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日益的改善。然而随着人们日益改善的生活质量,随之而来的奢侈浪费之风也成为社会问题日益突显。这样的风气也在日益侵袭的广大的当代大学生,并且在高校的校园当中屡见不鲜,因此,大学生的素质也令人堪忧。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节俭品质,引导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正确的价值观,笔者对当代大学生的当中的浪费现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究,并提出相关的策略,以供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浪费现象 高校 素质教育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代大学生来讲,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并传承发展下去也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一种体现。
一.当代大学生的浪费现象
(一)餐桌浪费严重
我们常常能够在大学食堂当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剩饭剩菜随意丢弃在餐桌上,吃不完的米飯、馒头随意丢弃在垃圾桶里,甚至还有几乎没有动过的面条直接放置在餐桌上,这样的情况在高校校园当中十分常见,即便是在食堂的墙上都贴着杜绝浪费的标语等等,很多学生仍然熟视无睹,造成大学生餐桌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要知道,这些饭菜从粮食的种植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送到大学生的餐桌上,整个过程当中投入了农民以及很多工作者相当大的汗水与物力、财力,浪费这些饭菜,实际上是连同这些人的劳动成果一同浪费掉了。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人民的物质生活依然十分恶劣,他们在贫困线之下苦苦挣扎,但是我们的大学生的餐桌上却每天上演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在实际生活当中如何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拿出积极解决的办法值得我们深思。
(二)日常花销过度
随着我们的物质生活的大幅度改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普遍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并且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也不断增强,很多大学生们都追求个性化,从衣服到饰品再到电子产品等等,他们都追求品牌化与与众不同。很多大学生为了购买品牌运动鞋、名牌包甚至是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不惜牺牲自己的必要的生活开支,甚至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愿望不惜借贷来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虚荣心。以笔者的调查为例,当代大学生使用iPhone手机的比例高居60%以上,甚至有学生为了满足自己使用iPhone的愿望节衣缩食,到处打工,有的学生甚至背负着高额的贷款。人手一台电脑在当代大学生当中十分普遍,但是,仅有极少的学生利用电脑学习相关知识,九成以上的大学生使用电脑几乎都是在玩游戏,看电视剧,上网聊天等等,完全违背了父母为其配置一台电脑的初衷。诚然,如笔者在前面所说,当代大学生普遍生活条件都较为悠远,往往衣食无忧,父母通常为其提供能提供的最好的生活,因此,当代大学生完全体会不到浪费的严重性,从而造成这种浪费现象的滋生,这不仅仅要引起高校的重视,更应该引起家长与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不珍惜公共资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不仅对于粮食上的浪费现象与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在对待公共财务、公共资源方面的浪费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比如,很多高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方便都在图书馆等提供了相关的打字、复印的服务,但许多同学在打印的时候通常都是单面打印,甚至印错了的纸张随处丢弃出、处置等等;校园当中的很多宣传栏都被学生贴满了各种的广告消息,甚至是开水房也被贴满了各种的广告;图书馆当中的座位也被学生用大量的书本进行占据,但是长期占用而无人使用;自习后的教室仍旧灯火通明,使用完的水龙头仍然“细水长流”等等,这种情况更是非常常见。其实,这些现象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举手之劳而已,但是当代大学生由于缺少公德意识,并没有将勤俭节约作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这种不珍惜公共资源的现象频频发生。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者,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价值观与品质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对国家未来的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当深思的。
二.大学生浪费现象的归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的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西方消费主义也在我们的社会当中逐渐的滋生、蔓延。越来越多的国人痴迷于享受奢侈消费带来的精神上的快感,而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再加上媒体的不断渲染,致使社会上到处充斥着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的行为,消费主义逐渐占领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人们的主流价值观。这种普涨浪费式的消费方式在不断引起人们消费欲望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成为了感官动物,失去了理性对其的控制,使之沦落为物质的奴隶。而当代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再加上这种消费主义理念在社会当中的蔓延,在校园当中的滋生,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与生活方式,同时,当代大学生大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没有经历过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生活,也就造成了当下大学生当中的吃喝乘风,盲目攀比,炫富等现象。
(二)高校对大学生缺少相关的教育
我们的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上缺少对俭德内容的重视,缺少对当前大学生消费观念上的课程的专项教育,很多高校的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认知还停留在理论课的认知上,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即便有的高校意识到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俭德内容的培养,也仅是对大学生进行一节课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并未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只是号召同学们要养成勤俭节约,不浪费的好习惯,老师在讲台上面喊口号,学生在下面玩手机,这样的课程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不能够触及到问题的本身,更不能帮助学生改变其问题,结果就是教育了反而并未起到任何作用。
(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出现浪费的问题,作为行为的主导者与大学生本身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本身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大学生出现这种盲目的感官享受与过度消费的行为,是因为其本身缺乏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没有追求,精神空虚,却又迫切的想要得到认可,于是只能将这种虚荣心建立在无畏的物质生活与攀比炫富上面。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还都相对不成熟,其自控能力较差,缺乏对自己的自我约束。一旦自己有了某种的心理倾向,再加上整个环境对其的影响,就极为容易导致其的从众行为,而这样的行为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他们的攀比的消费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盲目消费不仅与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勤俭节约的生活背道而驰,还不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 浪费现象 高校 素质教育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代大学生来讲,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并传承发展下去也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一种体现。
一.当代大学生的浪费现象
(一)餐桌浪费严重
我们常常能够在大学食堂当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剩饭剩菜随意丢弃在餐桌上,吃不完的米飯、馒头随意丢弃在垃圾桶里,甚至还有几乎没有动过的面条直接放置在餐桌上,这样的情况在高校校园当中十分常见,即便是在食堂的墙上都贴着杜绝浪费的标语等等,很多学生仍然熟视无睹,造成大学生餐桌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要知道,这些饭菜从粮食的种植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送到大学生的餐桌上,整个过程当中投入了农民以及很多工作者相当大的汗水与物力、财力,浪费这些饭菜,实际上是连同这些人的劳动成果一同浪费掉了。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人民的物质生活依然十分恶劣,他们在贫困线之下苦苦挣扎,但是我们的大学生的餐桌上却每天上演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在实际生活当中如何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拿出积极解决的办法值得我们深思。
(二)日常花销过度
随着我们的物质生活的大幅度改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普遍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并且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也不断增强,很多大学生们都追求个性化,从衣服到饰品再到电子产品等等,他们都追求品牌化与与众不同。很多大学生为了购买品牌运动鞋、名牌包甚至是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不惜牺牲自己的必要的生活开支,甚至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愿望不惜借贷来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虚荣心。以笔者的调查为例,当代大学生使用iPhone手机的比例高居60%以上,甚至有学生为了满足自己使用iPhone的愿望节衣缩食,到处打工,有的学生甚至背负着高额的贷款。人手一台电脑在当代大学生当中十分普遍,但是,仅有极少的学生利用电脑学习相关知识,九成以上的大学生使用电脑几乎都是在玩游戏,看电视剧,上网聊天等等,完全违背了父母为其配置一台电脑的初衷。诚然,如笔者在前面所说,当代大学生普遍生活条件都较为悠远,往往衣食无忧,父母通常为其提供能提供的最好的生活,因此,当代大学生完全体会不到浪费的严重性,从而造成这种浪费现象的滋生,这不仅仅要引起高校的重视,更应该引起家长与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不珍惜公共资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不仅对于粮食上的浪费现象与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在对待公共财务、公共资源方面的浪费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比如,很多高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方便都在图书馆等提供了相关的打字、复印的服务,但许多同学在打印的时候通常都是单面打印,甚至印错了的纸张随处丢弃出、处置等等;校园当中的很多宣传栏都被学生贴满了各种的广告消息,甚至是开水房也被贴满了各种的广告;图书馆当中的座位也被学生用大量的书本进行占据,但是长期占用而无人使用;自习后的教室仍旧灯火通明,使用完的水龙头仍然“细水长流”等等,这种情况更是非常常见。其实,这些现象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举手之劳而已,但是当代大学生由于缺少公德意识,并没有将勤俭节约作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这种不珍惜公共资源的现象频频发生。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者,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价值观与品质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对国家未来的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当深思的。
二.大学生浪费现象的归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的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西方消费主义也在我们的社会当中逐渐的滋生、蔓延。越来越多的国人痴迷于享受奢侈消费带来的精神上的快感,而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再加上媒体的不断渲染,致使社会上到处充斥着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的行为,消费主义逐渐占领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人们的主流价值观。这种普涨浪费式的消费方式在不断引起人们消费欲望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成为了感官动物,失去了理性对其的控制,使之沦落为物质的奴隶。而当代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再加上这种消费主义理念在社会当中的蔓延,在校园当中的滋生,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与生活方式,同时,当代大学生大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没有经历过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生活,也就造成了当下大学生当中的吃喝乘风,盲目攀比,炫富等现象。
(二)高校对大学生缺少相关的教育
我们的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上缺少对俭德内容的重视,缺少对当前大学生消费观念上的课程的专项教育,很多高校的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认知还停留在理论课的认知上,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即便有的高校意识到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俭德内容的培养,也仅是对大学生进行一节课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并未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只是号召同学们要养成勤俭节约,不浪费的好习惯,老师在讲台上面喊口号,学生在下面玩手机,这样的课程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不能够触及到问题的本身,更不能帮助学生改变其问题,结果就是教育了反而并未起到任何作用。
(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出现浪费的问题,作为行为的主导者与大学生本身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本身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大学生出现这种盲目的感官享受与过度消费的行为,是因为其本身缺乏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没有追求,精神空虚,却又迫切的想要得到认可,于是只能将这种虚荣心建立在无畏的物质生活与攀比炫富上面。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还都相对不成熟,其自控能力较差,缺乏对自己的自我约束。一旦自己有了某种的心理倾向,再加上整个环境对其的影响,就极为容易导致其的从众行为,而这样的行为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他们的攀比的消费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盲目消费不仅与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勤俭节约的生活背道而驰,还不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