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北京现代累计产销量突破150万辆,离2002年底首款索纳塔上市仅为6年半时间,把它放到国内十大轿车企业产销量提速的横坐标中也是属于相对较快的行列,八、九十年代的轿车合资企业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跨过第一百万辆和第二百万辆时都历经磨难,耗时较长。但北京现代与不到一年相续成立的一汽丰田和东风日产相比,其产销量提速毫不逊色。
其实,车企产销量提速能力充分体现了车企综合竞争力的释放。销量的提速若无产能提速做后盾就是无米之炊,但光有产能提速而无销量提速做支撑,就会把企业拖入亏损的泥沼。因此产能与销量匹配同步提速是最能考验企业的竞争实力。
北京现代成立之初所高调展现“现代速度”是由特定因素所致,并不带有普适性,当时北京汽车业久旱逢甘雨,地方政府对北京现代项目青睐有加,从营建到第一代产品的市场消化,给予了全面强力支持,从而诞生了令人瞩目的“现代速度”。而当北京现代的产能逐步放量,产品行将铺向全国市场,又逢“井喷”后的全行业阶段性回落,该轮到所有车企比拼耐力和实力的时候了,发展速度便变为其次。
随着第一代引进的索纳塔进入产品衰退期,北京现代只能倚仗伊兰特独力支撑销量规模的局面,雅绅特和途胜尚未找到上销量规模的切入点,北京现代继“现代速度”冲高后,进入了一段难熬的市场回落适应期,这是所有车企早晚都会面临的周期性特征。问题是如何尽快尽早走出企业不可避免都要遇到的低潮期。
当全国范围的都市SUV市场强势崛起时,北京现代现成的途胜就乘风而上,始终高居于前三位之列,伊兰特通过价位调低、市场深度下探等营销策略,复制了桑塔纳和捷达的成功模式,使得伊兰特不通过车型换代照样扩展销量规模,保持了对北京现代的产销规模的主力支撑。最值得同行瞩目的现象是北京现代的伊兰特升级车型——悦动的强势进入,自从去年悦动上市后,一路凌厉攻势,几乎每月产销量都始终高居同类中级车中的前三位。尤其近几个月来悦动月销量连续保持在两万辆左右,通过悦动——伊兰特的有效组合,在继丰田在华首创卡罗拉—花冠组合模式后,北京现代的这种同类差异化组合绩效成为同行都在研究的新标杆。悦动的确为北京现代尽速冲刺150万辆产销规模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仅仅是把悦动单纯看成北京现代的一款产销成功的车型是肤浅的。其实,悦动是北京现代在“现代速度”告一段落了,在其减速期开始悟道,从根本上比较深刻地认识到若要保持合资企业的持续成功,不是光靠不断简单引进新车型就能奏效,必须高度重视除了制造业的本地化以外,还要在今后的新车型导入上也要尽可能先做好本地化的开发,充分满足本地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这是北京现代自身走过Z字型道路后才深刻体会到的。
虽然这种产品本土化开发尝试早已在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发端,并且都在市场上大有斩获。悦动的市场成功给了现代汽车和北京现代对中国市场重新认识后的现实肯定和回报,以致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本土化开发的尝试将提升为一种企业层面的长久产品战略。目前这种本土化产品策略已从上海通用和南北大众扩散到北京现代,并且正在向日系车和法系车合资企业蔓延。即便由现代汽车的德国法兰克福设计中心研制开发、畅销欧洲的两厢车i30不久也将在国内上市,但今后北京现代引进的新车型也都会局部揉进本地化的需求变化,最终过渡到为本地市场专门开发新款车型。
北京现代成立至今不到七个年头,其核心竞争力显然体现在其产品的高性价比的区间优势上,所以它的产销量一直能以较快的速度扩张。另一方面,由于北京现代本身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制造能力,能够使其车型的品质保持在国际先进的水准,使消费者满意度逐年俱增,使得北京现代的年销量随着保有量的提高而增长。
但是,北京现代也认识到企业利润增长若与产销量的扩张率相差甚远,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北京现代竭力想通过提升品牌价值来获得未来企业进一步的利润增长。从引进的第一代索纳塔过渡到以后的御翔、领翔,一时难以缩短与日系车在中级车以上的市场骄人业绩的距离,北京现代就应从初期的“争速战”过渡到中期的“服务战”,最终向“品牌战”跨越。等到北京现代的中高级车型进入国内第一阵营之际就是其品牌力改善见效之时。
其实,车企产销量提速能力充分体现了车企综合竞争力的释放。销量的提速若无产能提速做后盾就是无米之炊,但光有产能提速而无销量提速做支撑,就会把企业拖入亏损的泥沼。因此产能与销量匹配同步提速是最能考验企业的竞争实力。
北京现代成立之初所高调展现“现代速度”是由特定因素所致,并不带有普适性,当时北京汽车业久旱逢甘雨,地方政府对北京现代项目青睐有加,从营建到第一代产品的市场消化,给予了全面强力支持,从而诞生了令人瞩目的“现代速度”。而当北京现代的产能逐步放量,产品行将铺向全国市场,又逢“井喷”后的全行业阶段性回落,该轮到所有车企比拼耐力和实力的时候了,发展速度便变为其次。
随着第一代引进的索纳塔进入产品衰退期,北京现代只能倚仗伊兰特独力支撑销量规模的局面,雅绅特和途胜尚未找到上销量规模的切入点,北京现代继“现代速度”冲高后,进入了一段难熬的市场回落适应期,这是所有车企早晚都会面临的周期性特征。问题是如何尽快尽早走出企业不可避免都要遇到的低潮期。
当全国范围的都市SUV市场强势崛起时,北京现代现成的途胜就乘风而上,始终高居于前三位之列,伊兰特通过价位调低、市场深度下探等营销策略,复制了桑塔纳和捷达的成功模式,使得伊兰特不通过车型换代照样扩展销量规模,保持了对北京现代的产销规模的主力支撑。最值得同行瞩目的现象是北京现代的伊兰特升级车型——悦动的强势进入,自从去年悦动上市后,一路凌厉攻势,几乎每月产销量都始终高居同类中级车中的前三位。尤其近几个月来悦动月销量连续保持在两万辆左右,通过悦动——伊兰特的有效组合,在继丰田在华首创卡罗拉—花冠组合模式后,北京现代的这种同类差异化组合绩效成为同行都在研究的新标杆。悦动的确为北京现代尽速冲刺150万辆产销规模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仅仅是把悦动单纯看成北京现代的一款产销成功的车型是肤浅的。其实,悦动是北京现代在“现代速度”告一段落了,在其减速期开始悟道,从根本上比较深刻地认识到若要保持合资企业的持续成功,不是光靠不断简单引进新车型就能奏效,必须高度重视除了制造业的本地化以外,还要在今后的新车型导入上也要尽可能先做好本地化的开发,充分满足本地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这是北京现代自身走过Z字型道路后才深刻体会到的。
虽然这种产品本土化开发尝试早已在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发端,并且都在市场上大有斩获。悦动的市场成功给了现代汽车和北京现代对中国市场重新认识后的现实肯定和回报,以致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本土化开发的尝试将提升为一种企业层面的长久产品战略。目前这种本土化产品策略已从上海通用和南北大众扩散到北京现代,并且正在向日系车和法系车合资企业蔓延。即便由现代汽车的德国法兰克福设计中心研制开发、畅销欧洲的两厢车i30不久也将在国内上市,但今后北京现代引进的新车型也都会局部揉进本地化的需求变化,最终过渡到为本地市场专门开发新款车型。
北京现代成立至今不到七个年头,其核心竞争力显然体现在其产品的高性价比的区间优势上,所以它的产销量一直能以较快的速度扩张。另一方面,由于北京现代本身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制造能力,能够使其车型的品质保持在国际先进的水准,使消费者满意度逐年俱增,使得北京现代的年销量随着保有量的提高而增长。
但是,北京现代也认识到企业利润增长若与产销量的扩张率相差甚远,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北京现代竭力想通过提升品牌价值来获得未来企业进一步的利润增长。从引进的第一代索纳塔过渡到以后的御翔、领翔,一时难以缩短与日系车在中级车以上的市场骄人业绩的距离,北京现代就应从初期的“争速战”过渡到中期的“服务战”,最终向“品牌战”跨越。等到北京现代的中高级车型进入国内第一阵营之际就是其品牌力改善见效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