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京工商大学文科实践中心在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称号后,着手全面推进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与创新发展,其重点是优化和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核心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目的是使学校实践教学工作协调发展,不断进步。具体任务是:改变过去较为单一的实践课程模式,避免“以偏概全”,探索并构建了全新的“实验、实训、实习、科研、创新创业、竞赛”的“六位一体”实践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内涵建设 六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 综合能力培养
1 建设背景
我校是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满足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提出的“知识面要宽,基础要扎实,适应性要强,实践创新能力要高”等要求。实践教学因其相对理论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参与性、综合性与创造性等特点,可有效突破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时空局限,缩短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教育部大力推进教育“质量工程”的背景下,学校更是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力度。多年的成果积淀,使学校实践教学基地之一的文科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7年获得了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称号。这是我校发展历史上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改革首次获得国家级认可的荣誉,是校领导长期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的结果,是全校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中心全体人员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的结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学校领导和中心教师也清醒地认识到,前期的建设成果与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距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内涵建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国家级示范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缺少对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创业、参加竞赛等实践活动的全方位支持;二是实践课程模式较少,实践课程设置还未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相互协调发展的格局;三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缺乏高质量的系统设计和引领,实验、实习等课程“模式单一、简单分散,层次偏低”现象普遍存在。
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中心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以教育部“质量工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契机,以示范中心承担的探索和创新任务为引领,坚持以大学生能力提升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打破过去示范中心作用有限和实践课程模式单一的格局,积极探索和构建“实验、实训、实习、科研、创新创业、竞赛”六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优势互补、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强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为经济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 “六位一体”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在原有实践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心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具体指导下,着手全面推进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与创新发展。经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已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各类实践性课程60多门,实现了经济管理22个相关专业的全覆盖,“六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格局初步形成。
2.1 “六位一体”内容之一:实验类课程建设
实验是指为检验、论证已知理论或结论正确与否或是为探索和研究某些问题而实施的具体的、有步骤的、有数据的、有算法的操作行为。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是专门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解释经济、管理等理论问题或现象而开设的。按照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心实验课程建设注重实验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尤其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互动性、启发性、完整性,从而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统性的实验课程体系。在具体环节和功能区分上,既注意把握基础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和综合实验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又力争体现验证性、应用性、研究性实验诸多手段的个性化效果,切实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程改革中,中心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要求实验课程必须有实验报告,要预设实验目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操作,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阐述实验结果。通过系统化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分析和动手验证与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2.2 “六位一体”内容之二:实训类课程建设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可控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这类课程以专项业务导向为主,主要形式是通过模拟软件再现企业实际业务的规范及操作流程,如:财务会计、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贸易单证等,使学生在接近于真实业务的软件实训平台上进行操练,通过一个个具体单项业务,熟悉经济管理活动基本要求,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实现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教”与“干中学”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中心不仅自己开设了不少实训类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税收一体化、银行柜台业务等课程,而且还为经济管理专业所需的业务技能实训课程提供优质的软硬件平台和环境支持。
2.3 “六位一体”内容之三:实习类课程建设
实习类课程是以综合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放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综合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不仅提供实习机会的单位有限,即使有单位接收实习学生也往往是走过场,效果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心与公司配合,主动研发并开设了经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在校内模拟社会实习环境,搭建仿真实习平台,通过业务资料真实化,场地情景化,业务流程逼真化,配合若干主题与环节,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地将实际的业务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仿真实习中获得对经济管理实际运行的充分体验。在具体方法上,则是根据实际部门的业务流转单据,设计业务流程,并按照组织结构进行岗位分工,设定不同角色,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体验、岗位轮换、团队合作等全过程地参与实习活动,感受真实的实习内涵,实现职能岗位轮换训练和跨专业的业务集成训练。 这样做的好处是:(1)可较好地解决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在校内就可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实习机会,在受控条件下,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业务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2)加深学生对经济运行规范和经营管理的认识,锻炼和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熟悉业务之间的关联与流程的能力;(3)使学生身在学校,就可在仿真场景中应用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强化岗位认同感,发现自己与岗位要求的差距。
2.4 “六位一体”内容之四:科研性实验课程建设
科研性实验是将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并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的一种训练形式。科研性实验也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面对学校高度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的现实要求,中心积极创造条件,为学校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办学实力提供科研实验支撑和保障。围绕科研性实验课程建设,中心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组织相关学院和中心教师开展科研实验能力培训,重点培训如何开设科研性实验课程,如组织实验经济学课程培训;组织教师观摩国内外专家讲授行为分析实验课程;组织中心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等。二是购买科研用信息数据和工具软件,如天相财经信息系统,EVIEWS,SPSS分析软件等,保证科研性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三是开设研究性实验课程,如期货市场分析、投资技术分析、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等。四是配合会计专业建立“行为会计分析”实验室。五是中心教师对学生的创新科研活动给予专门指导,并辅导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六是整合实验课程内容,在已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内容,鼓励并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环节转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中心还设立专用实验室并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全天候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与创新活动;学生的课外研究性实验、科学竞赛、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活动也都在此进行。
2.5 “六位一体”内容之五: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创新创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思维和能力的课程。这门课程是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新获取的信息,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我校学生过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一直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平台支持和系统专业的教学指导。相对其他高校而言,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总体发展缓慢。为改变这一局面,中心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精神,一方面,主动积极开设全校性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识性课程,逐渐增加创业类相关课程,如面向本科生开设创业实践课程,面向研究生开设创业投资实务与案例研究课程;另一方面,在现有实验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内容,如电子商务模拟、企业资源规划等课程均增加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和训练。此外,中心正积极探索适当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我校学科横跨工科和商科、门类较为齐全的优势,力争以选修课程带动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展,以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展促进课程改革,积极筹建大学生创业成果孵化平台,为逐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6 “六位一体”内容之六:实践能力竞赛类课程建设
大学生参加实践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整合知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年全国和地方都会举办多种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竞赛,对学生来说,参加这类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展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其过程充满着竞争与合作、交流与分享的快乐。为帮助部分优秀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竞赛,中心充分利用自己在实践教学平台和师资方面的优势,把辅导学生参赛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针对不同的竞赛项目,中心专门安排教师,从难度、深度和广度上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并以集训的形式,对选拔出的优秀学生给予全程高强度训练和指导。此外,中心还专门提供场地和设备、软件等供学生参赛前训练所用。几年来,主要参赛项目有:“MBA企业竞争模拟挑战赛” “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用友高校创业者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北京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GMC经营决策大赛”“物流决策模拟大赛”等。学生在中心和学院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充满自信,在参加国家级和北京市大学生各类综合能力竞赛中,屡获佳绩。
3 “六位一体”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3.1 高水平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是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这是“六位一体”实践课程模式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如今,中心已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负责人的高水平专职实践教师队伍。专职实践室人员共22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6人;博士(含在读)6人,硕士11人。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相对稳定、富有活力的实践教学队伍。为了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心每年不仅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而且定期举行学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听取各种反馈意见,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工作目前已实现常态化。
3.2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度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从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文件、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中心遵照学校教学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实践教学秩序和行为。中心先后制定了教学实践室管理及工作规程、实践教学工作条例、学生实践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等管理办法,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40多份。 3.3 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建设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中心提倡采用任务导向和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指师生根据设计好的具体任务,共同确定的实践教学行动,启发思考并引导教学过程的方法,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式的学习达到应用能力的培养。任务导向、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法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主张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通过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了以“教”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向以“做中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协调、监督、控制与评估等。实验的组织实施由学生完成,学生了解实验背景或案例,自行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查找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进行交流答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4 相关配套项目建设
至2012年,中心大部分实践教学设备得到了更新,为方便教学和训练,中心还建立实践课程案例库,汇集了10多门实践课程的约100条案例;中心还为主讲教师拍摄了实践课程视频片12部并上传到中心网站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在此期间,中心组织教师开展了实践课程题库建设,共有15门实践课程建立了规范的题库并投入实际使用,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出题时的工作量。
4 应用情况与实施效果
4.1 优化了对学生的培养
“六位一体”实践课程体系自2008年逐步形成以来,在全校各专业实施,受到学生高度认可,大家普遍认为:“六位一体”课程体系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多种选择。通过全方位的实践课学习与训练,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更多地认识所学专业的业务内容,对所学专业对应行业的工作流程有更深入的认识。此外,还培养了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掌握、分类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参与课外实践活动面超过50%。从2008年以来,在中心和学院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在参加北京市和全国大学生各类实践创新能力大赛中屡获佳绩。如学校代表队获2008年“MBA企业竞争模拟挑战赛” 亚军、优胜奖;“‘用友杯’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北京赛区冠军;“2008年第5届用友高校创业者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北京地区一等奖;“2008年第四届‘用友杯’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2010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北京赛区总决赛一等奖;“第6届用友高校创业者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全国总决赛优胜奖;“2011年第七届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北京总决赛二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2年在“北京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中,我校有6支代表队获得二等奖。
用人单位对我校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也给予高度评价。几年来,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左右。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上手能力、协作能力都较强。从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的毕业生质量调查看,优良率超过97%。
4.2 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产生了良好影响
2008年《开拓创新,建设资源共享的一流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系列特色教材建设》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首都服务业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开拓创新,建设资源共享的一流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荣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中心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同年中心还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2008年以来,中心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14部。“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建设和创新研究”和“把市场建在教室,把企业交给同学”获批为北京市级教改项目并已于2008年结题。
中心在不断完善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努力探索与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成果也引起了社会同仁的广泛关注,从2008年至今已经有320多所国内外高等院校教师来校参观,非常认同中心转变经济管理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并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此外,中心还接待了国外20多所高校领导考察交流,成为我校对外合作办学的重要窗口与平台,产生了广泛的辐射作用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1]4号.
[2]赵学凯.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6):41-42.
[3]毛志山,陈志浩.经济管理实验的方法、手段及应用[C].第十届全国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及实验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10.
[4]古天龙.构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1-4.
[5]周晓文.文科实验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34-137.
[6]赵学凯,施丽中.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合格经管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6):34-36.
[7]那景芳,徐小平,段建民.多层次内容循环渐进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07-109.
[8]曾雪丽,冯彦武.对高校文科实验教学管理的若干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165-168.
[9]倪哲明.探索设计性综合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3(5):79-81.
[10]李红阳,王立峰.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11-114.
[11]李国臣,耿彦秋.立足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9(6):69-71.
[12]张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1):22-26.
关键词:内涵建设 六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 综合能力培养
1 建设背景
我校是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满足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提出的“知识面要宽,基础要扎实,适应性要强,实践创新能力要高”等要求。实践教学因其相对理论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参与性、综合性与创造性等特点,可有效突破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时空局限,缩短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教育部大力推进教育“质量工程”的背景下,学校更是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力度。多年的成果积淀,使学校实践教学基地之一的文科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7年获得了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称号。这是我校发展历史上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改革首次获得国家级认可的荣誉,是校领导长期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的结果,是全校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中心全体人员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的结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学校领导和中心教师也清醒地认识到,前期的建设成果与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距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内涵建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国家级示范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缺少对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创业、参加竞赛等实践活动的全方位支持;二是实践课程模式较少,实践课程设置还未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相互协调发展的格局;三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缺乏高质量的系统设计和引领,实验、实习等课程“模式单一、简单分散,层次偏低”现象普遍存在。
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中心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以教育部“质量工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契机,以示范中心承担的探索和创新任务为引领,坚持以大学生能力提升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打破过去示范中心作用有限和实践课程模式单一的格局,积极探索和构建“实验、实训、实习、科研、创新创业、竞赛”六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优势互补、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强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为经济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 “六位一体”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在原有实践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心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具体指导下,着手全面推进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与创新发展。经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已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各类实践性课程60多门,实现了经济管理22个相关专业的全覆盖,“六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格局初步形成。
2.1 “六位一体”内容之一:实验类课程建设
实验是指为检验、论证已知理论或结论正确与否或是为探索和研究某些问题而实施的具体的、有步骤的、有数据的、有算法的操作行为。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是专门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解释经济、管理等理论问题或现象而开设的。按照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心实验课程建设注重实验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尤其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互动性、启发性、完整性,从而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统性的实验课程体系。在具体环节和功能区分上,既注意把握基础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和综合实验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又力争体现验证性、应用性、研究性实验诸多手段的个性化效果,切实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程改革中,中心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要求实验课程必须有实验报告,要预设实验目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操作,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阐述实验结果。通过系统化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分析和动手验证与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2.2 “六位一体”内容之二:实训类课程建设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可控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这类课程以专项业务导向为主,主要形式是通过模拟软件再现企业实际业务的规范及操作流程,如:财务会计、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贸易单证等,使学生在接近于真实业务的软件实训平台上进行操练,通过一个个具体单项业务,熟悉经济管理活动基本要求,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实现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教”与“干中学”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中心不仅自己开设了不少实训类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税收一体化、银行柜台业务等课程,而且还为经济管理专业所需的业务技能实训课程提供优质的软硬件平台和环境支持。
2.3 “六位一体”内容之三:实习类课程建设
实习类课程是以综合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放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综合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不仅提供实习机会的单位有限,即使有单位接收实习学生也往往是走过场,效果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心与公司配合,主动研发并开设了经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在校内模拟社会实习环境,搭建仿真实习平台,通过业务资料真实化,场地情景化,业务流程逼真化,配合若干主题与环节,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地将实际的业务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仿真实习中获得对经济管理实际运行的充分体验。在具体方法上,则是根据实际部门的业务流转单据,设计业务流程,并按照组织结构进行岗位分工,设定不同角色,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体验、岗位轮换、团队合作等全过程地参与实习活动,感受真实的实习内涵,实现职能岗位轮换训练和跨专业的业务集成训练。 这样做的好处是:(1)可较好地解决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在校内就可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实习机会,在受控条件下,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业务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2)加深学生对经济运行规范和经营管理的认识,锻炼和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熟悉业务之间的关联与流程的能力;(3)使学生身在学校,就可在仿真场景中应用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强化岗位认同感,发现自己与岗位要求的差距。
2.4 “六位一体”内容之四:科研性实验课程建设
科研性实验是将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并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的一种训练形式。科研性实验也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面对学校高度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的现实要求,中心积极创造条件,为学校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办学实力提供科研实验支撑和保障。围绕科研性实验课程建设,中心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组织相关学院和中心教师开展科研实验能力培训,重点培训如何开设科研性实验课程,如组织实验经济学课程培训;组织教师观摩国内外专家讲授行为分析实验课程;组织中心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等。二是购买科研用信息数据和工具软件,如天相财经信息系统,EVIEWS,SPSS分析软件等,保证科研性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三是开设研究性实验课程,如期货市场分析、投资技术分析、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等。四是配合会计专业建立“行为会计分析”实验室。五是中心教师对学生的创新科研活动给予专门指导,并辅导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六是整合实验课程内容,在已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内容,鼓励并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环节转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中心还设立专用实验室并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全天候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与创新活动;学生的课外研究性实验、科学竞赛、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活动也都在此进行。
2.5 “六位一体”内容之五: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创新创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思维和能力的课程。这门课程是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新获取的信息,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我校学生过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一直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平台支持和系统专业的教学指导。相对其他高校而言,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总体发展缓慢。为改变这一局面,中心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精神,一方面,主动积极开设全校性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识性课程,逐渐增加创业类相关课程,如面向本科生开设创业实践课程,面向研究生开设创业投资实务与案例研究课程;另一方面,在现有实验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内容,如电子商务模拟、企业资源规划等课程均增加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和训练。此外,中心正积极探索适当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我校学科横跨工科和商科、门类较为齐全的优势,力争以选修课程带动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展,以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展促进课程改革,积极筹建大学生创业成果孵化平台,为逐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6 “六位一体”内容之六:实践能力竞赛类课程建设
大学生参加实践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整合知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年全国和地方都会举办多种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竞赛,对学生来说,参加这类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展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其过程充满着竞争与合作、交流与分享的快乐。为帮助部分优秀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竞赛,中心充分利用自己在实践教学平台和师资方面的优势,把辅导学生参赛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针对不同的竞赛项目,中心专门安排教师,从难度、深度和广度上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并以集训的形式,对选拔出的优秀学生给予全程高强度训练和指导。此外,中心还专门提供场地和设备、软件等供学生参赛前训练所用。几年来,主要参赛项目有:“MBA企业竞争模拟挑战赛” “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用友高校创业者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北京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GMC经营决策大赛”“物流决策模拟大赛”等。学生在中心和学院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充满自信,在参加国家级和北京市大学生各类综合能力竞赛中,屡获佳绩。
3 “六位一体”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3.1 高水平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是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这是“六位一体”实践课程模式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如今,中心已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负责人的高水平专职实践教师队伍。专职实践室人员共22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6人;博士(含在读)6人,硕士11人。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相对稳定、富有活力的实践教学队伍。为了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心每年不仅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而且定期举行学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听取各种反馈意见,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工作目前已实现常态化。
3.2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度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从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文件、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中心遵照学校教学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实践教学秩序和行为。中心先后制定了教学实践室管理及工作规程、实践教学工作条例、学生实践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等管理办法,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40多份。 3.3 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建设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中心提倡采用任务导向和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指师生根据设计好的具体任务,共同确定的实践教学行动,启发思考并引导教学过程的方法,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式的学习达到应用能力的培养。任务导向、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法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主张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通过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了以“教”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向以“做中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协调、监督、控制与评估等。实验的组织实施由学生完成,学生了解实验背景或案例,自行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查找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进行交流答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4 相关配套项目建设
至2012年,中心大部分实践教学设备得到了更新,为方便教学和训练,中心还建立实践课程案例库,汇集了10多门实践课程的约100条案例;中心还为主讲教师拍摄了实践课程视频片12部并上传到中心网站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在此期间,中心组织教师开展了实践课程题库建设,共有15门实践课程建立了规范的题库并投入实际使用,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出题时的工作量。
4 应用情况与实施效果
4.1 优化了对学生的培养
“六位一体”实践课程体系自2008年逐步形成以来,在全校各专业实施,受到学生高度认可,大家普遍认为:“六位一体”课程体系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多种选择。通过全方位的实践课学习与训练,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更多地认识所学专业的业务内容,对所学专业对应行业的工作流程有更深入的认识。此外,还培养了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掌握、分类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参与课外实践活动面超过50%。从2008年以来,在中心和学院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在参加北京市和全国大学生各类实践创新能力大赛中屡获佳绩。如学校代表队获2008年“MBA企业竞争模拟挑战赛” 亚军、优胜奖;“‘用友杯’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北京赛区冠军;“2008年第5届用友高校创业者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北京地区一等奖;“2008年第四届‘用友杯’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2010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北京赛区总决赛一等奖;“第6届用友高校创业者经营模拟沙盘对抗赛”全国总决赛优胜奖;“2011年第七届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北京总决赛二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2年在“北京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中,我校有6支代表队获得二等奖。
用人单位对我校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也给予高度评价。几年来,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左右。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上手能力、协作能力都较强。从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的毕业生质量调查看,优良率超过97%。
4.2 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产生了良好影响
2008年《开拓创新,建设资源共享的一流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系列特色教材建设》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首都服务业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开拓创新,建设资源共享的一流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荣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中心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同年中心还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2008年以来,中心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14部。“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建设和创新研究”和“把市场建在教室,把企业交给同学”获批为北京市级教改项目并已于2008年结题。
中心在不断完善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努力探索与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成果也引起了社会同仁的广泛关注,从2008年至今已经有320多所国内外高等院校教师来校参观,非常认同中心转变经济管理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并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此外,中心还接待了国外20多所高校领导考察交流,成为我校对外合作办学的重要窗口与平台,产生了广泛的辐射作用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1]4号.
[2]赵学凯.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6):41-42.
[3]毛志山,陈志浩.经济管理实验的方法、手段及应用[C].第十届全国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及实验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10.
[4]古天龙.构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1-4.
[5]周晓文.文科实验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34-137.
[6]赵学凯,施丽中.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合格经管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6):34-36.
[7]那景芳,徐小平,段建民.多层次内容循环渐进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07-109.
[8]曾雪丽,冯彦武.对高校文科实验教学管理的若干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165-168.
[9]倪哲明.探索设计性综合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3(5):79-81.
[10]李红阳,王立峰.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11-114.
[11]李国臣,耿彦秋.立足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9(6):69-71.
[12]张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