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岗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崩岗是南方丘陵区域水土流失重要类型之一,具有分布广、土壤侵蚀量大、危害严重等特点,导致崩岗的防治工作十分严峻。本文从崩岗的危害出发,对崩岗综合治理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崩岗;危害;综合治理
  1、前言
  所谓崩岗,尽管产生危害的形式类似于黄土崩塌,但在发育的基础上却有所不同,它的发生依赖于花岗岩的风化,由于风化壳的分层,在矿物成份、风化程度、土体结构、粒度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必然将造成其在抗冲、抗蚀和抗滑塌方面的能力差异,随着时间的迁移,在水-岩间物理和化学作用下所产生的程度差异性将不断扩大,岩土体的强度下降也越显著,当剪切强度低于临界点时,就会形成崩岗滑塌。
  2、崩岗的危害
  崩岗一旦发生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巨大破坏,并且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崩岗的主要危害:一是侵蚀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不能利用,并且毁坏基本农田,危及粮食安全。当发生崩岗侵害后,当地的土壤被严重破坏,严重地降低了土壤肥力,地面径流带来砂石,增加了土壤的酸性,破坏了土壤的酸碱度,造成土壤板结酸化,从而导致土壤沙化、荒漠化。据调查统计,我国南方高肥力土壤仅占20%,中肥力土壤不足40%,低肥力土壤超过40%。二是崩岗产生的大量泥沙抬高河床,江河湖库沟渠淤积,港口、岸湾航道水浅化,损坏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房屋也遭到严重毁坏。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将造成其他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危害了发生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的破坏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障碍,造成灾害发生地无法高速发展适宜的生产模式,继而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
  3、崩岗综合治理模式
  在崩岗区内以种植林草措施为主要手段,以保护崩岗威胁区为目的生态型崩岗治理模式。在崩岗区内以种植果树,茶园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开发型崩岗治理模式。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采用土地开发的模式,将崩岗区土地经过治理开发为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
  3.1工程布局原则
  3.1.1坚持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崩岗治理工程布局应坚持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强化监督,切实制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有效防止因人为活动诱发崩岗的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对已经产生的崩岗进行综合治理,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控制崩岗发展,加快林草植被恢复,形成崩岗综合防护体系,促进崩岗侵蚀区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对已基本无新的侵蚀发生的相对稳定型崩岗,以维持崩岗的相对稳定状态为目标,不进行过多的人为干扰,以建设林草工程和封育治理工程为主,使植被得到尽快恢复,进一步稳定崩岗。对正在发生,发展的活动型崩岗,应在崩岗的集水区,崩岗区和冲积扇区布置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治理。在集水区,工程措施以布置截排水沟拦截坡面径流,防止崩岗溯源侵蚀为主,植物措施以封育治理工程为主。在崩岗区,通过合理布置谷坊,拦沙坝,跌水,挡土墙,崩壁台阶(削坡开级)等工程措施以拦截泥沙,减缓沟床比降,稳定沟床,改善沟床林草植被生长条件,同时配置水土保持林,种草等林草措施控制崩岗的继续发展,促进崩岗趋于稳定。在冲积扇区,主要布置梯田工程,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果木林等措施,防止泥沙向下游输移,防止沟口下切。
  3.1.2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治理
  选择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应是地理上连续的区域(不是两片或多片),是辖区内崩岗最集中分布,集中连片的崩岗群最多,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能够体现水土保持工程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3.1.3有所取舍,重点突出
  选择治理崩岗时按照先活动型后稳定型,先规模大型后规模小型的原则选取。不同规模崩岗的治理先后顺序为:大型崩岗(崩岗面积>3000m),中型崩岗(1000me<崩岗面积<3000m),小型崩岗(60m2<崩岗面积<1000m2)。
  3.2工程布局方案
  3.2.1上截
  即在崩岗治理集雨区布设截排水措施。在崩岗顶部修建截水沟(天沟)及竹节水平沟等沟头防护工程,把坡面集中注入崩口的径流泥沙拦蓄并引排到安全的地方,防止径流冲人崩口,冲刷崩壁,扩大崩塌范围,控制崩岗溯源侵蚀。在崩壁两侧同时布设排水设施,选择适当沟道比降,排水沟口要布设跌水工程,沟底采用柴草,芒箕,草皮等,以防止冲刷,排水沟接入附近的溪河。
  3.2.2中削
  即在崩岗的崩壁削坡开级。对较陡峭的崩壁,在条件许可时实施削坡开级,从上至下修成反坡台地(外高里低)或修筑等高条带,使之成为缓坡或台阶状,减少崩塌,为崩岗的绿化创造条件。
  3.2.3下堵
  即在崩岗下游布设谷坊,拦沙坝拦挡泥沙。在崩岗沟及出口处修建谷坊。并配置溢洪导流工程,拦蓄泥沙,抬高侵蚀基准面,稳定崩脚。谷坊要选择在沟底比较平直,谷口狭窄,基础良好的地方修建;崩沟较长时,应修建梯级谷坊群;修建谷坊要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先修下游后修上游,分段控制。在崩岗面积较大或崩岗较集中的地方,因下泄泥沙量大,可在崩岗出口处或崩岗区下游修建拦沙坝拦挡泥沙。
  3.2.4内外绿化
  即在崩岗区及集雨区,冲积扇区布置林草措施。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措施的效益,在搞好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植物措施建设,做到以工程保林草,以林草巩固工程,达到共同控制沟壑侵蚀的目的。林草措施布设应根据崩岗的立地条件及不同崩岗部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崩岗集雨区种植水土保持林,崩壁修建的小台阶种植灌草,达到崩壁的植被快速恢复;崩岗1:3内部种植水土保持林或经济林果,水土保持林按乔,灌,草结构配置,选择适应性强,速生快长,根系发达的林草,采取高层次,高密度种植,快速恢复和重建植被,对于水土条件较好的台地上种植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经济果木林,增加崩岗治理经济效益;崩岗冲积扇区根据立地条件选择种植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果木林或草,快速恢复和重建植被,防止泥沙继续,在具体治理实践中也发现"上截,中削,下堵,内外绿化"的崩岗防治技术对瓢爪形和部分混合型崩岗较为适用,效果明显,而对于沟口较宽的弧形崩岗和侵蚀沟狭长的条形崩岗,主要采取挡土墙,谷坊和拦沙坝等工程措施加以攔挡就能取得较明显的治理效果。
  4、结语
  开展水土保持,进行崩岗综合治理,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河流泥沙与洪水灾害,提高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崩岗治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唐琦.南方花岗岩地区崩岗成因及整治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6(05)
  [2]程冬兵,张平仓.南方崩岗侵蚀风险评估构想[J],水土保持通报,2016(04)
  [3]潘峰,谢颂华,喻荣岗.江西省兴国县崩岗侵蚀劣地治理规划[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8(0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不断推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快速进行,统筹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推动技术以及管理制度创新,以工程施工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整体景观效果,对于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只有加强管理和理论研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遵循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艺术设计思路,才能打造经济实用而且美观富含艺术气息的园林作品。  关键
摘 要:针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分析了影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办法,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影响因素  公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公路建设不断发展,公路施工工程项目日渐增多,同时各类公路病害问题也不断涌现。做好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关乎到公路工程的整体运行水平,为了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试验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HPLC-ELSD法测定化学药物成盐离子含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混合模式离子交换柱,应用醋酸铵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建立HPLC-ELSD法测定化学药物成盐离子含量测定模型,并且实施准确度,精密度试验。结果:钠离子浓度处于(1.83-76.37)μg/ml时与峰面积呈二项式相关,奥美拉唑中钠离子平均含量为6.12%,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药
摘 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提升现代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发展及应用研究的重视程度,在明确机床自动化生产期间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智能化研究活动,融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发挥数据监控,智能处理的作用价值。 在联网的方式下快速反应实际工作情况,保证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延长相关设备的使用时间。 本文针对现代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发展及应用进行分析,主要阐述振动的自动化抑制技术,切削温度的监控与补偿技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全面实现电气自动化,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较多便利,在电气自动化建筑中智能化技术的作用价值非常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智能化技术水平,也从根本上改变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首先介绍了技术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自动化控制中的各项问题,希望能够对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较多依据。  关键词:智能化技
摘 要:本文较深入地分析了路桥工程中的常见病害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策略,对于加强路桥施工过程管理及控制,提高路桥施工建设质量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路桥工程;病害原因;预防策略  1.前言  在公路建设中,桥梁工程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其施工质量对于使用功能、耐久性及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桥梁产生的常见病害主要源于未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中应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地策略,加强管理控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