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ongwei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扁鹊(1)见蔡桓公,立有间(2)。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3),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4)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5)治不病以为功。”
  居(6)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7)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8),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9);在肌肤,针石(10)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11)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12)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13)。”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14)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15)死。
  (选自《韩非子》,韩非著,秦惠彬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
  (1)扁鹊:战国时著名的医学家。(2)有间:一会儿。(3)腠(còu)理:原指人体皮肤的纹理。这里指皮肤。(4)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5)好(hào):喜欢。(6)居:表示相隔一段时间,过了。(7)益:更加。(8)还走:掉转身子就走。(9)汤熨:用热水敷烫皮肤。及:达到。(10)针石:用来针灸的针。古时治病用石针。(11)火齐:火煎的汤药。(12)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命运的神。(13)臣是以无请也:所以我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14)索:找寻。(15)遂:就。
其他文献
在实施课堂素质化的今天,我们教学不单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而是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引导他们自主独立解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有实验研究表明,如果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他的积极性,比那些处于一般环境中的学生要学得更加轻松、更加有效率。由此看出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就应
评选优秀,是一次通过推选正面典型,引导班级正向发展的教育过程。将班级议事在评选的各个环节(定标准、荐人选、投选票等)用实、用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人物的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  班会开始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推选劳动标兵的候选人!”我开门见山。  接着我讲清此次推选候选人的具体做法:第一阶段推选组内标兵,第二阶段推选班级标兵。  个人推荐,组内评议小组标兵  以组为单位,每组推选一个组内劳动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