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1
印象中《恐怖直播》看过三遍。2013年是韩国电影口碑爆棚的一年,《七号房的礼物》、《隐秘而伟大》、《恐怖直播》一起作为电影杂志的赠品日历印在粗糙劣质的硬纸片上;2014年在点播影院为朋友庆生又看了一次;2015年年尾以功利之眼观看第三遍。好像每一次我都是不情不愿的样子,仔细想想许是种缘分,一个我不得不欣赏的理由。我从其中仿佛看见暗夜里镜子中自己,正笑得狰狞。
身为替罪羊却又罪有应得的男主人公映射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政府腐败,更反映出面具背后令人作呕的人性。影片选择层层递进的方式,为凶手盖上朦胧而又神秘的面纱,撤销观众的额外视角专注于对主人公尹英华的关注,通过他细致入微的表情和与外界简单的沟通对话当中琢磨事件的发展,聚焦在追寻凶手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挖掘人性黑暗面和无奈面的过程。而演员的演技弥补了外界环境的匮乏,观众依旧有迹可循,甚至投入到电影当中成为了主人公,感受到一样的惶恐不安。人性承担着电影最深刻的主题,因此最容易产生普遍共鸣。当主人公善良正直的妻子在摇摇欲坠的大桥上时我心头一紧;而肥头大耳的部长在直播间被炸死时我又忍不住拍手称快;影片结尾炸弹引爆的一瞬间我不自觉地落下了眼泪,恐怕这也暴露了我真实的内心。尼采曾在《希腊悲剧哲学》一书中阐释自己对人性的看法:“就像是祭祀酒神般无主见的热闹”, 疯狂失去了最后的理智。究其缘由则是人生意义的崩塌,也是对所剩无几的人性的失望。不可否认的是这没有通过考验的人性还是成了这一场悲剧式闹剧的收场。男主人公意识到事件的最后自己成了全民抹黑的公敌和舆论谴责的矛头,甚至他已经成为无可辩驳的帮凶。于是他只能放弃这个抛弃了自己的社会,以一种半妥协半反抗的方式为一场弥天大谎画上了句号。就像我说的这部电影里表达的一切都像是暗夜中镜子里的自己:连自己都难以辨别还是不是拥有白天人模狗样的面孔,但自己真切的感觉看着自己就不寒而栗。人性不过如此,既自私自利还擅长为自身做洗白的工作。影片一开始劈头盖脸的告诉观众这是一个权力与人性的对抗的战争——主人公为了重新获得主播的位置不惜扣押一条重大恐怖袭击线索却不肯报警,最终人性拿捏住人性的弱点,事情走向了不可挽回的脱轨。我不知道结尾处男主人公的后悔是出自怎样层次的理解,他企图挽留一个年轻而冲动的生命反被感染,后以灭亡的方式来处理这世界上一个渺小的公众事件。人性就是这样脆弱的不堪一击吧,当世界里最后的一点希望都泯灭,男主人公遭受到的不仅仅是总统、女警察、上司的背叛,而是全世界的背叛。他曾这样说而他自己知道自己曾经的作为和那些利令智昏的人一样不值得同情,他没有第二种选择,唯有死亡,而他死亡前按下炸弹的按钮不是为了坐实罪名或哗众取宠,而是人性的无奈与最后的哀歌。他只能当个反英雄的悲剧人物,像少年一样以生命中最大的动作来报复麻木的全社会。
影片封闭式的场景设置和紧凑的剪辑都是一次大胆的突破,而只有这样我们再能把着眼点放置在对情节和主题上。明确的政治主题和社会批判一直是韩国电影在亚洲地区取胜的关键,主人公和犯罪少年都为了面见总统听他一句“对不起”而不知不觉走向了利益的共同点,最后一起被这个可怕的私欲社会生吞活剥。做到了“直播”的多机位拍摄,形成了类似于“戏中戏”的套层结构,观众仿佛真实的在看一场“麻浦大桥”恐怖袭击的现场报道。观众与剧中电视机前的观众视角合二为一身临其境成为了无知又可怜的冥冥中生,一样处在晦暗的社会当中变得手无缚鸡之力。一直以来,我对这样的悲剧式电影是一个《罪与“无法”罚》的故事,缓缓推进的手法和希区柯克一般令人不寒而栗,而故事一直沉得住气,需要人们屏息凝神地走进其中,诡异的气氛里弥漫的全会对这个时代和这种社会荒唐与无解的批判,冷峻的拍摄风格阻止了观众对结尾哪怕一丝丝光明的期盼。而此时手持摄像机表达的就是尹英华的心理活动,他害怕、恐惧、愧疚。在疯狂的粗声喘气中,他和整幢大楼的罪恶一起左摇右摆,把全部的情感都展露无疑。其次,小小的密闭的直播间里可以传神的东西并不多,玻璃就是其中之一,它阻隔了主人公与所有人的外界联系,隔离成了不同的世界:封闭的世界越来越缺氧,丑恶的细菌被消磨殆尽,而外界依旧是滋养自私、丑陋的绝佳场所。与外界隔离的短短几个小时当中,尹英华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最终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一切后果的替罪羊,困在死局。
有灾难悬疑作为包装,河正宇饰演的男主人公是被束缚的,而且他毫无防备的被演绎成罪无可恕的祸首。这正是吸引观众的地方,大家光看影帝秀演技就完全被征服,有人说河正宇是在用每一根头发表演,由一丝不乱到最后蓬乱灰暗满满的都是戏。韩国的确发生过底层人民要求总统为事故道歉的事件,导演犀利地捕捉到了其中的艺术韵味。恐怖活动不论怎样的理由永远不会合法,但小人物对强权的呐喊依旧是电影中上佳的情节。生活中报复社会的理由有很多,而不公平的腐败的制度却常常想逃避为这一切买单。因此导演想出拟真实化的场景来申冤。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盲目的苟活,只能随波逐流,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抗争。静静地过完这样平静无奈的一生,留下一聲叹息。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1
印象中《恐怖直播》看过三遍。2013年是韩国电影口碑爆棚的一年,《七号房的礼物》、《隐秘而伟大》、《恐怖直播》一起作为电影杂志的赠品日历印在粗糙劣质的硬纸片上;2014年在点播影院为朋友庆生又看了一次;2015年年尾以功利之眼观看第三遍。好像每一次我都是不情不愿的样子,仔细想想许是种缘分,一个我不得不欣赏的理由。我从其中仿佛看见暗夜里镜子中自己,正笑得狰狞。
身为替罪羊却又罪有应得的男主人公映射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政府腐败,更反映出面具背后令人作呕的人性。影片选择层层递进的方式,为凶手盖上朦胧而又神秘的面纱,撤销观众的额外视角专注于对主人公尹英华的关注,通过他细致入微的表情和与外界简单的沟通对话当中琢磨事件的发展,聚焦在追寻凶手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挖掘人性黑暗面和无奈面的过程。而演员的演技弥补了外界环境的匮乏,观众依旧有迹可循,甚至投入到电影当中成为了主人公,感受到一样的惶恐不安。人性承担着电影最深刻的主题,因此最容易产生普遍共鸣。当主人公善良正直的妻子在摇摇欲坠的大桥上时我心头一紧;而肥头大耳的部长在直播间被炸死时我又忍不住拍手称快;影片结尾炸弹引爆的一瞬间我不自觉地落下了眼泪,恐怕这也暴露了我真实的内心。尼采曾在《希腊悲剧哲学》一书中阐释自己对人性的看法:“就像是祭祀酒神般无主见的热闹”, 疯狂失去了最后的理智。究其缘由则是人生意义的崩塌,也是对所剩无几的人性的失望。不可否认的是这没有通过考验的人性还是成了这一场悲剧式闹剧的收场。男主人公意识到事件的最后自己成了全民抹黑的公敌和舆论谴责的矛头,甚至他已经成为无可辩驳的帮凶。于是他只能放弃这个抛弃了自己的社会,以一种半妥协半反抗的方式为一场弥天大谎画上了句号。就像我说的这部电影里表达的一切都像是暗夜中镜子里的自己:连自己都难以辨别还是不是拥有白天人模狗样的面孔,但自己真切的感觉看着自己就不寒而栗。人性不过如此,既自私自利还擅长为自身做洗白的工作。影片一开始劈头盖脸的告诉观众这是一个权力与人性的对抗的战争——主人公为了重新获得主播的位置不惜扣押一条重大恐怖袭击线索却不肯报警,最终人性拿捏住人性的弱点,事情走向了不可挽回的脱轨。我不知道结尾处男主人公的后悔是出自怎样层次的理解,他企图挽留一个年轻而冲动的生命反被感染,后以灭亡的方式来处理这世界上一个渺小的公众事件。人性就是这样脆弱的不堪一击吧,当世界里最后的一点希望都泯灭,男主人公遭受到的不仅仅是总统、女警察、上司的背叛,而是全世界的背叛。他曾这样说而他自己知道自己曾经的作为和那些利令智昏的人一样不值得同情,他没有第二种选择,唯有死亡,而他死亡前按下炸弹的按钮不是为了坐实罪名或哗众取宠,而是人性的无奈与最后的哀歌。他只能当个反英雄的悲剧人物,像少年一样以生命中最大的动作来报复麻木的全社会。
影片封闭式的场景设置和紧凑的剪辑都是一次大胆的突破,而只有这样我们再能把着眼点放置在对情节和主题上。明确的政治主题和社会批判一直是韩国电影在亚洲地区取胜的关键,主人公和犯罪少年都为了面见总统听他一句“对不起”而不知不觉走向了利益的共同点,最后一起被这个可怕的私欲社会生吞活剥。做到了“直播”的多机位拍摄,形成了类似于“戏中戏”的套层结构,观众仿佛真实的在看一场“麻浦大桥”恐怖袭击的现场报道。观众与剧中电视机前的观众视角合二为一身临其境成为了无知又可怜的冥冥中生,一样处在晦暗的社会当中变得手无缚鸡之力。一直以来,我对这样的悲剧式电影是一个《罪与“无法”罚》的故事,缓缓推进的手法和希区柯克一般令人不寒而栗,而故事一直沉得住气,需要人们屏息凝神地走进其中,诡异的气氛里弥漫的全会对这个时代和这种社会荒唐与无解的批判,冷峻的拍摄风格阻止了观众对结尾哪怕一丝丝光明的期盼。而此时手持摄像机表达的就是尹英华的心理活动,他害怕、恐惧、愧疚。在疯狂的粗声喘气中,他和整幢大楼的罪恶一起左摇右摆,把全部的情感都展露无疑。其次,小小的密闭的直播间里可以传神的东西并不多,玻璃就是其中之一,它阻隔了主人公与所有人的外界联系,隔离成了不同的世界:封闭的世界越来越缺氧,丑恶的细菌被消磨殆尽,而外界依旧是滋养自私、丑陋的绝佳场所。与外界隔离的短短几个小时当中,尹英华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最终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一切后果的替罪羊,困在死局。
有灾难悬疑作为包装,河正宇饰演的男主人公是被束缚的,而且他毫无防备的被演绎成罪无可恕的祸首。这正是吸引观众的地方,大家光看影帝秀演技就完全被征服,有人说河正宇是在用每一根头发表演,由一丝不乱到最后蓬乱灰暗满满的都是戏。韩国的确发生过底层人民要求总统为事故道歉的事件,导演犀利地捕捉到了其中的艺术韵味。恐怖活动不论怎样的理由永远不会合法,但小人物对强权的呐喊依旧是电影中上佳的情节。生活中报复社会的理由有很多,而不公平的腐败的制度却常常想逃避为这一切买单。因此导演想出拟真实化的场景来申冤。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盲目的苟活,只能随波逐流,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抗争。静静地过完这样平静无奈的一生,留下一聲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