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世纪,阅读教学要真正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必须呼唤“读的回归”,以读为本。那么新世纪的阅读教学如何全面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笔者认为,阅读教学首先应突出“新”。
一、新观念
首先,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要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其次,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
二、新视角
所谓视角,就是学生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角度、立足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单一的惯性视角的束缚,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角境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求殊途同归。如《称象》一文,教者可以启发运用不同视角想一想:假设自己也在场,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呢?“如果我在场,我就就地取材,河边有泥沙,就用泥沙代替石头,把泥沙挑上船,比搬石头方便得多。”“与其挑泥沙,不如舀水,因为船是停泊在水边,舀水进舱最方便。”“我看用人最方便,因为人听话,要求大家上船就上船,要求大家下船就下船,动作很快,这样量吃水线,既不费力,又可节时。”……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想的办法确实比曹冲的办法实用得多,更富有创造性。
三、新思维
读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向教材、教师挑战,标新立异,而且还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训练,变单一定向的僵化思维为逆向或多向的活跃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观察、认识事物,创造性地发现、想像事物的未知领域,想像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趋向……尤其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完《詹天佑》后,教者提议全体学生给“京张铁路”试起个名字,这个名字要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同学们立即展开了发散思维,“雪耻路”、“扬威路”、“爱国路”、“争气路”……五花八门的路名,不正说明了文章的中心已内化到了每个学生的心中了吗?这些鲜活的教学方式,必然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之乐与创新之乐。又如《坐井观天》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这个结尾留给学生一个极大的想像空间,教者可以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小鸟飞走了,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
四、新方法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积极参与阅读实践才能实现,教师的作用只是启迪、引导、点拨,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读法的指导。读法很多,教师不仅要吸收传统读法或他人读法的精华,如传统的笔读法、朗读法、演读法,魏书生先生的“四遍八步读书法”,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教读法”等等,还要多动脑筋,创造出各种学生容易接受、行之有效的新读法,如感知领悟熏陶法、再造想像品赏法、创设情境感染法等,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可采用配哀乐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思。总之,教师只有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读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积极的阅读探索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五、新体验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无论是写还是读,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限制,课文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往往难以引起其应有的“反应”,读起课文,大都是悲不见颤音,喜不见笑意。因此,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蕴涵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须充分挖掘和运用课文的情感因素,以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读成为沟通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心灵的桥梁。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激发情感的最佳点创设情境,运用朗读技巧,引导学生去读、去体验,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叙述美丽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一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师可先介绍写作背景和课文上的插图,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挨欺、挨打、挨冻、挨饿”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以悟情为目的组织读,能够以读诱情、以情促读。
六、新评价
教学评价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措施。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能把读的教学纳入评价范畴,现在,读作为语言训练最基本的内容,理应摆到应有的位置上。读的评价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及时评价 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读的要求,结合学生完成的情况及时予以肯定或鼓励。及时评价可以是教师直接评价,也可以由学生自评、互评。
(2)延时评价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由于受恩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作出终结性的评价,而要多引导、多鼓励,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像、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
(3)定时评价 把朗读列入期中、期末和单元检测之中,成为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教师应根据大纲对各年级提出的朗读要求,制定出具体的评价标准。
“六新”的突出,有利于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阅读教学中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新观念
首先,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要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其次,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
二、新视角
所谓视角,就是学生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角度、立足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单一的惯性视角的束缚,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角境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求殊途同归。如《称象》一文,教者可以启发运用不同视角想一想:假设自己也在场,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呢?“如果我在场,我就就地取材,河边有泥沙,就用泥沙代替石头,把泥沙挑上船,比搬石头方便得多。”“与其挑泥沙,不如舀水,因为船是停泊在水边,舀水进舱最方便。”“我看用人最方便,因为人听话,要求大家上船就上船,要求大家下船就下船,动作很快,这样量吃水线,既不费力,又可节时。”……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想的办法确实比曹冲的办法实用得多,更富有创造性。
三、新思维
读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向教材、教师挑战,标新立异,而且还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训练,变单一定向的僵化思维为逆向或多向的活跃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观察、认识事物,创造性地发现、想像事物的未知领域,想像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趋向……尤其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完《詹天佑》后,教者提议全体学生给“京张铁路”试起个名字,这个名字要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同学们立即展开了发散思维,“雪耻路”、“扬威路”、“爱国路”、“争气路”……五花八门的路名,不正说明了文章的中心已内化到了每个学生的心中了吗?这些鲜活的教学方式,必然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之乐与创新之乐。又如《坐井观天》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这个结尾留给学生一个极大的想像空间,教者可以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小鸟飞走了,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
四、新方法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积极参与阅读实践才能实现,教师的作用只是启迪、引导、点拨,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读法的指导。读法很多,教师不仅要吸收传统读法或他人读法的精华,如传统的笔读法、朗读法、演读法,魏书生先生的“四遍八步读书法”,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教读法”等等,还要多动脑筋,创造出各种学生容易接受、行之有效的新读法,如感知领悟熏陶法、再造想像品赏法、创设情境感染法等,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可采用配哀乐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思。总之,教师只有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读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积极的阅读探索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五、新体验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无论是写还是读,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限制,课文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往往难以引起其应有的“反应”,读起课文,大都是悲不见颤音,喜不见笑意。因此,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蕴涵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须充分挖掘和运用课文的情感因素,以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读成为沟通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心灵的桥梁。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激发情感的最佳点创设情境,运用朗读技巧,引导学生去读、去体验,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叙述美丽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一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师可先介绍写作背景和课文上的插图,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挨欺、挨打、挨冻、挨饿”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以悟情为目的组织读,能够以读诱情、以情促读。
六、新评价
教学评价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措施。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能把读的教学纳入评价范畴,现在,读作为语言训练最基本的内容,理应摆到应有的位置上。读的评价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及时评价 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读的要求,结合学生完成的情况及时予以肯定或鼓励。及时评价可以是教师直接评价,也可以由学生自评、互评。
(2)延时评价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由于受恩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作出终结性的评价,而要多引导、多鼓励,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像、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
(3)定时评价 把朗读列入期中、期末和单元检测之中,成为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教师应根据大纲对各年级提出的朗读要求,制定出具体的评价标准。
“六新”的突出,有利于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阅读教学中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