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塞尔珠宝钟表展的品牌展馆,亨利·杜内的位置始终显赫,今年更是进入了展示顶级品牌的第一大道——First Avenue。黑色的展位,金色的LOGO,沉稳,典雅。参观的人每走到此,都会被橱窗里的珍品所吸引。每一款首饰或雕一件都是独具特色的,在温润的灯光下发出迷人的光彩。他以绅士的风度接待来访的客人,然后温文尔雅地把你送到展位的门前,与你握手告别。
2007年8月, 《亨利·杜内珍贵的一生》出版了。这部书珍藏了250多幅照片,也珍藏了享利一生的故事。
亨利·杜内出生在美国的新泽西州,杜内是新泽西一条河流的西班牙语名称,也是杜内家族的姓氏。这并不是一个珠宝世家,亨利的父亲是船长,母亲在工厂工作,大哥是医生。而亨利在1957年时,还只是一个高中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珠宝——暑期打工的时候,成为一位金匠的徒弟。他一下子就认定这是他终生追求的目标,“因为喜欢用手做事情”。
他伸出双手,手指上有许多浅蓝色的小疤痕。 “工作时不小心留下的”。他说。捧着这双浓缩了50年职业生涯的手,就像看见了这位白发老人在工作室里躬身耕耘的身影。
亨利是一位对宝石深有研究的大师。他往往会花上许多时间去寻找他认为是独一无二的宝石。“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最昂贵的,因为一颗完美无瑕的蓝宝石,有时看上去会了无生气”。他说。他要寻找的是稀有、奇异、充满个性的宝石。宝石雕刻是亨利的“绝活”。这些不同颜色、不同种类、不同形状的大自然造物,都会凭借亨利非凡的艺术想象和神来之功,焕发出它本来的灵性。可是他说:“是它们的灵性,让我产生了灵感。看见了它们,我就一定要买下来。”
你看,用108克拉海蓝宝石雕刻的女神头像,被无数颗钻石簇拥着吊在柔顺的铂金项链上,她庄严的面容让人沉静,心中充满虔诚,以古罗马破碎的浮雕为题材的胸针,以黑玛瑙为底,用白玛瑙雕出古罗马人物侧面头像,黄金钻石镶边,呈现了一种独特的残缺美;而一种极为罕见的黑色欧泊,辅之以辉煌的黄金钻石镶嵌,埃及法老和他的妻子的侧面像带给你五千年前的神秘。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亨利的古堡胸针系列。他用黄金和钻石打造城堡,用大块的红宝石、绿宝石和海蓝宝石、黑色欧泊做成堡塔的基柱,于是,熠熠生辉的圣彼得堡,苏格兰、苏黎士和布达佩斯古堡以及法国乡村别墅向我们诉说着几百年的沧桑。
亨利就是这样,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传递着他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和不同国度的文化的理解。他的题材是如此广泛,他的作品中,不只有这种雄浑的、大刀淘斧的、极具历史厚重感的作品,也有精雕细刻的、温暖怡人的作品。
在北极上空,一轮金色的太阳让冰冷的海水(海蓝宝石)、陡峭的冰山(石英石) 蜿蜒的冰河(铂金镶碎钻)变得温暖起来,一只北极熊正在冰原上嬉戏。这件名为“金色阳光下的北极”的雕刻作品,其光感逼真得令人叫绝。几条斑斓的热带鱼,在飘荡的水草和珊瑚礁中游弋;章鱼神气活现地舒展着它的触须,鸟儿惬意地栖息在树枝上;昆虫在蜿蜒地走着自己的路,花儿草儿尽展万千仪态……生活的映像在亨利的作品中表现得那样丰富多彩和畅快淋漓,怎不令人叹为观止!
“万趣融其神思”,这句话可以再恰当不过地用来形容亨利的匠心独运。他说你看展窗里的一些胸针,看起来不太大但我要用一年至年半才能完成它一有些雕刻作品甚至需要两三年的功夫呢。因为有时一块宝石看好了买下了,可是要根据它的特点来构思作品却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因为它的形状,它的色泽它的透光性都要认真考虑。有时想不出来做不下去就只好放下。第二天回来看还不满意+但想不出为什么只好再放下。如此这般有时一件作品反复看了几个月,突然有天来了灵感于是行云流水般地顺利完成。有时,我也会完全放弃原来的想法,重新构思。亨利每年要为创作画2000-3500张草图而真正做出来的只有300-350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不会满足于浮光掠影,每一件作品,都表达了他的情感个性和对生活,对生命对历史对艺术的深刻感悟。
亨利认为自己更喜欢经典作品“我希望50年前的作品,今天看来仍然光彩照人。但坚持经典并不等于保守,他会经常尝试使用新的材料不过他从不用橡胶树脂钛金属这些另类的材料做首饰。”他还特别强调首饰的实用性,因为手链和项链要长时间地接触皮肤,必须做得光滑、舒适、柔软“如果不舒服,下次人家就不戴了”。而且他还特别留意不同脸形的女人,为她们设计不同款式的首饰,使她们的脸形更丰富更有线条。“我不会让面颊狭窄的人和下巴较宽的,人去佩戴同一类首饰。”
亨利的市场在欧洲、北美、中东和亚洲的日本。他的顾客中许多是政界和艺术界名人,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英国王妃戴安娜、著名电影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他的大部分作品也是收藏级的高端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刻有他的名字,显示了他对宝石的热爱和对顾客的至诚。
近年来,他特别关注于中国,并尝试创作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首饰,如中国灯笼,云纹翡翠品牌,腾龙等。他期待着到中国市场中寻找新的顾客。
亨利有30个助手,每天在作坊里和他一起做工,许多最难处理的部分都要他亲自动手。他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工作,常常几个钟头不离开工作室,即使周末也很少休息。他说:“因为我一生所有的梦都来自于工作间,工作的那一时刻是最幸福的时光。工作让我感到宁静,就像在练习瑜珈。我是瑜珈爱好者,每天早上4点起来做瑜珈。其间陷入冥想,所有的东西在此刻都归于零,然后一切从头开始,新的一天来到了……”
2007年8月, 《亨利·杜内珍贵的一生》出版了。这部书珍藏了250多幅照片,也珍藏了享利一生的故事。
亨利·杜内出生在美国的新泽西州,杜内是新泽西一条河流的西班牙语名称,也是杜内家族的姓氏。这并不是一个珠宝世家,亨利的父亲是船长,母亲在工厂工作,大哥是医生。而亨利在1957年时,还只是一个高中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珠宝——暑期打工的时候,成为一位金匠的徒弟。他一下子就认定这是他终生追求的目标,“因为喜欢用手做事情”。
他伸出双手,手指上有许多浅蓝色的小疤痕。 “工作时不小心留下的”。他说。捧着这双浓缩了50年职业生涯的手,就像看见了这位白发老人在工作室里躬身耕耘的身影。
亨利是一位对宝石深有研究的大师。他往往会花上许多时间去寻找他认为是独一无二的宝石。“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最昂贵的,因为一颗完美无瑕的蓝宝石,有时看上去会了无生气”。他说。他要寻找的是稀有、奇异、充满个性的宝石。宝石雕刻是亨利的“绝活”。这些不同颜色、不同种类、不同形状的大自然造物,都会凭借亨利非凡的艺术想象和神来之功,焕发出它本来的灵性。可是他说:“是它们的灵性,让我产生了灵感。看见了它们,我就一定要买下来。”
你看,用108克拉海蓝宝石雕刻的女神头像,被无数颗钻石簇拥着吊在柔顺的铂金项链上,她庄严的面容让人沉静,心中充满虔诚,以古罗马破碎的浮雕为题材的胸针,以黑玛瑙为底,用白玛瑙雕出古罗马人物侧面头像,黄金钻石镶边,呈现了一种独特的残缺美;而一种极为罕见的黑色欧泊,辅之以辉煌的黄金钻石镶嵌,埃及法老和他的妻子的侧面像带给你五千年前的神秘。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亨利的古堡胸针系列。他用黄金和钻石打造城堡,用大块的红宝石、绿宝石和海蓝宝石、黑色欧泊做成堡塔的基柱,于是,熠熠生辉的圣彼得堡,苏格兰、苏黎士和布达佩斯古堡以及法国乡村别墅向我们诉说着几百年的沧桑。
亨利就是这样,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传递着他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和不同国度的文化的理解。他的题材是如此广泛,他的作品中,不只有这种雄浑的、大刀淘斧的、极具历史厚重感的作品,也有精雕细刻的、温暖怡人的作品。
在北极上空,一轮金色的太阳让冰冷的海水(海蓝宝石)、陡峭的冰山(石英石) 蜿蜒的冰河(铂金镶碎钻)变得温暖起来,一只北极熊正在冰原上嬉戏。这件名为“金色阳光下的北极”的雕刻作品,其光感逼真得令人叫绝。几条斑斓的热带鱼,在飘荡的水草和珊瑚礁中游弋;章鱼神气活现地舒展着它的触须,鸟儿惬意地栖息在树枝上;昆虫在蜿蜒地走着自己的路,花儿草儿尽展万千仪态……生活的映像在亨利的作品中表现得那样丰富多彩和畅快淋漓,怎不令人叹为观止!
“万趣融其神思”,这句话可以再恰当不过地用来形容亨利的匠心独运。他说你看展窗里的一些胸针,看起来不太大但我要用一年至年半才能完成它一有些雕刻作品甚至需要两三年的功夫呢。因为有时一块宝石看好了买下了,可是要根据它的特点来构思作品却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因为它的形状,它的色泽它的透光性都要认真考虑。有时想不出来做不下去就只好放下。第二天回来看还不满意+但想不出为什么只好再放下。如此这般有时一件作品反复看了几个月,突然有天来了灵感于是行云流水般地顺利完成。有时,我也会完全放弃原来的想法,重新构思。亨利每年要为创作画2000-3500张草图而真正做出来的只有300-350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不会满足于浮光掠影,每一件作品,都表达了他的情感个性和对生活,对生命对历史对艺术的深刻感悟。
亨利认为自己更喜欢经典作品“我希望50年前的作品,今天看来仍然光彩照人。但坚持经典并不等于保守,他会经常尝试使用新的材料不过他从不用橡胶树脂钛金属这些另类的材料做首饰。”他还特别强调首饰的实用性,因为手链和项链要长时间地接触皮肤,必须做得光滑、舒适、柔软“如果不舒服,下次人家就不戴了”。而且他还特别留意不同脸形的女人,为她们设计不同款式的首饰,使她们的脸形更丰富更有线条。“我不会让面颊狭窄的人和下巴较宽的,人去佩戴同一类首饰。”
亨利的市场在欧洲、北美、中东和亚洲的日本。他的顾客中许多是政界和艺术界名人,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英国王妃戴安娜、著名电影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他的大部分作品也是收藏级的高端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刻有他的名字,显示了他对宝石的热爱和对顾客的至诚。
近年来,他特别关注于中国,并尝试创作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首饰,如中国灯笼,云纹翡翠品牌,腾龙等。他期待着到中国市场中寻找新的顾客。
亨利有30个助手,每天在作坊里和他一起做工,许多最难处理的部分都要他亲自动手。他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工作,常常几个钟头不离开工作室,即使周末也很少休息。他说:“因为我一生所有的梦都来自于工作间,工作的那一时刻是最幸福的时光。工作让我感到宁静,就像在练习瑜珈。我是瑜珈爱好者,每天早上4点起来做瑜珈。其间陷入冥想,所有的东西在此刻都归于零,然后一切从头开始,新的一天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