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鲠在喉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天一大早,老瓦婶就摆出了新鲜的菜,这时来菜市场人买菜的人比平时多出了许多,到处是菜贩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老瓦婶忙着给顾客称菜,菜卖得还真快。刚过早晨八点,正是赶集的高峰期,她看见儿子小杰要推出自行车外出。
  老瓦婶说,今天不是星期天吗?你去哪里?儿子小杰说,是啊,不過我今天要去郊区摘番茄,一天可以挣50块钱呢。
  丈夫去世早,听儿子这么一说,老瓦婶感觉儿子小杰长大了,知道为家里分担点什么了。她心里一热,想着儿子就要中考了,不能让他这么浪费时间,于是就说,孩子,不用你去摘番茄,咱不缺那几个钱,你好好读书就行了。
  妈,我和几个同学都约好了,今天还要早点到呢,不能说话不算话,再说,我现在长大了,也可以挣钱了。小杰说。
  嗯,那好吧,路上小心点,早点回来。老瓦婶帮着儿子把车子推到路上,望着儿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心里很温暖,眼睛也湿润了。
  邻居秋奶奶看见了。她说,你家儿子小杰真懂事,还知道利用星期天挣点钱,真让人少操心。
  咳,挣什么钱,孩子不闲着就行。老瓦婶谦虚地说。
  我家孙子小明,都十五岁了,天天就知道玩游戏,不学习,看你家小杰多懂事,你教育得真好。秋奶奶说。
  到了晚上六点多,小杰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十几个大番茄,说是在番茄园摘的。老瓦婶说,洗洗手,快吃饭吧。小杰就走进了屋里吃饭去了,小杰饿坏了,一会儿就吃完了两个馒头和一盘鸡蛋。老瓦婶有点心疼孩子,眼睛一热,她赶紧用手揉了揉眼睛。
  老瓦婶捡了几个大番茄给邻居送去。秋奶奶赞不绝口,你家小杰真是个孝顺孩子,她瞪了一眼正在玩游戏的孙子,说,看你小杰哥,多懂事,星期天还抽时间摘番茄挣钱,给家里减轻负担。孙子小杰嘴一歪,低下头不说话了。
  老瓦婶很高兴,因为每到星期天儿子都要去摘番茄,快天黑时才回来,准能带上十几个番茄让老瓦婶吃,老瓦婶舍不得吃,都分给了邻居,邻居们都夸小杰懂事,是个好孩子。
  有一天中午,豆角卖得快,老瓦婶让送菜的老王再送过一些,可是老王忙没法过来,正好秋奶奶也缺些茄子,老瓦婶就骑着电动车去郊区亲自取菜。去郊区要路过一家游戏厅,老瓦婶骑着电动车,远远看见自己家的自行车停在游戏厅门口,开始她还不相信,她停下来,看了看,没错,自己家的车子脚踏板都是红色的。她停下来,心想儿子在这儿干什么呢?
  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出来,说这里的游戏真好玩,下次还要来玩。老瓦婶听了,心里好难受,原来儿子借口摘番茄是来这儿玩游戏吗?她不死心,就在不远处一直等着。一直等到下午五点多,小杰出现了,只见他满脸疲惫,茫然地走出来,骑上自行车就走。经过一家超市时,他停住了,向超市走去,出来时带着十几个大番茄,然后向家里走去。
  老瓦婶回到家,看到儿子小杰正与秋奶奶聊天,秋奶奶手里拿着几个大番茄,正在夸奖小杰懂事。小杰看见老瓦婶回来了,赶紧迎上去,妈,您去哪里了?
  秋奶奶也问,今天批发菜怎么这么晚啊?
  真是不好意思,有点事耽误了。
  小杰说饿了,回到家,老瓦婶一边做饭,一边流泪。她想着儿子的做法,自己教育孩子真是失败。做好饭,她就坐在儿子旁边,看着儿子吃饭,儿子狼吞虎咽,看样子饿坏了。她强忍着心里的痛,问儿子这段时间挣了多少钱?
  没多少……儿子支支吾吾地说。
  老瓦婶不再问了,这次她彻底地明白了,可是又不能直接给儿子摊牌,她怕儿子的自尊心受伤,也怕邻居们知道了这件事自己脸上没面子。
  又是一个星期天,儿子小杰还喊着去摘番茄,老瓦婶坚决地说,不用了,你好好学习吧,妈挣的钱够你上学的。
  儿子还想说什么,老瓦婶的鼻子有点酸,她转过身去,偷偷地流了泪。小杰再也没说话,乖乖地回屋里看书了。
  邻居秋奶奶过来了,她看见小杰在屋里学习,就对老瓦婶说,你真会教育,小杰能干活,爱学习,将来肯定有出息。
  老瓦婶盯着秋奶奶,喉咙里像有根鱼刺,想说些什么,但她什么也没说。
其他文献
(一)  新学期开始,我们分班了,班主任和各科老师也统统换掉了。  我走进这间以后几个月都要在这里度过的教室,第一个感觉是小,第二个感觉是暗,第三个感觉是应该找个地方坐下来。  我被分到了教室中间的位置。本来以我的个头是要坐到最后一排的,但是在老师排坐位时,我把自己的身体努力向下弯,尽量使自己“矮别人一头”,最终骗过了老师的眼睛,留在了这个离黑板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中心地带。我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所
宋三有一块胎记,很大,占据了半边脸,让人一见就发怵,像鬼脸判官。其实判官是啥嘴脸,没谁说得清楚,但人们只要一看见宋三,就能把判官描画个八九成了。  爹娘也犯愁,娃这副长相只怕将来讨媳妇是没指望了!宋天不愁,人小,少不更事,整天乐呵呵地帮人做这做那的,宋三心肠好,跟脸上的胎记样,天生的。  十二岁时,宋三看水浒,说我就是那青面兽扬志投的胎呢,一班学生于是很仰慕地拥在宋三身后,去扛替天行道的大旗,做力
周末,酷爱摄影的组织部王部长带着那台德国徕卡相机,开着单位的小车,满怀喜悦,去郊外库尔滨河畔拍雾淞。  他四十出头,大学毕业后分到省委组织部,一心扑在工作上,奋斗十几年,就官至正处。两年前,被下派到林海市当组织部长。  他心知肚明,之所以派他下基层,主要是让他镀镀金,补上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这一课,干好了,将来肯定有好处。  见媒体上常有贪官落马的消息,他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严格律己,决不能犯贪腐错误
张弓长 诗人、编剧、小说作者,漓江自然学校创始人之一。写诗,“自行车”诗群成员。有诗歌入选《自行车》《广西文学》《诗歌月刊》《诗歌报》《诗选刊》《红豆》《中国年度最佳诗歌》等选本。出版诗集《一个手里有枪的人应保持谦逊》。写小说与剧本,有电视剧作品《正义武馆》《猪仔馆人家》《浴女图》等。现旅居桂林漓江边经营漓江自然学校,半文半农。  白色上的白色  透过飞机的舷窗,  有一个白色的世界。  远处是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