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的安徽黄山休宁,一座月潭水库通过国家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即将开工。库区里,有3个乡镇的十几个古村落,如今都面临着即将沉入水底的命运。
从黄山市城区驱车上高速,然后从溪口转入乡村道路,再抵达陈霞乡小珰村,不过半个小时左右车程。
刚到中午,55岁金友根忙着给放学回家的小外孙做面条,采茶时节是皖南最忙碌的季节,金友根也不例外。金友根的家就住在小珰村的村口,他自家的老屋在1979年就翻修拆掉了,不过建房所有物件都是老屋上拆下来的,金友根现在依然睡着的那张老床保存还十分完整。“睡过好几代人了,我都不知道有多少年了”。
金友根房子后面,依然残存着几间几乎坍塌的老房子。金友根捧出一本发黄的用娟秀的小楷字抄写的家谱模样的古书说,这是他们家族道光九年分家的记录书,距今也有186年了。金友根在老屋里出生、长大,对老屋的记忆依然深刻。“村子里原来的老屋很多,那个时期兴拆旧房盖新房,拆得差不多,不拆的话应该可以搞旅游”。
穿过一个古桥,在巷子的尽头进入一个圆弓形的门,一座古宅呈现在人的眼前。63岁的宋桂仙正在忙着晾晒衣服,门廊下挂着一些腊肉,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是一栋典型的皖南徽派古宅,精美的木雕,人物、花卉、动物栩栩如生。“已经200多年了。”宋桂仙说。
“村子真的会淹到水里吗?”宋桂仙也听说了村子位于即将兴建的月潭水库库区里,要搬迁,但目前还没有收到正式通知,因此他将信将疑。宋桂仙目前和老伴守在这栋老宅里,依靠两三亩地,自食其力,两个孩子,一个在北京工作,一个在屯溪当教师,日子挺不错的,原以为要在这栋老宅里度过晚年。
37岁的金顺松是小珰村的村长,在他的记忆中,小珰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里百年以上的老房子有好几栋,余下房屋都是后来建的。如今小珰村有2000多人,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在家的老人以茶叶为主。“这里是新安江的源头之一,建月潭水库,陈霞乡是主淹没区,小珰也不例外”。
在另外一个村子——陈霞村一栋新式楼房里,47岁的盖顺风翻看着手机。盖顺风是陈霞村目前最关注月潭水库建设的村民之一,几乎每天都要通过手机和电脑了解月潭水库进展的信息,而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在村口花了40多万盖了这栋新楼,还经营着一个小饭店。
据悉,月潭水库工程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的新安江主源率水河上,坝址距休宁县城约18.5公里,距黄山市(屯溪区)约29公里。淹没面积近10平方公里,涉及休宁县的陈霞乡、溪口镇和海阳镇,搬迁移民6884人。
“1958年就开始说要建月潭水库,新安江水库都建了50多年了,不还是没建?”与盖顺风的着急相比,80岁的陈越老人却显得有些悠闲,“今天说造,明天说造,也没看到动静,你说你的,我过我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在他的记忆中,1958年月潭水库就曾经要建,比新安江水库还早,后来在新安江水库动工了,这个计划也就搁浅了,一直到现在。
廻溪村也是可能被淹没的村落,它是徽州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因村中有一小溪,河床较低,每遇涨水季节,出口处率水水位反比小河水位高,导致小河河水回流,故此得名迴溪。
在一座古宅门口,77岁的洪三九,正倚靠在门边挑选刚刚采摘的新茶,老伴则还在山上采茶。老人和老伴是这栋老宅的留守者,孩子们都在外闯荡。“房子是明代的,有600多年了!”说起廻溪村,老人话多了起来。“我们这个村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家里的族谱都记载着,明代著名大臣朱升就出生在这里。”
“要搬迁了!”说起建水库廻溪村即将沉入水底,洪三九一声叹息,“没有想到祖宗的房子传到自己手里没能保住,自己老了还要离开这里。”
虽然在村口已经贴了搬迁的告示,还听说要搬到县城,但90岁的洪玉竹老人早已经打定了主意,哪里也不去,对面的山上就是他搬迁的地方,“都90岁了,生活了一辈子,哪里也不去了,舍不得,死也要死在这里。”
尽管已经是四月初,但40岁的宋秋德依然没有去浙江打工,除了家里忙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水库即将建设,他家一栋四层小楼不知道何去何从。宋秋德和很多廻溪年轻人一样,常年在外地打工,利用自己打工的全部积蓄40多万,盖了一栋楼,这也是他全家6口人的全部家底。“我们政府的决策还是很支持,移民进城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据了解,此次建设月潭水库沉入水库的村庄涉及休宁的陈霞、溪口和海阳镇的十几个村落,搬迁移民或有6884人。经过文物部门的调查,此次淹没区域共有29处文物点,包括古建筑类27处,古墓葬1处、古遗址1处。文物部门已有初步计划来对待这些古建筑:整体完好的整幢搬迁,房屋损坏严重的对其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等构件予以保护。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工作尽量细致一些,调查更深入一些,方案更稳妥一点,不留遗憾。如果不得不搬,也许这就是那些村民们唯一的愿望吧。
从黄山市城区驱车上高速,然后从溪口转入乡村道路,再抵达陈霞乡小珰村,不过半个小时左右车程。
刚到中午,55岁金友根忙着给放学回家的小外孙做面条,采茶时节是皖南最忙碌的季节,金友根也不例外。金友根的家就住在小珰村的村口,他自家的老屋在1979年就翻修拆掉了,不过建房所有物件都是老屋上拆下来的,金友根现在依然睡着的那张老床保存还十分完整。“睡过好几代人了,我都不知道有多少年了”。
金友根房子后面,依然残存着几间几乎坍塌的老房子。金友根捧出一本发黄的用娟秀的小楷字抄写的家谱模样的古书说,这是他们家族道光九年分家的记录书,距今也有186年了。金友根在老屋里出生、长大,对老屋的记忆依然深刻。“村子里原来的老屋很多,那个时期兴拆旧房盖新房,拆得差不多,不拆的话应该可以搞旅游”。
穿过一个古桥,在巷子的尽头进入一个圆弓形的门,一座古宅呈现在人的眼前。63岁的宋桂仙正在忙着晾晒衣服,门廊下挂着一些腊肉,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是一栋典型的皖南徽派古宅,精美的木雕,人物、花卉、动物栩栩如生。“已经200多年了。”宋桂仙说。
“村子真的会淹到水里吗?”宋桂仙也听说了村子位于即将兴建的月潭水库库区里,要搬迁,但目前还没有收到正式通知,因此他将信将疑。宋桂仙目前和老伴守在这栋老宅里,依靠两三亩地,自食其力,两个孩子,一个在北京工作,一个在屯溪当教师,日子挺不错的,原以为要在这栋老宅里度过晚年。
37岁的金顺松是小珰村的村长,在他的记忆中,小珰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里百年以上的老房子有好几栋,余下房屋都是后来建的。如今小珰村有2000多人,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在家的老人以茶叶为主。“这里是新安江的源头之一,建月潭水库,陈霞乡是主淹没区,小珰也不例外”。
在另外一个村子——陈霞村一栋新式楼房里,47岁的盖顺风翻看着手机。盖顺风是陈霞村目前最关注月潭水库建设的村民之一,几乎每天都要通过手机和电脑了解月潭水库进展的信息,而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在村口花了40多万盖了这栋新楼,还经营着一个小饭店。
据悉,月潭水库工程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的新安江主源率水河上,坝址距休宁县城约18.5公里,距黄山市(屯溪区)约29公里。淹没面积近10平方公里,涉及休宁县的陈霞乡、溪口镇和海阳镇,搬迁移民6884人。
“1958年就开始说要建月潭水库,新安江水库都建了50多年了,不还是没建?”与盖顺风的着急相比,80岁的陈越老人却显得有些悠闲,“今天说造,明天说造,也没看到动静,你说你的,我过我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在他的记忆中,1958年月潭水库就曾经要建,比新安江水库还早,后来在新安江水库动工了,这个计划也就搁浅了,一直到现在。
廻溪村也是可能被淹没的村落,它是徽州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因村中有一小溪,河床较低,每遇涨水季节,出口处率水水位反比小河水位高,导致小河河水回流,故此得名迴溪。
在一座古宅门口,77岁的洪三九,正倚靠在门边挑选刚刚采摘的新茶,老伴则还在山上采茶。老人和老伴是这栋老宅的留守者,孩子们都在外闯荡。“房子是明代的,有600多年了!”说起廻溪村,老人话多了起来。“我们这个村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家里的族谱都记载着,明代著名大臣朱升就出生在这里。”
“要搬迁了!”说起建水库廻溪村即将沉入水底,洪三九一声叹息,“没有想到祖宗的房子传到自己手里没能保住,自己老了还要离开这里。”
虽然在村口已经贴了搬迁的告示,还听说要搬到县城,但90岁的洪玉竹老人早已经打定了主意,哪里也不去,对面的山上就是他搬迁的地方,“都90岁了,生活了一辈子,哪里也不去了,舍不得,死也要死在这里。”
尽管已经是四月初,但40岁的宋秋德依然没有去浙江打工,除了家里忙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水库即将建设,他家一栋四层小楼不知道何去何从。宋秋德和很多廻溪年轻人一样,常年在外地打工,利用自己打工的全部积蓄40多万,盖了一栋楼,这也是他全家6口人的全部家底。“我们政府的决策还是很支持,移民进城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据了解,此次建设月潭水库沉入水库的村庄涉及休宁的陈霞、溪口和海阳镇的十几个村落,搬迁移民或有6884人。经过文物部门的调查,此次淹没区域共有29处文物点,包括古建筑类27处,古墓葬1处、古遗址1处。文物部门已有初步计划来对待这些古建筑:整体完好的整幢搬迁,房屋损坏严重的对其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等构件予以保护。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工作尽量细致一些,调查更深入一些,方案更稳妥一点,不留遗憾。如果不得不搬,也许这就是那些村民们唯一的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