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人的道德总是连接着情欲。林四是我所见过的第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
关于林四的“听说”是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乡村。林四在所有午后纳着鞋底纳凉的女人口中罄竹难书。印象最深刻的一条是:她不吃食物。
据说上世纪80年代,林四开始相亲,并和每个相亲的男人达成情欲关系,然后拒绝任何“人间食物”——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无数精壮木讷的庄稼汉子卖光了自己满囤的粮食,背着整袋整袋的面粉和豆米为她换来柔软喷香的蛋糕和奶油。
林四只会选择在傍晚低着湿漉漉的发梢,到沿街的槐树下小坐,手指把鸡蛋糕上的焦糊轻轻捏掉,小块小块送进喉咙克化,然后踩着女人的唾液与嘲讽离去。
林四换掉了无数男人,每每有人望着掏空的仓底要求结婚,林四便决绝而去。有几次林四被男人凶悍的母亲打破头脸,依旧无可挽回,依旧有男人前仆后继。
有个中年男人是林四常年的“供货商”,有家有室,林四照收不误。有一年男人又遇见一个小林四,蛋糕送了没半斤林四堵在门口将小林四打个花容失色。男人赔着笑脸,连连声称“我和她没什么,没什么。”饶是如此,林四还是“包养”了一个读书考大学的男学生,鸡蛋糕成堆往学生屋里送,又要来钱物送他读书。
中年男人堵住几回,把林四家砸的粉碎,林四和学生躲在里屋不肯出声。最后男人不再踏门,学生也远走高飞。林四还是林四。
故事听了十几年。每个傍晚我蹲在故乡门前的柳树下,看着骑着木兰摩托的年轻女子妖娆而过,便猜测“这个是不是林四?”林四是所有乡村姑娘童年想象里的风情和冶艳。姑娘们看着红的花的丝巾棉袄,往往就会忘了母亲们的道德评价。
初中二年级,辍学的邻居姐姐突然来敲我的窗沿,把我从床上喊下。窗下是个巨大的地瓜窖子,我们钻到窖口,姐姐跟我窃窃私语。她从大城市远道而返,在遥远城市的一个国道上做三陪小姐。
姐姐详细的告诉我,眉毛是如何剃成细条,脸庞要如何涂满雪白,眼睛缀成闪亮亮,睫毛可以又弯又翘,最后唇瓣上一定要涂上一抹鲜红。她说“人人都叫我刘小姐。刘小姐、杨小姐、沈小姐、陈小姐……站成一排……”。在她纷飞的叙述里,“刘小姐”这个辞藻咂摸在我的唇齿间,竟也有些发亮的光彩。
童伴的叙述很快被推开窗子的母亲打断,母亲怒气冲冲的喊我:“你在干什么?你写完作业了吗?”
少女时代的我伴着各种算术几何成长,当时我掌握一种天赋,所有题目在将近看完时就能心算出答案。父亲母亲站在我身后,看着我的速度,有些恼怒:“都对了吗?”翻一翻教材后的答案,果然全对。
每个傍晚我搬着小板凳坐在晾台上算数字,身后是一堆家长带着孩童啧啧围观。数字飞驰完父亲也会允我看一会《希腊童话》或者《天龙八部》,看到叶二娘我会想“林四是不是这样子?”,看到海伦我会想“林四会不会长这样?”
第一次真正见到林四在18岁,那年我考上名校。父亲带我去离家十几里的水库吃羊肉喝啤酒,之前我还没喝过酒。
饭桌上是一堆中年男人,叔叔大爷辈,人人夸我赞我,亲切的往我的碗里堆放最好吃的羊腿和羊脸,又细心的给我点上大堆牛奶、饮料,冲我父亲敬酒,恭喜他。那是一位叔叔小儿子的满月宴,半个小时时间里竟吃成我的状元宴。
宴席吃到一半,有女人冲了进来。事过很久我才知道那就是林四。女人身材粗壮,头发烫成干枯的鸡窝,眼眶涂抹的青黑,满是皱纹的脸上铅粉填满沟壑。女人冲上去揪住叔叔头发殴打,被推搡在地,盘在地上又哭又骂,又被一堆人拉拉扯扯试图架出屋门,殴打撕扯中撕破了胸口的衣襟、撕掉了几缕头发、撕出了满脸的鼻涕眼泪。
父亲找人把我送回家,等车的过程中我听见满屋的男人又笑又骂,好像看见了什么最可笑的笑话。
很快我就去了遥远城市的学堂,后又见过几次邻家姐姐,也早是腰肢粗壮的样子。听母亲说林四一直在公路边开着一家羊肉馆,羊肉煮的都是沙子和腥膻,有男人过来,带到屋里,羊肉和人肉搭售着也就卖了。
去林四家吃羊肉是附近几个乡村的最大禁忌,恐是要被婆娘闹个鸡飞狗跳。不过母亲说:“林四最改不了的是祸害年轻后生。”独独读书郎,林四不但不要钱粮,还常常半夜端着羊肉前往。
我问过很多次:“她怎么不结婚?”母亲撇撇嘴:“她吃得了这个苦?享得了这个福?”我很迷惑,“她现在不也是受苦?结婚有什么苦和福?”母亲说“你不懂。”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空房间》恰好讲述的就是婚内女人的苦与欲。电影中无所事事的青年泰石靠挨家挨户发传单维生,有一天泰石在一所房间中看到一个幽灵般生活的女人善华。善华充满哀怨和绝望的眼神一直萦绕在泰石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似乎在祈求别人将自己带走。通篇女主人公只有三句对白——“啊!”、“我爱你”还有“吃饭了”,而男主角更是自始至终不发一语。爱情仿佛就是拯救,相爱就是为了“带走”。依据全无,梦幻迷离。
原因我问过很多次,又想过很多次。为什么爱?
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讲述的最细致又美丽:“我爱你,与你无关”。女人大多是“爱着一个和自己的爱情毫无关系的人”。这里面有弗洛姆的“影子人格”,有弗洛伊德的“代偿”,有微妙的补偿和归属,有无力里的掌控和想象,有自我的实现。也有另一个自己的表演。
从杜拉斯到张爱玲,女人多为爱情表演家。
“所以我认识的女孩女人,从十几岁到几十岁的,个个都像是职业恋爱家,每天翻来覆去。世界充满爱,世界充满马景涛和刘雪华!”刘瑜在文章里说。
按照刘瑜的理论:“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遮蔽一个人存在的虚空。爱情除了伟大的化学反应,还因为成本很小,是‘进入门槛’很低的戏剧。如果要以做成一个企业、创造一个艺术品、解决一个科学难题、拯救一个即将灭绝的物种来证明自己,所需才华、意志、毅力、资源、运气太多,而要制造一场爱情只需两个人和一点荷尔蒙而已。” 人人需要“出轨”。牛顿背叛了宇宙的认知开拓出新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华盛顿背叛了传统政治缔结了伟大的民主美国,释迦牟尼背叛了整个物质世界创造了无垠的精神世界。
“出轨”其实没有高下,但是有价值区分。从林四到邻居姐姐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所见过的当下的中国女人,大多困顿于情欲和世界,希望用情欲的流浪来背叛、来创造。这里面有她们的无所依靠,也有她们的心高气傲。
“情欲中的女人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她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她’。她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
田沁鑫拍《青蛇》,青蛇可谓是女人情欲的巅峰化身,她口口声声说“法海,我要和你睡”。法海修出离道,誓要摆脱这轮回之苦,中间有对青蛇“诱僧”的心智动摇,有苦行的无欲无情和不可回头,及至雷峰塔倒塔下无白蛇却是佛祖舍利。法海大彻大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青蛇亦要投胎人间。临走前法海告诉青蛇,“你去了不要只想爱与不爱,否则会失去做人的因缘。”青蛇说:“我爱你,与你无关。”法海一声长叹,“等我回来再为你传业授道。”
田沁鑫讲,戏剧演到这段,所有的女人潸然泪下。婚姻、尘世中的女人,总算流出一点梦幻柔软的泪水,这像一张手抚摸了她们的欲海情伤。可是法海是要来给青蛇为师为依靠吗?青蛇只是众生之一,真正要回归的温存其实是众生平等的道义精神和佛法义理。
我很爱女人,可我更爱自由。女人为什么热衷情欲和受苦?绝望其实是自恋的一种形式。痛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正如通过生病,我们突然感受到我们的身体的存在。
爱不重不生婆娑。婆娑世界除了空空和忍土还有什么?贪嗔痴毒才是情欲。对于很多女人来说,性之所以成为一个转折点,就是从发生性关系的那一刹那,她开始确立了对他的“人民民主专政”。
比一个纳粹的爱更难理解的,是爱的纳粹性。说白了,我们的“出轨”和受苦都不是因为爱而去忍受痛,而是通过痛才能感到爱。存在感总是与痛感联系在一起,而安全背面其实叫做麻木。
白蛇受苦,青蛇亦受苦。白蛇有自己发福气,青蛇有自己的理想。但笔者信奉,如果一个人可以爱智慧灵感,才是真正的爱。
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一个自由的人注定是一个精神上的孤儿,无依无靠,除了自己的头脑和心灵。
刘索拉等中国女权们总要求女人们有情欲之外有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那不是书本、知识、学历——是自己的队伍——无比脆弱因此无比强大,眼里有通向神的道路。
(本文作者为齐鲁周刊首席编辑)
关于林四的“听说”是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乡村。林四在所有午后纳着鞋底纳凉的女人口中罄竹难书。印象最深刻的一条是:她不吃食物。
据说上世纪80年代,林四开始相亲,并和每个相亲的男人达成情欲关系,然后拒绝任何“人间食物”——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无数精壮木讷的庄稼汉子卖光了自己满囤的粮食,背着整袋整袋的面粉和豆米为她换来柔软喷香的蛋糕和奶油。
林四只会选择在傍晚低着湿漉漉的发梢,到沿街的槐树下小坐,手指把鸡蛋糕上的焦糊轻轻捏掉,小块小块送进喉咙克化,然后踩着女人的唾液与嘲讽离去。
林四换掉了无数男人,每每有人望着掏空的仓底要求结婚,林四便决绝而去。有几次林四被男人凶悍的母亲打破头脸,依旧无可挽回,依旧有男人前仆后继。
有个中年男人是林四常年的“供货商”,有家有室,林四照收不误。有一年男人又遇见一个小林四,蛋糕送了没半斤林四堵在门口将小林四打个花容失色。男人赔着笑脸,连连声称“我和她没什么,没什么。”饶是如此,林四还是“包养”了一个读书考大学的男学生,鸡蛋糕成堆往学生屋里送,又要来钱物送他读书。
中年男人堵住几回,把林四家砸的粉碎,林四和学生躲在里屋不肯出声。最后男人不再踏门,学生也远走高飞。林四还是林四。
故事听了十几年。每个傍晚我蹲在故乡门前的柳树下,看着骑着木兰摩托的年轻女子妖娆而过,便猜测“这个是不是林四?”林四是所有乡村姑娘童年想象里的风情和冶艳。姑娘们看着红的花的丝巾棉袄,往往就会忘了母亲们的道德评价。
初中二年级,辍学的邻居姐姐突然来敲我的窗沿,把我从床上喊下。窗下是个巨大的地瓜窖子,我们钻到窖口,姐姐跟我窃窃私语。她从大城市远道而返,在遥远城市的一个国道上做三陪小姐。
姐姐详细的告诉我,眉毛是如何剃成细条,脸庞要如何涂满雪白,眼睛缀成闪亮亮,睫毛可以又弯又翘,最后唇瓣上一定要涂上一抹鲜红。她说“人人都叫我刘小姐。刘小姐、杨小姐、沈小姐、陈小姐……站成一排……”。在她纷飞的叙述里,“刘小姐”这个辞藻咂摸在我的唇齿间,竟也有些发亮的光彩。
童伴的叙述很快被推开窗子的母亲打断,母亲怒气冲冲的喊我:“你在干什么?你写完作业了吗?”
少女时代的我伴着各种算术几何成长,当时我掌握一种天赋,所有题目在将近看完时就能心算出答案。父亲母亲站在我身后,看着我的速度,有些恼怒:“都对了吗?”翻一翻教材后的答案,果然全对。
每个傍晚我搬着小板凳坐在晾台上算数字,身后是一堆家长带着孩童啧啧围观。数字飞驰完父亲也会允我看一会《希腊童话》或者《天龙八部》,看到叶二娘我会想“林四是不是这样子?”,看到海伦我会想“林四会不会长这样?”
第一次真正见到林四在18岁,那年我考上名校。父亲带我去离家十几里的水库吃羊肉喝啤酒,之前我还没喝过酒。
饭桌上是一堆中年男人,叔叔大爷辈,人人夸我赞我,亲切的往我的碗里堆放最好吃的羊腿和羊脸,又细心的给我点上大堆牛奶、饮料,冲我父亲敬酒,恭喜他。那是一位叔叔小儿子的满月宴,半个小时时间里竟吃成我的状元宴。
宴席吃到一半,有女人冲了进来。事过很久我才知道那就是林四。女人身材粗壮,头发烫成干枯的鸡窝,眼眶涂抹的青黑,满是皱纹的脸上铅粉填满沟壑。女人冲上去揪住叔叔头发殴打,被推搡在地,盘在地上又哭又骂,又被一堆人拉拉扯扯试图架出屋门,殴打撕扯中撕破了胸口的衣襟、撕掉了几缕头发、撕出了满脸的鼻涕眼泪。
父亲找人把我送回家,等车的过程中我听见满屋的男人又笑又骂,好像看见了什么最可笑的笑话。
很快我就去了遥远城市的学堂,后又见过几次邻家姐姐,也早是腰肢粗壮的样子。听母亲说林四一直在公路边开着一家羊肉馆,羊肉煮的都是沙子和腥膻,有男人过来,带到屋里,羊肉和人肉搭售着也就卖了。
去林四家吃羊肉是附近几个乡村的最大禁忌,恐是要被婆娘闹个鸡飞狗跳。不过母亲说:“林四最改不了的是祸害年轻后生。”独独读书郎,林四不但不要钱粮,还常常半夜端着羊肉前往。
我问过很多次:“她怎么不结婚?”母亲撇撇嘴:“她吃得了这个苦?享得了这个福?”我很迷惑,“她现在不也是受苦?结婚有什么苦和福?”母亲说“你不懂。”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空房间》恰好讲述的就是婚内女人的苦与欲。电影中无所事事的青年泰石靠挨家挨户发传单维生,有一天泰石在一所房间中看到一个幽灵般生活的女人善华。善华充满哀怨和绝望的眼神一直萦绕在泰石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似乎在祈求别人将自己带走。通篇女主人公只有三句对白——“啊!”、“我爱你”还有“吃饭了”,而男主角更是自始至终不发一语。爱情仿佛就是拯救,相爱就是为了“带走”。依据全无,梦幻迷离。
原因我问过很多次,又想过很多次。为什么爱?
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讲述的最细致又美丽:“我爱你,与你无关”。女人大多是“爱着一个和自己的爱情毫无关系的人”。这里面有弗洛姆的“影子人格”,有弗洛伊德的“代偿”,有微妙的补偿和归属,有无力里的掌控和想象,有自我的实现。也有另一个自己的表演。
从杜拉斯到张爱玲,女人多为爱情表演家。
“所以我认识的女孩女人,从十几岁到几十岁的,个个都像是职业恋爱家,每天翻来覆去。世界充满爱,世界充满马景涛和刘雪华!”刘瑜在文章里说。
按照刘瑜的理论:“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遮蔽一个人存在的虚空。爱情除了伟大的化学反应,还因为成本很小,是‘进入门槛’很低的戏剧。如果要以做成一个企业、创造一个艺术品、解决一个科学难题、拯救一个即将灭绝的物种来证明自己,所需才华、意志、毅力、资源、运气太多,而要制造一场爱情只需两个人和一点荷尔蒙而已。” 人人需要“出轨”。牛顿背叛了宇宙的认知开拓出新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华盛顿背叛了传统政治缔结了伟大的民主美国,释迦牟尼背叛了整个物质世界创造了无垠的精神世界。
“出轨”其实没有高下,但是有价值区分。从林四到邻居姐姐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所见过的当下的中国女人,大多困顿于情欲和世界,希望用情欲的流浪来背叛、来创造。这里面有她们的无所依靠,也有她们的心高气傲。
“情欲中的女人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她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她’。她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
田沁鑫拍《青蛇》,青蛇可谓是女人情欲的巅峰化身,她口口声声说“法海,我要和你睡”。法海修出离道,誓要摆脱这轮回之苦,中间有对青蛇“诱僧”的心智动摇,有苦行的无欲无情和不可回头,及至雷峰塔倒塔下无白蛇却是佛祖舍利。法海大彻大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青蛇亦要投胎人间。临走前法海告诉青蛇,“你去了不要只想爱与不爱,否则会失去做人的因缘。”青蛇说:“我爱你,与你无关。”法海一声长叹,“等我回来再为你传业授道。”
田沁鑫讲,戏剧演到这段,所有的女人潸然泪下。婚姻、尘世中的女人,总算流出一点梦幻柔软的泪水,这像一张手抚摸了她们的欲海情伤。可是法海是要来给青蛇为师为依靠吗?青蛇只是众生之一,真正要回归的温存其实是众生平等的道义精神和佛法义理。
我很爱女人,可我更爱自由。女人为什么热衷情欲和受苦?绝望其实是自恋的一种形式。痛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正如通过生病,我们突然感受到我们的身体的存在。
爱不重不生婆娑。婆娑世界除了空空和忍土还有什么?贪嗔痴毒才是情欲。对于很多女人来说,性之所以成为一个转折点,就是从发生性关系的那一刹那,她开始确立了对他的“人民民主专政”。
比一个纳粹的爱更难理解的,是爱的纳粹性。说白了,我们的“出轨”和受苦都不是因为爱而去忍受痛,而是通过痛才能感到爱。存在感总是与痛感联系在一起,而安全背面其实叫做麻木。
白蛇受苦,青蛇亦受苦。白蛇有自己发福气,青蛇有自己的理想。但笔者信奉,如果一个人可以爱智慧灵感,才是真正的爱。
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一个自由的人注定是一个精神上的孤儿,无依无靠,除了自己的头脑和心灵。
刘索拉等中国女权们总要求女人们有情欲之外有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那不是书本、知识、学历——是自己的队伍——无比脆弱因此无比强大,眼里有通向神的道路。
(本文作者为齐鲁周刊首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