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的技术统计数据比较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_jl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研究法,对我国男篮与竞赛对手在第28届奥运会的7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处于风格转换期的中国男篮内线优势尚未建立起来,却又失去了小快灵的传统特点;由守转攻节奏缓慢,缺乏快攻意识,进攻点单一,外线实力不足,内外脱节;防守的伸缩性、及时性不够,内线防守体系全面失控;缺少大赛经验,不能适应高强度的攻守对抗。
  关键词:奥运会;中国男篮;竞赛对手;技术统计
  中图分类号:G841.011/20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4—0560—03
  由于三大中锋的涌现,中国男篮正由传统的“小、快、灵”向“以内线为主,内外结合”的打法过渡。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男篮位列第10,2002年世界篮球锦标赛第12名,本届奥运会中国男篮7战2胜,先后战胜新西兰和前世界冠军塞黑队,取得第8名。平均身高2.02 m,平均年龄24.5岁的中国男篮成功地完成了赛前既定目标,一方面锻炼了年轻队员,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继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重返世界前八强。但客观地说,中国男篮在比赛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仍然很大。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男篮与竞赛对手在本届奥运会的7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男篮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为其训练与竞赛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实现队伍的整体协同发展,促进我国男篮竞技水平的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中国男篮,以及其全部7场比赛的竞赛对手西班牙、新西兰、阿根廷、意大利、塞黑、立陶宛男篮在上述7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专著、论文15篇。
  1.2.2 观察统计法 对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的全部7场比赛,采用技术统计与比赛录像观察,全部数据用spssll.0处理。
  1.2.3 对比分析研究法 对中国男篮和西班牙、新西兰、阿根廷、意大利、塞黑、立陶宛男篮在7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结果
  对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的4项比率指标进行x2检验,其余22项指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表1)结果显示,中国男篮仅在3分球命中率、罚球进球数、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个人犯规、被侵指标上略优于对手,其余20项指标都落后于对手,其中全场投篮数、全场投篮进球数、全场投篮命中率、2分球进球数、2分球命中率、助攻、失误、抢断、全场得分、快攻得分、限制区内得分、由对方失误而得分等12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2.2 分析
  2.2.1 中国男篮进攻能力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男篮与对照组在得分指标上差异十分明显。中国男篮平均每场得64.9分,而对照组平均每场得81.3分。反映在全场投篮进球数少于对手8.9个、全场投篮数少8.2次、全场投篮命中率低9%,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可见,中国男篮在3分球投次(—5次)、3分球进球数(—1.4个)略低于对手,但在3分球命中率上高出对手1%,罚球一项平均每场高出对手2.8分,事实上真正的差距是由2分球命中率和2分球进球数造成的。在2分球投篮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3.2次),中国男篮2分球命中率为41%,对手则高达56%,中国男篮在2分球命中率上低于对手15%,平均每场比对手少进7.4个球,少得14.8分。
  


  从比赛录像观察中可见,中国男篮攻防转换节奏缓慢,体现在由守转攻时快攻意识差,在对方的快速退防、加强对球、区的控制下,无法利用快速传球、突破形成有效快攻,使得中国队平均每场快攻得分仅有2.1分,而对手则为14.9分,差异十分明显。由对手失误而得分指标进一步反映了中国男篮高节奏攻防转换意识较差,不能抓住对手的失误快速进攻得分,中国队利用对手失误得分平均每场仅为1.6分,对方利用中国男篮失误而得分平均每场为8.4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进入阵地战后,在对方的包夹防守下,姚明平均每场得20.7分,2分球命中率为55.9%,篮板9.3个,被侵8次,罚篮5.9次,罚篮命中率83.7%,多项指标位于个人技术统计排行的前三甲,展现了强大的攻击力。在对方重点防守内线,不惜采用犯规战术、多人协防以减少姚明的接球、及接球后的投篮得分时,此时,外线的发挥则有利于减轻内线压力,全面盘活内外线。但在比赛录像观察中发现,一方面外线队员没有因势利导,利用中锋的牵扯,发挥外线的攻击力,给内线创造机会。转移球速度、移动速度、投篮出手速度较慢,加之场上队员战术思维混乱,思想不统一,投篮犹豫,缺乏自信,浪费了很多的投篮时机,3分球指标仅仅与对手持平。另一方面,其他队员又没有利用中锋的策应、掩护,积极跑动绕切,寻找内线进攻机会,为姚明及外线创造机会。外线发挥欠佳,更加坚定了对方防守内线的信心和投入,使得中国男篮平均每场限制区内得分仅有22分,对方平均每场限制区内得36.9分。进攻点单一,外线缺乏支持,内线缺乏呼应,内外脱节,反过来又限制了内线实力的发挥,导致中国男篮整体攻击力下降。
  进攻点单一,战术单调,内外脱节的另一表征反映在助攻指标和失误指标上。中国男篮平均每场只有8.9个助攻,对方则有15个,平均每场比对方少6.1个助攻。中国男篮平均每场失误18.1次,对方平均每场失误12次,平均每场高出对方6.1次失误。观察可见,中国队的失误主要表现在简单一味的传中锋球环节、在包夹防守下的姚明失误(平均每场3.1个)及在对方全场紧逼下的失误。
  2.2.2 中国男篮防守能力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在失分、抢断、封盖、防守篮板等防守指标上全面落后于对手,其中中国男篮平均每场失分81.3分,而对照组平均每场失64.9分,中国男篮平均每场抢断3个,而对照组平均每场抢断8.1个,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比赛录像观察可见,竞赛对手在进攻策略上坚持以快制高,体现在战术安排上是快攻和移动进攻并举。由守转攻时,以速度破坏中国男篮的防守节奏,力争在姚明回防尚未到位之际发动快攻与抢攻。转入阵地进攻时内外结合,以外围远投拉大中国队的防区,内线频繁穿插跑动、掩护配合,在快速移动中完成攻击,并力争造成姚明的犯规。
  中国男篮比较注重对快攻的防守,从拼抢前场篮板球到防快攻的发动、接应、推进及少防多的安排,中国队在防快攻失分一项平均每场失14.9分,远高于对方的2.1分,主要是中国男篮自身失误较多,对方由抢断发动快攻次数多且成功率高造成。此外,与激烈对抗中国男篮体能下降导致防守不到位也有一定关系。
  中国男篮在阵地防守中以对位联防为主,辅以盯人,通过频繁换人,以体能保证防守质量。针对对手的外围远投,中国男篮有意识地加强了对3分球的防守,有效地降低了对方的远投命中率(31%),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中国男篮在有球紧逼,其他4人以篮下为核心的集体协同防守体系的伸缩性、及时性不够,在对方的快速转移球、空切、掩护配合、冲抢2次篮板进攻下,很快变成了当姚明封出去以后,内线的其他队员在收缩保护篮下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堵住对方的进攻路线,或在身体激烈接触的抢位过程中处于劣势,导致我方平均每场限制区内失分就达36.9分,占总失分的45.4%,以姚明为核心的内线防守体系全面失控。
  此外,防守的主动性、攻击性不够,注重对球的防守,忽视了对无球队员的防守,个人防守缺乏预封、移动缓慢,反映在抢断指标上,中国男篮平均每场抢断仅有3个,而对方平均每场抢断8.1个,存在显著性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1)处于风格转换期的中国男篮内线优势尚未建立起来,却又失去了小快灵的传统特点,与竞赛对手相比,多项技术统计指标处于劣势,其中2分球命中率、助攻、失误等12项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在队伍大型化的同时,应坚持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发展方向。
  2)中国男篮由守转攻节奏缓慢,缺乏快攻意识,进攻点单一,外线实力不足,内线缺乏呼应,内外脱节,限制了内线水平的发挥。应坚持内外结合,走整体协调发展,提高队员在快速移动中完成攻击的成功率。
  3)中国男篮防守的伸缩性、及时性不够,在注重外线防守的情况下,内线防守体系全面失控。应强化体能训练,提高防守的主动性、攻击性、协同性、应变性。
  4)中国男篮缺少大赛经验,不能适应高强度的攻守对抗,破全场紧逼的经验和能力不足,应全面提高CBA联赛的水平,增加球员的国际大赛的经验,加强对外了解与交流。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向我国33名在职竞走教练员的调查访问,对我国竞走项目现有的优秀人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训竞走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基本上符合2008奥运会的竞走比赛条件。而在人数上稍顯不足;对在训竞走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只是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的运动员数量很少;我国竞走运动员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竞走;中国;2008年奥运会;实力分析;后备人才  中图分类号:G82
期刊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体育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演绎法,结合2003和2004我国甲级队运动员YOYO测试的结果,对YO-YO测试的训练学和生理学原理做简要的阐述。结果显示:2004我国甲级队运动员的YOYO体能测试整体状况较2003年好,从参加第一次测试的情况看,中超球队普遍好于中甲球队。从未通过测试的情况看,绝大部分都是在15.5—17速时不能继续测试,在训练实践中应对这一現
期刊
摘 要: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多个视角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互动发展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双方持续互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互动发展在北京奥运会后还将继续下去,从而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后继效应;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1.211(21)/2008
期刊
摘 要:NBA是当今世界上比较成熟的体育赛事晶牌,NBA中国赛的市场运作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采用文献分析法,利用营销学的产品理论对NBA中国赛产品进行了分析,对体育产品、体育产品的层次、品牌定位、品牌建立过程和产品的质量保证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体育赛事;市场运作;NBA中国赛;产品定位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5)11—1466—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早期教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武术套路学习,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方法,对30名习武儿童和30名非习武儿童进行了对照性研究。从中发现:幼儿进行武术套路学习对塑造幼儿健康的体魄,培养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提高反应、模仿、表现、接受等能力及增进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个性心理特征;武术套路;5岁儿童;意志;性格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为了探讨跨栏运动员有效的拉伸练习方法,通过对45名跨栏运动员进行拉伸练习的比较实验研究,分析跨栏运动员在准备活动中分别进行两种不同的拉伸练习(静力拉伸练习和PPN法拉伸练习)后,其对跨栏运动员柔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NF法拉伸练习能更有效提高跨栏运动员的柔韧性。  关键词:柔韧性;静力拉伸;PFN法拉伸练习;准备活动;跨栏  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的中国队和与赛队的进攻速度进行统计和比较,找出差距,进而对中国队和与赛队不同获球方式的进攻速度进行细分比较,深入分析我国男篮进攻速度慢的原因;并针对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男篮;第14届世锦赛;进攻速度;比较  中图分类号:G841.731/2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3000m障碍等起跑线在直道上的不分道跑项目,其起跑线不应是一条“等半径的弧线”,现在普遍采用的“等半径划线法”使得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在赛跑距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误差。误差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公平竞争的《田径竞赛规则》精神,而且与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在田径竞赛中的运用也不相适应。思考田径运动的文化属性和更高层次的公平竞争精神,应当采用新的无误差划线法。在简述了“等半径划线法”存在
期刊
摘 要:收集、整理了世界27名优秀的400m跑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100m分段速度等相关资料,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学的相关、对数回归等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初步探明了400m竞赛成绩与各分段速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400m竞赛成绩与各段速度的回归方程,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关键词:竞赛;400m;分段速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2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张教平 辛 利 周 毅 谭建湘 唐 峰 王玉峰 王新胜 张 权  摘 要:通过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现状的分析,指出影响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的因素。研究认为:我目的职业足球与政府之间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俱乐部体制、经营管理现状很不完善,俱乐部收支处于亏损状态。同时提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对策:应建全股份制体制;加强经营理念;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希望能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生存和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