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推动学生成长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教师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探究能力、情感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学环境中的深入,传统的阅读教学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依据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以人为本,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从而为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素养基础。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推动学生成长进行一番探究。
  结合信息技术,开拓学生阅读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单调,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丰富色彩、动态视频、悦耳声音等技术优势辅助教学,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学生的学习增添多彩元素,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官,使学生能够对课文产生更直观、立体的认知,这样能够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认知语文阅读,从而开拓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感官体验,使学生乐于阅读,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曹冲称象》时便结合信息技术播放了这则动画片,由此展开教学,学生从视频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曹冲称象的全过程:大象上船后水位的变化;石头不断增加后,数量与大象重量均等,再通过称量,就能得出大象的重量。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重量转换”的抽象概念,并能够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曹冲称象》一文中对曹冲敏捷思维的赞扬,推动学生理解思维灵敏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提升自身思维的灵敏度。在这节课中,动画视频的播放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堂中,促进了学生对文章产生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神贯注地进行阅读学习,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知识积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推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每天持之以恒地阅读,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日积月累地得到提升。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时可以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使学生乐于并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文阅读,继而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阅读中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推动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教学时会规定学生每天读一篇童话故事,并为学生画出重点,让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究交流,进而使学生能够真正读懂童话故事的内涵。笔者也会为学生推荐一些其能够读懂的课外阅读,包括名人名言、诗词歌赋等,通过一些难度低、内容少的篇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其中,笔者还会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的文学片段,使学生能够产生真正的阅读效果,提升知识积累,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进而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完善。
  联系生活场景,锻炼学生理解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世界观发育不完善,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对文章所出现的环境描写、任务描写、心理描写等无法产生直观的理解,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联系生活场景,借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推动其对文章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便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促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推动自身的情感发育,锻炼理解能力,以更好地学习与进步。
  例如,笔者在讲《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时便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枫树的大小、颜色、形状,包括枫树叶的数量、大小、形状等,然后让学生回忆不同季节的枫树的特点,并思考什么季节的枫树上会有喜鹊,此时,学生根据枫树及枫树叶的形状、大小等特征积极发言,他们非常容易地说出了夏季的枫树上会有很多喜鹊和其他鸟儿,笔者再让学生根据夏季生机盎然的形象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明亮、乐观的基调,这样学生便能够感受到课文最后“我真高兴啊”一句中作者的情绪。然后,笔者再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自然间生命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的感悟,促進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的多元能力提升和语文素养的成长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能够发现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进而能够产生于语文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作用下积极地进行语文阅读,努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采用学生善于并乐于接受的教学策略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成长,才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水平基础,使学生更好地成长进步。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西鄂尔多斯地区部分沙冬青群落开始退化,本文通过对西鄂尔多斯地区不同退化阶段沙冬青群落的群落结构、数量特征,沙冬青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群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阅读教学的模糊、低效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文本细读法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法,对解决阅读教学这一低效、模糊的痛点有较大的价值。本文着重分析了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教学策略。  文学文本素材的基础性不言而喻,作家们把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独到的叙事手法技巧融入其中,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些生动精彩的文
期刊
百合具有重要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国虽然拥有丰富而宝贵的野生百合种质资源,但目前并未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缺乏系统的繁殖体系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英语的普及化,在高中阶段,对英语的重视度已然上了新台阶,教师也在不断改进英语教学模式,尤其是对学生听力的培养。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听,而不重视讲和课后总结,一般都以提供一些听力材料、播放录音等方法为主,最后核对学生答案,而没有进行指导、纠正,导致学生的听力无法得到实质性突破;另外,听力教学不具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之前的
期刊
启发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推动生本课堂理念的构建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先进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教学,以初中阶段的应用为例,其对于促进课堂效率有着多种优势。其一,初中生的身心趋于成熟,智力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育,因此可以利用创设问题和与所授知识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方式作为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切入点;其二,以数学知识的特点进行分析,其有着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因
期刊
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对广西凤山县核桃资源进行调查,并对风山不同立地条件下的8个核桃样品的果实的特征和土壤的养分进行了测定。主要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核桃品种和品质差异
学生进入小学中段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角度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从简单的角的分类,再到角的度量方法,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有效提升学生对角度的整体认知水平。当前社会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知识应用能力,而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何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并发挥它的实际作用才是真正体现教师整体教学实力的表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初
期刊
在长达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家庭是人类最权威、最经典、最有效的教育场所和精神成长的摇篮。“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家庭教育有着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重要性和无法替代性。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那些紧跟技术发展脚步的教育工作者总能在第一时间将新技术引入教育教学领域,使得教育教学在方式、理念上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如何在教育领域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