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是内部审计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法律环境、企业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内部审计的发展也遇到了阻力。但是内部审计制度作为企业制度的重要一环,它关乎着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它是企业自我约束的手段之一。所以内部审计的作用逐渐突显,而内部审计的灵魂——独立性犹为重要,内部审计一旦失去了独立性,则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就不能体现,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本文主要阐述了独立性的重要性和影响独立性的因素,并给出相关的建议,目的是要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水平。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议
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自1983年初步建立以来,从最初的在会计职能部门下,扮演着查错纠错,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经历了以“控制”、“流程”、“风险基础”为导向的3个阶段的内部审计发展路程,到今天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阶段。其功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内部审计已经不再为企业的某一部门服务,而是站在企业的高度,为企业的运营提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存在。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1.内部审计及其独立性概念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具有独立执行审计活动的良好组织地位,这个标志表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属于组织上的独立性。它是保障内审机构独立履行其职责的首要条件,是具备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
2.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能否顺利的开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独立性和客观性。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公正的精神状态。内部审计结果能否客观真实的评价被审项目,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保持了客观性,也就是审计人员整个的审计过程中,即在编制方案、取证、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时是否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受他人影响。只有审计人员保持了客观性,审计结果才有权威性,才能令人信服。而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提高,是审计人员保持客观性的首要条件。所以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
二、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相关因素
1.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外部因素
审计就是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为准绳,来查出有问题的地方,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的经济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所以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没有权威的标准来指导,从而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部因素
(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是否独立。内审机构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其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内审机构不受重视,缺乏权威性,则会影响审计人员的执业态度,从而审计作用大大降低。内部审计机构地位较高,不受企业其他相关利益管理者的控制或者影响,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如果内部审计机构附属于其他部门或者与其他职能部门同级,在审计时,下级部门没有权限对上级部门进行审计,即使对同级部门审计,因为各种利益牵扯,审计效果也会大大折扣的。
(2)内部审计人员是否保持客观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在独立的审计机构内具有高度的客观性,不得因为偏见和利益冲突而影响自己的职业判断。这样内部审计范围不会受到限制,审计活动不会受到阻碍,最终得到的审计结果也会客观公正。如果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工资福利、职位升迁等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取决于被审计单位领导或者与其有重大联系,则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或者被领导施压,而做出不当的选择,对不合规的行业采取默许的态度,进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公正。
(3)内部审计人员是否胜任。内部审计人员是否胜任分两个层次:①领导层次,内审部门的领导应在企业中具有很高的位置,有很高的权威,才能让审计人员不受阻碍的实施审计,对于审计提出的问题、意见或者建议,相关部门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②审计人员层次,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否达到需要的高度,也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了达到审计目的,内部审计人员的業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应比一般员工高,这样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掌握审计方法,还要对财会、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都要熟悉。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仅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便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当然对审计便没有帮助。
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经营权与所有权还没有分离,所以内部审计仅仅是形式上的,实际不重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逐渐分离,审计的作用渐渐突显出来。但相关的法津法规却没有跟上。目前我国审计工作可供参考的法律依据是《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是关于国家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是关于社会审计的。而内部审计只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不是法律。这就导致了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比内部审计的地位高,造成企业领导忽视内部审计机构和内审人员,也造成了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无法可依。
2.内审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因为内部审计发展较晚,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重视,内审机构流于形式,即使现在,我国还有很多企业的内审机构的管理层次不高,隶属于其他的管理部门,在审计的过程中,管理层会因为自身利益对内审人员施加压力,还有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采取抵制、怀疑、观望的态度,至使内部审计无法客观的对企业做出监督,不能发挥其监督职能。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也有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由财务人员或者纪检人员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的管理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审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审计。
这些情况下内部审计制度仅仅流于形式,不能为企业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做出合理的评价。
3.內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1)目前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内部审计人员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有的内部审计人员是由财会人员或纪检人员兼任,缺乏审计理论知识,内部审计操作系统生疏,且后续的教育培训跟不上,很多的内部审计仅仅停留在查账方面,失去了审计工作的职能。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不高。
(2)有的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偏低。部分内审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敬业精神不足,当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一般选择后者,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四、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很多企业特别的大型的集团企业非常重视内部审计,让内部审计常规化。为了让内部审计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内部审计法律进行制定和完善,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2.科学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仅在形式上独立,而且还要在实质上也要独立。一般情况下,内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则该内部审计机构的层次较高,管理层也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相应的支持,这样内部审计机构从组织关系上确保了独立,即形式上的独立。其次也要保证实质上的独立,确保内部审计的人员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不会有任何的利益往来,也不会参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审计委员会应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做出统筹安排,确保内部审计客观公正的工作,实现预期审计目标。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再好的机制,再好的制度,关键要靠落实才能发挥作用,而落实的关键无疑是人。首先,从选人用人角度来说,要坚持关口前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准入门槛。企业应当将那些业务水平高、人品素质好的人员配备任用到内部审计岗位,有了一支德才兼备、战斗力强的内部审计队伍,才能大大提升本单位内部审计水平和效果。其次,从后期培养来说,既要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使其认识到自身短板,引起“本领恐慌感”,强化其自我学习的主动意识,又要建立健全业务培训、送学见习等培养机制,通过有效举措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准。既要通过示范效应、警示教育等手段,引起“道德危机感”,引导内部审计人员见贤思齐,提升职业道德,又要通过建立健全监督防范机制,使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制度空子可钻、没有灰色地带可躲,从而杜绝违反职业道德、甚至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此外,给予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各部门业务流程的机会,使其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也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徐日.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问题研究 中外企业家, 2016(4).
[2]张海龙.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31).
[3]鲍秋菊.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中国总会计师 ,2016(1).
[4]董春诗.王鹤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探析 中国市场 ,2016(21).
[5]赵学良.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5).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议
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自1983年初步建立以来,从最初的在会计职能部门下,扮演着查错纠错,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经历了以“控制”、“流程”、“风险基础”为导向的3个阶段的内部审计发展路程,到今天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阶段。其功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内部审计已经不再为企业的某一部门服务,而是站在企业的高度,为企业的运营提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存在。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1.内部审计及其独立性概念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具有独立执行审计活动的良好组织地位,这个标志表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属于组织上的独立性。它是保障内审机构独立履行其职责的首要条件,是具备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
2.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能否顺利的开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独立性和客观性。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公正的精神状态。内部审计结果能否客观真实的评价被审项目,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保持了客观性,也就是审计人员整个的审计过程中,即在编制方案、取证、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时是否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受他人影响。只有审计人员保持了客观性,审计结果才有权威性,才能令人信服。而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提高,是审计人员保持客观性的首要条件。所以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
二、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相关因素
1.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外部因素
审计就是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为准绳,来查出有问题的地方,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的经济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所以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没有权威的标准来指导,从而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部因素
(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是否独立。内审机构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其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内审机构不受重视,缺乏权威性,则会影响审计人员的执业态度,从而审计作用大大降低。内部审计机构地位较高,不受企业其他相关利益管理者的控制或者影响,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如果内部审计机构附属于其他部门或者与其他职能部门同级,在审计时,下级部门没有权限对上级部门进行审计,即使对同级部门审计,因为各种利益牵扯,审计效果也会大大折扣的。
(2)内部审计人员是否保持客观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在独立的审计机构内具有高度的客观性,不得因为偏见和利益冲突而影响自己的职业判断。这样内部审计范围不会受到限制,审计活动不会受到阻碍,最终得到的审计结果也会客观公正。如果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工资福利、职位升迁等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取决于被审计单位领导或者与其有重大联系,则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或者被领导施压,而做出不当的选择,对不合规的行业采取默许的态度,进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公正。
(3)内部审计人员是否胜任。内部审计人员是否胜任分两个层次:①领导层次,内审部门的领导应在企业中具有很高的位置,有很高的权威,才能让审计人员不受阻碍的实施审计,对于审计提出的问题、意见或者建议,相关部门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②审计人员层次,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否达到需要的高度,也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了达到审计目的,内部审计人员的業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应比一般员工高,这样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掌握审计方法,还要对财会、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都要熟悉。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仅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便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当然对审计便没有帮助。
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经营权与所有权还没有分离,所以内部审计仅仅是形式上的,实际不重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逐渐分离,审计的作用渐渐突显出来。但相关的法津法规却没有跟上。目前我国审计工作可供参考的法律依据是《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是关于国家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是关于社会审计的。而内部审计只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不是法律。这就导致了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比内部审计的地位高,造成企业领导忽视内部审计机构和内审人员,也造成了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无法可依。
2.内审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因为内部审计发展较晚,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重视,内审机构流于形式,即使现在,我国还有很多企业的内审机构的管理层次不高,隶属于其他的管理部门,在审计的过程中,管理层会因为自身利益对内审人员施加压力,还有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采取抵制、怀疑、观望的态度,至使内部审计无法客观的对企业做出监督,不能发挥其监督职能。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也有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由财务人员或者纪检人员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的管理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审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审计。
这些情况下内部审计制度仅仅流于形式,不能为企业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做出合理的评价。
3.內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1)目前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内部审计人员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有的内部审计人员是由财会人员或纪检人员兼任,缺乏审计理论知识,内部审计操作系统生疏,且后续的教育培训跟不上,很多的内部审计仅仅停留在查账方面,失去了审计工作的职能。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不高。
(2)有的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偏低。部分内审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敬业精神不足,当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一般选择后者,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四、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很多企业特别的大型的集团企业非常重视内部审计,让内部审计常规化。为了让内部审计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内部审计法律进行制定和完善,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2.科学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仅在形式上独立,而且还要在实质上也要独立。一般情况下,内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则该内部审计机构的层次较高,管理层也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相应的支持,这样内部审计机构从组织关系上确保了独立,即形式上的独立。其次也要保证实质上的独立,确保内部审计的人员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不会有任何的利益往来,也不会参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审计委员会应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做出统筹安排,确保内部审计客观公正的工作,实现预期审计目标。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再好的机制,再好的制度,关键要靠落实才能发挥作用,而落实的关键无疑是人。首先,从选人用人角度来说,要坚持关口前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准入门槛。企业应当将那些业务水平高、人品素质好的人员配备任用到内部审计岗位,有了一支德才兼备、战斗力强的内部审计队伍,才能大大提升本单位内部审计水平和效果。其次,从后期培养来说,既要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使其认识到自身短板,引起“本领恐慌感”,强化其自我学习的主动意识,又要建立健全业务培训、送学见习等培养机制,通过有效举措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准。既要通过示范效应、警示教育等手段,引起“道德危机感”,引导内部审计人员见贤思齐,提升职业道德,又要通过建立健全监督防范机制,使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制度空子可钻、没有灰色地带可躲,从而杜绝违反职业道德、甚至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此外,给予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各部门业务流程的机会,使其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也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徐日.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问题研究 中外企业家, 2016(4).
[2]张海龙.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31).
[3]鲍秋菊.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中国总会计师 ,2016(1).
[4]董春诗.王鹤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探析 中国市场 ,2016(21).
[5]赵学良.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