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下室的人防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战时人员的安全疏散。本文就地下室人防工程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人防工程;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在一些中心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紧缺,越来越多的建筑和城市交通有向着地下发展的趋势。再加上私家车拥有量逐年递增,地下室不论作为停车库还是商业、餐饮使用皆是一个很好的功能空间。因此,对于地下室空间如何设计和分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但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充分挖掘地下空间的潜力。
一、地下室建筑设计的难点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住房供应不断紧张,加之受到城市私家车辆增多的影响,开发和建设地下建筑物深受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解决城市土地供应矛盾的主要手段,也是缓解住房压力的首要因素。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地下室建筑工程极为复杂,涉及到的专业性较强,这就需要在设计工作中综合考虑防火、防水、防震、通风、人防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但是因为很多地下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都只是考虑到正常使用极限设计情况,对于施工过程和洪水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工程中经常会产生渗漏、沉降等质量隐患。地下室作为建筑工程结构中一个系统化工程,其涉及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选择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导致的工程施工难点也偏多。但是概括分析来说,在地下工程设计中主要的难点在于平面设计、防火设计、防水设计等方面。
二、防空地下室的设计特点与一般原则
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应根据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规划,地上与地下建筑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做到地上地下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在保证战时完成所赋予的各项任务时,要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如建设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游乐设施等,以更好地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
城市地面建筑物的下面,各种埋设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较多,设计防空地下室时应尽量避开。对于非人防工程本身所需的一切管道,不允许穿越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地下室。当因条件限制需要穿过其顶板时,只允许公称直径不大于150mm的管道穿过,但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地面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对于战时各种破坏因素有一定的削弱作用,设计防空地下室时既要考虑这一因素,又要考虑地面建筑物因战时极易发生火灾而产生高温和大量有害气体,对密闭性能不好的地下室内隐蔽的人员造成伤害或不能忍受的热环境的防备。
防空地下室的面积,一般宜与地面建筑的底层面积相同。防空地下室的内外墙、柱等承重结构,应尽量与地面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相互对应。
防空地下室设计既要符合战时防护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考虑平时使用功能要求,当二者要求不一致时,设计中应具有平战功能转换措施,该措施应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防空地下室的功能转换。
三、地下室设计要点
1、要合理划分人防区域
人防区域的基本位置要统筹各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只有选定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为后续共层夯实基础。人防区域不能过于集中。要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杜绝因设计缺陷造成的浪费。人防区域是人防地下室建筑的重点,建筑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这样才能在战时发挥应有的效果。要合理划分保护区与非保护区,根据平时与战时要求来确定地下室的具体层高。人民防空地下室梁底净高要大于2.0米,室内净高要大于2.4米,也要符合平时使用的功能。人防地下室的面积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根据遮蔽所等级执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要特别注意防水,水往低处流是人尽皆知的自然规律,人防地下室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容易受到污水污染。建筑单位要合理选择防水效果明显的建筑材料,这样地下室建成后才能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水标准。
2、人防地下室口部设计
人防地下室的口部设计要充分考虑出入口的位置。口部的位置对于人员的流通至关重要,战争时期能够让慌乱不堪的人们井然有序地进入人防地下室是出入口位置选择的原则。每个防护单元至少设计两个出入口,出入口不能过于集中。出入口周围加注安全出口的说明。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计者可以将战时出入口与平时出入口合并,到战时在对出入口进行加固,这样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当然,出入口位置的选择不能仅考虑出入方便,也要把周围的环境质量计算在内,充分考虑出入口外部的建筑物、交通等环境。
由于战时与平时出入口的功能有差异,出入口的大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在平时,出入口就是一道普通的门,每天会有很多人流,因此出入口的宽度应当尽可能宽;在战时,出入口变成防护空袭的屏障,是抵御空袭的第一道护栏,因此,开口的大小越小越好。但也没必要为了平战两用而专门设置两道门。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一大原则是平战结合,出入口的设计正式这一原则的直接体现。人防地下室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平时,因此出入口开始建设时没必要选择防爆门、防化门等,但要为防爆门的安装预留空间。到战争时期能够迅速加固出入口。
3、防空地下室内部装修设计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规范规定: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须抹灰。但这不是说对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采取任何的装饰而外露混凝土板面;顶板不须抹灰的初衷是为了避免由于振动使抹灰。但这不是说对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采取任何的装饰而外露混凝土板面层脱落而砸伤人而进行的相应规定;同时该规范还规定了:防空地下室的装修须按照战时以及平时的功能需要进行设计,并按照适用、经济以及美观的原则进行确定。在灯光、色彩以及饰面材料的处理上,对于改善地下空间的环境条件必须是有利的方可。因此,可以在人防顶板处刮一层白色水泥腻子,然后喷涂白色涂料从而增加室内的亮度。
4、防火设计
人防防护单元分区与防火分区尽量结合设置,避免人防分区跨越防火分区。GB50038-2005与GB50038-94相比,防护单元的建筑面积做了较大的改动。原规范中人员掩蔽工程的防护单元按掩蔽面积按不大于800m2划分,配套工程按掩蔽面积不大于2400m2划分,新规范中人员掩蔽部工程按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2划分,配套工程按建筑面积不大于4000m2划分。这个改动为人防分区与防火分区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地下车库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超过4000m2,最佳的结合就是一个防火分区内设两个防护单元,或一个防火分区即为一个防护单元,防护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平战转换方便。
5、人防门的设置及選用
人防工程口部的第一道门为防护密闭门,有防化要求的人防工程,应设置防毒(密闭)通道,防毒通道、密闭通道应设置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各一道或两道密闭门。
人防门的选用应按国家人防办的相关要求和标准选用,应充分考虑平战结合,既满足平时使用,又符合战时的快捷转换。按规范要求人防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满足每100人不小于0.30m宽度计算确定,且每樘门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门洞净宽之和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及与其它人防工程的连通口和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防爆波活门不宜设置在受常规武器或弹片等直接命中的部位。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当前地下室整体面积在不断扩大,人防设计也不断复杂化,因此设计人员对于安全因素的考虑要更加细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保证战备效益,进而提高计水平,保证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2]门玉明、王启耀:地下建筑结构[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08。
[3]骆沙.防空洞地下室建筑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民营科枝,2011.09
[4]龙彦妃.防空洞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若干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0.09:128。
关键词:地下室;人防工程;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在一些中心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紧缺,越来越多的建筑和城市交通有向着地下发展的趋势。再加上私家车拥有量逐年递增,地下室不论作为停车库还是商业、餐饮使用皆是一个很好的功能空间。因此,对于地下室空间如何设计和分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但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充分挖掘地下空间的潜力。
一、地下室建筑设计的难点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住房供应不断紧张,加之受到城市私家车辆增多的影响,开发和建设地下建筑物深受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解决城市土地供应矛盾的主要手段,也是缓解住房压力的首要因素。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地下室建筑工程极为复杂,涉及到的专业性较强,这就需要在设计工作中综合考虑防火、防水、防震、通风、人防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但是因为很多地下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都只是考虑到正常使用极限设计情况,对于施工过程和洪水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工程中经常会产生渗漏、沉降等质量隐患。地下室作为建筑工程结构中一个系统化工程,其涉及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选择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导致的工程施工难点也偏多。但是概括分析来说,在地下工程设计中主要的难点在于平面设计、防火设计、防水设计等方面。
二、防空地下室的设计特点与一般原则
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应根据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规划,地上与地下建筑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做到地上地下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在保证战时完成所赋予的各项任务时,要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如建设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游乐设施等,以更好地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
城市地面建筑物的下面,各种埋设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较多,设计防空地下室时应尽量避开。对于非人防工程本身所需的一切管道,不允许穿越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地下室。当因条件限制需要穿过其顶板时,只允许公称直径不大于150mm的管道穿过,但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地面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对于战时各种破坏因素有一定的削弱作用,设计防空地下室时既要考虑这一因素,又要考虑地面建筑物因战时极易发生火灾而产生高温和大量有害气体,对密闭性能不好的地下室内隐蔽的人员造成伤害或不能忍受的热环境的防备。
防空地下室的面积,一般宜与地面建筑的底层面积相同。防空地下室的内外墙、柱等承重结构,应尽量与地面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相互对应。
防空地下室设计既要符合战时防护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考虑平时使用功能要求,当二者要求不一致时,设计中应具有平战功能转换措施,该措施应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防空地下室的功能转换。
三、地下室设计要点
1、要合理划分人防区域
人防区域的基本位置要统筹各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只有选定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为后续共层夯实基础。人防区域不能过于集中。要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杜绝因设计缺陷造成的浪费。人防区域是人防地下室建筑的重点,建筑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这样才能在战时发挥应有的效果。要合理划分保护区与非保护区,根据平时与战时要求来确定地下室的具体层高。人民防空地下室梁底净高要大于2.0米,室内净高要大于2.4米,也要符合平时使用的功能。人防地下室的面积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根据遮蔽所等级执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要特别注意防水,水往低处流是人尽皆知的自然规律,人防地下室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容易受到污水污染。建筑单位要合理选择防水效果明显的建筑材料,这样地下室建成后才能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水标准。
2、人防地下室口部设计
人防地下室的口部设计要充分考虑出入口的位置。口部的位置对于人员的流通至关重要,战争时期能够让慌乱不堪的人们井然有序地进入人防地下室是出入口位置选择的原则。每个防护单元至少设计两个出入口,出入口不能过于集中。出入口周围加注安全出口的说明。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计者可以将战时出入口与平时出入口合并,到战时在对出入口进行加固,这样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当然,出入口位置的选择不能仅考虑出入方便,也要把周围的环境质量计算在内,充分考虑出入口外部的建筑物、交通等环境。
由于战时与平时出入口的功能有差异,出入口的大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在平时,出入口就是一道普通的门,每天会有很多人流,因此出入口的宽度应当尽可能宽;在战时,出入口变成防护空袭的屏障,是抵御空袭的第一道护栏,因此,开口的大小越小越好。但也没必要为了平战两用而专门设置两道门。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一大原则是平战结合,出入口的设计正式这一原则的直接体现。人防地下室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平时,因此出入口开始建设时没必要选择防爆门、防化门等,但要为防爆门的安装预留空间。到战争时期能够迅速加固出入口。
3、防空地下室内部装修设计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规范规定: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须抹灰。但这不是说对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采取任何的装饰而外露混凝土板面;顶板不须抹灰的初衷是为了避免由于振动使抹灰。但这不是说对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采取任何的装饰而外露混凝土板面层脱落而砸伤人而进行的相应规定;同时该规范还规定了:防空地下室的装修须按照战时以及平时的功能需要进行设计,并按照适用、经济以及美观的原则进行确定。在灯光、色彩以及饰面材料的处理上,对于改善地下空间的环境条件必须是有利的方可。因此,可以在人防顶板处刮一层白色水泥腻子,然后喷涂白色涂料从而增加室内的亮度。
4、防火设计
人防防护单元分区与防火分区尽量结合设置,避免人防分区跨越防火分区。GB50038-2005与GB50038-94相比,防护单元的建筑面积做了较大的改动。原规范中人员掩蔽工程的防护单元按掩蔽面积按不大于800m2划分,配套工程按掩蔽面积不大于2400m2划分,新规范中人员掩蔽部工程按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2划分,配套工程按建筑面积不大于4000m2划分。这个改动为人防分区与防火分区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地下车库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超过4000m2,最佳的结合就是一个防火分区内设两个防护单元,或一个防火分区即为一个防护单元,防护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平战转换方便。
5、人防门的设置及選用
人防工程口部的第一道门为防护密闭门,有防化要求的人防工程,应设置防毒(密闭)通道,防毒通道、密闭通道应设置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各一道或两道密闭门。
人防门的选用应按国家人防办的相关要求和标准选用,应充分考虑平战结合,既满足平时使用,又符合战时的快捷转换。按规范要求人防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满足每100人不小于0.30m宽度计算确定,且每樘门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门洞净宽之和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及与其它人防工程的连通口和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防爆波活门不宜设置在受常规武器或弹片等直接命中的部位。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当前地下室整体面积在不断扩大,人防设计也不断复杂化,因此设计人员对于安全因素的考虑要更加细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保证战备效益,进而提高计水平,保证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2]门玉明、王启耀:地下建筑结构[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08。
[3]骆沙.防空洞地下室建筑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民营科枝,2011.09
[4]龙彦妃.防空洞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若干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0.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