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南宋和清朝词人作品的分析,本文重点阐述词在演进过程中与世变的密切关系,说明本来是艳曲小令的歌词是怎样发展成为能够抒发作者博大情怀的古典韵文。
关键词:词 世变 演进 爱国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a)-0231-02
1 词由艳曲小令发起,直到抒发个人志意和胸怀
世变与词的风格的演变有很密切的关系。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是歌宴酒席之间的艳词,后蜀的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明确地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可见,是为了增加诗人文士们游乐、宴饮之间的欢。
晚唐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和韦庄的几首《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悵,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等说的都是男女的相思离别,并没有时代的世变。
以南唐作品为例,南唐中主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句虽指思妇,但却有了“双重语境”。因为李璟时代的南唐偏安一隅,他所处的这个小环境可以是安定享乐的,但整个晚唐五代的大环境却不是如此,北方的北周对南方的侵略一天比一天严重,所以词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隐微的忧虑和恐惧。正是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强烈反差,才使王国维从李璟的“菡萏香消翠叶残”句联想到“众芳污秽,美人迟暮”,对国家危亡、国运难以持久的一种深深的忧患。如果结合韦庄的身世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也会发现韦庄的五首《菩萨蛮》确实有反映晚唐五代的乱离。虽然韦庄并没有直接写时代的世变,但正是“词之言长”的语言特质,让读者能够从中联想到时代的变迁。这是词能够从“伶工之词”演变成“士大夫之词”的拓展过程中,与世变、与朝代的盛衰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把乐师歌女的词变成抒情言志的诗篇,因为李后主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变故,如《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数句何尝不是伤春离别,但却把个人的感伤与悲哀都写尽了,再也不是泛泛的男别女怨,这是国难使然。
苏轼对词的拓展虽然不完全受时代的影响,但有些词同样与他的身世以及当时的党争有密切关系。而且这一类词并没有在当时得到肯定与追随,大家认为苏轼的写法不是词的正途,李清照就曾经批评他“句读不葺之诗尔”。
李清照经历了破国家亡,可她还有保守的观念,她能在诗中表达“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却没有把世变写进词里去。
那么什么时候大家才警觉,要把这些都写进词中呢?那是靖康之变以后。岳飞的《满江红》写的就是靖康之变的悲慨。北宋结束后,南宋的词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变化,北宋初期的“双拽头”已经不见,更多的是善于铺陈的慢词长调,给世事之感叹提供了足够的语言空间,特别是咏物词的发展。南宋初期和中期的词人对靖康之变一直耿耿于怀,从陆游到张元干、张孝祥再到辛弃疾等等,都在词里表达了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的思想。
2 南宋及清朝爱国词作中的世变
2.1 南宋爱国词篇中的世变
到南宋末年,之前的国土问题还没来得及解决,马上又开始面临新的国难危亡。以王沂孙《龙涎香》为例,来看世变与词的关系。他是南宋最晚的一个词人,经历了南宋的惨痛,到元代才死去。实际上在王沂孙之前已经有像姜夔、吴文英等在词中渗透着他们对国家的担忧,只不过在王沂孙这里变成了现实。
天香·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尊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这是一首咏物词,寄托着怀念故国的情怀。当蒙古的骑兵打进中原,南宋政权已经没有立足之地,最后一个忠臣陆秀夫背着小皇帝在崖山跳海自杀,南宋灭亡。元朝和尚杨琏真珈盗伐南宋历代皇帝的陵寝。一般中国皇帝死以后,为防止尸体腐烂,往往在尸身上灌满水银,口中含一珍珠。掘墓者把这些皇帝的尸身倒挂起来,控出水银。这段历史和事实,《癸辛杂识》和《辍耕录》上有记载。词中“骊宫夜采铅水”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很可能是指南宋亡国之后,帝王尸骨被倒垂下来,汲取水银之事。“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句,那海上的“孤峤”很容易使你联想到南宋崖山的败亡。“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总忘却、尊前旧风味”数句使读者联想到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不能忘怀,正因如此,王沂孙的词在清朝的时候,很多人对之推崇和赞美,认为他的词“忠爱缠绵”,堪比杜甫。
2.2 清词对南宋词的继承
词从最早写伤春怨别到后来写世变,这是词在创作方面的演进,到了晚清那个激变、急变、多变的时代,词与世变的密切关系就体现得更为明显。清人周济曾经明确提出“诗有史,词亦有史”、“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叹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的词史观念。
(1)清人朱祖谋《鹧鸪天·九日,丰宜门外过裴村别业》
野水斜桥又一时,愁心空诉故鸥知。凄迷南郭垂边过,清苦西峰侧帽窥。新雪涕,旧弦诗,愔愔门馆蝶来稀。红萸白菊浑无恙,只是风前有所思。
“九日”是九月九日重阳节,“裴村”是刘光第,戊戌变法牺牲的六君子之一,与作者是好朋友。作者用“要眇宜修”般凄婉的语言怀念友人。九月九日重阳节,作者经过“丰宜门外”,那里正是刘光第住所所在,物是人非,感慨深重,满心忧愤只能向“野水斜桥”边的沙鸥诉说。六君子殉难的日子是八月中旬,距九月九日还不到一个月,往日友人相聚、弹琴、作诗,可如今连蝴蝶都不来了。曾经的豪情壮志、思想感情只能在“风前有所思”了。词人对国事时局,痛心疾首,百日维新的失败使许多忠义之士心灰意冷。“野水斜桥”、“清苦西峰”、“红萸白菊”这些富有美感特质的语言与世变紧密的结合,给读者言外之蕴的想象空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词本来是春花雪月之词,“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却可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绯不能自言之情”。这是词人胸怀国家盛衰之念的缘故。
(2)文廷式反映庚子国变的《忆旧游·秋雁》(庚子八月作)
怅霜飞榆塞,月冷枫江,万里凄清。无限凭高意,便数声长笛,难写深情。望极云罗缥缈,孤影几回惊。见龙虎台荒,凤凰楼迥,还感飘零。梳翎。自来去、叹市朝易改,风雨多经。天远无消息。问谁裁尺帛,寄与青冥。遥想横汾箫鼓,兰菊尚芳馨。又日落天寒,平沙列幕边马鸣。
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和光绪帝逃出京城,在逃难之前,珍妃惹怒慈禧被投入井中。词人文廷式与珍妃的父兄感情深厚,得知这一事件发生非常悲痛,这首词隐含了很多无法言说的感情。本来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联系,但就这首而言,暗含怀念追思之意。这是以大雁为咏叹对象的咏物词,其中“万里凄清”、“难写深情“、“龙虎台荒”、“还感飘零”数句,细致深隐地感慨时政。“市朝易改”、“风雨多经”句通过秋雁来比兴,慨叹这个朝廷的灾难和变化。“遥想横汾箫鼓,兰菊尚芳馨”是用汉武帝的典故。当年汉武帝有个李夫人,那么光绪帝何尝没有珍妃呢?文廷式在这首词里既反映出当时八国联军对中国侵略的事实,也写出对光绪帝和珍妃的思念及哀悼,更写出词人自己飘零落拓之悲。委婉曲折地反映世变的阴影,正是晚期史词优秀作品的共同特征。
(3)庚子国变在很多忠义人士的词中有所表现,再来看郑文焯的三首小词。
谒金门 其一
行不得。豌地衰杨愁折。霜裂马声寒特特,雁飞关月黑。 目断浮云西北,不忍思君颜色。昨日主人今日客,青山非故国。
其二
留不得。肠断故宫秋色。瑶殿琼楼波影直,夕阳人独立。 见说长安如弈,不忍问君踪迹。水驿山邮都未识,梦回何处觅。
其三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问君消息。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1900年是庚子年,八国联军8月14日攻陷北京,慈禧和光绪皇帝仓皇逃出京城,时局艰危,路途遥远,郑文焯想到光绪黄帝在路上举步维艰,他只好慨叹“行不得,行不得”,面对大局束手无策。不忍心想象光绪帝逃亡时的样子。当时像郑文焯这些具有革新思想的文人对光绪是有感情的,是充满同情的。那么光绪能不能不逃难而留在北京,不能,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第二首开头就是“留不得”。当年多么美丽的宫殿,还有中南海与北海,如今在凄凉的月色之中,让人断肠。北京,一国之都,怎么能像下棋一样,输赢无常!光绪帝究竟逃到什么地方,简直不忍闻问。北京既然已经沦陷,光绪帝当然回不来了,在第三首里就直说“归不得”。逃难肯定是昼夜兼程,越逃越远,鱼雁不传消息,真恨不能自己长出六个翅膀飞到光绪帝那里去,看看日夜思念的君主。这三首小词写得真挚沉痛,表达了对光绪帝的一片忠爱,还有词人对时局的无奈。
(4)最后看况周颐的一首词《浣溪沙》
一晌温存爱落辉,伤春心眼与愁宜,画栏凭损缕金衣。 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
这首小词是况氏于清亡之后写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对清朝从失望到绝望,一方面对民国的新社会不能适应,怀有遗老恋旧之情,借写春景来表达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词中说“那能时节更芳菲”,意思是花已经凋谢,这个季节已经消失,怎能再转回来?写得凄凉悲切,无可奈何地看着花谢花落。晚清词人的作品里大都可以看到历史的兴盛衰亡和人世间的哀乐荣辱。
词这种《花间集》里歌宴酒席间演唱的艳曲小令,后来演变为反映世变的史词,是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很多词人曾经历过国家危亡的遭遇,他们以“大我”的情怀把这些写到词里去。宋朝词人开启先河,历经元、明,一直到灾难深重的清朝。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和邓廷桢分别有《月华清》、《酷相思》传世,表达了二人对国势日益衰微的忧心和彼此的相知之深。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王鹏运写词《八声甘州》,还有王国维等许多词人分别以词表明心迹,所有这些拓展了词的意境和欣赏空间,以他们扎实的古典韵文功底,凭借富有美感特质的语言,营造出博大、忠爱与关怀的词文氛围,使词成为与“诗言志”一样重要的优秀古典韵文。
参考文献
[1] 葉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叶嘉莹.说词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词 世变 演进 爱国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a)-0231-02
1 词由艳曲小令发起,直到抒发个人志意和胸怀
世变与词的风格的演变有很密切的关系。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是歌宴酒席之间的艳词,后蜀的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明确地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可见,是为了增加诗人文士们游乐、宴饮之间的欢。
晚唐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和韦庄的几首《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悵,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等说的都是男女的相思离别,并没有时代的世变。
以南唐作品为例,南唐中主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句虽指思妇,但却有了“双重语境”。因为李璟时代的南唐偏安一隅,他所处的这个小环境可以是安定享乐的,但整个晚唐五代的大环境却不是如此,北方的北周对南方的侵略一天比一天严重,所以词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隐微的忧虑和恐惧。正是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强烈反差,才使王国维从李璟的“菡萏香消翠叶残”句联想到“众芳污秽,美人迟暮”,对国家危亡、国运难以持久的一种深深的忧患。如果结合韦庄的身世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也会发现韦庄的五首《菩萨蛮》确实有反映晚唐五代的乱离。虽然韦庄并没有直接写时代的世变,但正是“词之言长”的语言特质,让读者能够从中联想到时代的变迁。这是词能够从“伶工之词”演变成“士大夫之词”的拓展过程中,与世变、与朝代的盛衰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把乐师歌女的词变成抒情言志的诗篇,因为李后主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变故,如《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数句何尝不是伤春离别,但却把个人的感伤与悲哀都写尽了,再也不是泛泛的男别女怨,这是国难使然。
苏轼对词的拓展虽然不完全受时代的影响,但有些词同样与他的身世以及当时的党争有密切关系。而且这一类词并没有在当时得到肯定与追随,大家认为苏轼的写法不是词的正途,李清照就曾经批评他“句读不葺之诗尔”。
李清照经历了破国家亡,可她还有保守的观念,她能在诗中表达“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却没有把世变写进词里去。
那么什么时候大家才警觉,要把这些都写进词中呢?那是靖康之变以后。岳飞的《满江红》写的就是靖康之变的悲慨。北宋结束后,南宋的词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变化,北宋初期的“双拽头”已经不见,更多的是善于铺陈的慢词长调,给世事之感叹提供了足够的语言空间,特别是咏物词的发展。南宋初期和中期的词人对靖康之变一直耿耿于怀,从陆游到张元干、张孝祥再到辛弃疾等等,都在词里表达了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的思想。
2 南宋及清朝爱国词作中的世变
2.1 南宋爱国词篇中的世变
到南宋末年,之前的国土问题还没来得及解决,马上又开始面临新的国难危亡。以王沂孙《龙涎香》为例,来看世变与词的关系。他是南宋最晚的一个词人,经历了南宋的惨痛,到元代才死去。实际上在王沂孙之前已经有像姜夔、吴文英等在词中渗透着他们对国家的担忧,只不过在王沂孙这里变成了现实。
天香·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尊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这是一首咏物词,寄托着怀念故国的情怀。当蒙古的骑兵打进中原,南宋政权已经没有立足之地,最后一个忠臣陆秀夫背着小皇帝在崖山跳海自杀,南宋灭亡。元朝和尚杨琏真珈盗伐南宋历代皇帝的陵寝。一般中国皇帝死以后,为防止尸体腐烂,往往在尸身上灌满水银,口中含一珍珠。掘墓者把这些皇帝的尸身倒挂起来,控出水银。这段历史和事实,《癸辛杂识》和《辍耕录》上有记载。词中“骊宫夜采铅水”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很可能是指南宋亡国之后,帝王尸骨被倒垂下来,汲取水银之事。“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句,那海上的“孤峤”很容易使你联想到南宋崖山的败亡。“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总忘却、尊前旧风味”数句使读者联想到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不能忘怀,正因如此,王沂孙的词在清朝的时候,很多人对之推崇和赞美,认为他的词“忠爱缠绵”,堪比杜甫。
2.2 清词对南宋词的继承
词从最早写伤春怨别到后来写世变,这是词在创作方面的演进,到了晚清那个激变、急变、多变的时代,词与世变的密切关系就体现得更为明显。清人周济曾经明确提出“诗有史,词亦有史”、“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叹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的词史观念。
(1)清人朱祖谋《鹧鸪天·九日,丰宜门外过裴村别业》
野水斜桥又一时,愁心空诉故鸥知。凄迷南郭垂边过,清苦西峰侧帽窥。新雪涕,旧弦诗,愔愔门馆蝶来稀。红萸白菊浑无恙,只是风前有所思。
“九日”是九月九日重阳节,“裴村”是刘光第,戊戌变法牺牲的六君子之一,与作者是好朋友。作者用“要眇宜修”般凄婉的语言怀念友人。九月九日重阳节,作者经过“丰宜门外”,那里正是刘光第住所所在,物是人非,感慨深重,满心忧愤只能向“野水斜桥”边的沙鸥诉说。六君子殉难的日子是八月中旬,距九月九日还不到一个月,往日友人相聚、弹琴、作诗,可如今连蝴蝶都不来了。曾经的豪情壮志、思想感情只能在“风前有所思”了。词人对国事时局,痛心疾首,百日维新的失败使许多忠义之士心灰意冷。“野水斜桥”、“清苦西峰”、“红萸白菊”这些富有美感特质的语言与世变紧密的结合,给读者言外之蕴的想象空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词本来是春花雪月之词,“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却可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绯不能自言之情”。这是词人胸怀国家盛衰之念的缘故。
(2)文廷式反映庚子国变的《忆旧游·秋雁》(庚子八月作)
怅霜飞榆塞,月冷枫江,万里凄清。无限凭高意,便数声长笛,难写深情。望极云罗缥缈,孤影几回惊。见龙虎台荒,凤凰楼迥,还感飘零。梳翎。自来去、叹市朝易改,风雨多经。天远无消息。问谁裁尺帛,寄与青冥。遥想横汾箫鼓,兰菊尚芳馨。又日落天寒,平沙列幕边马鸣。
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和光绪帝逃出京城,在逃难之前,珍妃惹怒慈禧被投入井中。词人文廷式与珍妃的父兄感情深厚,得知这一事件发生非常悲痛,这首词隐含了很多无法言说的感情。本来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联系,但就这首而言,暗含怀念追思之意。这是以大雁为咏叹对象的咏物词,其中“万里凄清”、“难写深情“、“龙虎台荒”、“还感飘零”数句,细致深隐地感慨时政。“市朝易改”、“风雨多经”句通过秋雁来比兴,慨叹这个朝廷的灾难和变化。“遥想横汾箫鼓,兰菊尚芳馨”是用汉武帝的典故。当年汉武帝有个李夫人,那么光绪帝何尝没有珍妃呢?文廷式在这首词里既反映出当时八国联军对中国侵略的事实,也写出对光绪帝和珍妃的思念及哀悼,更写出词人自己飘零落拓之悲。委婉曲折地反映世变的阴影,正是晚期史词优秀作品的共同特征。
(3)庚子国变在很多忠义人士的词中有所表现,再来看郑文焯的三首小词。
谒金门 其一
行不得。豌地衰杨愁折。霜裂马声寒特特,雁飞关月黑。 目断浮云西北,不忍思君颜色。昨日主人今日客,青山非故国。
其二
留不得。肠断故宫秋色。瑶殿琼楼波影直,夕阳人独立。 见说长安如弈,不忍问君踪迹。水驿山邮都未识,梦回何处觅。
其三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问君消息。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1900年是庚子年,八国联军8月14日攻陷北京,慈禧和光绪皇帝仓皇逃出京城,时局艰危,路途遥远,郑文焯想到光绪黄帝在路上举步维艰,他只好慨叹“行不得,行不得”,面对大局束手无策。不忍心想象光绪帝逃亡时的样子。当时像郑文焯这些具有革新思想的文人对光绪是有感情的,是充满同情的。那么光绪能不能不逃难而留在北京,不能,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第二首开头就是“留不得”。当年多么美丽的宫殿,还有中南海与北海,如今在凄凉的月色之中,让人断肠。北京,一国之都,怎么能像下棋一样,输赢无常!光绪帝究竟逃到什么地方,简直不忍闻问。北京既然已经沦陷,光绪帝当然回不来了,在第三首里就直说“归不得”。逃难肯定是昼夜兼程,越逃越远,鱼雁不传消息,真恨不能自己长出六个翅膀飞到光绪帝那里去,看看日夜思念的君主。这三首小词写得真挚沉痛,表达了对光绪帝的一片忠爱,还有词人对时局的无奈。
(4)最后看况周颐的一首词《浣溪沙》
一晌温存爱落辉,伤春心眼与愁宜,画栏凭损缕金衣。 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
这首小词是况氏于清亡之后写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对清朝从失望到绝望,一方面对民国的新社会不能适应,怀有遗老恋旧之情,借写春景来表达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词中说“那能时节更芳菲”,意思是花已经凋谢,这个季节已经消失,怎能再转回来?写得凄凉悲切,无可奈何地看着花谢花落。晚清词人的作品里大都可以看到历史的兴盛衰亡和人世间的哀乐荣辱。
词这种《花间集》里歌宴酒席间演唱的艳曲小令,后来演变为反映世变的史词,是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很多词人曾经历过国家危亡的遭遇,他们以“大我”的情怀把这些写到词里去。宋朝词人开启先河,历经元、明,一直到灾难深重的清朝。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和邓廷桢分别有《月华清》、《酷相思》传世,表达了二人对国势日益衰微的忧心和彼此的相知之深。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王鹏运写词《八声甘州》,还有王国维等许多词人分别以词表明心迹,所有这些拓展了词的意境和欣赏空间,以他们扎实的古典韵文功底,凭借富有美感特质的语言,营造出博大、忠爱与关怀的词文氛围,使词成为与“诗言志”一样重要的优秀古典韵文。
参考文献
[1] 葉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叶嘉莹.说词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