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蝴蝶文丛》是不好评的,这并非指它不好读或是没特色,而是文丛中收录的著者都是在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传播领域中颇有建树的学者,各有各的独到之处,若欲以一篇之言概六家之所长,着实有笔拙词穷之感。
文丛的六位著者是有着相同理想和精神气质的一群人,他们都在理念上坚持对科学主义的批判,而在行动中呼吁和贯彻一种新型的科学传播,共同抱着一颗拳拳反科学主义之心,在这条荆棘密布的路上斗志昂扬。虽然看起来像是有些“飞蛾扑火”似的悲壮,但在坚忍的试火之心下,结局未必不是“浴火重生”。
科学在很多时候是不能被怀疑的,从小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相信科学,遇到问题要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观念,认为科学是万能的,是绝对正确的,判断一个事物或问题的对错与否只要拿出科学的标准量一量就明白了。而现在却有人说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不是绝对正确的,甚至科学也不是解释世界的唯一理论,其本身存在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样可以靠将来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得以解决。
比如目前科学的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在人们的理解中大多认为这是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暂时性困境,日后的科技进步必将解决这些问题。而本文丛的作者却在问:环境的恶化、生态污染等真的是一个可逆反应吗?就算明日的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今天的问题,可在解决这些老问题的同时是不是会带来更大的新问题?这种观点显然大有一些反常识,而反常识的东西向来是不受欢迎的。
如此费力不讨好,首先自然是出于本文丛学者的学术责任,正如江晓原、刘兵多年前彼此勉励时所说的“坚守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因为看到了科学主义盛行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由此愈加坚定的以身试火之决心。
从刘华杰的《什么是科学主义?》在强弱科学主义之间的抉择,到田松的《好的归天使,坏的归魔鬼》举起诘问科学主义的大旗;从江晓原的《科学:它本身可不可以被研究?》实现从朴素科学主义到反科学主义萌芽的转变,再到李侠的《简析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明确解析三者关系,一路摸索着走来,他们原先的科学主义“缺省配置”悄然升级,一群毛毛虫终于蜕变成五彩鲜艳的蝴蝶。科学已经不再能够解释全部自然的现象,不再能回答一切既成与可能的问题,也不再是评价和衡量包括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在内的其他所有学科的准则了。
然而,认为科学本身的正确性可以规避质疑的弱科学主义,仍然被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和一部分人文学者所认同。于是,从刘兵之科学的文化多元性构架出发,刘华杰试图从博物学的视角来解构唯科学主义,而蒋劲松则带着与自然休戚相关的人文关怀,要在解构唯科学主义的基础上引导人类回归心灵家园。每位作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唯科学主义、科学霸权等问题做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六位作者又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平易近人的写作风格,将这种深刻的反思以极富有文学色彩的笔触呈现给读者,这也成了他们所倡导的新型科学传播方式中新观点之外的另一“创新点”。
新事物的诞生往往是需要冲破重重阻力的,比如蝶之化茧,而新事物又往往孕育于边缘。正如蒋劲松书中谈及自己践行的素食主义时所说的那样:这样一种另类的、许多人会认为“不够科学”的生活方式,让我可以多少感受到边缘人群在社会上遭遇到的种种误解、不便乃至歧视,真切地体会到,正如桑德拉·哈丁所说的那样,处于一种边缘立场,更容易摆脱流行的偏见,更容易通过反思和批判获得较为客观的认识。这让我联想起刘兵的一本书名《驻守边缘》,或许诸位著者正是怀着这样一颗驻守边缘之心,才超越了局内人的种种局限,创出真正意义上的“新”来吧!
作为一名学者,唤醒更多的人就是一种责任,不管这种行为是不是为人所理解和支持,也不管它是不是符合时下被奉为成功准则的利益最大化原理,尽力大声的呼喊就足够了。我想,这正是学术的精神所在。它是反常识的、非功利的,是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注,甚至可以暂时不被人理解。或者用“火蝴蝶”的说法,是“飞蛾扑火”。但只要抱着坚定的信念,相信总会有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一天!
最后,用“火蝴蝶”文丛收录的六本书的名字作一个颇有意味的结尾吧。
我们要用“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去“面对可能的世界”,带着“我们准备好了吗?”的疑问, 置身于“看得见的风景”中,超越“喧嚣与凝视”,直至“人天逍遥”。
文丛的六位著者是有着相同理想和精神气质的一群人,他们都在理念上坚持对科学主义的批判,而在行动中呼吁和贯彻一种新型的科学传播,共同抱着一颗拳拳反科学主义之心,在这条荆棘密布的路上斗志昂扬。虽然看起来像是有些“飞蛾扑火”似的悲壮,但在坚忍的试火之心下,结局未必不是“浴火重生”。
科学在很多时候是不能被怀疑的,从小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相信科学,遇到问题要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观念,认为科学是万能的,是绝对正确的,判断一个事物或问题的对错与否只要拿出科学的标准量一量就明白了。而现在却有人说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不是绝对正确的,甚至科学也不是解释世界的唯一理论,其本身存在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样可以靠将来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得以解决。
比如目前科学的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在人们的理解中大多认为这是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暂时性困境,日后的科技进步必将解决这些问题。而本文丛的作者却在问:环境的恶化、生态污染等真的是一个可逆反应吗?就算明日的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今天的问题,可在解决这些老问题的同时是不是会带来更大的新问题?这种观点显然大有一些反常识,而反常识的东西向来是不受欢迎的。
如此费力不讨好,首先自然是出于本文丛学者的学术责任,正如江晓原、刘兵多年前彼此勉励时所说的“坚守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因为看到了科学主义盛行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由此愈加坚定的以身试火之决心。
从刘华杰的《什么是科学主义?》在强弱科学主义之间的抉择,到田松的《好的归天使,坏的归魔鬼》举起诘问科学主义的大旗;从江晓原的《科学:它本身可不可以被研究?》实现从朴素科学主义到反科学主义萌芽的转变,再到李侠的《简析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明确解析三者关系,一路摸索着走来,他们原先的科学主义“缺省配置”悄然升级,一群毛毛虫终于蜕变成五彩鲜艳的蝴蝶。科学已经不再能够解释全部自然的现象,不再能回答一切既成与可能的问题,也不再是评价和衡量包括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在内的其他所有学科的准则了。
然而,认为科学本身的正确性可以规避质疑的弱科学主义,仍然被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和一部分人文学者所认同。于是,从刘兵之科学的文化多元性构架出发,刘华杰试图从博物学的视角来解构唯科学主义,而蒋劲松则带着与自然休戚相关的人文关怀,要在解构唯科学主义的基础上引导人类回归心灵家园。每位作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唯科学主义、科学霸权等问题做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六位作者又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平易近人的写作风格,将这种深刻的反思以极富有文学色彩的笔触呈现给读者,这也成了他们所倡导的新型科学传播方式中新观点之外的另一“创新点”。
新事物的诞生往往是需要冲破重重阻力的,比如蝶之化茧,而新事物又往往孕育于边缘。正如蒋劲松书中谈及自己践行的素食主义时所说的那样:这样一种另类的、许多人会认为“不够科学”的生活方式,让我可以多少感受到边缘人群在社会上遭遇到的种种误解、不便乃至歧视,真切地体会到,正如桑德拉·哈丁所说的那样,处于一种边缘立场,更容易摆脱流行的偏见,更容易通过反思和批判获得较为客观的认识。这让我联想起刘兵的一本书名《驻守边缘》,或许诸位著者正是怀着这样一颗驻守边缘之心,才超越了局内人的种种局限,创出真正意义上的“新”来吧!
作为一名学者,唤醒更多的人就是一种责任,不管这种行为是不是为人所理解和支持,也不管它是不是符合时下被奉为成功准则的利益最大化原理,尽力大声的呼喊就足够了。我想,这正是学术的精神所在。它是反常识的、非功利的,是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注,甚至可以暂时不被人理解。或者用“火蝴蝶”的说法,是“飞蛾扑火”。但只要抱着坚定的信念,相信总会有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一天!
最后,用“火蝴蝶”文丛收录的六本书的名字作一个颇有意味的结尾吧。
我们要用“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去“面对可能的世界”,带着“我们准备好了吗?”的疑问, 置身于“看得见的风景”中,超越“喧嚣与凝视”,直至“人天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