换休息之意,很好地说明了班子的一般规模。在演出时伴奏常见有四人,即:司鼓1人、司锣1人,打夹手(兼打钹和大锣)1人,司筒子(四胡或京胡)1人;演员四五人,其中除小生、小旦、小丑三个台头之外,余者皆为杂行,杂行在一个戏中常常要顶几个角色轮换上场,所以人们称之为“三小戏”。
堂戏的唱腔由两个完全不同的聲腔部分构成,各声腔部分自成系统。在除了个别小曲牌之外,两个腔系不能在一个剧目中混合运用。由于伴奏乐器的不同,这两个腔系习惯上把它们分别称为“大筒子”和“小筒子”。大筒子用四胡伴奏,因琴筒大而得名,小筒子用类似京胡的胡琴伴奏,因琴筒小而谓之。从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来分析,大筒子与当地民歌、号子是一脉相承,音乐的地方色彩鲜明,多为表现民间风俗的生活小戏,可谓之土生土长,别树一帜;而小筒子则属于皮黄腔系统,搭有几个高腔曲牌,不仅与川剧、汉剧、湘剧等老剧种的声腔格调近乎一样,且名目称呼也大致相同,多为表演宫廷及皮影子系用,这也是“堂戏”长期发展中对外来因素进行吸收的结果。
大筒子的当家唱腔是四平调及南调。除此之外,还有哀字、苦板、阴调、怪腔、磕磕子等,共七个主要唱腔。在体例上属于板腔音乐,其他还有小调,如“求考调”、驼娃子放牛、七句半及冷场音乐(过场音乐)等。
小筒子腔系分有南路、北路及高腔三个部分。南路属于二黄声腔,包括导板、回龙、一字、二流、扣板等五种板式。北路属于西皮声腔,包括一字、二流、三板子、七句子等四个板式和曲牌。这两个声腔系所属的九个板式及曲牌中,导板是一种自由节奏的导入句,不是独立的板式;回龙与其他皮黄腔不同,是一个完全可以独立的有上下句结构的板式,属于三眼或一眼板;一字为三眼板;二流为一眼板;扣板及三板子为紧打慢唱的自由节奏;七句半为有伴奏的快板形式。高腔仅仅是一个搭头,没有单独的高腔戏,只掺和在小筒子戏中应用。
最早的演出形式,只限于室内堂屋里,以后慢慢扩大到屋前土台上,甚至有过搭高台来演唱,雨天仍在室内。表演程式、化妆、服装都比较简单,台上活动范围大约不超过一丈见方,没有“园坊”,只有围绕四方形的四角转换,在换角时后退一步才再向前走,这一步就成为整个舞台台步中最精彩的一个动作了。这些动作虽然简单,但却富有粗犷夸张及其生活化的特色,生动诙谐。化妆也即是表演者按不同角色在脸上涂上一层不同的色彩,如小旦涂红圈扎头,小生涂红圈不扎头,小丑涂白或黑色,武行在眉心点一个红点表示英俊,便完成了整个化妆程序,都只做一种象征性的点缀即可。
三、堂戏的生存现状与传承发展
巴东江北山区地广人稀,过去经济落后,堂戏的发展条件比较差,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过专业的班子,甚至连半专业都说不上。历史上也曾有8个民间半职业堂戏班,师承相传有4至5代传人,传承全靠口传心授,也是农闲时才兼职演出,现在留下来的堂戏艺人已经极少了。
过去堂戏活动的地区极其狭窄,基本在巴东县内的集镇附近活动,这与群众介绍的“要演堂戏不计钱,只为自乐添些景”的意思是一致的。活动是有时间性及季节性的,一般是在每年腊月、正月、六月等几个农闲月中,以及偶尔有添丁及迎神庙会时进行活动。
20世纪9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这里,山区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尤其近十几年来鄂西地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交通发达,信息畅通。人民生活富裕,开始有精力开展各种丰富的精神娱乐活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力度很大的挖掘和保护。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堂戏这种民间艺术。
巴东堂戏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保护和利用好它,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巴东堂戏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加强巴东堂戏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鄂西巴东堂戏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研究(16G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