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首先论述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写作的提高和促进作用。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了以读促写的途径。文章指出:要提高阅读能力仅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在课后自主地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
关键词:积极;自主;阅读;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1999年9月正式颁布发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有几处重要的修改:1.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由三个层次(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变为两个层次(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2.将原大纲中“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信息”改为“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3.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说明中,明确提出大学生要学会“借鉴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三处修改集中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改变原来仅仅注重语言知识培养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加强语用能力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修改之一加强了学生的写和说的能力,写和说的能力属于语言学习者的“输出”能力,而听和读则属于语言学习者的“输入”能力。“输出”能力的培养和“输入”能力的培养是休戚相关的。从阅读和写作的层面上说,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语用能力,增强对目的语的敏感性,促进学生语言准确度、流利度、复杂度的发展,从而实现中介语的完善。同时以阅读促进写作的方法对阅读教学也起着改进和提高的作用,它可以在教学中增强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够自觉地、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培养中,写作是较难培养的能力之一。教师不知道如何去教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学生也觉得写作很枯燥、乏味,很难有所长进。虽然学生和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总是不好。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英语教学工作者尤其是写作教学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语言篇章结构(语篇结构,段落,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第二,写作教学法(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法,验证教学法的效果,作文的修改及反馈);第三,作文评估和测试;第四,影响英语写作的因素(母语思维方式,认知心理、非智力因素等);第五,写作中的语言(语法结构,遣词造句,修辞手段的应用等);第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失误及其他(计算机辅助教学,写作软件的使用等);第七,写作与相关课程或学科的关系。鉴于此,我们可以把阅读教学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从而增强学习者的语篇知识,内化他们的语用能力。
在母语汉语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里,我们实际上强调的是阅读对写作的内化作用。在同样是语言的英语教学中,阅读同样对写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和提高作用。我们可以在具体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相关写作训练,从而使学生较流畅地表达思想。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读促写的三段教学法,即通过不同的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篇章结构、写作特点等进行“读”、“析”、“仿”训练的教学模式。“读”的过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通过“读”疏通文中疑难点和语言障碍,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运用的有关方法与技巧。对于有关的背景知识、某些学科领域的专业术语、人名、地名和文化生活习俗等阅读疑难进行及时疏通,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英美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的材料。因为在现代外语教学中,仅仅学好语言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对文化导入的重要性的认识已成为一个不容争议的问题”(束定芳、庄智象,1996)。对于一些新词、新语法现象、新句型等语言障碍,老师应指导学生运用一些方法诸如:根据上下文猜测、构词法、语法结构分析、新旧知识联系等自行排除这些障碍;在读的基础上,再对不同的文体进行简单的分析,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析”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内部,把握课文结构,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教师通过在黑板上列举一些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把握典型句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段落主题句、段落中心思想、全文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使学生了解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特点,从而达到真正吃透课文的目的。“仿”的过程是在“读”和“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通过“读”和“析”,才能使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写作的兴趣。但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一下子又不可能写出完美的段落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充分结合“读”和“析”,向学生提出一定要求,引导他们有侧重地对句、段及优秀范文进行模仿,才能使他们直接吸取他人的经验,提高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能力。在教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不同文体的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写作,并对他们进行细致的写作指导。
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阅读能力的强化和训练。但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学内容也不得不局限于精读课本上。这就要求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后进行大量的阅读与练习。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版》中,在指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指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该学说最核心的假设是: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本能的倾向,促使个人探索环境、学习知识,并致力于追求更能充分发挥功能、更让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此一过程,罗杰斯名之为“实现倾向”,它是植根于个人内在的一种能力或倾向,无论个人能否觉察到,它都产生作用。根据罗杰斯的观察,个人无论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均有“充分发挥功能”的倾向存在。换句话说,有机体的本然特性是:在环境条件允许下,朝最好的方向去发展,即使是在不利的,充满阻挠甚至敌意的环境下。罗杰斯根据自己的这一判断,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具体到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尊重和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给不同的学生规定了不同的课外阅读材料。具体来讲,比如对于大一的新生,高考成绩在六十分以下的学生,教师仅仅鼓励他们上课能够跟住老师的进度,尽可能地掌握并消化课堂上所讲的东西。对于高考成绩在六十到九十分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求他们掌握课堂上所讲的材料,还要求他们阅读配套的扩展教程,此外,还要求他们到图书馆的英文报刊阅览室阅读一些报纸、杂志上的简易文章,比如 English Salon; The World of English以及21st Century等。对于高考成绩优秀,程度好的学生,我们除了推荐上面提到的报刊杂志外,还引导他们去读一些文学名著,尤其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语言习惯的英语小说,比如林语堂写就的Moment in Peking,由Jeanne Kelly及矛国权翻译的钱钟书的《围城》,Lawrence的Sons and Lovers以及E. M. Forster写的A Room with a View等等。
除了引导学生阅读之外,精读老师还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因为精读课文大部分都是名家名篇,句子地道优美纯正,逻辑性强,有很强的借鉴性。
事实表明,阅读量大的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明显高于阅读量有限或少的学生。同样,背诵名家名篇多的学生其作文水平要高于那些很少背诵或背诵文章很少的学生,从这个角度而言,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对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有着普遍推广的意义。而积极地去阅读,自主地去阅读,对提高写作有着不可小觑的功效。
参考书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3]Lawrence D. H., Sons and Lovers,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5
[4]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栗明敏,女,硕士,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郭瑞莲,女,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研究。
关键词:积极;自主;阅读;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1999年9月正式颁布发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有几处重要的修改:1.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由三个层次(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变为两个层次(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2.将原大纲中“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信息”改为“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3.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说明中,明确提出大学生要学会“借鉴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三处修改集中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改变原来仅仅注重语言知识培养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加强语用能力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修改之一加强了学生的写和说的能力,写和说的能力属于语言学习者的“输出”能力,而听和读则属于语言学习者的“输入”能力。“输出”能力的培养和“输入”能力的培养是休戚相关的。从阅读和写作的层面上说,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语用能力,增强对目的语的敏感性,促进学生语言准确度、流利度、复杂度的发展,从而实现中介语的完善。同时以阅读促进写作的方法对阅读教学也起着改进和提高的作用,它可以在教学中增强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够自觉地、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培养中,写作是较难培养的能力之一。教师不知道如何去教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学生也觉得写作很枯燥、乏味,很难有所长进。虽然学生和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总是不好。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英语教学工作者尤其是写作教学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语言篇章结构(语篇结构,段落,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第二,写作教学法(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法,验证教学法的效果,作文的修改及反馈);第三,作文评估和测试;第四,影响英语写作的因素(母语思维方式,认知心理、非智力因素等);第五,写作中的语言(语法结构,遣词造句,修辞手段的应用等);第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失误及其他(计算机辅助教学,写作软件的使用等);第七,写作与相关课程或学科的关系。鉴于此,我们可以把阅读教学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从而增强学习者的语篇知识,内化他们的语用能力。
在母语汉语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里,我们实际上强调的是阅读对写作的内化作用。在同样是语言的英语教学中,阅读同样对写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和提高作用。我们可以在具体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相关写作训练,从而使学生较流畅地表达思想。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读促写的三段教学法,即通过不同的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篇章结构、写作特点等进行“读”、“析”、“仿”训练的教学模式。“读”的过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通过“读”疏通文中疑难点和语言障碍,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运用的有关方法与技巧。对于有关的背景知识、某些学科领域的专业术语、人名、地名和文化生活习俗等阅读疑难进行及时疏通,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英美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的材料。因为在现代外语教学中,仅仅学好语言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对文化导入的重要性的认识已成为一个不容争议的问题”(束定芳、庄智象,1996)。对于一些新词、新语法现象、新句型等语言障碍,老师应指导学生运用一些方法诸如:根据上下文猜测、构词法、语法结构分析、新旧知识联系等自行排除这些障碍;在读的基础上,再对不同的文体进行简单的分析,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析”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内部,把握课文结构,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教师通过在黑板上列举一些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把握典型句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段落主题句、段落中心思想、全文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使学生了解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特点,从而达到真正吃透课文的目的。“仿”的过程是在“读”和“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通过“读”和“析”,才能使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写作的兴趣。但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一下子又不可能写出完美的段落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充分结合“读”和“析”,向学生提出一定要求,引导他们有侧重地对句、段及优秀范文进行模仿,才能使他们直接吸取他人的经验,提高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能力。在教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不同文体的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写作,并对他们进行细致的写作指导。
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阅读能力的强化和训练。但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学内容也不得不局限于精读课本上。这就要求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后进行大量的阅读与练习。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版》中,在指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指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该学说最核心的假设是: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本能的倾向,促使个人探索环境、学习知识,并致力于追求更能充分发挥功能、更让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此一过程,罗杰斯名之为“实现倾向”,它是植根于个人内在的一种能力或倾向,无论个人能否觉察到,它都产生作用。根据罗杰斯的观察,个人无论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均有“充分发挥功能”的倾向存在。换句话说,有机体的本然特性是:在环境条件允许下,朝最好的方向去发展,即使是在不利的,充满阻挠甚至敌意的环境下。罗杰斯根据自己的这一判断,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具体到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尊重和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给不同的学生规定了不同的课外阅读材料。具体来讲,比如对于大一的新生,高考成绩在六十分以下的学生,教师仅仅鼓励他们上课能够跟住老师的进度,尽可能地掌握并消化课堂上所讲的东西。对于高考成绩在六十到九十分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求他们掌握课堂上所讲的材料,还要求他们阅读配套的扩展教程,此外,还要求他们到图书馆的英文报刊阅览室阅读一些报纸、杂志上的简易文章,比如 English Salon; The World of English以及21st Century等。对于高考成绩优秀,程度好的学生,我们除了推荐上面提到的报刊杂志外,还引导他们去读一些文学名著,尤其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语言习惯的英语小说,比如林语堂写就的Moment in Peking,由Jeanne Kelly及矛国权翻译的钱钟书的《围城》,Lawrence的Sons and Lovers以及E. M. Forster写的A Room with a View等等。
除了引导学生阅读之外,精读老师还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因为精读课文大部分都是名家名篇,句子地道优美纯正,逻辑性强,有很强的借鉴性。
事实表明,阅读量大的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明显高于阅读量有限或少的学生。同样,背诵名家名篇多的学生其作文水平要高于那些很少背诵或背诵文章很少的学生,从这个角度而言,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对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有着普遍推广的意义。而积极地去阅读,自主地去阅读,对提高写作有着不可小觑的功效。
参考书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3]Lawrence D. H., Sons and Lovers,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5
[4]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栗明敏,女,硕士,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郭瑞莲,女,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