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俤:把论文写在土地上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pp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京高淳农郊,有位名气不小的“菇奶奶”。这称呼听起来自带几分威严,其实熟悉她的菇农都知道,“菇奶奶”宋金俤只在谈到专业领域时才会显出严格。从江苏省农科院退休后,与菌菇打了近四十年交道的宋金俤依旧沉浸于菌菇世界,在高淳创办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菌种,将毕生所学用在带动菇农致富上,也因此渐渐被大家亲昵地叫作“菇奶奶”。
  择一事,终一生
  宋金俤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县农村,对土地与农作物有着天然的亲近。1980年从福建建阳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后,宋金俤被分配到建瓯县小松乡的农技推广站。在那里,她一边工作,一边思索科研方向。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许多村民种植食用菌经验丰富。因为推广站特殊的工作性质,宋金俤经常深入山林田野,很快看到在当地发展食用菌的优势。抱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宋金俤认准了食用菌这一研究领域。
  平日里工作繁忙,宋金俤便抓紧业余时间,一有空就抱着专业书啃。知道书里的知识光进脑子不够,只要有机会她就四处考察。从福建古田、三明,到浙江庆元,大大小小的食用菌研究所都留下了她探访的身影,各地菇农也都乐意和她分享种植中的难题和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宋金俤逐步摸索出一套利用枝条木屑等生产袋栽香菇的技术,取代过去段木栽培的方式后对节约森林资源大有裨益。宋金俤也因此被评为县食用菌先进工作者和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先进个人。就这样稳扎稳打,宋金俤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逐渐扎下根来。
  上世纪80年代,宋金俤作为交流人才被引进到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在这一时期江苏的农业产业体系中,蔬菜尚属于小产业,食用菌更是其中的偏门。面对这样的境况,宋金俤没有退意,骨子里那股韧劲儿被激发出来,坚持踏踏实实搞研究。不久后,宋金俤先后研制出食用菌专用杀虫殺螨剂“菇净”和杀菌剂“菇丰”,并双双获国家农药登记证书,填补了我国食用菌杀虫杀螨剂的空白。2005年,食用菌项目专项课题组在农科院成立,宋金俤担任课题组组长,麾下六名成员中三名是博士研究生。宋金俤的研究推进得愈发高效,从2006年起连续担任 “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累计发表论文40篇,主编《食用菌病虫害图谱与防治》《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参编《中国食药用菌生产大全》等。针对双孢蘑菇虫害防治研究出的“两网一灯一板一缓冲”绿色防控模式在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得到全面推广,造福千万菇农。
  从小“菇”娘到“菇”奶奶
  宋金俤从来不是那种闷头扎在实验室里的学院派,相反,因为工作以来和菇农打交道多,她深知技术要用于助推产业才能发挥更大效用。
  “菇农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这是宋金俤始终恪守的原则。技术研发上,宋金俤充分结合本省资源优势,开展了以双孢蘑菇为主的草腐菌类培养料的工业化发酵技术研究,设计出了更为经济实用的发酵隧道,有效提升省内蘑菇产业的生产效率。她带领团队扎根田间乡野,和菇农保持紧密的联系,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需求进行研产,真正做到产学研对接。团队培育出的毛木耳新品种——猴杂19号和苏毛3号,在江苏丰县、安徽、福建等毛木耳主产区得到大范围推广,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在针对企业的科技服务上,宋金俤团队与省内一批生产食用菌的工厂和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筛选菌株、设备选择、环境控制等各个环节提供针对性咨询服务……
  宋金俤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女儿,因此在科技助农脱贫致富上始终不遗余力。“十一五”期间,她的团队承担了农科院科技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在宿迁、沭阳等地的贫困村开展工作,坚持扶贫先扶智,通过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科普和推广帮助当地农民找到脱贫新路。同时,团队向全省各地供应各类食用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累计培训菇农超3万人次,让越来越多的菇农既享有财富也拥有技术。
  这位接地气的专家逐渐收获大家的喜爱和信赖,于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宋金俤开始被菇农们亲切地称作“菇奶奶”。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选择了研究食用菌这条路,宋金俤便没想过停下脚步,研究多年,她深知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是种业的发展与栽培严重不平衡,缺乏优质种源供应,劣种、错种充斥市场,菇农因此无辜蒙受损失;专业生产食用菌的中小型企业也面临相似的窘境。退休后,宋金俤几经思量,决定干脆自己开公司,专供优质种源——江苏蕈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由此成立。
  从科研学者转换为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宋金俤经历了不少波折。种业是一项长线投资,不仅回报慢,前期对资金的需求还十分庞大,对技术的严格要求也使生产过程中承担的风险高于同类行业。创业初期,“几座大山”一同压在宋金俤身上。“单打独斗”她有经验,但这一次,宋金俤不得不抹开面子,向亲朋好友筹集了1500万元——这笔钱几乎都被她投资在了设备上。很快,公司建起了4万平方米菌种培养层架用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采用自动抽真空高压灭菌柜灭菌,应用百级空气净化室接种、万级空气净化库发菌和自动化新风设备调控库房环境,从而确保快速、安全、无污染的发菌效果。
  “以前都是从科研角度看问题,现在转过身来做企业,对产业就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宋金俤以近乎严厉的标准要求种子的品质,“发出去的菌种都非常严格,要打上检验员检验号,甚至有几个检验员因此不敢来了。他认为我要求很高,我说不是我要求高,我们是要按标准来的。”
  公司走上正轨后,宋金俤没有忘记创业的初衷。“我们的种子满足各种种菇人的需要,他们需要什么,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就都给他生产。”她不仅给菇农按需定制,还尽量压低价格,让利给菇农。宋金俤的公司常年吸纳二十多名当地妇女就业,高峰时能达到五十多名。许多留守妇女文化程度比较低,宋金俤便要求公司一边组织试验生产,一边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帮助她们胜任岗位,也让她们发掘自身价值。
  在专业领域忙忙碌碌四十年,宋金俤不觉得苦和累:“从工作开始就一直都在忙碌着,没有停下来,总觉得好像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社会需要你,行业需要你。”为这样一种被需要的价值感,“菇奶奶”会继续奔走于菇农中间,在乡间田野书写着技术助农的篇章。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南浔古镇  我曾到过不少江南古镇,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浔却未去过,因而向往已久。终于在一个冬日,一家人自驾前往。  沐浴午后的暖阳,穿过古色古香的高大门楼,漫步在青石板上,似乎穿越千年。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悠悠小河,歪斜的老柳树叶片稀疏,依旧泛出绿意。河面停泊的一排乌篷船,挂着蜡染蓝布帘子。几只船摇着橹,吱吱呀呀缓缓驶来,犹如在绿色的绸缎上犁出一道道波纹,丝滑中充满灵动。  顺着河道来到小莲庄。名中既
期刊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被誉为“神州第一陵”。“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血脉崇拜是中华民族祭祖的缘由。自古至今,在炎帝陵前,清明隆重的官方祭礼、重阳盛大的民祭活动、国内外旅游观光人群的随祭,从未间断。拜谒炎帝陵:到此有怀崇始祖  洣水萦绕,青山屏抱,鹿原陂古木参天,绿荫蔽日。一道红墙在山坡上曲折蜿蜒,几进金宇掩映其间,若隐若现,人文始祖炎帝就安息在山峦西麓。炎帝陵与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齐名
期刊
读《珠穆朗玛日记》的体验,可以用书中的句子来形容:“今夜,九十九座雪山高出天堂,让我彻夜难眠。”  这是一本浸润着危险、神秘与纯洁色彩的日记集,记录了记者、诗人王少勇跟随测绘队员,登顶珠峰前后三个月时间里鲜活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了科考人员顶着风雪攀登,一路逆行向天去的精神气象。  8848.86米,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是測绘人用一双双黝黑、皲裂的手拍摄、记录下的珠穆朗玛峰的新身高,是
期刊
离开家乡的人常出现乡愁。乡愁作为一种病,由瑞士医生让·雅各·哈德于1678年提出,指一个人因身在他乡而感到痛苦,或因无法回归故乡产生恐惧,严重时可出现胸闷胸痛、喉咙紧迫,面现绝望症状。这种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解除职务,送回家乡。这种病在军队,尤其是败军中极易流行。“四面楚歌”是中国人熟悉的故事,说的是曾经纵横华夏的霸王项羽率领的楚军被团团包围于垓下,又听到汉军唱起楚歌,乡愁爆发并流行,战斗力迅速
期刊
一本书能让人读下去无非是因为:一、书本身具有吸引力;二、你对作者感兴趣。我读《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属于后一种情况。一个孤独的长跑者的所见所闻所思……如果抛开对村上春树强烈的兴趣,这本书于我而言是没太大吸引力的。当然,书的销量不会差,毕竟喜欢村上的读者不乏其人。我在想,如果一本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关注转移到作者身上。于是接下来无论你怎么写都会有人掏钱购买,写作作为职业也就旱
期刊
很多人有古镇情结,我也有。近日,看了林帝浣编著的《中国最值得拍摄的50个绝美小镇》,兴趣点竟然从古镇挪到摄影上了。这本书介绍了许多摄影的实用技巧,虽然已经出版几年,但仍然广受喜爱旅游和摄影的朋友喜欢。  关于拍摄时间。小林在西塘为了拍当地人用蜂窝煤烧开水的镜头,早晨天未亮就起床了。刚出来的太阳形成完美的逆光,把炊烟勾勒得格外清晰。晚上,等游客散尽,西塘恢复了本真的宁静。此时再去拍照,街灯和灯笼将青
期刊
傍晚时分,宾馆走廊的墙上贴出了一张《寻物启事》:中午晒在山庄后面衣架上的一件白色套头绣花女式T恤衫,下雨时谁代收了?请与218房间邱女士联系。  邱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乌兰牧骑”文藝小分队的舞蹈演员,这次和大家一起到安徽天柱山庄参加避暑排练。小分队的成员都是中文系的同学,退休后聚到一起,排些节目去养老院演出,从老有所为中享受老有所乐。  山上气温适宜,负离子含量高,让人神清气爽。避开了石城的高温,
期刊
平地、起垄、播种、覆土、施肥……小麦匀播机驶过之处,排排田垄笔直,每粒麦种周围均匀地被土壤覆盖……  应用大型无人机,能高效喷洒农药;运用面部识别技术,根据猪的脸色来决定是否喂食,提高养猪效率;使用传感器監测、改善盐碱地的土壤……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推进力度,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年初,当春耕备耕遇上疫情防控,现代科技手段的创新和应用,不仅解决春耕难题,助力脱贫攻
期刊
立志研究农机  徐立章从小在农村长大,亲历过水田插秧、镰刀收割、人工捶打、脱壳扬尘等艰辛的劳作过程,仅一亩地就需要几个人花一天时间完成。他深知农民劳动的辛苦与不易。“我一直把提升农作物收获作业效率作为追求目标,希望研发出科学高效的收获农机,回报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从江苏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徐立章就确定了人生目标。  在跟随李耀明老师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时,徐立章了解到农村青壮年外
期刊
骐者,青黑色条纹的马。骐骥,千里马者也。《青色马文存》是属马的王慧骐近年所作生活散文和读书评论的合集,含《烟火》《望乡》《拾穗集》三册。不久前,这套由开卷书坊策划、南京观止堂?未氓装帧设计、文汇出版社出版的《青色马文存》,在2020上海书籍设计艺术双年展中获得“书籍设计优秀奖”。《青色马文存》装帧新颖别致、独出心裁,背脊选用了棕、青、灰三色,“三书首尾相连,可联可分”,把玩在手,饶有情味。  当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