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联想、想象。”对于每位有“教学之痒”的语文教师而言,如何找准诗歌教学中有“特征”的东西,将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异常重要。《琵琶行》并序作为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对其文本的解读从来都不缺乏,甚至可以说,供教师选择的教學内容非常丰富,关键是作为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如何推陈出新寻找新的思路,让教学内容比较容易地被学生感知理解。
一、知背景,明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琵琶行》这首叙事诗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元和年间,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用熟稔的艺术技巧,将感同身受的人民疾苦,谱成了一曲苍凉哀婉的琵琶歌行。《琵琶行》中那一轮明月就是有雨果眼中特征的东西。因此,可以将《琵琶行》的授课切入点定位为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月亮这一意象,通过明月串联全诗,达成教学目标。在品读涵泳诗歌的同时,抓住意象“月”这一暗线,从内容和形式上初步感知诗歌主旨;通过对“月”这一语言艺术形象的分析,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体味人物心理。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从唐朝、从浔阳江头循秋风、踏寒月而来,凝成司马清泪悬在我们的腮边,滑过面庞,滴入心中,让我们深味着人生。于是,不幸者的身边有了更多同情者的泪水、温暖的双手、真诚的安慰和无私的帮助。因为有一曲琴音携着荻花的微润,在我们心中共鸣。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条落寞之感,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整首诗围绕人、船、月、江水来勾画诗人与琵琶女奇遇的环境,通过环境描绘意境,其实所有的描绘都是诗人心境的投射。纵观全诗,诗人匠心独具地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身上,以及船、江水这些可以感知的意象上,对于明月而言也只是水中的模糊影像。诗人没有举头赏月,可是月亮却纵贯全诗。所以,明月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诗心。
三、胸藏明月,沿波讨源
1.拓展思维,增长见识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靠月亮,更能完成“文学上的不朽的图画”。李白让整个长安披上月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让月色为江流着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桃源行》里有松树,有房子,但不够,再添一个月亮才全盘美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
2.惜月之情,范例佐证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诗人张泌甚至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个纯情痴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在面对明月的时候,好像躺上现代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童年、故乡、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
3.培养审美,领悟“语感”
中国儿童都会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杜甫的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我们已经赋予那块在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使月亮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中国人,对“月亮”这个词才有那么丰富的“语感”。
四、长诗短读,分句探讨诗中意
《琵琶行》中最好的诗句就是含有月亮的,读懂挖掘其深刻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该诗。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含有月的诗句就不会断章取义。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整首诗中有五个含有月亮的诗句,摒弃音乐的描写,赏析无声的明月也意味深长。
1.初见月,定基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两句诗出现在全诗的开头部分,该诗开头部分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在秋天的夜里,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虽有酒,却无丝竹歌乐助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这样的场景下,主客双方的凄楚情绪可想而知,故而诗人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将离别的悲伤感情表达到了极致。眼看情感表达已进入高潮,正要无话可说,就在此时诗人却巧妙地转换了角度,推出“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诗。即将分别时,一弯冷清的月亮倒映在茫茫大江上,多么幽冷、孤寂,水中的这一弯清月可以说包含了主客双方分别时的所有情绪,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月亮作为一种语言形象,与贬谪抑郁、秋夜离别的情感相联系,用月叙写了诗人秋江送别的哀婉凄惨。
2.月无言,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随着琵琶女“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似喜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如他在写《琵琶行》之前,还写过一首《夜闻歌者》,诗云:“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清冷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3.未见月,话凄凉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月升月落,月缺月圆,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是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的,因而月光还是有生命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琵琶女的曲折命运,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好时光像流水一样很快的溜走了,她的青春与浮华在春风秋月的流逝中被淹没。随着琵琶女的年老色衰,贵族子弟已经不再上门了,仅有的几个亲戚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款过时的服饰,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一个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自然想起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昔日的年华越是奢华灿烂,越是会反衬出今日飘零的凄惨。此时的月亮把琵琶女相隔数十载的人事勾连在一起,用月“渲染了琵琶女身世沉沦的悲凉辛酸”。
4.江水月,人心寒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是描写琵琶女在江边期待丈夫早日归来的场景,身为商人的丈夫一去无消息,只留琵琶女一人在家中孤独地等待,她只好来到江边,希望能迎接到丈夫,遗憾的是,只是“守空船”,一轮清寒之月又照射在水中,愈发凄冷,正如琵琶女那凄伤的心境。可以说,江水寒,人心更寒。
5.秋月夜,愁断肠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发了诗人的共鸣,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诗人为琵琶女的不幸而落泪,也为自己的遭遇而伤怀。白居易被贬浔阳,浔阳地势荒僻,环境恶劣,卧病悲切,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说他被贬浔阳,闲适独酌,快意自在,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
其实,诗人不是诗意地栖居在浔阳,并不是表达远离喧嚣的惬意,而是一种无奈,一种哀怨。政治上的打击让诗人悲哀苦闷,面对着春江花月,良辰美景,诗人借酒浇愁,希望用酒把断肠裂肺的伤痛压到心底去。烈酒灼烧他的胸膛,他的胸中有难酬的壮志。此时,月亮把一个不得志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辛酸表露无遗。而月亮“反衬了诗人遭贬的孤寂悲愤”。
《琵琶行》作为长诗的经典之作,历来被执教者所称道,本教学设计摒弃将音乐描写作为教学重点,标新立异,试图寻求文本解读新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刻理解诗歌,体现出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课程理念。当然,这一教学设计也存在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实施中,还应进一步完善。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寻找“特征”的东西,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730900)
一、知背景,明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琵琶行》这首叙事诗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元和年间,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用熟稔的艺术技巧,将感同身受的人民疾苦,谱成了一曲苍凉哀婉的琵琶歌行。《琵琶行》中那一轮明月就是有雨果眼中特征的东西。因此,可以将《琵琶行》的授课切入点定位为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月亮这一意象,通过明月串联全诗,达成教学目标。在品读涵泳诗歌的同时,抓住意象“月”这一暗线,从内容和形式上初步感知诗歌主旨;通过对“月”这一语言艺术形象的分析,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体味人物心理。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从唐朝、从浔阳江头循秋风、踏寒月而来,凝成司马清泪悬在我们的腮边,滑过面庞,滴入心中,让我们深味着人生。于是,不幸者的身边有了更多同情者的泪水、温暖的双手、真诚的安慰和无私的帮助。因为有一曲琴音携着荻花的微润,在我们心中共鸣。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条落寞之感,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整首诗围绕人、船、月、江水来勾画诗人与琵琶女奇遇的环境,通过环境描绘意境,其实所有的描绘都是诗人心境的投射。纵观全诗,诗人匠心独具地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身上,以及船、江水这些可以感知的意象上,对于明月而言也只是水中的模糊影像。诗人没有举头赏月,可是月亮却纵贯全诗。所以,明月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诗心。
三、胸藏明月,沿波讨源
1.拓展思维,增长见识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靠月亮,更能完成“文学上的不朽的图画”。李白让整个长安披上月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让月色为江流着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桃源行》里有松树,有房子,但不够,再添一个月亮才全盘美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
2.惜月之情,范例佐证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诗人张泌甚至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个纯情痴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在面对明月的时候,好像躺上现代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童年、故乡、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
3.培养审美,领悟“语感”
中国儿童都会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杜甫的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我们已经赋予那块在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使月亮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中国人,对“月亮”这个词才有那么丰富的“语感”。
四、长诗短读,分句探讨诗中意
《琵琶行》中最好的诗句就是含有月亮的,读懂挖掘其深刻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该诗。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含有月的诗句就不会断章取义。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整首诗中有五个含有月亮的诗句,摒弃音乐的描写,赏析无声的明月也意味深长。
1.初见月,定基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两句诗出现在全诗的开头部分,该诗开头部分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在秋天的夜里,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虽有酒,却无丝竹歌乐助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这样的场景下,主客双方的凄楚情绪可想而知,故而诗人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将离别的悲伤感情表达到了极致。眼看情感表达已进入高潮,正要无话可说,就在此时诗人却巧妙地转换了角度,推出“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诗。即将分别时,一弯冷清的月亮倒映在茫茫大江上,多么幽冷、孤寂,水中的这一弯清月可以说包含了主客双方分别时的所有情绪,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月亮作为一种语言形象,与贬谪抑郁、秋夜离别的情感相联系,用月叙写了诗人秋江送别的哀婉凄惨。
2.月无言,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随着琵琶女“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似喜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如他在写《琵琶行》之前,还写过一首《夜闻歌者》,诗云:“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清冷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3.未见月,话凄凉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月升月落,月缺月圆,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是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的,因而月光还是有生命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琵琶女的曲折命运,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好时光像流水一样很快的溜走了,她的青春与浮华在春风秋月的流逝中被淹没。随着琵琶女的年老色衰,贵族子弟已经不再上门了,仅有的几个亲戚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款过时的服饰,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一个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自然想起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昔日的年华越是奢华灿烂,越是会反衬出今日飘零的凄惨。此时的月亮把琵琶女相隔数十载的人事勾连在一起,用月“渲染了琵琶女身世沉沦的悲凉辛酸”。
4.江水月,人心寒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是描写琵琶女在江边期待丈夫早日归来的场景,身为商人的丈夫一去无消息,只留琵琶女一人在家中孤独地等待,她只好来到江边,希望能迎接到丈夫,遗憾的是,只是“守空船”,一轮清寒之月又照射在水中,愈发凄冷,正如琵琶女那凄伤的心境。可以说,江水寒,人心更寒。
5.秋月夜,愁断肠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发了诗人的共鸣,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诗人为琵琶女的不幸而落泪,也为自己的遭遇而伤怀。白居易被贬浔阳,浔阳地势荒僻,环境恶劣,卧病悲切,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说他被贬浔阳,闲适独酌,快意自在,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
其实,诗人不是诗意地栖居在浔阳,并不是表达远离喧嚣的惬意,而是一种无奈,一种哀怨。政治上的打击让诗人悲哀苦闷,面对着春江花月,良辰美景,诗人借酒浇愁,希望用酒把断肠裂肺的伤痛压到心底去。烈酒灼烧他的胸膛,他的胸中有难酬的壮志。此时,月亮把一个不得志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辛酸表露无遗。而月亮“反衬了诗人遭贬的孤寂悲愤”。
《琵琶行》作为长诗的经典之作,历来被执教者所称道,本教学设计摒弃将音乐描写作为教学重点,标新立异,试图寻求文本解读新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刻理解诗歌,体现出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课程理念。当然,这一教学设计也存在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实施中,还应进一步完善。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寻找“特征”的东西,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7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