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方巧兮一个人躲在洗手间里小声地哭,她把水龙头开得哗哗作响,尽量掩饰着自己的哭声。她从镜子里看自己:虽然剪了一个够干练的短发,略施粉黛,穿的也是公司要求的灰色职业装,但眉目间依旧脱不净孩子气——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人差不多都这样。
就在一个月以前,方巧兮拿到她生平第一份工作通知书,而在十分钟之前,方巧兮跟新同事发生了第一次冲突。
事情很简单。同事芬妮早她两年入公司,一直在这个顾问部做客户经纪,方巧兮刚来的时候还跟她学习了好一阵子。那个时候芬妮倒也客气,闲暇里一起说说笑笑,可就在方巧兮单独操作没多久之后,顾问部经理无端地给了芬妮一个红牌,说是有客户表示对她不满,并且表示希望能换一个客户经纪。第二天经理二话没说把那个客户的资料转给了方巧兮,让方巧兮继续跟进。
要知道,公司的生死命脉全掌握在客户的手中,芬妮不相信是客户的投诉,而是感到有人暗中捣鬼,而且认定那个人就是方巧兮,要不然事情怎么那么巧呢?于是芬妮的脸一下子全翻过来了,在办公室含沙射影:“现在有些年轻人就是喜欢争强好胜,更喜欢过河拆桥,以怨报德,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手把手地教了她。”虽然没有明着点方巧兮的名,但整个办公室都能从芬妮的话里分析出是谁,气氛被搅得乱乱的。整个下午,谁路过方巧兮的身边都会暗咳一声,就连方巧兮跟他们说句话换来的也是冷冰冰爱理不理的应付。方巧兮毕竟是新人,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孤立起来,四顾无援,满肚子委屈,要知道,她真的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更不明白大家为什么都成了那样。
她强装镇定,纵然心里有一万种滋味也不能让别人窥见,不然他们会笑话。
现在哭出来,心情终于好些,方巧兮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做了做深呼吸:工作中的误会是避免不了的,尤其是有关客户这么敏感的问题,换个位置想想芬妮的反应倒也合情合理,相信总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吧。
B看一个人的冷眼本来就够心寒,何况看那么多人的冷眼,方巧兮每天都强撑着周旋,她想这就是所谓的人际困难吧,以前就听师长们说过的。眼看辛苦得快要撑不下去了,顾问部召开内部会议,众人这才一一明了,原来是公司上层最近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刚好调查中有客户抱怨顾问部芬妮不够热情,有时会得不到最新的优惠政策,因此未能充分受惠。老总责备经理,经理自然把那责备加了10%又转给芬妮,金字塔结构的公司中,效应都是连锁的。
既然结果不是想像中的那样,众人也就纷纷生出歉疚,虽然嘴上没说,但看方巧兮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嘴角也挂了笑,尤其是芬妮,与方巧兮一对望便本能地低下头,目光闪烁。方巧兮倒也坦然,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毕竟手头的工作还是主要的。
C接下来的日子,既平静又安宁,每个人似乎都很融洽地相处着,无争无吵,逢了周末还偶有小聚,芬妮对方巧兮似乎也恢复了最初的友好。
工作中的平静一般有两种暗示:其一,公司宏观的疲软;其二,没有人员和薪水的调整计划。方巧兮的这家公司中俄合资,去年年底才上市,业绩蒸蒸日上,好得就像龙腾虎跃,所以这平静自然与疲软无关。
可不,这天公司布告栏的一则通告便把这两个月的平静一下子摧毁了,其中的关键句就是说因为吞并了一家同行企业,所有的部门都合二为一,员工富余,所以公司将进行重新选聘,这意味着有三分之一的人将被淘汰掉。
顾问部里一上午都在讨论这事,每个人都显得急躁不安,经理也没有说清详细的汰留制度,只是说大家愿意的,可以针对此事写一篇文章,内容不限,一个方案、一个计划,或者一些设想、一些建议都行,但要写就不得少于3000字,当然不写也不要紧。
有人猜测这是测评中的一项,又不敢肯定,芬妮则皱着眉头在方巧兮面前冷眼摇头:“怎么让我们写文章?真是搞笑!我们一不是企划部,二不是秘书部。不写不写,我不写,反正经理说不写也不要紧的。大家都不写,他们也没辙。”
马上就有人附和了,就是,不写不写,大家都不写。方巧兮有些为难,其实她在学校记者团待过,摆弄文字算是小意思,写这样的东西也不难,可大家都这样,自己要是写了,岂不成了“叛徒”?她深知工作中当叛徒的痛苦,被孤立的滋味她不是没尝过,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后来的两天,没有人再提写方案的事情,倒是每个人打电话都多了,声音都是充满了激情——都在忙着拜访客户呢。这个时候不抓住客户就是死路一条,谁手里有最多的客户源,谁留下来的把握应该就多了几分。
方巧兮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她来的时间这么短,她的客户量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星期四,一家上海商行的美籍老板Donovan直接打电话给经理,希望能够换客户经纪,而理由却有些含糊不清,只说觉得方巧兮不太好。方巧兮有些措手不及,要知道,这是她手头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超大客户之一,从进公司伊始接到case之时,她就一直兢兢业业,每周做回访,一有优惠政策就传达,要是在同一个城市,她真的可以三五天就上门沟通一趟。
可这个大客户怎么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要求换掉她呢?她打电话给Donovan,他不接,发E-mail过去也是有去无回,Donovan像是决定不再理睬她一样。
熬到周末,方巧兮自己买了机票直接去了上海,有些事情必须当面说清,这个路费自己认了。
Donovan见了方巧兮吃了一惊,他想不到她居然会来。方巧兮虽然是第一次看见Donovan,却不胆怯,将公司最新的产品资料一一呈上,又细心讲解,诚恳表达自己的意愿,末了轻声问一句:“为什么要求换客户经纪呢?”
Donovan也有些不忍,终于透露实情,原来是方巧兮的同仁暗中发信给他,向他保证将来的种种好处。他认为谁做经纪对自己都一样,有好处不得是傻瓜,终于应允,于是出现星期四那一幕。
出于好意,Donovan末了把那个同仁的名字告诉了方巧兮,两个字,芬妮。方巧兮不由得一怔,难怪当初芬妮会误会自己,原来是她存暗心。
周一上班,经理告知Donovan已经打过电话说不换经纪了,又喃喃地说这个人真够怪,变来变去。芬妮的脸上倒看不出有些什么变化,除了眼睛里偶尔跳出愤怒和失望。方巧兮也不揭穿,只是对她笑得更淡更浅更客气了。
E原先方巧兮以为芬妮那么做也不过是为了工作,耍了一点手段而已,但很快她便发现芬妮做的并不仅仅这些。
去经理的办公室签发文件,正好遇上同事阿灿出来,见了她,尴尬地笑笑,很快低头走过。方巧兮进去的时候,在经理的桌边瞅见了标着阿灿姓名的方案,看上去厚厚一摞。方巧兮疑惑了。
阿灿倒也算是个“好”同事,趁着办公室没人的时候,到方巧兮面前点拨:“你赶紧写个文章交上去吧,很多说不写的都写了,都是偷偷交上去的。”方巧兮又是一怔:“都写了?”阿灿说:“有些不知道,谁也不会告诉别人啊,有几个我是知道的,比如芬妮。”又是芬妮,她的伪装居然那么好。
早就说过方巧兮耍笔杆子是耍习惯了的,只消一个晚上她便完成了一个5000字的总结,其实二分之一都是她自己的真实感受,关于公司、同事和雾里看花般的人际关系,剩下的二分之一,她谈了谈自己对客户发展的看法。
交文章的时候,她没有躲躲藏藏,直接拿在手上,径直去了经理室。很多人都看在眼里,包括芬妮,可他们谁也没有说话,一副古怪的表情。
果然那篇文章与留汰的问题扯到了一起,两个愣一点始终没写的被炒掉,哭也没有用,老总说了无论写得怎么样,参与代表了有心,连对公司的心都没有还怎么为公司做贡献?同时被炒的还有芬妮和另外两个,结合了客户调查和平时考评。
看着芬妮空空的格子间,方巧兮若有所思,让芬妮走并不是她的本意,可职场本来就如同战场,尽管她所做的不过是一场正当防卫,却仍有你死我活。这就是现实生活,有些可怕,可还要继续。
就在一个月以前,方巧兮拿到她生平第一份工作通知书,而在十分钟之前,方巧兮跟新同事发生了第一次冲突。
事情很简单。同事芬妮早她两年入公司,一直在这个顾问部做客户经纪,方巧兮刚来的时候还跟她学习了好一阵子。那个时候芬妮倒也客气,闲暇里一起说说笑笑,可就在方巧兮单独操作没多久之后,顾问部经理无端地给了芬妮一个红牌,说是有客户表示对她不满,并且表示希望能换一个客户经纪。第二天经理二话没说把那个客户的资料转给了方巧兮,让方巧兮继续跟进。
要知道,公司的生死命脉全掌握在客户的手中,芬妮不相信是客户的投诉,而是感到有人暗中捣鬼,而且认定那个人就是方巧兮,要不然事情怎么那么巧呢?于是芬妮的脸一下子全翻过来了,在办公室含沙射影:“现在有些年轻人就是喜欢争强好胜,更喜欢过河拆桥,以怨报德,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手把手地教了她。”虽然没有明着点方巧兮的名,但整个办公室都能从芬妮的话里分析出是谁,气氛被搅得乱乱的。整个下午,谁路过方巧兮的身边都会暗咳一声,就连方巧兮跟他们说句话换来的也是冷冰冰爱理不理的应付。方巧兮毕竟是新人,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孤立起来,四顾无援,满肚子委屈,要知道,她真的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更不明白大家为什么都成了那样。
她强装镇定,纵然心里有一万种滋味也不能让别人窥见,不然他们会笑话。
现在哭出来,心情终于好些,方巧兮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做了做深呼吸:工作中的误会是避免不了的,尤其是有关客户这么敏感的问题,换个位置想想芬妮的反应倒也合情合理,相信总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吧。
B看一个人的冷眼本来就够心寒,何况看那么多人的冷眼,方巧兮每天都强撑着周旋,她想这就是所谓的人际困难吧,以前就听师长们说过的。眼看辛苦得快要撑不下去了,顾问部召开内部会议,众人这才一一明了,原来是公司上层最近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刚好调查中有客户抱怨顾问部芬妮不够热情,有时会得不到最新的优惠政策,因此未能充分受惠。老总责备经理,经理自然把那责备加了10%又转给芬妮,金字塔结构的公司中,效应都是连锁的。
既然结果不是想像中的那样,众人也就纷纷生出歉疚,虽然嘴上没说,但看方巧兮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嘴角也挂了笑,尤其是芬妮,与方巧兮一对望便本能地低下头,目光闪烁。方巧兮倒也坦然,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毕竟手头的工作还是主要的。
C接下来的日子,既平静又安宁,每个人似乎都很融洽地相处着,无争无吵,逢了周末还偶有小聚,芬妮对方巧兮似乎也恢复了最初的友好。
工作中的平静一般有两种暗示:其一,公司宏观的疲软;其二,没有人员和薪水的调整计划。方巧兮的这家公司中俄合资,去年年底才上市,业绩蒸蒸日上,好得就像龙腾虎跃,所以这平静自然与疲软无关。
可不,这天公司布告栏的一则通告便把这两个月的平静一下子摧毁了,其中的关键句就是说因为吞并了一家同行企业,所有的部门都合二为一,员工富余,所以公司将进行重新选聘,这意味着有三分之一的人将被淘汰掉。
顾问部里一上午都在讨论这事,每个人都显得急躁不安,经理也没有说清详细的汰留制度,只是说大家愿意的,可以针对此事写一篇文章,内容不限,一个方案、一个计划,或者一些设想、一些建议都行,但要写就不得少于3000字,当然不写也不要紧。
有人猜测这是测评中的一项,又不敢肯定,芬妮则皱着眉头在方巧兮面前冷眼摇头:“怎么让我们写文章?真是搞笑!我们一不是企划部,二不是秘书部。不写不写,我不写,反正经理说不写也不要紧的。大家都不写,他们也没辙。”
马上就有人附和了,就是,不写不写,大家都不写。方巧兮有些为难,其实她在学校记者团待过,摆弄文字算是小意思,写这样的东西也不难,可大家都这样,自己要是写了,岂不成了“叛徒”?她深知工作中当叛徒的痛苦,被孤立的滋味她不是没尝过,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后来的两天,没有人再提写方案的事情,倒是每个人打电话都多了,声音都是充满了激情——都在忙着拜访客户呢。这个时候不抓住客户就是死路一条,谁手里有最多的客户源,谁留下来的把握应该就多了几分。
方巧兮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她来的时间这么短,她的客户量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星期四,一家上海商行的美籍老板Donovan直接打电话给经理,希望能够换客户经纪,而理由却有些含糊不清,只说觉得方巧兮不太好。方巧兮有些措手不及,要知道,这是她手头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超大客户之一,从进公司伊始接到case之时,她就一直兢兢业业,每周做回访,一有优惠政策就传达,要是在同一个城市,她真的可以三五天就上门沟通一趟。
可这个大客户怎么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要求换掉她呢?她打电话给Donovan,他不接,发E-mail过去也是有去无回,Donovan像是决定不再理睬她一样。
熬到周末,方巧兮自己买了机票直接去了上海,有些事情必须当面说清,这个路费自己认了。
Donovan见了方巧兮吃了一惊,他想不到她居然会来。方巧兮虽然是第一次看见Donovan,却不胆怯,将公司最新的产品资料一一呈上,又细心讲解,诚恳表达自己的意愿,末了轻声问一句:“为什么要求换客户经纪呢?”
Donovan也有些不忍,终于透露实情,原来是方巧兮的同仁暗中发信给他,向他保证将来的种种好处。他认为谁做经纪对自己都一样,有好处不得是傻瓜,终于应允,于是出现星期四那一幕。
出于好意,Donovan末了把那个同仁的名字告诉了方巧兮,两个字,芬妮。方巧兮不由得一怔,难怪当初芬妮会误会自己,原来是她存暗心。
周一上班,经理告知Donovan已经打过电话说不换经纪了,又喃喃地说这个人真够怪,变来变去。芬妮的脸上倒看不出有些什么变化,除了眼睛里偶尔跳出愤怒和失望。方巧兮也不揭穿,只是对她笑得更淡更浅更客气了。
E原先方巧兮以为芬妮那么做也不过是为了工作,耍了一点手段而已,但很快她便发现芬妮做的并不仅仅这些。
去经理的办公室签发文件,正好遇上同事阿灿出来,见了她,尴尬地笑笑,很快低头走过。方巧兮进去的时候,在经理的桌边瞅见了标着阿灿姓名的方案,看上去厚厚一摞。方巧兮疑惑了。
阿灿倒也算是个“好”同事,趁着办公室没人的时候,到方巧兮面前点拨:“你赶紧写个文章交上去吧,很多说不写的都写了,都是偷偷交上去的。”方巧兮又是一怔:“都写了?”阿灿说:“有些不知道,谁也不会告诉别人啊,有几个我是知道的,比如芬妮。”又是芬妮,她的伪装居然那么好。
早就说过方巧兮耍笔杆子是耍习惯了的,只消一个晚上她便完成了一个5000字的总结,其实二分之一都是她自己的真实感受,关于公司、同事和雾里看花般的人际关系,剩下的二分之一,她谈了谈自己对客户发展的看法。
交文章的时候,她没有躲躲藏藏,直接拿在手上,径直去了经理室。很多人都看在眼里,包括芬妮,可他们谁也没有说话,一副古怪的表情。
果然那篇文章与留汰的问题扯到了一起,两个愣一点始终没写的被炒掉,哭也没有用,老总说了无论写得怎么样,参与代表了有心,连对公司的心都没有还怎么为公司做贡献?同时被炒的还有芬妮和另外两个,结合了客户调查和平时考评。
看着芬妮空空的格子间,方巧兮若有所思,让芬妮走并不是她的本意,可职场本来就如同战场,尽管她所做的不过是一场正当防卫,却仍有你死我活。这就是现实生活,有些可怕,可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