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加强和改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把握关键,突出重点,积极创新,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新方法。做为电力企业的政工干部,不断加强电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将就如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开展电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简要谈几点认识:
一、因形制宜,适时转变,建立完整的电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形是指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和特点。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电力行业也正处于从垄断到竞争的过渡之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未能完全顺应新的特点和规律,较为被动,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一是观念转变,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种行政命令,不是靠一纸文件或一个口号就能达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它要求我们深入青年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做深入细致的说服和引导工作。二是方法转变,由于浓厚的计划色彩的影响,我们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往往较为单一和呆板,动辄指手划脚,只该这样,不该那样,喜欢用空洞的说教和纯理论性的东西教训人,而不是去说服、去疏导、去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结果使青年不甚了了,有时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这就要求工作的方法要从“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三是自我的转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勇气面对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否则,“以己之昏昏”又如何能“使人昭昭”,这是一个追求自身完善,也给予他人以真理的转变过程。
做到了“三个转变”,就可以因形制宜,构建一个适应当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特点规律的完整体系。毛泽东曾经说过,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党要管、政府部门、共青团也要管。这清楚地表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重要工作,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横向有政府、共青团等青年教育管理组织,纵向有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社团组织,形成一个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网络,全面覆盖、交互作用,推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因时制宜,把握时代脉搏,加强和改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时移世易,时代在前进中变化,加强和改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贴近实际,紧扣时代发展方向,因时制宜,解决青年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从需求入手解决问题。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民主化继续延伸,科学化更高发展,全球化和国际化进一步实现。它使当代青年渴求知识,渴求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抓住这些需求,要通过学习培训,行业交流等多种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增强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从困难入手解决问题。物质生活的丰富和进步,也使一些青年的精神生活、行为产生异化,如心理的极端空虚,法制意识淡化,沉湎于伪科学等等,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另一方面,要通过典型教育,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导他们辨识真善美,提高他们的科学修养和道德法制素养。
三、因人制宜,把握青年思想发展规律, 有针对性搞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21世纪是变革的世纪,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同样,电力行业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因此,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就必须适当区分不同思想群体的青年,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和方法,做到“准、变、恒”。“准”就是要深入青年中调查研究,了解动态,准确分类;“变”就是要在不同青年群体划分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工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该群体的思想变化作出调整,根据变化的情况努力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恒”就是要在“变”的条件下坚持一定的标准和原则,避免随心所欲或乱点鸳鸯谱,导致对不了症,下不了药的怪现象。同时,还要坚持跟踪和探索,反对在分类对症、开方下药上一劳永逸或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惰性,把工作做得细、做得久。三个要求做到了,那么“病万变药亦万变”,针对性更强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四、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
在青年思想状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上,各供电局团员青年和局内团员青年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妥善地利用这些差别,掌握其特殊性和规律性,把各地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活、更丰富多彩。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坚持就地取材原则。各个供电局都有极为丰富的地方文化、地方特色,形成了一定的风情习俗;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发展,青年的流动性也增强了,又形成了新的文化;企业的壮大,出于凝聚人心和形象宣传的需要,也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都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藉以利用的最好素材,找到两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地融为一体,如我局团委开展了“我与企业共成长,我与电网同发展”主题系列活动、庆祝建局30周年安全知识竞赛、新老团干部经验交流会、青年营销工作经验交流会、青年技术人员安全生产交流会、“‘严细实’在心中,春检工作我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了爱企思想、集体主义教育,运用企业文化建设抓好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等等,贴近现实,不会产生距离感,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容易产生实效。
二是坚持创新升华的原则。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仍需要对原始取材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创新,剔除消极部分,使它能够成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的途径和形式。我局主要通过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发挥青年群体的积极作用。2007年,我局的青年志愿者们上街义务宣传电力法及用电知识、开展义务劳动20余次,捐助失学儿童17名。发扬共青团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一助一”帮扶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引领社会新风,在第二电业局团员青年中大力倡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坚持了高度的职业文明、娴熟的职业技能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标准,在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中,改变为文化而文化的活动思想,制定详细标准和要求,融思想道德教育、员工技能学习、企业发展要求于一体,既支持了企业发展,又达到对青年的道德约束和教育作用。把这两个原则充分结合起来,敢于和善于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素材,并善于改造和升华这些素材,把工作做到点子上,落到实事中,我们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一、因形制宜,适时转变,建立完整的电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形是指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和特点。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电力行业也正处于从垄断到竞争的过渡之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未能完全顺应新的特点和规律,较为被动,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一是观念转变,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种行政命令,不是靠一纸文件或一个口号就能达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它要求我们深入青年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做深入细致的说服和引导工作。二是方法转变,由于浓厚的计划色彩的影响,我们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往往较为单一和呆板,动辄指手划脚,只该这样,不该那样,喜欢用空洞的说教和纯理论性的东西教训人,而不是去说服、去疏导、去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结果使青年不甚了了,有时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这就要求工作的方法要从“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三是自我的转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勇气面对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否则,“以己之昏昏”又如何能“使人昭昭”,这是一个追求自身完善,也给予他人以真理的转变过程。
做到了“三个转变”,就可以因形制宜,构建一个适应当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特点规律的完整体系。毛泽东曾经说过,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党要管、政府部门、共青团也要管。这清楚地表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重要工作,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横向有政府、共青团等青年教育管理组织,纵向有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社团组织,形成一个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网络,全面覆盖、交互作用,推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因时制宜,把握时代脉搏,加强和改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时移世易,时代在前进中变化,加强和改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贴近实际,紧扣时代发展方向,因时制宜,解决青年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从需求入手解决问题。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民主化继续延伸,科学化更高发展,全球化和国际化进一步实现。它使当代青年渴求知识,渴求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抓住这些需求,要通过学习培训,行业交流等多种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增强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从困难入手解决问题。物质生活的丰富和进步,也使一些青年的精神生活、行为产生异化,如心理的极端空虚,法制意识淡化,沉湎于伪科学等等,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另一方面,要通过典型教育,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导他们辨识真善美,提高他们的科学修养和道德法制素养。
三、因人制宜,把握青年思想发展规律, 有针对性搞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21世纪是变革的世纪,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同样,电力行业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因此,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就必须适当区分不同思想群体的青年,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和方法,做到“准、变、恒”。“准”就是要深入青年中调查研究,了解动态,准确分类;“变”就是要在不同青年群体划分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工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该群体的思想变化作出调整,根据变化的情况努力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恒”就是要在“变”的条件下坚持一定的标准和原则,避免随心所欲或乱点鸳鸯谱,导致对不了症,下不了药的怪现象。同时,还要坚持跟踪和探索,反对在分类对症、开方下药上一劳永逸或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惰性,把工作做得细、做得久。三个要求做到了,那么“病万变药亦万变”,针对性更强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四、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
在青年思想状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上,各供电局团员青年和局内团员青年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妥善地利用这些差别,掌握其特殊性和规律性,把各地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活、更丰富多彩。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坚持就地取材原则。各个供电局都有极为丰富的地方文化、地方特色,形成了一定的风情习俗;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发展,青年的流动性也增强了,又形成了新的文化;企业的壮大,出于凝聚人心和形象宣传的需要,也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都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藉以利用的最好素材,找到两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地融为一体,如我局团委开展了“我与企业共成长,我与电网同发展”主题系列活动、庆祝建局30周年安全知识竞赛、新老团干部经验交流会、青年营销工作经验交流会、青年技术人员安全生产交流会、“‘严细实’在心中,春检工作我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了爱企思想、集体主义教育,运用企业文化建设抓好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等等,贴近现实,不会产生距离感,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容易产生实效。
二是坚持创新升华的原则。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仍需要对原始取材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创新,剔除消极部分,使它能够成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的途径和形式。我局主要通过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发挥青年群体的积极作用。2007年,我局的青年志愿者们上街义务宣传电力法及用电知识、开展义务劳动20余次,捐助失学儿童17名。发扬共青团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一助一”帮扶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引领社会新风,在第二电业局团员青年中大力倡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坚持了高度的职业文明、娴熟的职业技能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标准,在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中,改变为文化而文化的活动思想,制定详细标准和要求,融思想道德教育、员工技能学习、企业发展要求于一体,既支持了企业发展,又达到对青年的道德约束和教育作用。把这两个原则充分结合起来,敢于和善于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素材,并善于改造和升华这些素材,把工作做到点子上,落到实事中,我们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