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课堂教学,关键是更新教育理念,用新的理念来武装头脑,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任何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实质上都是一个不断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理念的过程,英语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对于新课程倡导的主体、情感、体验等理念,作为教师的我们似乎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我们是否成功地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行为中呢?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真正体现了这些理念呢?
  多年来通过对自身及同仁的教学体验与观察,我发现只有部分教师能将这些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只有部分教学行为体现了这些理念,没能真正实现新课改的整体推进。有不少老师存在着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走入了误区。
  一、课堂上只注重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度
  听课时,我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上卡住了,但教师往往怕完不成自己的教学进度,没有停下来解释,而是仍将教学继续进行下去。有位专家曾经讲过:课堂效率=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接受度。课堂效率的实质,是教与学的协同共进,只有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步调一致,才可能做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我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对夫妇带着3岁的孩子到公园散步。刚进公园时,孩子特别兴奋,在父母的身前身后窜来窜去。可当走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脚步开始慢了下来,而父母仍然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进。起初,孩子在父母的诱导下还能努力跟上父母的步伐,但随着体力的消耗,孩子开始累了,不愿走路,要求父母抱着走,而父母仍坚持要孩子自己走;最后在孩子大哭之后,父母不得不抱着孩子散步。
  显然,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在父母自己身上,在这种超越孩子自身能力的过程中,孩子不但对散步失去了兴趣,而且还学会了依赖父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刚开学时,每个学生都兴奋不已,感觉对学习的态度焕然一新。可过了两三周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变得越来越差了;刚开始上课时,学生都乐于听讲,但过了约15分钟之后,还能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就越来越少了。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正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就像孩子的步伐无法跟上父母的速度一样。而我们教师通常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进度,而把导致学生放弃听课或不专心听讲、厌学等原因归结在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接受能力低下上。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进度是上级部门规定的,是教材事先就设计好的,因此是科学的、对的,即使不对也不是自己可以改变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具有真实教育意义的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从目标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进度。要想在课堂上有较快的教学进度和较高的学习接受度,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地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把教材从“厚”读到“薄”,在上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就教学内容谈教学内容,要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用自己的教学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要愿意花时间打基础,只有基础扎实的进度才会达到真实且可持续的效果。我曾经花近一个月的时间教国际音标,当学生较好地掌握音标后,我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上就相应加快了速度,结果我的整体教学效果要比别人好。
  二、课堂上要给学生“留余地”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有的教师仍游离于课堂形式,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课堂采取满堂灌,不留给学生思考、消化的空间。
  美国教育家苏那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做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可见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是多么得重要。在英语课堂上适当留给学生一些自由的英语空间,有助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不管是在revision, presentation,practice,consolidation还是evaluation环节都应适当的“留余地”,让学生有自我体验的过程和感受英语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英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避免单纯、机械的语言教学模式,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课程还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余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课堂活动缺乏深度和创造性,过于简单化、形式化
  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产生了一些迷惘和偏差。一是将活动简单化、学科化,认为只要学生动口动手了,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做着与学科课堂大同小异的练习题、诊断题、竞赛题、模拟题即可。其实习题和试卷像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隔绝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感悟生活的联系。二是片面追求教学组织形式的活动化效果,不少教师误以为活动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唱唱跳跳、忙忙碌碌,课堂上看上去热热闹闹,生动活泼,但过于天真的游戏和刻板的角色扮演,使活动缺乏现实感和真实性,活动中动手与动脑脱节,活动缺乏体验与反思,达不到应有的质量和深度,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打了折扣。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沉睡着一位创造大师。”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责任去唤醒这位“沉睡大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广大的英语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使学生活动成为充满乐趣的活动,让各类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强化“成功—快乐”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不断地去努力,去创造,去争取成功,最后达到“Learning is interesting,learning is fun.”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十五中学
其他文献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沿用到现在,出现的问题逐渐增多,学生写作文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于混乱,最致命的一点是学生普遍产生"厌作"、"怕作
阅读王田葵、何红斌两位先生《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之前夕,我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2005年9月15日在宁远九疑山举行的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祭舜大典结束后,我即乘车从舜帝陵返
<正>1选择后备母猪的表观选择。母猪至少有6对排布均匀、间距合理的乳头,且无盲乳头,无乳头不开孔或内翻;阴户不可太小,亦不能上翘,发育要正常;选留纯种后备母猪,品种特征一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时,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确实暴露了一些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
《园林花卉学》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教学目的。本文总结了笔者对这门课的改革实践。
如何构建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建本科院校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丈在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生物工程专业的内涵等进行分析的
读是培养理解和阅读能力的需要。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我们在加强阅读训练时,是从下面几点做起的。1、注意范读的艺术性。实践证明,语言规范、吐字清
新课标的出台呼唤教学改革,要想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如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充满快乐的气氛、在作业设计中也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现快乐   新课改要求,化学教师要多和学生平等交往,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应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特长,使学生喜欢老师,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
依法执政是指执政党依照究法和法律确定的国家政权运作方式来掌握国家政权的执政方式,实现依法执政的前提是依法授权。本文从中国共产党的授权机关的权力地位出发,进一步探讨目
1发展现状随着羊肉的价格上涨和饲养观念的转变,同心县广大饲养户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用工业化理念发展肉羊产业,从内蒙、甘肃景泰、张掖、武威以及我区固原、彭阳县等地引购5-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