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的理论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创新思路,及其实现的途径提出建议。将商务类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各占50%的比重,实训教学要反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原则,摆脱纯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对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逻辑排顺和以课堂与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形成以职业能力素质为本位、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实训项目教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商务类课程;理论创新;实验研究
一、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创新思路
商务类课程教学是高职营销专业进行专业教育的主要措施,是营销类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深化商务类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高职商务类课程教学模式,建构适应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商务类课程教学理论体系,使商务类课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具有职业化、工作过程化的特征,解决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是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
营销类专业商务类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概论、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与电子支付、商务礼仪、创业技能等课程。这些都是营销类专业实施专业技能教学的主要措施。
商务类课程要创新,必须建立一个与市场发展需要、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相适应的科学系统的教学理论体系。商务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上既要加强现代职业意识、工作意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包括商人意识、营利竞争意识、创业意识、技能意识的教育,才能真正使营销类专业学生树立献身商业的观念、掌握服务商业的技能,不断克服纯粹的理论教学带来的一片空泛,克服满堂灌给教学质量造成的危害。创新的特征:
第一,要把商务类课程教学的重点从“系统理论”性课堂教学,转向包括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各占50%的,以能力素质教学为核心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上来;要将课程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商务类课程教学摆脱100%的理论性。
第二,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商务类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注重模拟实训、实地实训、案例分析、商务理论和商务技能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将50%的实训内容,设计转化为以实训项目为龙头的实训教学理论体系。把商务类课程的学习从单纯提高理论技能的“灌输”转向面向提高学生素质技能的“实训”上来。设计和建立完善的实训教学指导,使其形成理论体系。
第三,要把商务类课程的核心技能与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动态结合起来。缩短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商务类课程教学应紧紧跟踪行业企业的新动态、市场导向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尤其实训项目内容,建立商务类课程的教学理论体系。加强理论教学的知识趣味性和时代性,增强实训教学的工作过程性和符合性,要符合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岗位流程、职业要求,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做到在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零距离接轨。
第四,要把职业素质(通用素质)教育融入到商务类课程理论体系中去。商务类课程教学要渗透和融入学生的创业技能教育、人际沟通教育、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过去只强调课程教学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和渗透到课程理论体系的建设中去,没有或很少强调把职业素质(通用素质)教育渗透融入到商务类课程教育中,紧紧围绕“培养能够从事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一线业务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综合育人的商务类课程教学目标。对一线营销人才的成功职业素质(通用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新商务类课程教学理论打造学生动手能力
虽然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教学和大学本科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一样,都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程能力目标(课程不同能力目标不同),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从学生生源和学制看,高职生具有高考分数低些,思想活跃,学制短、直接面对就业等特点,对高职生,课程理论教学够用就行;从培养目标看,高职生更多的直接就业,培养具有从事一线营销业务的高技能性应用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要,实训教学必不可少必不可差,而本科生不少需要升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理论教学需要系统化。这就使得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同其他商务类课程教学相比具有独特性、实训性并在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为充分发挥商务类课程的专业教育功能,打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1.搞好课程的实训项目开发设计,让实训教学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服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潘懋元说:课程质量的优劣,在总体上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完满实现。所以,要实现商务类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就应当重视课程实训项目的设计开发。在实训项目设置上,要坚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创新精神,从专业技能、工作流程、职业素质和精神状态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
实训项目开发要考虑通过实训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创新精神,学会工作岗位技能,熟悉岗位流程。同时,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人际沟通、顾全大局的思想作风与工作方法,培养学生能够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必胜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因为有的实训项目与实际工作接轨,不免通过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实现,不免经历周折才能完成,完成的过程本身是种锻炼。
实训项目的设置应注意加大有利于专业核心技能、典型工作流程、创业技能培养内容的分量。由于高职营销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商人一般能力的教育,所以,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在实训项目设置上应该反映出商人的素质技能,市场营销技能、市场调查预测技能、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贸易规则、企业管理技能、商务礼仪技能、人际沟通技能、创业技能、网络营销技能、电子商务技能、职业心理素质等。这些技能共同构筑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
每门课程的实训项目设置讲求专业化、追求综合能力的渗透性。对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要精心筛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通过不同课程的相应的实训教学内容,保证营销专业商务技能的系统性,还要注意在各个课程的实训教学的内容有所侧重,力求避免重复设置。真正做到让实训教学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
2.强化动手能力实训,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改革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永恒动力。教学要素主体是实现教学创新的根本因素。创新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学要素各主体形成合力,更需要各方主体创新完成各自在教学过程尤其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才能有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学校、系部、教师、学生是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以培养营销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而参与教学过程。
(1)学校要从培养新世纪创新型营销人才的目标出发,加强组织领导与指导,提供有利于实训教学实质开展的政策支持、精神物质激励与制度保障,包括对实训教学不力的制裁措施等有效支持。如果没有学校的实实在在支持,大家没有方向也不利于调动各方实训参与积极性。
(2)系部,首先要组织老师们对行业企业的动态进行调研,对行业企业的岗位设置、岗位能力要求、工作任务、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企业文化等的发展变化随时进行了解,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实训项目开发设计。其次,组织老师们编写适合高职营销专业的商务类课程实训教材,为实训教学的全面铺开提供教学指导依据。再次,邀请有实训教学经验的专家、老师,训练提高指导老师的实训教学能力,帮助老师们树立实训教学必不可少必不可差的意识,带领并指导老师们实质性开展实训教学活动,使实训教学不再停留在号召上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必不可差的教学中心环节。
(3)教师是实训教学的导演,高职商务类课程的教师要有随时调查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的能力,要具备实训教学背后的实训技能,要改变过去理论教学为主的、形式单一的做法,建立具有操作性、指导性、演练性、技能性的实训教学模式。具备行业企业的适应能力、商务“双师”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动手能力的“零距离”人才。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实训技能,善于根据高职商务类课程的发展、学科建设的需要、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在不同层面上研究新情况,设计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完善实训教学理论体系并及时将其应运于教学实践,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实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从理论教学的教师讲为主变以学生练为主。学生应主动接受实训教学,把实训目标的完成和商务能力的提高作为自己学习的重要任务,虽然设计的实训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相同,但实训项目占领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需要东奔西跑、需要去企业、需要努力搜索与实训项目有关的材料、需要准备道具、搜索资料、调查访问、撰写归纳、表演模拟、实地走访、预演练习、讨论交流等诸多环节,这些过程本身体现以“练”为主,就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学习过程,所以好的实训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训对学生来说 是一件连环学习提高的过程,同样重视实训项目的过程与结果,树立良好的实训学习意识与态度,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细致的创新的完成,克服实训比理论课繁琐的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实训项目规定的任务,使自己在实训过程中得到全面锻炼,充分体验工作流程,学会职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实训学习目标。
三、抓住特点加强商务类课程理论创新
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不完全等同于其他专业的商务类课程。我们应变以往商务类课程的学习只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与技能为通过商务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专业素质技能的全面提高。以减少教学工作的盲目性,缩短教学改革质量转化的周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互衔接,使课程专业理论为实训项目服务,逐步形成完备实训教学理论体系,推动高职商务类课程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1.合理设计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间清晰的理论体系
可以从整体上将商务类课程教学分为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学校在进行商务类课程设计时,首先在理论上对商务类课程要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构架,不能将商务类课程理解为本科大学那样系统的理论课,首先确定50%的理论课的内容,对课程的系统理论根据高职教育的需要做适当的调整,留下最有用的最核心的内容作为50%的理论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商务类课程教学中,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理论教学教材比较完备,理论体系基本健全,这部分内容主要在于为适应新情况而及时进行调整,而对于实训教学部分,是往往被学校重视而教师无法操作,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合营销专业的商务类课程实训教学理论体系,现在的任务是建设实训教学理论体系。
将实训部分的内容模块化和项目化,实训教学根据课程的内容结构,可以设计为若干技能模块,每个模块内将需要训练的技术技能进行有区别的设计成适合操作的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具备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设计、实训理论(简要)、实训资料、实训任务等要素。系统考虑,仔细斟酌,以企业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工作流程、职业素质标准为依据设计开发基于职业过程的实训项目,简单任务的项目在先复杂任务的项目在后,形成系统反映职业流程的实训教学理论体系。
实训项目教学理论要体现商务类活动所完成的工作任务、流程与技能;探索商务类课程的表现环节与风格;分析商务类课程的表现规律,以职业岗位要求和素质要求为标准,选择并突出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或要求为载体开发项目。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实训过程工作化,实训学生主体化,其实把工作过程搬进课堂。
每个实训都是以项目为龙头,理论辅导根据实训项目内容所需来确定,与项目无关的或关系不密切的理论内容不再讲授,是否讲授理论或讲授多少取决于实训项目的需要,贯彻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掌握知识为辅,突破实践跟着理论跑的思路。
各门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内容选取上,根据营销类专业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不同课程的衔接,参照相关的职业任务与素质标准,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道德、沟通能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小组合作的友好、环境卫生的注意保护、节约实训资源、实训设施的复原要求的教育要跟上)。
教师设计项目与学生自行设计相结合。模式化的实训项目系统会扼杀学生的创意,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安排学生自行设计实训项目。发挥他们的充分想象,锻炼学生创新精神。老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在实训过程中碰到的情况,老师支持并指导学生设计实训项目,做到师生理论创新互动,让学生自己摸索,也是一种创业精神的教育,建立教师设计实训项目与学生自行设计实训项目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新体系。
2.依托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商务类课程理论创新
在高职商务类课程理论创新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依托企业行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与企业的专家、行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共同完善商务类课程实训教学理论体系,共同编写实训教材。行业专家企业技术员的亲身感受和经验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设置什么实训项目、项目内容是什么、实训项目体现什么技能等,都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确定的同时对商务类课程实训教学理论总体上进行设计并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完善持续改进,使商务类课程的实训教学理论系统化、科学化,是提高商务类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根据毕业生的工作感受和经验,依据在校生的实训体验和教训,不断充实完善实训项目的理论体系,对好的项目继续完善,对不适合的项目及时删除。定期召开毕业生座谈会,讨论商务类课程实训项目的增减及内涵建设问题,从毕业生的实践经验汲取实训项目理论素材;定期召开在校生专门座谈会,讨论研究商务类课程实训项目实现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优点与特长,从学生的亲身实训感受中汲取实训项目理论体系需要完善的依据。将实训项目教学理论尽善尽美。
定期召开实训指导教师座谈会,分析研究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情况及时完善实训项目要素、增减实训项目数量、充实实训教学理论体系。
向零售企业消费者作问卷调查,调研他们需要社么样的行业企业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对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根据消费者对企业行业的需要和要求,调整实训项目体系和实训教学理论体系。
四、结束语
总之,商务类课程要划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各占50%是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商务类课程教学,摆脱纯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对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逻辑排顺和以课堂与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形成以职业能力素质为本位、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实训项目教学理论体系是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秀琴邢忠文:工程训练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增刊)56.
[2]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13.
作者简介:白弘广(1957—),女,蒙古族,教授,学士,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商务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合同、商务类课程实训研究。
关键词:商务类课程;理论创新;实验研究
一、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创新思路
商务类课程教学是高职营销专业进行专业教育的主要措施,是营销类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深化商务类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高职商务类课程教学模式,建构适应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商务类课程教学理论体系,使商务类课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具有职业化、工作过程化的特征,解决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是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
营销类专业商务类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概论、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与电子支付、商务礼仪、创业技能等课程。这些都是营销类专业实施专业技能教学的主要措施。
商务类课程要创新,必须建立一个与市场发展需要、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相适应的科学系统的教学理论体系。商务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上既要加强现代职业意识、工作意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包括商人意识、营利竞争意识、创业意识、技能意识的教育,才能真正使营销类专业学生树立献身商业的观念、掌握服务商业的技能,不断克服纯粹的理论教学带来的一片空泛,克服满堂灌给教学质量造成的危害。创新的特征:
第一,要把商务类课程教学的重点从“系统理论”性课堂教学,转向包括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各占50%的,以能力素质教学为核心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上来;要将课程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商务类课程教学摆脱100%的理论性。
第二,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商务类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注重模拟实训、实地实训、案例分析、商务理论和商务技能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将50%的实训内容,设计转化为以实训项目为龙头的实训教学理论体系。把商务类课程的学习从单纯提高理论技能的“灌输”转向面向提高学生素质技能的“实训”上来。设计和建立完善的实训教学指导,使其形成理论体系。
第三,要把商务类课程的核心技能与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动态结合起来。缩短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商务类课程教学应紧紧跟踪行业企业的新动态、市场导向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尤其实训项目内容,建立商务类课程的教学理论体系。加强理论教学的知识趣味性和时代性,增强实训教学的工作过程性和符合性,要符合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岗位流程、职业要求,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做到在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零距离接轨。
第四,要把职业素质(通用素质)教育融入到商务类课程理论体系中去。商务类课程教学要渗透和融入学生的创业技能教育、人际沟通教育、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过去只强调课程教学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和渗透到课程理论体系的建设中去,没有或很少强调把职业素质(通用素质)教育渗透融入到商务类课程教育中,紧紧围绕“培养能够从事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一线业务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综合育人的商务类课程教学目标。对一线营销人才的成功职业素质(通用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新商务类课程教学理论打造学生动手能力
虽然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教学和大学本科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一样,都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程能力目标(课程不同能力目标不同),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从学生生源和学制看,高职生具有高考分数低些,思想活跃,学制短、直接面对就业等特点,对高职生,课程理论教学够用就行;从培养目标看,高职生更多的直接就业,培养具有从事一线营销业务的高技能性应用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要,实训教学必不可少必不可差,而本科生不少需要升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理论教学需要系统化。这就使得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同其他商务类课程教学相比具有独特性、实训性并在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为充分发挥商务类课程的专业教育功能,打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1.搞好课程的实训项目开发设计,让实训教学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服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潘懋元说:课程质量的优劣,在总体上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完满实现。所以,要实现商务类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就应当重视课程实训项目的设计开发。在实训项目设置上,要坚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创新精神,从专业技能、工作流程、职业素质和精神状态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
实训项目开发要考虑通过实训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创新精神,学会工作岗位技能,熟悉岗位流程。同时,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人际沟通、顾全大局的思想作风与工作方法,培养学生能够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必胜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因为有的实训项目与实际工作接轨,不免通过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实现,不免经历周折才能完成,完成的过程本身是种锻炼。
实训项目的设置应注意加大有利于专业核心技能、典型工作流程、创业技能培养内容的分量。由于高职营销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商人一般能力的教育,所以,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在实训项目设置上应该反映出商人的素质技能,市场营销技能、市场调查预测技能、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贸易规则、企业管理技能、商务礼仪技能、人际沟通技能、创业技能、网络营销技能、电子商务技能、职业心理素质等。这些技能共同构筑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
每门课程的实训项目设置讲求专业化、追求综合能力的渗透性。对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要精心筛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通过不同课程的相应的实训教学内容,保证营销专业商务技能的系统性,还要注意在各个课程的实训教学的内容有所侧重,力求避免重复设置。真正做到让实训教学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
2.强化动手能力实训,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改革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永恒动力。教学要素主体是实现教学创新的根本因素。创新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学要素各主体形成合力,更需要各方主体创新完成各自在教学过程尤其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才能有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学校、系部、教师、学生是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以培养营销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而参与教学过程。
(1)学校要从培养新世纪创新型营销人才的目标出发,加强组织领导与指导,提供有利于实训教学实质开展的政策支持、精神物质激励与制度保障,包括对实训教学不力的制裁措施等有效支持。如果没有学校的实实在在支持,大家没有方向也不利于调动各方实训参与积极性。
(2)系部,首先要组织老师们对行业企业的动态进行调研,对行业企业的岗位设置、岗位能力要求、工作任务、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企业文化等的发展变化随时进行了解,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实训项目开发设计。其次,组织老师们编写适合高职营销专业的商务类课程实训教材,为实训教学的全面铺开提供教学指导依据。再次,邀请有实训教学经验的专家、老师,训练提高指导老师的实训教学能力,帮助老师们树立实训教学必不可少必不可差的意识,带领并指导老师们实质性开展实训教学活动,使实训教学不再停留在号召上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必不可差的教学中心环节。
(3)教师是实训教学的导演,高职商务类课程的教师要有随时调查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的能力,要具备实训教学背后的实训技能,要改变过去理论教学为主的、形式单一的做法,建立具有操作性、指导性、演练性、技能性的实训教学模式。具备行业企业的适应能力、商务“双师”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动手能力的“零距离”人才。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实训技能,善于根据高职商务类课程的发展、学科建设的需要、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在不同层面上研究新情况,设计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完善实训教学理论体系并及时将其应运于教学实践,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实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从理论教学的教师讲为主变以学生练为主。学生应主动接受实训教学,把实训目标的完成和商务能力的提高作为自己学习的重要任务,虽然设计的实训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相同,但实训项目占领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需要东奔西跑、需要去企业、需要努力搜索与实训项目有关的材料、需要准备道具、搜索资料、调查访问、撰写归纳、表演模拟、实地走访、预演练习、讨论交流等诸多环节,这些过程本身体现以“练”为主,就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学习过程,所以好的实训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训对学生来说 是一件连环学习提高的过程,同样重视实训项目的过程与结果,树立良好的实训学习意识与态度,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细致的创新的完成,克服实训比理论课繁琐的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实训项目规定的任务,使自己在实训过程中得到全面锻炼,充分体验工作流程,学会职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实训学习目标。
三、抓住特点加强商务类课程理论创新
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不完全等同于其他专业的商务类课程。我们应变以往商务类课程的学习只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与技能为通过商务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专业素质技能的全面提高。以减少教学工作的盲目性,缩短教学改革质量转化的周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互衔接,使课程专业理论为实训项目服务,逐步形成完备实训教学理论体系,推动高职商务类课程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1.合理设计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间清晰的理论体系
可以从整体上将商务类课程教学分为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学校在进行商务类课程设计时,首先在理论上对商务类课程要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构架,不能将商务类课程理解为本科大学那样系统的理论课,首先确定50%的理论课的内容,对课程的系统理论根据高职教育的需要做适当的调整,留下最有用的最核心的内容作为50%的理论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商务类课程教学中,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理论教学教材比较完备,理论体系基本健全,这部分内容主要在于为适应新情况而及时进行调整,而对于实训教学部分,是往往被学校重视而教师无法操作,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合营销专业的商务类课程实训教学理论体系,现在的任务是建设实训教学理论体系。
将实训部分的内容模块化和项目化,实训教学根据课程的内容结构,可以设计为若干技能模块,每个模块内将需要训练的技术技能进行有区别的设计成适合操作的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具备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设计、实训理论(简要)、实训资料、实训任务等要素。系统考虑,仔细斟酌,以企业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工作流程、职业素质标准为依据设计开发基于职业过程的实训项目,简单任务的项目在先复杂任务的项目在后,形成系统反映职业流程的实训教学理论体系。
实训项目教学理论要体现商务类活动所完成的工作任务、流程与技能;探索商务类课程的表现环节与风格;分析商务类课程的表现规律,以职业岗位要求和素质要求为标准,选择并突出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或要求为载体开发项目。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实训过程工作化,实训学生主体化,其实把工作过程搬进课堂。
每个实训都是以项目为龙头,理论辅导根据实训项目内容所需来确定,与项目无关的或关系不密切的理论内容不再讲授,是否讲授理论或讲授多少取决于实训项目的需要,贯彻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掌握知识为辅,突破实践跟着理论跑的思路。
各门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内容选取上,根据营销类专业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不同课程的衔接,参照相关的职业任务与素质标准,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道德、沟通能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小组合作的友好、环境卫生的注意保护、节约实训资源、实训设施的复原要求的教育要跟上)。
教师设计项目与学生自行设计相结合。模式化的实训项目系统会扼杀学生的创意,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安排学生自行设计实训项目。发挥他们的充分想象,锻炼学生创新精神。老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在实训过程中碰到的情况,老师支持并指导学生设计实训项目,做到师生理论创新互动,让学生自己摸索,也是一种创业精神的教育,建立教师设计实训项目与学生自行设计实训项目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新体系。
2.依托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商务类课程理论创新
在高职商务类课程理论创新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依托企业行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与企业的专家、行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共同完善商务类课程实训教学理论体系,共同编写实训教材。行业专家企业技术员的亲身感受和经验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设置什么实训项目、项目内容是什么、实训项目体现什么技能等,都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确定的同时对商务类课程实训教学理论总体上进行设计并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完善持续改进,使商务类课程的实训教学理论系统化、科学化,是提高商务类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根据毕业生的工作感受和经验,依据在校生的实训体验和教训,不断充实完善实训项目的理论体系,对好的项目继续完善,对不适合的项目及时删除。定期召开毕业生座谈会,讨论商务类课程实训项目的增减及内涵建设问题,从毕业生的实践经验汲取实训项目理论素材;定期召开在校生专门座谈会,讨论研究商务类课程实训项目实现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优点与特长,从学生的亲身实训感受中汲取实训项目理论体系需要完善的依据。将实训项目教学理论尽善尽美。
定期召开实训指导教师座谈会,分析研究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情况及时完善实训项目要素、增减实训项目数量、充实实训教学理论体系。
向零售企业消费者作问卷调查,调研他们需要社么样的行业企业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对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根据消费者对企业行业的需要和要求,调整实训项目体系和实训教学理论体系。
四、结束语
总之,商务类课程要划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各占50%是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商务类课程教学,摆脱纯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对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逻辑排顺和以课堂与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形成以职业能力素质为本位、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实训项目教学理论体系是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类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秀琴邢忠文:工程训练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增刊)56.
[2]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13.
作者简介:白弘广(1957—),女,蒙古族,教授,学士,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商务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合同、商务类课程实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