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早期钱币——“久安通宝”
“久安通宝”为日本第76代天皇近卫天皇久安年间(公元1145-1150年)所铸。李佐贤《续泉汇·利三·十四》载之,而日本泉谱不载,《历代古钱图说》将此钱定为无考品。
北宋前期(公元11世纪),日本适值外戚藤原氏全盛时期,实行闭关主义,禁止人民私自渡海,并停止了遣唐使的派遣,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交往暂告停顿。日本商船也绝迹于中国,但北宋商船仍不断前往日本。在北宋统治的160多年间,宋舶往来日本,见于记载的即达70多次。
到12世纪后叶,日本统治者改变政策,奖励商舶和南宋贸易,南宋也重视海外通商,中日之间的交通与贸易非常活跃,当时明州(宁波)是主要的对日贸易港。(公元1131-1162年)宋高宗绍兴年间,曾置市舶司于秀州华亭县,以统辖杭州、明州、温州、秀州、江阴军等五市舶务。后来,陆续撤销了市舶司和几处市舶务,到宁宗时(1195-1224年),仅留明州一处设市舶务了。日本与宋通商的贸易港则为筑前的博多。其航行路线为:由博多启航,经肥前的值嘉岛,横断东海而至明州。中日商船往来于明州与博多之间,贸易的频繁,甚至使宋钱币大量外流到日本而出现“钱荒”。
“久安通宝”钱币的再次出现,充分印证了中日两国在唐朝以后、南宋朝早期通商的有力实证。在今天的古钱币收藏业内,人们仍然能见到为数不少的日本早期钱币。而“久安通宝”却为之甚少,从所铸年代和时间分析,虽有铸行,但发行量不大,故很难一见。是品为本人早年收藏,钱径2.5厘米,重4.6克。品相完好、包浆浑然一体、钱风神韵尤为独到,是日本早期钱币中较为稀有的品种。
西安发现“靖康通宝”小平铁母钱
“靖康通宝”是北宋官方最后的一种铸币。北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铸,中国古钱“五十名珍”排名第三十。钦宗在位16个月后被掳往北方,史称“靖康之难”。
“靖康通宝”钱在《泉志》中有小平、折二、折三钱的记载。钱文有“靖康元宝”、“靖康通宝”两种,书体有篆、隶、楷三种版别。历年北宋钱出土不计其数,难得有靖康钱。靖康钱铸量很少,能遗留下来的极为困难,“靖康通宝”更为罕见,靖康钱均被泉家视为瑰宝,属国家一级文物,因此一枚靖康钱的发现,往往引起钱币界的重视和报刊的关注。
1967年湖北黄石市发现窖藏古钱达22万斤,经挑选,其中有珍贵的“靖康元宝”、“靖康通宝”楷篆书体的小平对钱;1974年在西沙群岛环礁发现明代沉船,内有汉代至明代古钱共四百余公斤,其中有一枚“靖康元宝”折二钱,另有一藏友从600多斤宋钱中,也找不到一枚靖康钱。
“靖康通宝”版别、形制无一定之规,它不仅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还有很高的史学价值。“靖康通宝”小平铁母钱更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从目前已认知并有相关记载的仅传世二品,本人收藏的这枚“靖康通宝”小平楷书铁母钱是在2001年从西安周边地区一农户家中所得,据他讲这是他上世纪七十年代玩耍时捡到,当时觉得好看就带回家,后来就和钥匙穿在一起,历经二十多年。此钱为小平钱,直径2.2厘米,重3克。“靖”字第一笔用放大镜看可见与第二笔的相连处有断痕。钱背平夷但仍可见周廓形制,铸工细腻,铜质纯净微红,字口清晰,锈色入骨,包浆熟美,层次清晰。其熟旧光泽包容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沉淀。与谱录相比,气息相同,应属同版。得之不易,可谓珍品极罕,用凤毛麟角喻言,恐毫不为过也!(责编:丁丑)
“久安通宝”为日本第76代天皇近卫天皇久安年间(公元1145-1150年)所铸。李佐贤《续泉汇·利三·十四》载之,而日本泉谱不载,《历代古钱图说》将此钱定为无考品。
北宋前期(公元11世纪),日本适值外戚藤原氏全盛时期,实行闭关主义,禁止人民私自渡海,并停止了遣唐使的派遣,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交往暂告停顿。日本商船也绝迹于中国,但北宋商船仍不断前往日本。在北宋统治的160多年间,宋舶往来日本,见于记载的即达70多次。
到12世纪后叶,日本统治者改变政策,奖励商舶和南宋贸易,南宋也重视海外通商,中日之间的交通与贸易非常活跃,当时明州(宁波)是主要的对日贸易港。(公元1131-1162年)宋高宗绍兴年间,曾置市舶司于秀州华亭县,以统辖杭州、明州、温州、秀州、江阴军等五市舶务。后来,陆续撤销了市舶司和几处市舶务,到宁宗时(1195-1224年),仅留明州一处设市舶务了。日本与宋通商的贸易港则为筑前的博多。其航行路线为:由博多启航,经肥前的值嘉岛,横断东海而至明州。中日商船往来于明州与博多之间,贸易的频繁,甚至使宋钱币大量外流到日本而出现“钱荒”。
“久安通宝”钱币的再次出现,充分印证了中日两国在唐朝以后、南宋朝早期通商的有力实证。在今天的古钱币收藏业内,人们仍然能见到为数不少的日本早期钱币。而“久安通宝”却为之甚少,从所铸年代和时间分析,虽有铸行,但发行量不大,故很难一见。是品为本人早年收藏,钱径2.5厘米,重4.6克。品相完好、包浆浑然一体、钱风神韵尤为独到,是日本早期钱币中较为稀有的品种。
西安发现“靖康通宝”小平铁母钱
“靖康通宝”是北宋官方最后的一种铸币。北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铸,中国古钱“五十名珍”排名第三十。钦宗在位16个月后被掳往北方,史称“靖康之难”。
“靖康通宝”钱在《泉志》中有小平、折二、折三钱的记载。钱文有“靖康元宝”、“靖康通宝”两种,书体有篆、隶、楷三种版别。历年北宋钱出土不计其数,难得有靖康钱。靖康钱铸量很少,能遗留下来的极为困难,“靖康通宝”更为罕见,靖康钱均被泉家视为瑰宝,属国家一级文物,因此一枚靖康钱的发现,往往引起钱币界的重视和报刊的关注。
1967年湖北黄石市发现窖藏古钱达22万斤,经挑选,其中有珍贵的“靖康元宝”、“靖康通宝”楷篆书体的小平对钱;1974年在西沙群岛环礁发现明代沉船,内有汉代至明代古钱共四百余公斤,其中有一枚“靖康元宝”折二钱,另有一藏友从600多斤宋钱中,也找不到一枚靖康钱。
“靖康通宝”版别、形制无一定之规,它不仅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还有很高的史学价值。“靖康通宝”小平铁母钱更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从目前已认知并有相关记载的仅传世二品,本人收藏的这枚“靖康通宝”小平楷书铁母钱是在2001年从西安周边地区一农户家中所得,据他讲这是他上世纪七十年代玩耍时捡到,当时觉得好看就带回家,后来就和钥匙穿在一起,历经二十多年。此钱为小平钱,直径2.2厘米,重3克。“靖”字第一笔用放大镜看可见与第二笔的相连处有断痕。钱背平夷但仍可见周廓形制,铸工细腻,铜质纯净微红,字口清晰,锈色入骨,包浆熟美,层次清晰。其熟旧光泽包容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沉淀。与谱录相比,气息相同,应属同版。得之不易,可谓珍品极罕,用凤毛麟角喻言,恐毫不为过也!(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