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课堂教学,关键是更新教育理念,用新的理念来武装头脑,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任何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实质上都是一个不断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理念的过程,英语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对于新课程倡导的主体、情感、体验等理念,作为教师的我们似乎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我们是否成功地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行为中呢?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真正体现了这些理念呢?
多年来通过对自身及同仁的教学体验与观察,我发现只有部分教师能将这些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只有部分教学行为体现了这些理念,没能真正实现新课改的整体推进。有不少老师存在着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走入了误区。
一、课堂上只注重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度
听课时,我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上卡住了,但教师往往怕完不成自己的教学进度,没有停下来解释,而是仍将教学继续进行下去。有位专家曾经讲过:课堂效率=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接受度。课堂效率的实质,是教与学的协同共进,只有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步调一致,才可能做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我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对夫妇带着3岁的孩子到公园散步。刚进公园时,孩子特别兴奋,在父母的身前身后窜来窜去。可当走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脚步开始慢了下来,而父母仍然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进。起初,孩子在父母的诱导下还能努力跟上父母的步伐,但随着体力的消耗,孩子开始累了,不愿走路,要求父母抱着走,而父母仍坚持要孩子自己走;最后在孩子大哭之后,父母不得不抱着孩子散步。
显然,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在父母自己身上,在这种超越孩子自身能力的过程中,孩子不但对散步失去了兴趣,而且还学会了依赖父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刚开学时,每个学生都兴奋不已,感觉对学习的态度焕然一新。可过了两三周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变得越来越差了;刚开始上课时,学生都乐于听讲,但过了约15分钟之后,还能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就越来越少了。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正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就像孩子的步伐无法跟上父母的速度一样。而我们教师通常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进度,而把导致学生放弃听课或不专心听讲、厌学等原因归结在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接受能力低下上。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进度是上级部门规定的,是教材事先就设计好的,因此是科学的、对的,即使不对也不是自己可以改变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具有真实教育意义的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从目标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进度。要想在课堂上有较快的教学进度和较高的学习接受度,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地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把教材从“厚”读到“薄”,在上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就教学内容谈教学内容,要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用自己的教学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要愿意花时间打基础,只有基础扎实的进度才会达到真实且可持续的效果。我曾经花近一个月的时间教国际音标,当学生较好地掌握音标后,我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上就相应加快了速度,结果我的整体教学效果要比别人好。
二、课堂上要给学生“留余地”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有的教师仍游离于课堂形式,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课堂采取满堂灌,不留给学生思考、消化的空间。
美国教育家苏那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做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可见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是多么得重要。在英语课堂上适当留给学生一些自由的英语空间,有助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不管是在revision, presentation,practice,consolidation还是evaluation环节都应适当的“留余地”,让学生有自我体验的过程和感受英语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英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避免单纯、机械的语言教学模式,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课程还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余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课堂活动缺乏深度和创造性,过于简单化、形式化
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产生了一些迷惘和偏差。一是将活动简单化、学科化,认为只要学生动口动手了,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做着与学科课堂大同小异的练习题、诊断题、竞赛题、模拟题即可。其实习题和试卷像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隔绝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感悟生活的联系。二是片面追求教学组织形式的活动化效果,不少教师误以为活动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唱唱跳跳、忙忙碌碌,课堂上看上去热热闹闹,生动活泼,但过于天真的游戏和刻板的角色扮演,使活动缺乏现实感和真实性,活动中动手与动脑脱节,活动缺乏体验与反思,达不到应有的质量和深度,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打了折扣。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沉睡着一位创造大师。”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责任去唤醒这位“沉睡大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广大的英语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使学生活动成为充满乐趣的活动,让各类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强化“成功—快乐”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不断地去努力,去创造,去争取成功,最后达到“Learning is interesting,learning is fun.”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十五中学
对于新课程倡导的主体、情感、体验等理念,作为教师的我们似乎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我们是否成功地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行为中呢?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真正体现了这些理念呢?
多年来通过对自身及同仁的教学体验与观察,我发现只有部分教师能将这些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只有部分教学行为体现了这些理念,没能真正实现新课改的整体推进。有不少老师存在着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走入了误区。
一、课堂上只注重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度
听课时,我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上卡住了,但教师往往怕完不成自己的教学进度,没有停下来解释,而是仍将教学继续进行下去。有位专家曾经讲过:课堂效率=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接受度。课堂效率的实质,是教与学的协同共进,只有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步调一致,才可能做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我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对夫妇带着3岁的孩子到公园散步。刚进公园时,孩子特别兴奋,在父母的身前身后窜来窜去。可当走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脚步开始慢了下来,而父母仍然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进。起初,孩子在父母的诱导下还能努力跟上父母的步伐,但随着体力的消耗,孩子开始累了,不愿走路,要求父母抱着走,而父母仍坚持要孩子自己走;最后在孩子大哭之后,父母不得不抱着孩子散步。
显然,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在父母自己身上,在这种超越孩子自身能力的过程中,孩子不但对散步失去了兴趣,而且还学会了依赖父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刚开学时,每个学生都兴奋不已,感觉对学习的态度焕然一新。可过了两三周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变得越来越差了;刚开始上课时,学生都乐于听讲,但过了约15分钟之后,还能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就越来越少了。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正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就像孩子的步伐无法跟上父母的速度一样。而我们教师通常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进度,而把导致学生放弃听课或不专心听讲、厌学等原因归结在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接受能力低下上。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进度是上级部门规定的,是教材事先就设计好的,因此是科学的、对的,即使不对也不是自己可以改变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具有真实教育意义的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从目标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进度。要想在课堂上有较快的教学进度和较高的学习接受度,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地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把教材从“厚”读到“薄”,在上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就教学内容谈教学内容,要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用自己的教学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要愿意花时间打基础,只有基础扎实的进度才会达到真实且可持续的效果。我曾经花近一个月的时间教国际音标,当学生较好地掌握音标后,我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上就相应加快了速度,结果我的整体教学效果要比别人好。
二、课堂上要给学生“留余地”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有的教师仍游离于课堂形式,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课堂采取满堂灌,不留给学生思考、消化的空间。
美国教育家苏那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做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可见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是多么得重要。在英语课堂上适当留给学生一些自由的英语空间,有助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不管是在revision, presentation,practice,consolidation还是evaluation环节都应适当的“留余地”,让学生有自我体验的过程和感受英语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英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避免单纯、机械的语言教学模式,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课程还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余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课堂活动缺乏深度和创造性,过于简单化、形式化
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产生了一些迷惘和偏差。一是将活动简单化、学科化,认为只要学生动口动手了,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做着与学科课堂大同小异的练习题、诊断题、竞赛题、模拟题即可。其实习题和试卷像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隔绝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感悟生活的联系。二是片面追求教学组织形式的活动化效果,不少教师误以为活动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唱唱跳跳、忙忙碌碌,课堂上看上去热热闹闹,生动活泼,但过于天真的游戏和刻板的角色扮演,使活动缺乏现实感和真实性,活动中动手与动脑脱节,活动缺乏体验与反思,达不到应有的质量和深度,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打了折扣。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沉睡着一位创造大师。”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责任去唤醒这位“沉睡大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广大的英语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使学生活动成为充满乐趣的活动,让各类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强化“成功—快乐”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不断地去努力,去创造,去争取成功,最后达到“Learning is interesting,learning is fun.”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