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家具”这个概念,是我在2003年10月为《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撰写的一篇题为:《东京“城市家具”》的文章中首次提出来的,现在在中国好像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其实提出“城市家具”这个概念是我受艾力克·萨蒂(Erik Satie 1866-1925)的影响。萨蒂是活跃在20世纪初的法国神秘主义作曲家,他的音乐旋律非常“单调”,“单调”和单纯淡得就像童谣。这位独立于当时的时代、不受任何潮流影响的古怪老头,最吸引我的是他关于“家具音乐”的思想。那么什么是“家具音乐”?简单地说,萨蒂认为音乐的存在应该是一种环境,不那么让人感到惊讶,但是却不能缺少。这就是我想给“城市家具”赋予的意义。
我提出的“城市家具”(City Furniture)的概念,是在原有的“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这一概念上的进化和扩大版。我们人类在进化之后的生活空间基本分为两类,一是为了休息和休闲的室内即家居生活,二是为了工作和交流的公共空间生活。我们通常所说的“室内家具”,是满足人在室内生活的需要所必须的道具,而这里讨论与都市公共空间有关的“家具”,即“城市家具”和“室内家具”相比,无论是规模、尺度和种类都大大不同。我们关注复合文化城市的家具,意在提高生活的品质和舒适度。
为了整顿城市的机能和生活基盘,满足都市中各种各样人,即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国籍人的多样性生活方式和行动,甚至不同交通工具的使用也可以成为“城市家具”设计的出发点。为了满足多样性的要求,必须在各种层面和水平上加以应对,在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中可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然而又必须和都市的整体相协调,因此城市家具设计的概念尤为重要。
在设计城市家具时首先要关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当然最优先考虑的是在与生活者之间构成一种怎样的关系,此外必须考虑城市的规范和规则,设计新的城市家具必须在形成新城市环境和形象方面取胜,让城市家具成为体验城市的道具。
严格地说,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必然涉及到“图文字”,也就是标识图形,在这里我不想把它和城市家具加以明确的划分,因为失去“图文字”,许多城市家具就缺少了亮点。
交通环境设计也是值得特别注意,因为它也关系到合理的功能性和美学。在车站环境设计方面值得注重的是那些在车站出入口处所标明的时刻表、路线图、价格表、站名、失物招领处、售票处、检票口等,这些都是让使用者方便的诱导标识。此外还有那些看来并不起眼的置放海报,以及其它小型宣传品的架子、分类垃圾箱、镜子、大型海报张贴栏、小型食品杂货店、书报亭、电话台等各种属于交通系统的“家具”,他们是构成车站环境舒适度的重要要素。此外,还应该注重设计城市交通发光标识系统,因为发光标识可以加强通道的光亮和诱导城市的人流。
笔者曾有以下多达20多项的提案,例如:自行车存车架、小型咖啡亭、出租车站牌、垃圾桶、图文字标识、对残障人关照的残障道、公共饮水器、公共汽车站、公共艺术、露天台阶、加强节日气氛的垂旗杆、薪水族不可缺少的露天台阶、街道盆栽、停车场、街头方向标识、夜晚地面光标识、街道铺面细部等等。
然而我看到今天的北京,却有着荒凉的一面,那就是缺少高质量的让人们的审美和情操向上的“城市家具”。例如我们在北京的王府井等繁华地区可以看到许多信息亭,但是现有的信息亭体量都过大,设计复杂,缺少识别性。我在考察了世界上那些先进城市之后发现,城市家具应该具有透明、单纯、实用、广受欢迎的特性。由于城市家具在城市中是一种点缀,所以必须提高它的艺术性,甚至可以把它提升到公有艺术品的位置。
比如在城市的繁华地区,基本上是步行街,有些是典型的商业区。因此,我们必须考虑:首先在体积设定上要小,而信息量要大。考虑到人流,拿信息亭为例,它的占地面积和体量都不宜过大,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基础上,应该最低限度地使用占地空间。当然这个原理适用于其他所有的城市家具设计。
其次是一些利用率高的城市家具的色彩需要有识别性。位于那些商业地带,许多商业色彩已经在视觉中占据了主导位置,因此城市家具的色彩应该从商业色彩中脱颖出来,只有使用单纯鲜明有娱乐性的色彩才便于人们识别。
我们需要那种有着艺术性的“城市家具”,因为除了功能之外,它更像一种无声的环境艺术的存在,当那些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在无数次地往返和它们接触时,会对人们的感觉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好的城市家具起着教化的功能。
其实提出“城市家具”这个概念是我受艾力克·萨蒂(Erik Satie 1866-1925)的影响。萨蒂是活跃在20世纪初的法国神秘主义作曲家,他的音乐旋律非常“单调”,“单调”和单纯淡得就像童谣。这位独立于当时的时代、不受任何潮流影响的古怪老头,最吸引我的是他关于“家具音乐”的思想。那么什么是“家具音乐”?简单地说,萨蒂认为音乐的存在应该是一种环境,不那么让人感到惊讶,但是却不能缺少。这就是我想给“城市家具”赋予的意义。
我提出的“城市家具”(City Furniture)的概念,是在原有的“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这一概念上的进化和扩大版。我们人类在进化之后的生活空间基本分为两类,一是为了休息和休闲的室内即家居生活,二是为了工作和交流的公共空间生活。我们通常所说的“室内家具”,是满足人在室内生活的需要所必须的道具,而这里讨论与都市公共空间有关的“家具”,即“城市家具”和“室内家具”相比,无论是规模、尺度和种类都大大不同。我们关注复合文化城市的家具,意在提高生活的品质和舒适度。
为了整顿城市的机能和生活基盘,满足都市中各种各样人,即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国籍人的多样性生活方式和行动,甚至不同交通工具的使用也可以成为“城市家具”设计的出发点。为了满足多样性的要求,必须在各种层面和水平上加以应对,在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中可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然而又必须和都市的整体相协调,因此城市家具设计的概念尤为重要。
在设计城市家具时首先要关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当然最优先考虑的是在与生活者之间构成一种怎样的关系,此外必须考虑城市的规范和规则,设计新的城市家具必须在形成新城市环境和形象方面取胜,让城市家具成为体验城市的道具。
严格地说,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必然涉及到“图文字”,也就是标识图形,在这里我不想把它和城市家具加以明确的划分,因为失去“图文字”,许多城市家具就缺少了亮点。
交通环境设计也是值得特别注意,因为它也关系到合理的功能性和美学。在车站环境设计方面值得注重的是那些在车站出入口处所标明的时刻表、路线图、价格表、站名、失物招领处、售票处、检票口等,这些都是让使用者方便的诱导标识。此外还有那些看来并不起眼的置放海报,以及其它小型宣传品的架子、分类垃圾箱、镜子、大型海报张贴栏、小型食品杂货店、书报亭、电话台等各种属于交通系统的“家具”,他们是构成车站环境舒适度的重要要素。此外,还应该注重设计城市交通发光标识系统,因为发光标识可以加强通道的光亮和诱导城市的人流。
笔者曾有以下多达20多项的提案,例如:自行车存车架、小型咖啡亭、出租车站牌、垃圾桶、图文字标识、对残障人关照的残障道、公共饮水器、公共汽车站、公共艺术、露天台阶、加强节日气氛的垂旗杆、薪水族不可缺少的露天台阶、街道盆栽、停车场、街头方向标识、夜晚地面光标识、街道铺面细部等等。
然而我看到今天的北京,却有着荒凉的一面,那就是缺少高质量的让人们的审美和情操向上的“城市家具”。例如我们在北京的王府井等繁华地区可以看到许多信息亭,但是现有的信息亭体量都过大,设计复杂,缺少识别性。我在考察了世界上那些先进城市之后发现,城市家具应该具有透明、单纯、实用、广受欢迎的特性。由于城市家具在城市中是一种点缀,所以必须提高它的艺术性,甚至可以把它提升到公有艺术品的位置。
比如在城市的繁华地区,基本上是步行街,有些是典型的商业区。因此,我们必须考虑:首先在体积设定上要小,而信息量要大。考虑到人流,拿信息亭为例,它的占地面积和体量都不宜过大,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基础上,应该最低限度地使用占地空间。当然这个原理适用于其他所有的城市家具设计。
其次是一些利用率高的城市家具的色彩需要有识别性。位于那些商业地带,许多商业色彩已经在视觉中占据了主导位置,因此城市家具的色彩应该从商业色彩中脱颖出来,只有使用单纯鲜明有娱乐性的色彩才便于人们识别。
我们需要那种有着艺术性的“城市家具”,因为除了功能之外,它更像一种无声的环境艺术的存在,当那些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在无数次地往返和它们接触时,会对人们的感觉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好的城市家具起着教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