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搜集与运用资料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w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从搜集资料开始的,因此,学生能否获得充裕的、有用的资料并学会运用资料,影响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广泛获取资料,合理筛选资料,准确提炼信息呢?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邀游汉字王国》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搜集与运用资料。
  
  一、根据学习主题,确定资料内容
  
  根据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多角度思考,确定需要寻找哪几块资料。确定资料内容后,资料寻找就有了方向,可以避免资料寻找的盲目性、狭隘性。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资料内容,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小组内合理分工,分头寻找,缩小查找范围,力求事半功倍。
  如学习“有趣的汉字”这个板块,活动前可以先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一边思考课文列举了哪些方面的材料。经过讨论,学生明白课文列举了“字谜”“有趣的谐音”和“汉字的来历”三方面的材料。教师趁热打铁,继续追问: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探究有趣的汉字呢?学生们踊跃发言,相互启发,共同归纳出以下八个方面:①搜集和编写字谜;②搜集谐音的歇后语;③搜集谐音的笑话;④搜集谐音的古诗;⑤搜集谐音的对联;⑥了解汉字的起源;⑦搜集造字的故事;⑧搜集广告语。这样就确定了本次活动应搜集的资料内容。当各个小组确定活动的主题后,就可以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分工,分头寻找。像研究主题为“有趣的谐音”的小组就可以根据组员的个人兴趣,分头查找歇后语、笑话、古诗、对联、广告语等资料。
  
  二、根据资料内容,合理选择方法
  
  获取资料的方法有很多,如上网搜索、查阅文献、调查、访谈、实践、观察、实验、模拟、体验、参观等等。为凸显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可提倡学生多使用查阅文献、调查、访谈、实践、参观等方法。应指导学生根据资料内容,合理选择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多种类地获取资料。
  如学习“有趣的汉字”这个板块,有个小组选择“搜集并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为主题的活动。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不是只满足于上网查找,而是上图书馆或书店查找相关文献,了解字谜的种类,学习编写字谜的方法;走进社区访问老人,搜集口头流传的字谜:参加商场举行的猜字谜活动,体验猜字谜的乐趣;并动脑筋编写字谜等等。通过上网搜索、查阅文献、访问、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不仅搜集到了许许多多的字谜,还知晓了字谜的种类、编字谜的方法、猜字谜的方法等等,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梳理筛选资料,提炼概括信息
  
  广泛获取信息之后,面对众多的资料,有些学生往往分不清主次,找不到重要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指导,引导他们梳理筛选资料,从中准确提炼对学习有用的信息,进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指导学生筛选资料、提炼信息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学生第一次接触综合性学习时,教师应注重全程的示范指导。随着经验的积累,可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完全放手后,教师也可请能干的学生介绍经验,适时总结推广。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筛选资料、提炼信息呢?首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学习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梳理,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做好记号或进行摘要,以方便运用。如学生在搜集资料中获取了字谜种类的知识,就可以引导学生把所搜集的字谜进行分类,可以按谜面的形式分成文字字谜、图画字谜、动作字谜、故事字谜四大类,也可以按谜面的内容分成谐音字谜、象形字谜、会意字谜、离合字谜四大类。分类后,还可以指导学生按字谜的难易程度做上不同的记号,剔除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或超出学生现阶段能力的字谜。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从所需要的信息中提炼、概括出重要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探究,生成新的信息或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为学习主题服务。如学生为学习编字谜而去查找“编字谜的方法”,但很难找到系统阐述编字谜方法的资料,却找到了小学生写的关于编字谜的作文和教师写的关于用编字谜进行生字教学的论文等相关资料。此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这些资料中提炼、概括编字谜的方法。如有的从编字谜的作文中概括出“拆分法”(蠹:一中头,宝盖腰,石头底下俩虫叫)、“形象法”(腾:明月前边照,马上的丈夫长俩角);有的从教学论文中概括出“想象法”(扎:手拿钓鱼钩)、“比较法”(幻:幼儿力不全);有的还从典型字谜中概括出“字义法”(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转转盘”(尧:有火才能煮熟饭,有水才能把田灌,蚕儿吐丝一圈圈,日头出来亮了天)。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学生掌握了编字谜的方法,为创作字谜打下了基础。
  
  四、根据主题需要,有效运用信息
  
  搜集材料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材料为我所用,为学习主题服务。经过对所搜集材料的梳理、筛选、提炼和概括,材料成为学生加工、组织过的新信息或是生成的新思想或新认识。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有效、灵活地应用经过大脑加工、组织的信息,为顺利进行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学生策划“猜字谜”的展示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文字字谜——图画字谜——动作字谜——故事字谜”的类别顺序出现字谜,每一类别的字谜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出现,避免冷场,每一类别的字谜猜完后设置一个总结环节,引导学生认识谜语的类别。为提高学生猜谜语、编谜语的能力,教师还可设置“你编我猜”环节,按照编字谜的方法逐类出现学生自编的字谜,当学生猜对时,请他说说怎么猜的;如果大家都猜不出,就请编字谜的学生说说他是采用什么方法编的。当其他学生听了他们的经验介绍后,就会受到启发,融会贯通,很快猜出其他的字谜。如此策划综合性学习的展示活动是对前期搜集到的材料有效、灵活的运用。
  当然,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当学生学会广泛地获取资料、准确地提炼和运用信息时,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半。
其他文献
小猕猴:啾啾先生,说实话,上期《成语电台》说什么“无友不如己者”,我想了很久,把脑瓜子都想破了,还是不明白到底应该如何交友,总感觉孔子的思想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啾啾先生:讲“见贤思齐”似乎讲清了道理的。如果再去了解下“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就能辩证地理解“孔子思想”了。  小猕猴:那请你讲讲“不耻下问”!  啾啾先生:这个成语会在以后的课文里出现的哦,老师会讲到的,没什么好讲的!  小猕猴:好久没
【摘 要】统编教材对复述训练进行了精心的编排,从二年级开始,以“讲故事”作为任务驱动,到三年级下册则直接以“复述”为单元目标,复述方法从直观的图片向抽象的词句、表格转变,对学生复述能力的要求在逐步提高。教师只有正确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解读文本,明确目标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复述能力。  【关键词】复述; 教材解读;支架;心理活动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以“有趣的故
《白杨》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篇课文。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關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最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教学时,笔者牢记“借物喻人”,直奔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爸爸的话,认识白杨树的特点,将树与人进行对照,体会爸爸的心。但这样教学委实枯燥了一些。语文课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让学生沉浸在
[作者注释]本文发表于2012年10月24日《世界新闻报》第18版。谢谢午荷编辑在这篇文章基础上,综合参考了我以前发在博客里的其他原创。本文是我发给编辑的原文,删节部分以编辑最终定稿为准。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显示,在21个被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
美国心理学家Reber,在1967年首次提出“隐性学习”的概念。他指出人能够按照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模式来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一种是“显性学习”,另一种是“隐性学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虽然隐性学习和外显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但在复杂的学习任务中,隐性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隐性学习的研究成果,为教育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我积极利用隐性学习的理论,进行初
在我的课余生活中,绘画与写作是我的一对亲密要好、如影随形的朋友。  从最开始的蜡笔画、线描到彩铅,再到素描与国画,绘画学习让我对事物的观察更加细致,提高了我对美的认识。同时,画画还能帮助我写作文。  绘画中的线描需要用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事物的特征,我在作文中借鉴了这个方法,通过文字来描摹事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有次我要写《牵牛时光》,其中有一段要对水牛进行描写,我脑海里虽然有水牛的模样,但提起笔来却
【摘 要】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时,教师要努力拉近他们与文言文的距离,结合教学实践,以“读”为抓手,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触摸经典语言:在读通文律中读得有趣,在读懂文意中读出意趣,在读透文心中读得入味,在读宽文本中读出余味。如此,文言文的种子才会植根在学生的心田。学生也能在读中循序渐进,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触摸语言;统编教材  文言文语言凝练,意义深远,因为年代久远,相对
【摘 要】学习小古文,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亲近母语的兴趣。为了让小古文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降低难度,增加积累量,教师可将小古文有机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中,用“以一带一,多元整合”的策略,即“学一点带一点,学一篇带一篇,学一组带一类”等策略渗透小古文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慢慢积淀,亲近经典。  【关键词】小古文;以一带一;多元整合;有机融合  小古文,是指那些短小浅显,读起来
【习作目标】  1.通过“玩纸”游戏的前后对比体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2.借助学生的当场片段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分解动作写清楚游戏的过程。  3.通过对当场习作的比较和欣赏,懂得借由写游戏者的感受来写具体游戏过程的习作方法。  【习作重点、难点】  写具体游戏过程。  【教学准备】  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A4大小的纸。  【教学过程】  一、自由参与活动,尽情享受游戏  1.上课伊始,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晴  爸爸给我买了一顶酷酷的、有着鸭舌般的帽檐的黑帽子,帽子中间,整齐地嵌着一排雪白的英文字母。  我对这顶帽子爱不释手,刚买回家便迫不及待地将帽子扣在頭上,跑到卫生间的镜子面前照镜子。嗯,斜着戴、正着戴、反着戴都“美美哒”!哎呀,我的刘海太长了,黑压压一片,都快遮住我亮晶晶、水灵灵的大眼睛了!这可不行,这怎么能配得上我这帅气的帽子呢?  我的“脑袋发动机”马上发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