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习惯是由不断重复而逐渐形成的稳定的自觉行为。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与别人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强化正面的作用,培养听讲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倾听是保证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行为习惯。一年级的孩子单纯、好动、易兴奋,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可塑性很强,教师应抓住这一特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展开教育,通过强化发扬学生的积极行为,抑制学生的消极行为培养其良好的倾听习惯。在课堂上,要密切关注学生正面的、积极的现象,并恰当适时地加以赞扬,避免出现教者讲得声嘶力竭、“听众”听得无动于衷的现象。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语言的童趣化,让学生乐于倾听
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概括,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听起来就乏味,易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练、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适应一年级学生的童趣需求。有经验的老师常常把问题情况编成简短的小故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比一比”中,教师可设置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引起探究:在大森林里,一条蜿蜒的小河边,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他们有的般砖,有的扛木头,连河里的小鱼也被惊动了,禁不住蹦出了水面。请小朋友猜一猜,小动物在帮谁盖房子?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啦?怎样知道哪种小动物来得多一些?随着主题情境图的出示,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听得趣味盎然,津津有味,就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注重实践活动,确保倾听效果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用耳听数学,更要用手做数学。动眼不动脑,会使人视而不见;动耳不动脑,会使人充耳不闻;动手不动脑,只会盲动;动口不动脑,只会瞎说。可见,只有手、耳、眼、脑多感官协同参与,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还能把知识操作起来、展示出来,这才是倾听的最高境界。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我组织了这样的活动:学生以4人为一组,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放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出不同的分法,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可以放在一起的放在一起,并尽量不要重复。学生分铅笔的方法多种多样,出乎我的意料。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发挥了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在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同时对同组内的活动有了积极的回应,使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善待学生的见解,培养交流的习惯
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包容。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在这样的关系中,他们敢想、敢说、敢试。一般情况下,学生新颖的独特的解法大多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如果教师过早地匆忙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即使学生的想法简单可笑,也应鼓励并加以引导,不可打击其积极性,熄灭其智慧的火花,但也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思考,忌漫无边际,无针对性,迷失数学味。
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看见10-1你还想到什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有的说看见10-9=1就可以想到10-9=1;也有的说看见了10-1就可以想到一捆有10支铅笔,一天早上我用了1支,还剩9支,如果每天用1支,够用10天;有的还说可以想到10比1多了9……可见课堂上孩子是常有奇思妙想,就看教师怎样把这些知识花絮纺织成绚丽彩锦。
三、构建动态的评价体系,培养自律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伴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新的评价理念应运而生。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发展等功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榜样示范,激发自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好模仿、好争胜的特点,及时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并反复加以强化,这样,受到规则认同的行为逐渐在学生身上稳定下来。如许多教师常用‘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心灵手巧?”“看一看,哪个小组分工合理?”对一年级的孩子要坚持正面教育,运用启发、说服、鼓励的方法进行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还可以用伟人及英雄的形象鼓舞孩子,以表扬孩子的正面行为,树立孩子的好榜样。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的火眼金睛,要意识到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都是值得赞扬和激励的,使他们获得“我能行”的内在学习动力,实现自律。
(二)评价动态,促进自律
过去评价学生注重采用终结性的评价,只关注最后学习的结果,而学习过程常常被忽略了。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和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自学形成。如我在教学中开展成长记录卡活动,有意识地把全班学生重新组合,按智力发展与行为习惯编排座位,组合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有4名学生。教师适当对4名学生进行分工,有人负责上课认真听讲,有人负责作业认真完成,有人负责小组讨论积极,有人负责能想出不同方法,定时把情况记录下来,定期进行奖励。它立足以发展的角度评价孩子,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记录成长与进步,减少消极感受,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从而不断激励孩子的进步,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动态化,当孩子在参与这项活动时,每评价一项,就经历一次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从而促进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什么是素质,当老师教的东西都遗忘了以后,剩下的就是素质。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左右命运。面对刚进入课堂的一年级孩子,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养成他们听课的习惯、合作的习惯、自律的习惯,一旦这些习惯折射成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奉献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持之以恒,不厌其烦的,时时处处的贯彻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强化正面的作用,培养听讲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倾听是保证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行为习惯。一年级的孩子单纯、好动、易兴奋,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可塑性很强,教师应抓住这一特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展开教育,通过强化发扬学生的积极行为,抑制学生的消极行为培养其良好的倾听习惯。在课堂上,要密切关注学生正面的、积极的现象,并恰当适时地加以赞扬,避免出现教者讲得声嘶力竭、“听众”听得无动于衷的现象。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语言的童趣化,让学生乐于倾听
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概括,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听起来就乏味,易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练、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适应一年级学生的童趣需求。有经验的老师常常把问题情况编成简短的小故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比一比”中,教师可设置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引起探究:在大森林里,一条蜿蜒的小河边,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他们有的般砖,有的扛木头,连河里的小鱼也被惊动了,禁不住蹦出了水面。请小朋友猜一猜,小动物在帮谁盖房子?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啦?怎样知道哪种小动物来得多一些?随着主题情境图的出示,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听得趣味盎然,津津有味,就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注重实践活动,确保倾听效果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用耳听数学,更要用手做数学。动眼不动脑,会使人视而不见;动耳不动脑,会使人充耳不闻;动手不动脑,只会盲动;动口不动脑,只会瞎说。可见,只有手、耳、眼、脑多感官协同参与,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还能把知识操作起来、展示出来,这才是倾听的最高境界。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我组织了这样的活动:学生以4人为一组,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放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出不同的分法,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可以放在一起的放在一起,并尽量不要重复。学生分铅笔的方法多种多样,出乎我的意料。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发挥了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在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同时对同组内的活动有了积极的回应,使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善待学生的见解,培养交流的习惯
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包容。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在这样的关系中,他们敢想、敢说、敢试。一般情况下,学生新颖的独特的解法大多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如果教师过早地匆忙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即使学生的想法简单可笑,也应鼓励并加以引导,不可打击其积极性,熄灭其智慧的火花,但也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思考,忌漫无边际,无针对性,迷失数学味。
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看见10-1你还想到什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有的说看见10-9=1就可以想到10-9=1;也有的说看见了10-1就可以想到一捆有10支铅笔,一天早上我用了1支,还剩9支,如果每天用1支,够用10天;有的还说可以想到10比1多了9……可见课堂上孩子是常有奇思妙想,就看教师怎样把这些知识花絮纺织成绚丽彩锦。
三、构建动态的评价体系,培养自律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伴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新的评价理念应运而生。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发展等功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榜样示范,激发自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好模仿、好争胜的特点,及时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并反复加以强化,这样,受到规则认同的行为逐渐在学生身上稳定下来。如许多教师常用‘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心灵手巧?”“看一看,哪个小组分工合理?”对一年级的孩子要坚持正面教育,运用启发、说服、鼓励的方法进行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还可以用伟人及英雄的形象鼓舞孩子,以表扬孩子的正面行为,树立孩子的好榜样。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的火眼金睛,要意识到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都是值得赞扬和激励的,使他们获得“我能行”的内在学习动力,实现自律。
(二)评价动态,促进自律
过去评价学生注重采用终结性的评价,只关注最后学习的结果,而学习过程常常被忽略了。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和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自学形成。如我在教学中开展成长记录卡活动,有意识地把全班学生重新组合,按智力发展与行为习惯编排座位,组合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有4名学生。教师适当对4名学生进行分工,有人负责上课认真听讲,有人负责作业认真完成,有人负责小组讨论积极,有人负责能想出不同方法,定时把情况记录下来,定期进行奖励。它立足以发展的角度评价孩子,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记录成长与进步,减少消极感受,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从而不断激励孩子的进步,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动态化,当孩子在参与这项活动时,每评价一项,就经历一次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从而促进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什么是素质,当老师教的东西都遗忘了以后,剩下的就是素质。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左右命运。面对刚进入课堂的一年级孩子,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养成他们听课的习惯、合作的习惯、自律的习惯,一旦这些习惯折射成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奉献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持之以恒,不厌其烦的,时时处处的贯彻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