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nisru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加强园艺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选拔、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创新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突出专业学位论文的社会应用价值、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了河南科技大学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的措施,有效提高了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素质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刻不容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可为现代园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其中,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素养尤为重要。本研究结合河南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总结了“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改革措施,旨在提升植物生产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素质和就业质量。
  一、加强园艺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选拔
  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来源于园艺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直接影响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在四年本科阶段,课题组教师除给学生传授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外,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各门专业课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开综合性、创新型、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学校扩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吸收大一、大二学生提早进入导师研究室或实验室开展SRTP项目、创新创业项目以及自选项目的研究;安排学生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课程实习或毕业实习,与菜农、果农、菇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实践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实战能力,达到學思践悟、知行合一;在研究生复试时,在专业课笔试或面试中增设给定实验项目,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来考察评判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
  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主要是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园艺人才,在培养方案中突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系,强调立德树人,突出品德、创新创业、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学校除设置园艺专业学生需掌握的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外,还应适当开设培养学生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实践应用技能的专业课程,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进行规范。学校应侧重实际应用、综合素质、高层次的培养特色,突出培养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职业领域内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的架构要素主要由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位论文构成,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统一。此外,学校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突出产研学融合,实现专业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在培养过程中,任课教师或导师要明确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生为本,以研究生需要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注重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园艺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方法应以案例分析法、实地现场教学法为主。
  三、创新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学校、学院、教师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搭建密切联系职业领域需求的专业实践平台,实现产学研三维合作培养、协同育人。三方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实现知识与资本、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赢;面向生产、科研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应用能力,提高育人的实效性,使研究生既懂理论又懂经营,既会技术又会管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紧密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学校通过与基地对接,组建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队、扶贫实践队,参与洛阳市老菜田的改造、老桃园果树的嫁接改良、林下养殖以及干旱丘陵地朝天椒的种植等项目,帮助当地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也培养了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同时开发出新的、适用的农业技术,促进区域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此过程使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信心,同时也缓解了科研院所在发展中出现的学术梯队断层问题,使合作培养的研究生留得住、用得上,提高了科研效率,降低了风险和压力。
  创新建设实践基地,营造了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经济发展于一体的良好生态。校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持续发展,培育了像郭国宁、张少杰、吴健等经过历练、素质过硬的一线扶贫专干。他们正成为当地经济振兴的主力军和产业致富的带头人。
  四、突出专业学位论文的社会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是关键。首先,加强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研究,突出其实践属性,使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最大化。论文选题要服务于“三农”,突出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实际问题,有明确的农业推广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其次,对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检、审阅、评阅、预答辩、答辩等环节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在每一环节强调实践性、应用性评价。最后,对学位论文的质量严格要求。论文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材料翔实、可靠,数据准确,推理严密,结论可靠。教师对学位论文的考核评价应注重其应用价值、学术价值的结合,重点考查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加强“双导师”队伍的建设
  硕士生导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及时把握学科专业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学校选拔任用导师时,不但看重其学术能力和造诣,更看重其专业实践经历(与一线企业科研合作、成果推广或经营管理企业的实践经验)。学校优先选拔任用实践经验丰富、教育研究能力强的教师;组织导师参加省内外的培训,安排青年教师、年轻导师到生产一线园艺企业实地锻炼,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从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中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品德修为高的研究员或具有硕士学位的工程师担任校外实践导师,充实导师队伍,提升导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更好地指导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导师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制订详尽的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明确规定实践的内容、方式、考核办法以及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检、实践等。校外导师全程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校内导师定期与校外导师交流,听取学生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与校外导师修改和制定下一阶段的实践内容,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专业实践环节是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和园艺产业的发展。高校实施加强园艺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选拔、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创新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突出专业学位论文的社会应用价值、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等策略和措施,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促使园艺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静.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2]张会灵,吴正景,张菊平.園艺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
  [3]罗志增,席旭刚,赵杰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4]鞠晓红.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策略探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12).
  [5]顾越桦,叶秉良.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6(2).
  [6]汪全报,卜春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化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3).
  [7]刘小勇,马静,陈慧民,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立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探析[J].新西部,2020(5).
  [8]曹雷,才德昊.全过程与系统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
  [9]胡威,郭宏,蒋旻,等.基于学科竞赛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软件导刊,2015(3).
  [10]缪爱英,高智谋.全日制农林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6).
  责编:红 茶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8YJG-004)
  作者简介:张菊平(1968— ),女,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园艺植物育种;吴正景(1974— ),男,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与种质创新;高文(1973— ),男,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物技术。
其他文献
摘 要:房屋建筑学是阳光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之一,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以双聘博士制度为依托,校企合作,共建“金课”;真题真做,推进产学联动;参与项目落地实践,形成知识闭环;深化教学改革,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产教融合;课程建设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阳光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阐述了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方法、建筑构造的原理
期刊
摘 要:理想信念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应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励大学生艰苦创业,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河南省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更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将河南省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融入课外活动,融入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关键词:红色文化;河南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
期刊
摘 要:一场疫情让面对面的课堂变成直播课,线上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选择。直播课上,部分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如何让学生听懂直播课,记住所学知识,使直播课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物理化学线上课程在直播过程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法,使用多维度考核方法,成功地开展了物理化学课程在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在优化教学资源的同时,实现有效的在线学习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
期刊
编者按:8月31日至9月1日,以“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题的第四届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全省30余所高职、中职学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为了使论坛富有成效,主办方还邀请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原所长助理姜大源、湖南省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原所长欧阳河在论坛上做了专题讲座。在两天的时间里,各位专家围绕“河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建设途径”,进行了充分的思想交
期刊
摘 要:医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中医药高等院校历来重视医德教育,将医德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形成了良好育人效果。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盛行,部分大学生存在奉献精神不足、奋斗精神弱化等现象,影响了对医学生的培养。本研究结合中医药院校康复专业特点,将红色基因作为医德教育重要载体,通过强化历史政治教育、红色革命史教育等形式将红色基因纳入中医药大学生医德教育体系中
期刊
摘 要: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长期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出农业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本研究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为例,从人才、智力、技术、教育、产销等方面,打造出重情怀扶教育、重培训扶人才、重技术扶产业、重消费扶增收“四重四扶”的帮扶体系,取得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技能潜力、内生动力、产业活力与发展能力“四力协同”的帮扶成效,旨在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摘 要:OBE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OBE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实施教学,以毕业生核心能力提升反向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基于OBE教育理念,商丘师范学院从科学谋划确立教学改革方向目标,抓住关键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强化保障确保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三个方面,系统推进,闭环运行,稳步实施,确保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关键词:OBE理念;教育教学改
期刊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这个中心点,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新文科建设为抓手,逐渐探索出高等财经院校“SIQF(同步、融合、素质、灵活)”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文科;高等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财经院校“SIQF”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四种办学理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大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学习,推动大学生自主学习。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Z民办高校X本科专业为研究样本,制定“导读”工作行动方案。学校通过开展“导读”工作推进学生主动阅读,使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认知、人际交往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导读”工作是民办高校提升育人质量、改善学风建设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导读工作;
期刊
摘 要:“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建设粮食产业经济强国”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出的重大决策,“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在此背景下,又恰逢新工科建设浪潮,作为“科技兴粮”“人才兴粮”实施意见的主要人才培养保障的粮食工程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便与我国的国家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粮食工程新工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进行研究与实践,本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工程专业为例,分析粮食工程专业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