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的乡风文明实践探索——以“婺学开宗”范浚故里为例

来源 :农村经济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软实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乡风文明建设应立足于地方资源,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宜路径。以“婺学开宗”范浚故里香溪镇的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为例,从环境对当地社会经济影响的功能重新来考察当地资源,并运用SWOT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当地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地方的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对与其产业关联密切的经营主体具有带动作用。综合运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16-2019年我国39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带动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静态:2019年龙头企业综合带动效率较低,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相对偏低,其中前者表现更差;动态:总体来说龙头企业在研究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在研究期间波动较大,但整体上看技术进步较技术效率增长更能促进龙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后者问题在于纯技术效率稳定性差,规模效率增长优势不明显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良田较少,粮食生产主要以旱粮为主,延长产业链,增加种粮附加值,是保持淳安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枫树岭镇高粱“三产”融合发展的调查,分析其从高粱种植的一产,以酿酒为主的二产,休闲观景、加工制做、红色研学、办农事节相关农旅服务的三产,相互融合发展的方式、方法,并将相关实践进行小结,认为“三产”融合发展不能盲目照搬,发展该模式要考虑产业集聚、产品开发、产业融合、服务能力等条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是实现致富的重要方式,也是整个后脱贫时代最为关键的区域和艰难部分。茶产业是BS村充分利用优势条件之后,作为村寨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村寨的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不充分、文旅资源开发尚浅、社会阶序加剧等相关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一方面,茶的“进驻”给村寨带来了机遇和希望;另一方面村寨在发展产业中还面临着自身民族文化的规约与制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是始终离不开长远而普遍的非经济制约因素,尤其相关民族的传统文化、自然生境、本土知识等。只有认识到文化的根本性作用,诸如发
为了解决乡村建设人才缺口巨大与城市高校毕业生供给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基于乡村振兴视角,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近三年河北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面向乡村基层就业的推力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高校引导、经济支持和薪酬待遇;拉力因素中前三位的分别是经济支持、家庭收益和优惠政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国情民意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线的牧区而言,推进乡村牧区振兴战略更具有重要性和挑战性。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泽库县牧区,由于地理环境差、文化滞后、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长期处于深度贫困境地。近年来牧区系列改革试点表明,进一步深入推进牧业供给侧改革,坚持生态保护、产业多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绿色化发展之路,是泽库县牧民群众快速脱贫致富、实现牧区振兴的最佳选择。建议继续做好对逐项改革成果巩固完善推广,深挖特色资源潜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建立完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城乡发展失衡、农村发展不全面等问题愈加严重。优化“三生空间”结构,对基层政府决策科学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以蕉岭县为例,通过分析其“三生空间”发展现状,结合广东省内居民对蕉岭县的了解情况,提出基于“三生空间”的蕉岭县振兴发展路径,即生产空间促进产业融合,助推经济发展;生活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品质;生态空间绿色高效治理,实现生态文明,最终依靠“互联网+”,开创蕉岭县特色品牌发展之路。
2020年,新冠疫情给我国带来严重冲击,农村地区由于医疗水平不高、村民危机意识不强、人员流动性较大,新冠疫情防控难度更大。为了更好地防控农村新冠疫情,以Y村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证调研农村新冠疫情防控状况。调查显示,当前Y村新冠疫情防控存在村民法律意识不强、村基层组织管理散漫、信息传播不及时等问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应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村干部及村民的法律教育、充分发挥村基层组织网格管理优势及自治优势等措施加强防控,避免农村疫情再爆发。
为了更好地评价分析乡村振兴进展情况和实施绩效,根据山西目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情况,基于农户视角,从政策知晓度、农户满意度和农户支持度三个维度构建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乡村振兴实施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考察农户对本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感知。分析发现农户对乡村振兴战略还缺乏明确且深入的认知,对合作社和集体经济发展满意度不高,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改革等机制体制的创新存在一定的担忧。
社区是社会中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社区长期面临着缺乏公共空间设置,或个案在社区中面临的是个人-心理-社会包含的社区这一环节的缺失社区支持的情况,普遍造成社区的“脏乱差”的氛围和结果。社区营造是指社区公共空间和环境氛围的塑造和运行,具有社区治理的能力,也是体现社会给予底层最基础最有效的支持之一。社区营造,不仅具备着社区的生存力,还凝聚了社区的道德和人文的助力,用社区的力量治愈和解决社区中的问题和困境群体,实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因此,社区营造在社会救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用于个案救助的重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传播和发展的可行性路径研究较少。实践证明浙江文化礼堂模式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想载体。以实地调研贵州侗族文化聚落的肇兴侗寨为基础,探寻浙江文化礼堂模式在不同区域空间里应用的可能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与文化产业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