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铭新大使与末代皇帝、开国伟人及玻利维亚总统的“私交”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h8686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从玻利维亚离任9个月以后,即将到乌拉圭上任,此时,由玻驻乌拉圭大使特地为他举行了特殊的异国授勋仪式。他就是汤铭新。
  在汤铭新的外交生涯中,有着许多难忘的故事。他曾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时作过翻译,近距离目睹伟人们的音容笑貌,领悟他们的亲切教诲;他给末代皇帝溥仪的一句翻译竟作为经典词条收入有关翻译词典……
  
  近距离感受开国伟人的风采与魅力
  
  1961年11月,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市议会代表团访问我国。在代表团的多次要求下,又鉴于当时代表团的身份,毛泽东主席在杭州会见并宴请代表团。汤铭新作为该团的翻译,参加了整个活动。
  汤铭新在翻译时注意到,毛泽东先是向客人提出了许多问题,诸如拉美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矛盾,以及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等等。随后,加列戈斯团长就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向毛泽东请教。对此,毛泽东作了精辟回答,表示中国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既不能凭着革命者的主观意志,也不能机械地抄袭别国的革命经验。并引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一段相关的论述以资佐证。一代伟人对世界形势的关注之情跃然而出。
  


  “可能考虑我用西班牙文准确无误地译出会有难度,所以不待我翻译,毛主席接着用英文背诵了这一段论述。毛主席还风趣地说,“现学现卖,把刚学会的几句拿出来试试。”汤铭新还注意到加列戈斯仔细地听了毛泽东的谈话,频频点头,说毛泽东的分析非常中肯,对他深有启发。
  1963年,周恩来接见一批拉美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汤铭新作翻译。在同外宾交谈的整个过程中,周恩来始终专注地听汤铭新翻译的译文。“虽然总理不懂西班牙文,但他的英文、法文相当有功底。因此,有些词从发音上他可以辨别出用得是否恰当。”当周恩来讲到“十月革命以前的沙俄时代……”等一串长句时,汤铭新把“沙俄时代”译成了“俄罗斯时代”。“总理立即听出了问题,他马上跟我纠正他说的是沙俄时代。我意识到翻错了,便向外宾作了说明并马上纠正了译文。”
  不一会儿,一位记者问到当时热门的日本北方四岛问题。周恩来把日本和当时苏联关于北方四岛归属的分歧和中国的立场作了介绍。当翻译的都知道,日本的人名、地名其写法往往与念法完全不一样。汤铭新翻译了北方四岛中择捉、国后、色丹之后,剩下的齿舞诸岛的译文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只好向总理报告。“总理严肃地说,对日本的人名、地名,翻译要下功夫。4个岛要全部翻出来,一个也不能少。”按总理指示,汤铭新把总理这段话翻给客人听,表示回去后再把齿舞诸岛的译文告诉客人。
  在翻译上卡了壳,汤铭新的情绪上开始紧张起来,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细心的周恩来觉察到了这一情况,“在谈话的间隙,他悄悄对我说,不要紧张,把后面的翻好就好了。”听到总理鼓励的话,汤铭新的紧张情绪舒解了些,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从那以后,汤铭新对日本的人名、地名、重大事件格外留意,还下功夫搜集资料,补充到自己编制的翻译资料卡片中,在以后的翻译工作中再也没有因此卡壳了。
  
  给末代皇帝溥仪的一句翻译竟作为词条收入翻译词典
  
  1959年10月,包括末代皇帝溥仪在内的一批战争罪犯和反革命分子被特赦出狱。这个消息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末代皇帝溥仪成了人们关注的人物。对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关心的各国友好人士纷纷提出要求会见溥仪。
  196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汤铭新担任了玻利维亚议员代表团同溥仪座谈的翻译。“这是我第一次为溥仪作翻译。想到要和当年至高无上的皇帝见面,我的心情既好奇,也不平静。”“末代皇帝怎么走过从皇帝到普通公民的路程?”代表团一位左派议员提出了这个问题。溥仪简要回忆了自己两岁半登上龙位到反省自己的深重罪孽的过程,并用了“脱胎换骨”这个词形容自己的改造。汤铭新一下子愣住了,“脱胎换骨”这个成语西班牙语怎么译,他在那开始琢磨是不是用意译。“溥仪看到了我为难的样子,便主动问是哪句话不好翻。知道是‘脱胎换骨’这个成语后,他肯定了我的建议,说有些中文成语用意译好。”于是,汤铭新把“脱胎换骨”译作“重新做人”,这样外宾能更好理解末代皇帝人生道路的根本转变。
  


  在上世纪60年代,“脱胎换骨”这个词使用率很高,汤铭新用“重新做人”的意译后,得到秘鲁一位在华负责西班牙文稿审稿工作的专家的认同。后来在编词典时,这一译法被正式采用。当编辑们得知这一译法的创意最初来自末代皇帝时,还真是有点不相信。
  汤铭新回忆,溥仪穿着朴素,比较考究的服装是一套呢制中山装,待人亲切和善,总是面带笑容。有时候外宾提出的问题并不友好,“我做翻译时都感到生气,可溥仪的神态依然平和友善。”汤铭新与溥仪相处时间长后,就有些外宾提不友好问题而溥仪不生气的事情,大胆跟“皇上”开玩笑说,“您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谁知溥仪却反过来玩笑说道:“您把我降格为‘宰相’,说宰相的肚里能撑船。那更何况我是‘皇上’呢!”说得大家都乐了起来。
  1960年至1966年,汤铭新一直为溥仪作翻译,所接待的来自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外宾约有数十批。“溥仪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中国近代以来所遭受的屈辱以及新中国建立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际上形成巨大而积极的影响”。的确,溥仪接待各国外宾的访问,构成了当时民间外交的一个重要篇章。而为末代皇帝溥仪作翻译接待各国外宾的经历,使汤铭新感受到民间外交的强大威力。
  通过访问溥仪,外国友人中间大大消除了西方舆论对我国铺天盖地的歪曲宣传的影响,而且也使他们对中国政府的政策有了更多的了解,以致许多原来对新中国持有怀疑态度的人士,也不得不表示叹服。他们回国后,有的向议会和政府作报告,有的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纷纷赞扬新中国,主张与中国发展关系,而其中都少不了与溥仪座谈的篇章。汤铭新清楚记得,一位智利新闻工作者曾寄给他一张刊有他访华观感的连续报道,其醒目标题是:《末代皇帝为新中国赢得了更多的朋友》。
  
  参加玻利维亚总统的两次家宴
  
  在汤铭新的记忆中,玻利维亚总统桑切斯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政治家。
  1993年桑切斯首次任总统时,汤铭新正在那里担任大使,有机会和他多次接触并结下了友谊。其中,与桑切斯总统的两次家庭聚会是汤铭新至今不能忘怀的一段美好往事。
  第一次家庭聚会是在1995年12月16日,汤铭新邀请总统一家来使馆作客。能邀请到总统一家,应该说,是两位夫人的友谊发挥了作用。汤铭新夫人周曼华和总统夫人希梅娜有着共同语言,建立了深厚友谊。1995年9月,希梅娜率玻妇女代表团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并访华,这对她加深对我国的了解起了巨大作用。回国后,她经常介绍她的观感,称赞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对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赞叹不已。为祝贺总统夫人访华成功,汤铭新与夫人周曼华在使馆举行了家庭晚宴。
  


  按照玻利维亚的传统,总统出国哪怕几个小时,都要经议会批准并举行代总统任命仪式。现在,桑切斯总统到中国大使馆作客,就好比出国。实际上,那天在总统到使馆之前,总统府负责通讯的官员,经使馆同意后,已在使馆为总统临时架设了一条直通总统府的电话专线,以备总统随时处理紧急公务。玻利维亚外交部礼宾司对此有不同意见:担心开了先例,以后其他使馆纷纷仿效中国大使馆邀请总统。是日,总统一下车就对汤铭新说:“请阁下不必介意礼宾司的意见。我已告诉礼宾司长,说这是中国大使夫人请我夫人和全家赴宴。如果他们能让我夫人也同意接受邀请,我也将欣然前往。”
  这次家宴充满了热情友好的气氛,而且希梅娜成了中心人物。她不时介绍访华期间的所见所闻,还回答总统和她女儿的各种提问。桑切斯总统幽默地对汤铭新说:“大使先生,你现在又有了一位说客!”汤铭新则趁机说:“总统阁下,这就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话‘百闻不如一见’!”总统说,“对啊,看来我应该把访问中国的计划提前落实了。因为,了解具有古老悠久文化的中国一直是我的愿望。”果然,1997年3月,桑切斯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同江泽民主席进行了热忱而友好的会谈,两国政府签订了加强经技合作的协议,推动了双边友好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6年8月,汤铭新接到国内调任的通知,立即着手安排辞行。当汤铭新向总统夫人辞行拜会时,希梅娜说,她和总统商定将设家宴为汤铭新送行。
  9月1日,当汤铭新抵达总统家时,希梅娜已在大厅迎候。她说,总统要晚一点才能来,先请汤铭新喝茶和参观他们的厅室和花园。汤铭新随着希梅娜和陪同的副外长一起边看边谈,发现总统的家并不豪华,家具和陈设可称简单而朴素,根本看不出这位家财万贯的大矿业主的气派。一会儿总统来到后花园和客人们聊天。总统说,他很高兴,几年来的事实证明,稳固地发展玻中关系的政治决断是正确的。汤铭新表示总统所言极是,在中玻两国领导人共同努力下,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关系得到长足发展则是自己最大的欣慰。说话间,希梅娜请大家入席。
  在玻利维亚几年,汤铭新与周曼华的夫人外交相当成功,他们与玻利维亚妇女、儿童团体和各界妇女人士及各国大使夫人等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推动了两国关系稳固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使用3D-slicer软件对神经血管进行三维同步重建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合并面肌痉挛(HFS)患者术前诊断神经血管关系和责任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