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造就了一大批驰名中外的食品企业,近日,在A股主板成功上市的青岛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03755.SH,下称“日辰股份”)即是其中之一。
中国饮食讲究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烹调以味道复杂为特征,正是调味品之间按照不同比例的复合与调剂才可达到美味的境界。复合调味料是以基础调味料为原料,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料。
日辰股份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复合调味料行业的深耕与发展,现已转型升级为面向食品加工企业、餐飲企业及零售终端市场的专业复合调味料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生产工厂和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日辰股份主要生产酱汁类调味料、粉体类调味料以及少量食品添加剂,共三大类千余种产品,年产量1.5万吨以上。多年来,公司的先发优势不断巩固和加强,在日本终端客户及国内客户中赢得了优良口碑,培养了一批稳定的核心客户群。现有客户包括圣农食品、正大集团、诸城外贸、中粮肉食、九联集团等,几乎囊括了国内最重要的对日出口禽肉调理食品的食品企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地位。
中国每年调味品营业额约占食品工业额的10%左右,是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278家,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33.52 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65.90亿元。2011-2017年,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7.94%,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64%。
餐饮连锁行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复合调味料增长的重要推力。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餐饮收入39644亿元,较2016年增长10.7%,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中国70%的调味品销往餐饮行业,餐饮行业的巨大市场空间,为调味品行业增长提供支撑。
消费升级促进居民对复合调味料的消费习惯不断增强。瑞银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随着消费者对调味品品质要求的提升,产品结构升级将推动行业规模的扩张,包括:同一产品品类内升级;功能相近的品类间升级;产品细分化和多元化。该报告预测:2015-2020年,国内调味品行业规模复合增速约为11%,而产品升级带来的价格上涨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且,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民众口味与烹饪方法千差万别,菜系类别丰富,复合调味料行业品类繁多,总体上大多数企业呈现“小而散”的格局,且区域性品牌较多,行业集中度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Euromonitor数据显示,零售市场CR10(前十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9%,远低于其他品类;考虑到餐饮和食品加工业渠道市场份额更为分散,估算整个行业CR5仅为1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远低于其他国家,以酱油为例,日本酱油CR3接近50%,而中国仅为20%。
行业暂未形成龙头企业,市场渗透率和竞争程度不高,都意味着调味品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根据国际市场调研机构Frost&Sullivan统计,2015年,中国的复合调味品市场销售总额为751亿元,占调味料市场份额为18.20%。美国、日本复合调味料的市场销售总额分别约为269.20亿美元、107.90亿美元,占调味料市场的50.50%、49.50%。
中国的复合调味料无论是绝对销售额还是占调味料的比例与美国和日本都有一定差距。而在复合调味料的人均年度消费中,中国2015年为54.60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83.30美元和85.50美元。Frost&Sullivan预计,2020年,中国人均年度复合调味料支出能达到105.40元,国内复合调味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未来,调味品行业将进入有序、健康的竞争环境,且公司已经具备良好的知名度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长期来看,公司的业务将会持续受益。
中国饮食讲究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烹调以味道复杂为特征,正是调味品之间按照不同比例的复合与调剂才可达到美味的境界。复合调味料是以基础调味料为原料,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料。
日辰股份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复合调味料行业的深耕与发展,现已转型升级为面向食品加工企业、餐飲企业及零售终端市场的专业复合调味料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生产工厂和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日辰股份主要生产酱汁类调味料、粉体类调味料以及少量食品添加剂,共三大类千余种产品,年产量1.5万吨以上。多年来,公司的先发优势不断巩固和加强,在日本终端客户及国内客户中赢得了优良口碑,培养了一批稳定的核心客户群。现有客户包括圣农食品、正大集团、诸城外贸、中粮肉食、九联集团等,几乎囊括了国内最重要的对日出口禽肉调理食品的食品企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地位。
中国每年调味品营业额约占食品工业额的10%左右,是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278家,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33.52 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65.90亿元。2011-2017年,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7.94%,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64%。
餐饮连锁行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复合调味料增长的重要推力。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餐饮收入39644亿元,较2016年增长10.7%,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中国70%的调味品销往餐饮行业,餐饮行业的巨大市场空间,为调味品行业增长提供支撑。
消费升级促进居民对复合调味料的消费习惯不断增强。瑞银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随着消费者对调味品品质要求的提升,产品结构升级将推动行业规模的扩张,包括:同一产品品类内升级;功能相近的品类间升级;产品细分化和多元化。该报告预测:2015-2020年,国内调味品行业规模复合增速约为11%,而产品升级带来的价格上涨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且,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民众口味与烹饪方法千差万别,菜系类别丰富,复合调味料行业品类繁多,总体上大多数企业呈现“小而散”的格局,且区域性品牌较多,行业集中度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Euromonitor数据显示,零售市场CR10(前十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9%,远低于其他品类;考虑到餐饮和食品加工业渠道市场份额更为分散,估算整个行业CR5仅为1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远低于其他国家,以酱油为例,日本酱油CR3接近50%,而中国仅为20%。
行业暂未形成龙头企业,市场渗透率和竞争程度不高,都意味着调味品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根据国际市场调研机构Frost&Sullivan统计,2015年,中国的复合调味品市场销售总额为751亿元,占调味料市场份额为18.20%。美国、日本复合调味料的市场销售总额分别约为269.20亿美元、107.90亿美元,占调味料市场的50.50%、49.50%。
中国的复合调味料无论是绝对销售额还是占调味料的比例与美国和日本都有一定差距。而在复合调味料的人均年度消费中,中国2015年为54.60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83.30美元和85.50美元。Frost&Sullivan预计,2020年,中国人均年度复合调味料支出能达到105.40元,国内复合调味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未来,调味品行业将进入有序、健康的竞争环境,且公司已经具备良好的知名度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长期来看,公司的业务将会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