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流动学生课外阅读支持系统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39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动学生群体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地域差异、观念差异、条件差异,因此,对流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广,遭受的阻力会更大一些。构建流动学生课外阅读支持系统要从可能性、可行性、实效性三个维度出发,综合考量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做到立体多维构建。本文分析了构建流动学生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流动学生;课外阅读;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6-0010-02
  引 言
  提起阅读,人们总会想到氤氲着书香的书屋,以及弥漫着小资情调的书吧。在网络时代,碎片化电子阅读的普及与高大上纸质阅读的回归,让阅读更多了一种推广的可能。阅读,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学生仅仅依靠在课堂上完成课本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的质与量决定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走向,关系着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与城市学生相比,对流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推广面临更多的困难。流动学生的家长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阅读的认识与认同,“不看杂书不分心,把课本学好、考个好成绩”就是对孩子的最高期待。况且,阅读课外书籍需要投入的经济成本较高、时间较多,会给家长带来物质、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这必然导致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待课外阅读处于消极、不作为的状态,疏忽了对孩子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更不能用一种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对待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缺乏外界鼓励、支持的孩子,囿于狭窄的经历与眼界,很难在内心持续释放、点燃对阅读的渴望与激情,因此內外相互连接、循环、稳定而持久的动力源,基本不可能形成。
  一、理性辩证看待支持系统,探求可能性
  构建流动学生课外阅读支持系统,首先要研究支持系统的构成。支持系统,按内外来分,内在的支持系统的构建在于学生。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沉浸在阅读中获得的快感、逐步形成的阅读习惯、打通阅读与表达之间壁垒后的满足,都属于最稳定的系统核心源。
  外在支持系统的构建,有人为因素——能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教师、同学、家人、邻居等,也有环境因素——能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场所、周边的阅读氛围、阅读的便利性等。外在支持系统的构建,关键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学校、家庭与社会应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内在支持系统的建构,在最初阶段,对外界的肯定、刺激、引导的依赖性很强,在源源不断获得外界正向强化的过程中,逐步趋于稳定。越到后期,受外界影响越小,最后形成定力,成为最稳定的强大核心源。支持系统,只有内外协调、高度配合,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按照不同的阶段,必须调配相应的内外比例。
  1.萌芽期
  刚入学的小学生对故事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学校、教师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故事的世界,打开阅读的大门,引导学生大量识字,为扫清阅读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家长转变对阅读的认识,使其明白课外阅读对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性,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训练、素养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决定性作用。家长哪怕不认识字,也应有支持孩子课外阅读的态度,这有利于孩子获得阅读认同感。如果家长能陪着孩子读、认真听孩子读,那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就能从课堂延续到课外、从校内延续到家庭,慢慢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教师和家长只有耐心地陪着孩子开始课外阅读的旅程,才能使孩子爱上阅读。在这一时期,外在的系统支持必须坚挺,如此,学生的内在支持系统才能初步形成。
  2.共建期
  在学生获得一定的阅读经验,习得一些阅读方法与策略之后,其内在的支持系统开始逐步强大。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开始课外“悦”读之旅,经验与兴趣、交流与分享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此时,外在的支持除陪伴与倾听,更多地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提供多样的表达、讨论、碰撞的平台,让学生将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的快感、产生的感想观点,得到释放与展现,在认同与思辨中,强化存在感和获得感。在这一时期,内在与外在的沟通连接应该更为紧密、频繁,在比例上达成平衡,即内在累积所需的表达空间,通过外在平台的释放后,在外界作用放大的情况下,产生更强的动力,以良好的发展态势赢得更多外在支持与信任,从而实现内外同频共振、相依共生。
  3.稳定期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形成的技能,对其综合素养提升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产生阅读快感到形成语感、养成海量阅读习惯,阅读与表达的双翼一旦展开,便又是一番天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惯性的作用下,在不断获得提升中,外界影响力的减弱,内在动力的增强,使流动学生课外阅读支持系统趋于成熟,整个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的稳定期,擦亮了流动学生的精神底色。读书,改变命运,成就人生,读书为孩子走向未来提供了更多可能。
  二、多维立体构建支持系统,确保可行性
  支持系统的构建,需要关注内外的协调。万事开头难,在起始阶段,外在的作用引领着内在,系统建构的重点在于外在支持的可行性,其能为后期系统的建构、完善奠基,进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在系统建构中,学校应是主力军,家庭的肯定与否也是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社会环境则是助推剂,而核心因素在于学生本身。所以,整个支持系统的构建应该是多维立体的,是相互作用、相互成全才能达成的[1]。
  1.转变角度,看见希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学校狭隘、功利地理解教学工作,阅读就只能沦为争夺分数的工具。学校如果站位高一些,则能看到阅读工具性之外的人文价值,课外阅读绝对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之举。针对流动学生群体的特点,教师应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倡海量阅读,提倡“整进整出”式的泛读与“慢工细活”式的精读有机结合,以课本为范本,由主题式阅读到拓展性阅读,逐步聚焦深度学习,逐步实施“课外阅读课内化”。这样,一方面,能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流于形式,止于数量;另一方面,切实考虑了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指导存在的实际能力不足问题,能够减轻家长负担,赢得家长的支持,从而确保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总之,让阅读,成为“悦”读支持系统建构的成功便指日可待。   2.转换方式,保持动力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课外阅读的范围,除书本外,还可以是什么呢?将书本上所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转换思维的方式,丰富阅读的对象,能使人保持阅读的动力。阅读,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动态的。亲子游、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拓展活动……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读一读大自然这本探索不完的百科全书,肯定受益良多;大手牵小手去敬老院、逛菜市场、同唱一首歌……读一读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一定收获满满;来一场小小辩论赛、就着时事新闻闲谈、为祖国发展点赞……读一读家事国事天下事,必定别有洞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方式越多,学生越读越有兴趣,支持系统建构自然水到渠成。
  3.转化成果,收获喜悦
  课外阅读的成效能否外显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长,关键在于建立展示的机会与平台。一次次征文比赛、一场场微型演讲,流动学生同样可以自信阳光、表明观点、展示实力;一封家书、一个成长故事,爱阅读的孩子懂事早,懂得感恩父母、感受幸福;一篇调研报告、一份假期总结,即使生活困难也能心怀世界,向着明亮的地方生长……当孩子通过课外阅读沉淀出的體察入微、友好和善、阳光向上、善于表达,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展示,不仅感动了家长,惊艳了周边,也会让孩子更加认可自己,继续坚持课外阅读这条有用的路径。
  三、灵活多变调适支持系统,提高实效性
  支持系统是由人与环境、内在与外部交互影响构建而成,能否起到实效,关键在于学生自身。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受到外部或者自身的影响,对课外阅读的热度也会出现起伏。
  1.点燃热情,营造氛围
  课外阅读是负担还是享受,这取决于个体的感受。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心灵是放松的,体验是沉浸式的,那阅读就是享受。点燃学生阅读热情的,可以是周边的人——老师、同学、好朋友、家长、志愿者与学生共读并分享收获与感想;也可以是周边的环境——家中的小书柜、教室的图书角、学校的书香亭、社区的图书中心、区市的图书馆、各类书吧,静谧美好的读书氛围与随处可见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走进书的世界并沉醉其中;还可以是课外阅读范围的拓展,在读书、读人、读世界的过程中,学生能打通内心与外部的连接,读懂自己、悦纳自己。
  2.保持热度,梯度设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后,学生的阅读热情可能会逐渐降低,趋于平淡。要想使学生保持对阅读的热情,教师和家长就需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刺激。流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家长支持这一环节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学校在各个阶段,对支持系统的建构进行梯度设计。对于家长而言,一开始可以对其降低难度,仅仅设定为倾听者,亮明支持态度;之后逐步参与讨论,成为观点的欣赏者,甚至成为孩子共读共成长的伙伴。家长可从低难度起步,逐渐代入完成角色转变,最终成为支持系统有力的支撑。对于学校而言,梯度设计可以是阅读书目的逐渐变化、难度提升,可以是活动项目的逐步丰富、思维进阶,也可以是展示平台与机会的层级递增。而社会参与层面,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人与事开始,逐步扩宽范围,以一种更加主动、积极、开放的态度挖掘阅读资源,促进学生发展。
  结 语
  流动学生的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构建虽然较为困难,但只要学校树立为国育栋梁的责任意识,将家庭、社会力量与学校力量有机融合,做好顶层设计,做实推广工作,必能促进流动学生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构建。
  [参考文献]
  英华容.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J].读书文摘,2016(04):157-158.
  作者简介:华丽(1977.12—),女,江苏常州人,现任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农村优秀教师,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先后获武进区小学语文评优课一等奖、武进区青年教师形象技能大赛一等奖,武进区政府记三等功一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语文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这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要从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进而分析、剖析并创设出富有趣味性、探究性、延伸性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8-0053-02  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越来越好,教育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和创新,各科的教学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化学在当前教育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摘 要:自20世纪后半叶起,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儿童博物馆”这种新型的博物馆模式。那么,“儿童博物馆”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何优越之处?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有何启示?本文对“儿童博物馆”的概念、如何在幼儿园设计本土化的“兒童博物馆”,以及如何看待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儿童博物馆”这种全新的学习样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儿童博物馆”;设计和创想  中图分类号:G42
读《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一书,感到很亲切。这种亲切感来自于:第一,与我们这些研究咨询机构所进行的工作一样,此书是直面中国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它的内容离我们的心理距离很近;第
报纸
摘 要: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情境教学”,能够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资料学习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知识积累,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总结和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奠定学习基础。基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完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英语;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以提高人们对老年疾病防治的认识,采取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χ^2检验及u检验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00--2007年60岁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