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京官没有住房补贴。他们解决住房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建或者自购。然而北京地价昂贵,一般外地来京的京官很难有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
租房更适合大多数汉族京官的生活状况。京官流动性很大,不断有人升转外放,或年迈返籍;又经常有父母去世、须回籍守制者,在北京一住数十年的人不多。另外,北京有大量会馆和民居房屋常年专事出租。从供需两方面来看,租房都是最佳的选择。
京官租房的第一个特点是要求住宅表面的体面。身为朝廷命官,住宅须配得上官制威仪,自然不能蜗居斗室。所以京官们虽然穷困潦倒,却多租大宅,至少要一套像样的四合院。如果条件许可,带有花园的宅子最受欢迎。稍晚于曾国藩的李慈铭在京官期间,租居位保安寺街故闽浙总督旧邸,有屋二十余楹,有轩有圃,花木葱郁。这是当时京官的常态。
京官租房的第二个特点是周转率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三年一度的会试,使外城的房屋租主保持着周期性的流动。同时随着仕途迁转,官员经常更换办公地点,收入水平也会随官位升迁而升高,对住房的要求也因此发生变化。
京官租房的第三个特点是集中于宣南即宣武门外地区,特别是宣武门外大街两侧以及菜市口的南部。这是因为清代中央六部均设在正阳门内。宣武门外离正阳门不远,在此居住上朝方便。
四是传统时代官员多迷信,选择住房时多讲究风水。
考察京官居住史,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位于菜市口大街的绳匠胡同(解放后名菜市口胡同),居然住过清代史上三十余位重要人物。清中前期的徐乾学、洪亮吉、毕沅、陈元龙等都曾寓居于此,晚清这里更是名人荟萃:同治的帝师、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李鸿藻住过菜市口胡同7~11号;左宗棠住过16号;龚自珍1819年在菜市口胡同“休宁会馆”住过;“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住在29号,蔡元培于光绪年间任翰林院编修时也住过菜市口胡同……
这么多人选择这里,是因为人们传说这里是北京最有“旺气”、最能出主考的胡同。刘光第在家书中解释说:“第于五月廿八日移寓绳匠胡同南头路西。此胡同系京师最有旺气之街道……盖气旺则无事不旺也。” 不过刘光第搬到这里却并未能帮助他成为主考。
曾国藩在北京的租房历程,正符合以上四个特点。
道光二十年底,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由湖南护送曾国藩的妻小来京,曾国藩接到家书后开始寻找一座较大的宅院,日记中这一段时间曾国藩记载看房次数颇多。
后来他在骡马市大街北的棉花六条胡同看定一处住宅,十二月十七日搬入,每月房租八千文,全年需银66.95两,已占薪俸之半。
曾国藩的众多搬迁过程中,有一次明显是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朋友王继贤到曾国藩所住的棉花六条胡同拜访。王继贤字翰城,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在朋友圈中是著名的“风水大师”。王氏一进曾宅,就连说此地风水不好。曾国藩因此坐卧不安,放下手中所有事务,数日东奔西走找房子。最后,终于在最有“旺气”、最能出主考的胡同北头选定了一处风水上佳的新住所。
更多时候,搬家的原因是官越做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对排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道光二十四年曾国藩升翰林院侍讲后,不得不再次搬家。盖因入京以来,添了三个女儿,儿子纪泽也到了读书年纪,要立家塾,仆妇也随之增多,于是又搬到上朝更为方便的前门内碾儿胡同西头路北。有房屋二十八间,月租三十千文,“极为宽敞” 。这是曾国藩首度搬到内城居住,年租金需251.04两。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曾国藩又一次搬家,移寓南横街路北,这次租住的宅院共有四十几间房,更为宏敞气派,价格应该也更高。
租房更适合大多数汉族京官的生活状况。京官流动性很大,不断有人升转外放,或年迈返籍;又经常有父母去世、须回籍守制者,在北京一住数十年的人不多。另外,北京有大量会馆和民居房屋常年专事出租。从供需两方面来看,租房都是最佳的选择。
京官租房的第一个特点是要求住宅表面的体面。身为朝廷命官,住宅须配得上官制威仪,自然不能蜗居斗室。所以京官们虽然穷困潦倒,却多租大宅,至少要一套像样的四合院。如果条件许可,带有花园的宅子最受欢迎。稍晚于曾国藩的李慈铭在京官期间,租居位保安寺街故闽浙总督旧邸,有屋二十余楹,有轩有圃,花木葱郁。这是当时京官的常态。
京官租房的第二个特点是周转率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三年一度的会试,使外城的房屋租主保持着周期性的流动。同时随着仕途迁转,官员经常更换办公地点,收入水平也会随官位升迁而升高,对住房的要求也因此发生变化。
京官租房的第三个特点是集中于宣南即宣武门外地区,特别是宣武门外大街两侧以及菜市口的南部。这是因为清代中央六部均设在正阳门内。宣武门外离正阳门不远,在此居住上朝方便。
四是传统时代官员多迷信,选择住房时多讲究风水。
考察京官居住史,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位于菜市口大街的绳匠胡同(解放后名菜市口胡同),居然住过清代史上三十余位重要人物。清中前期的徐乾学、洪亮吉、毕沅、陈元龙等都曾寓居于此,晚清这里更是名人荟萃:同治的帝师、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李鸿藻住过菜市口胡同7~11号;左宗棠住过16号;龚自珍1819年在菜市口胡同“休宁会馆”住过;“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住在29号,蔡元培于光绪年间任翰林院编修时也住过菜市口胡同……
这么多人选择这里,是因为人们传说这里是北京最有“旺气”、最能出主考的胡同。刘光第在家书中解释说:“第于五月廿八日移寓绳匠胡同南头路西。此胡同系京师最有旺气之街道……盖气旺则无事不旺也。” 不过刘光第搬到这里却并未能帮助他成为主考。
曾国藩在北京的租房历程,正符合以上四个特点。
道光二十年底,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由湖南护送曾国藩的妻小来京,曾国藩接到家书后开始寻找一座较大的宅院,日记中这一段时间曾国藩记载看房次数颇多。
后来他在骡马市大街北的棉花六条胡同看定一处住宅,十二月十七日搬入,每月房租八千文,全年需银66.95两,已占薪俸之半。
曾国藩的众多搬迁过程中,有一次明显是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朋友王继贤到曾国藩所住的棉花六条胡同拜访。王继贤字翰城,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在朋友圈中是著名的“风水大师”。王氏一进曾宅,就连说此地风水不好。曾国藩因此坐卧不安,放下手中所有事务,数日东奔西走找房子。最后,终于在最有“旺气”、最能出主考的胡同北头选定了一处风水上佳的新住所。
更多时候,搬家的原因是官越做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对排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道光二十四年曾国藩升翰林院侍讲后,不得不再次搬家。盖因入京以来,添了三个女儿,儿子纪泽也到了读书年纪,要立家塾,仆妇也随之增多,于是又搬到上朝更为方便的前门内碾儿胡同西头路北。有房屋二十八间,月租三十千文,“极为宽敞” 。这是曾国藩首度搬到内城居住,年租金需251.04两。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曾国藩又一次搬家,移寓南横街路北,这次租住的宅院共有四十几间房,更为宏敞气派,价格应该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