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分析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英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受多重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而,作者主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关的经验,仅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英语 课堂教学 低效问题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教师要逐步摆脱其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但是就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向学生提问的质量也不是很高,在教学中更多的时候依赖多媒体,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一、農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因素
  1.学生因素
  第一,学生学习动机缺乏。动机主要是人在进行某一项事情的时候引导其的目标或方向。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很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导致英语教学低效。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生活中吸引学生的外界东西越来越多,诱惑也在不断增加,学生在生活中就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玩耍当中,从而导致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动机不足。
  第二,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习惯主要依赖于平时积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但多数农村初中学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养成,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一定不良的影响。
  第三,学习方法不恰当。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不够理想,通常情况下以被动接受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态度,这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2.教师因素
  第一,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虽然新课改已经改革多年,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初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依然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停留在传授知识上,以考试为主要目标,教学通用的“填鸭式”直接影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全面发展受到限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第二,教学评价单一。由于受到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集中在知识与技能这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形成师生之间的互评,对于学生的评价依然停留在考试上,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不给予评价的。
  3.学校因素
  农村初中学校硬件与软件均不及城市学校,一方面,初中农村英语教学硬件配备落后,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农村英语教师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并且农村中学教师资源缺乏,常常是非英语专业教师授课,这样的情况下,非专业教师英语口语表达、英语专业性都较弱,影响授课效果。
  4.家庭因素
  在农村,多数初中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对孩子教育和监管缺失,另外,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本身缺乏意识。
  二、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思考
  1.更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更新自身的观念,分小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投入小组学习中,这样就能够达到小组讨论、共享成果的效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充分重视语言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2.改变教学模式
  英语本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但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听课,遏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创造力发挥,这样难以提高其整体的语言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扩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学生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英语的益处和乐趣。如在”Know yourself”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提出相关的竞赛任务,在幻灯片中展示4人的图片,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身的性格与爱好,在这样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容易放松,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3.采用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导致片面情况的出现。因而,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同时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4.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农村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自身知识欠缺的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树立有效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改变自身语言能力与教法不统一的情况,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与总结。最后,教师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5.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
  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教学的硬件设施;二是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再继续教育培训;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农村英语教师设置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6.发挥农村学生的优势
  人的学习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教学若脱离实际就如空中楼阁。农村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生活实际融入教学中,农村生活本身丰富多彩,通过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整体学习的兴趣。另外,农村环境相对单纯,学生面对外界的诱惑少,就会更加努力学习。同时,农村的学生为了摆脱贫穷的生活,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逐步摆脱其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少科.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1).
  [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松美,李宝荣.英语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9.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12日晚上7点,随着《江南style》旋律的响起,成都沙湾路金牛广场上,踩着音乐的节拍,一群老年人跳起了时髦的骑马舞,56岁的王金仙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当记者问她为何这么悠闲时,她拍了拍记者的手,笑着说:“这都是因为社会保障好啊,没有后顾之忧我才有闲情去享受余生!”  “养老金几乎年年都在涨,  我们很知足”  10多年前,王阿姨是成都一家纺织厂的工人。2000年离岗后,就一直通过
初中英语课堂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的学习,其中包含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做到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自信心,增强学习的积极体验,使学生从心理上为课堂学习英语做好准备。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材内容相结合,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情绪状态中,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走近学生,拉近情感教育的距离  教学过程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互动过程
期刊
摘 要: 每一门语言都有其对应的文化背景,作为全球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同样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因为英语是在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其和中华文明有着比较大的差别,所以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必须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英语思维,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作者主要分析探究在英语教学课堂中的文化渗透。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文化背景 文化渗透  英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
期刊
摘 要: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英语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还在于学生对于一门语言的文化及社会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利用阅读解题的方式,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素养,主要是因为阅读不仅能够考验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阅读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词汇量是阅读的基础,如何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