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作为高校“输出”工程,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但是,由于我国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并且主要将资源放置的重心摆放在设立供需见面会上,藉此让毕业生和就业单位双向选择,但就业指导形式仍然单一、内容简单,就业指导被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取代了。同时,就业指导没有以市场为导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就业指导千篇一律,浮于表面,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清,在校所学知识脱离市场所需,造成就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民办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中探索建立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就业困难。
关键词:民办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个性化;就业指导
民办独立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市场需求而诞生的,这些学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与市场和社会的良好结合关系,以及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即人才的出口问题。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自由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必然包括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学生在择业、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需求。现行民办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普遍脱离市场导向,而就业指导的开展模式一般采取开展理论教学及设立供需见面会上,形式单一、内容简单,而且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普遍较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近几年来就业形势不甚乐观,虽然就业率达到100%,但深入分析,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差,就业质量低。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规划,而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只提供一些共性的理论指导,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指导。而学生的专业水平、个人兴趣、发展规划都是存在差异性的,需要我们因材施教,提供更精细化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一、 个性化就业指导理论基础
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从广义而言指针对大学生在进行就业教育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市场需求,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以及准备就业以及掌握在职业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从狭义上看,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就业观,增强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发展适应力。
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就业指导者具备专业知识、就业知识、心理知识。当前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正确理解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理论意义,不能单纯把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就业率结合起来,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注重从人的发展与市场需求进行匹配,从大学开始,系统性的完善自我的就业竞争力;二是必须把个性化就业指导当作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来抓,加大力度建设一支素质强,理论根底厚的就业指导队伍,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气质性格与特长,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度,从而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成功的基础;三是个性化就业工作是系统性工作,应与人才培养共同发展。因此,应从入学开始规划个性化发展,临阵磨枪的突击式指导是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就业指导。高校只有重视就业工作,从细微处着手,扎实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就业队伍,才能把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做好。
二、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块建设
个性化就业指导分为三大模块:就业核心素养培养、就业技能教育、个体就业咨询。同时,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特点,在就业技能教育模块又分为四大部分:师范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培训、专插本指导、专业就业培训。
(一) 就业核心素养培训
就业核心素养培训主要是围绕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及求职过程中所需要具備的核心竞争力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就业核心素养具有全程化及全员化的特点:一是要求全体学生按要求参与所有培训;二是课程设计从大一延伸至大三,根据学生不同时期所需要掌握的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设计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按年级、专业开设课程,不同的年级、专业有不同的教学计划,辅导员集中备课,根据所带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授课。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开设讲座、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
(二) 就业技巧训练
个性化就业技巧训练是指学生在大一下学期,结合个人择业选择、个人兴趣特长及市场需求,为自己初步确立的职业规划,选择的职业类型而开展的学习、发展计划。从本质上来讲,就业技巧训练就是导师为学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针对学生的择业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政策等指导,提升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成立就业工作室,分四大模块精心设计课程。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就业择业能力。
(三) 个体就业咨询
个体就业咨询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困惑提供的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这是个性化就业指导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业指导人员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情况、个性,通过启发教育、沟通交流等形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疑虑提出建议。协助学生自我认知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三、 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保障机制
建立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需要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为大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
首先,加强队伍建设。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长期系统化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精英队伍,使就业指导人员形成一个专业化、学习型的团队,是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基础。
其次,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人员之间的分工,确定就业指导人员的岗位职责,有条件最好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能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及开展研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预警机制及跟踪机制。
最后,推行全程化指导。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指导。故此,就业指导应具有针对性和持续性,就业指导对象更不应该局限于毕业生,应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关键词:民办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个性化;就业指导
民办独立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市场需求而诞生的,这些学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与市场和社会的良好结合关系,以及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即人才的出口问题。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自由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必然包括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学生在择业、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需求。现行民办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普遍脱离市场导向,而就业指导的开展模式一般采取开展理论教学及设立供需见面会上,形式单一、内容简单,而且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普遍较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近几年来就业形势不甚乐观,虽然就业率达到100%,但深入分析,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差,就业质量低。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规划,而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只提供一些共性的理论指导,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指导。而学生的专业水平、个人兴趣、发展规划都是存在差异性的,需要我们因材施教,提供更精细化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一、 个性化就业指导理论基础
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从广义而言指针对大学生在进行就业教育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市场需求,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以及准备就业以及掌握在职业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从狭义上看,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就业观,增强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发展适应力。
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就业指导者具备专业知识、就业知识、心理知识。当前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正确理解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理论意义,不能单纯把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就业率结合起来,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注重从人的发展与市场需求进行匹配,从大学开始,系统性的完善自我的就业竞争力;二是必须把个性化就业指导当作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来抓,加大力度建设一支素质强,理论根底厚的就业指导队伍,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气质性格与特长,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度,从而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成功的基础;三是个性化就业工作是系统性工作,应与人才培养共同发展。因此,应从入学开始规划个性化发展,临阵磨枪的突击式指导是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就业指导。高校只有重视就业工作,从细微处着手,扎实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就业队伍,才能把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做好。
二、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块建设
个性化就业指导分为三大模块:就业核心素养培养、就业技能教育、个体就业咨询。同时,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特点,在就业技能教育模块又分为四大部分:师范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培训、专插本指导、专业就业培训。
(一) 就业核心素养培训
就业核心素养培训主要是围绕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及求职过程中所需要具備的核心竞争力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就业核心素养具有全程化及全员化的特点:一是要求全体学生按要求参与所有培训;二是课程设计从大一延伸至大三,根据学生不同时期所需要掌握的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设计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按年级、专业开设课程,不同的年级、专业有不同的教学计划,辅导员集中备课,根据所带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授课。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开设讲座、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
(二) 就业技巧训练
个性化就业技巧训练是指学生在大一下学期,结合个人择业选择、个人兴趣特长及市场需求,为自己初步确立的职业规划,选择的职业类型而开展的学习、发展计划。从本质上来讲,就业技巧训练就是导师为学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针对学生的择业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政策等指导,提升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成立就业工作室,分四大模块精心设计课程。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就业择业能力。
(三) 个体就业咨询
个体就业咨询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困惑提供的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这是个性化就业指导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业指导人员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情况、个性,通过启发教育、沟通交流等形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疑虑提出建议。协助学生自我认知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三、 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保障机制
建立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需要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为大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
首先,加强队伍建设。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长期系统化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精英队伍,使就业指导人员形成一个专业化、学习型的团队,是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基础。
其次,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人员之间的分工,确定就业指导人员的岗位职责,有条件最好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能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及开展研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预警机制及跟踪机制。
最后,推行全程化指导。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指导。故此,就业指导应具有针对性和持续性,就业指导对象更不应该局限于毕业生,应贯穿于大学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