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之忆(组诗)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wa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章德益,男,1945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荻港镇,3岁去上海。1964年9月由上海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建设,被分配至农一师五团四连务农,计16年;于1980年8月调至新疆作家协会。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提前退休返沪。

阿勒泰记忆


  夏秋之交 居住在低洼湿地里的林蛙
  有时会到高山森林湖边
  产卵
  雪线虚构着 世袭的海拔
  虚构着 人类的边界
  静夜里 凝望
  一只黑鷹
  静静向哈萨克斯坦草原飞去
  马独自在山谷里吃草
  土拨鼠独自向星空窥望
  云杉林独自喃喃私语
  已然亿万年过去
  仿佛地球上什么都未曾发生

深秋的草原


  深秋的草原
  绿色哪里去了?花朵哪里去了?
  牧人的马蹄铁哪里去了?
  虫子哪里去了?毡房哪里去了?
  歌唱与欢笑哪里去了?
  都被草覆盖 被草掩埋
  被草吸收 在草的汁液里循环
  在草的轮回中生死
  在草的灰烬里湮灭
  草俘虏了大地 俘虏了河流
  俘虏了云朵与村庄
  草俘虏了炊烟 栅栏与摇床
  草俘虏了新婚者的戒指与 死者的马鞍
  活着 是草的人质
  死去 是草的替身
  游牧时间又被时间游牧的人啊
  永远永远 以草的循环倒叙人类的原乡

蓝色天空


  蓝色天空溶解在雪水里
  它浸泡黄昏
  在残雪的草坡上
  黑马的尾巴垂钓着宁静
  牛羊的倦眼低回于草尖
  野蜂的嗡嗡声处处可闻
  萤火虫飘忽不定如
  旷野的 流浪汉
  在雪白的灯芯草中
  黑牛群起伏不定如
  黑白双色的 木版画
  蘑菇吸吮露水
  浮云梦见奶牛
  星星爬满头顶 是湿漉漉的蜗牛群爬过
  宇宙的屋顶

回忆:产卵的蜻蜓


  第一场雪后 产卵的蜻蜓
  在高山湖里把生命的种子
  留给了 高海拔的
  死亡
  树根与枯蒲 鸫鸟与水螅
  深渊与雪线 头上布满
  非人间的光芒
  静静的野地 到处都是
  净身后禅坐的月光
  一只蜻蜓在透明的时间里飞
  一只蠕虫在苔藓里静止
  万山的浮雪啊有些潸然

阿勒泰火烧云


  是无数斑斓的老虎在天际泅渡
  是无数锦绣的老虎为雪山文身
  是无数液体的老虎自太阳的漩涡里涌出
  来不及听到宇宙惊世骇俗的虎啸
  阿勒泰已被群虎咬出天堂的缺口

林中水滴


  林中水滴无声滴落
  又归于虚无 无法预知夏天大峡谷里
  云水的激荡与草木的惶恐
  青铜犄角的雷电 砥砺
  灼焦的崖壁 一只鹰在崖巅盘升
  它俯冲 宛若 一道闪电突然显灵出
  带血的肉身
  偶然有骑马人穿越峡谷
  仰望 依然是
  出类拔萃的群山上矗立着
  鹤立鸡群的雪峰
  匍匐的炊烟沿着神赐的海拔
  爬升 爬升 沿着世俗的高度趋近
  不可知的永恒

十一月


  十一月 沿着高纬度雪线飞翔的
  岩雷鸟 鸟喙上缭绕着
  巴比伦花园的 玫瑰遗香
  它的翅膀 一只是波斯诗人的《蔷薇园》
  另一只是 编织有星星与花朵的
  阿拉伯人地毯?
  中亚细亚冰蓝的天空中
  雪峰永远是 踞空的兀鹫
  俯瞰 大宇宙下 人间的小悲凉
  寂寂的静夜
  一匹马独自向月亮走去
  汉家的马蹄啊继续商榷匈奴的牛羊
其他文献
这是我们常见的情景,路边  有人在烧稻草  仿佛祭奠一个时代  稻草,造纸的稻草,救命的稻草  落雨天越擔越重的稻草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垫猪栏牛栏的稻草  在涅槃中投胎为有机肥  烧起来了,捉迷藏的童心  稻草人的故乡,约会的根据地  稻草铺就的温馨里  一个少年记得早熟的梦  当我的车在烟雾弥漫中迷路  我不知道,这是村庄的空城计  还是告急的狼烟棕 树  我不能用“挨千刀”来描述它 
期刊
地貌学Ⅰ  并不总叫迷迭香。  ——玛丽安·摩尔  无法满足的乡间想象,被尽头  那石头山打乱,肩胛赤裸——  爬过一道山梁。是否有浮云  相逼,再上山坡,说着,“好险啊,像  扎猛子。”  你眼中这点翠色,并不在你之外,总有  祖母绿,被忆起。这遗忘的星星  高悬于另一处,或许,更利于思索,它的  毛绒命运,它的  火炬外观,无形之财产,黄色的  土星光环,正同于你的瞳仁——我们认为它是黑色的 
期刊
大风起兮。  一只麻雀放弃到窗台上歌唱的念头,  它用翅膀将自己刮走,  它是一阵小风,小到不能再小的风。  我不是风,  曾经也像风一样奔走,  现在回到这里,像一块石头。  大风起兮。  我还站在原地,  这么多年,从未放弃歌唱,  可惜没有人听见。  大风一次次刮过,  我的歌唱是石头的沉默。  或许是沉默得太久,  以至再大的风也刮不动我。  大风过后,  越来越多的倾听者,  会怀疑自己
期刊
走一遍番禺路大约需要半小时  走着走着就是好几年  来来回回  好像每天都是一次旅行  倒不是非要从这头走到那头  将她细细看透  只是迷恋在某个门洞里  占领自己——  可以挥霍幸福和雨水  有时她紧闭所有门窗  让心神焦虑不宁  我就慢慢走,靜静等待意外或明天  更多时候,门大开  而我已消失在聒噪的路上夜未眠  夜里有只白鸟  悬挂在老式公房的楼顶上  低低地,露出尾巴  小区内街路狭窄而通
期刊
从遥远的入海口  位移到入江口、入湖口,在姚公渡  与乐安河分道扬镳,自立门户  像一尾洄游的大马哈鱼逆流而上  追溯波浪之初的一个涟漪  还原奔腾背后的一片宁静  过滤掉两岸的灯火和悲欢离合  轻轻抹去帆影里留下的淡雅茶香  放下瓷器赋予这条江的光芒与荣耀  回到祁门的山谷。回到  汇聚之前的涓涓细流  回到黄山余脉的峰巅。回到  风与猕猴、金钱豹、黑麂、灵猫、豺、獐、苏门羚  白颈长尾雉,与银
期刊
閑 谈  我们坐在餐桌旁  聊以充饥的是饥饿结成的果子  我们漫步在森林里  你把我的心捧在手上  风时常在扎它  有时候我们走累了  坐下 用织给明天的衣裳取暖  有时候我们互相望着  眼睛里的钟表不再走了  我会在不设防中死去  血液都流回天空  而那些鲜血 无非是  故乡的夏天里  一朵落雨的云有花的房子  花在房子里低语  我时不时挂在枝丫上  木头的房子盛满香气  我则在树上整夜生长  
期刊
像卡佛一样  我知道郁结的缘由  皱纹之间的深渊  地球自转,公转  光分配给不同的黑暗  我理解第一排与第二排的标准  年轻与年老  理解了自己  知道鸢尾名字后的改变  理解:看见就像没有看见  我经过还没天亮的停车场  早班车空空荡荡  如今,我也像卡佛  叫自己亲爱的,仿佛被人爱着野荞麦  走上台阶  才会注意到它们  第2栋教学楼左侧的坡地  白色的花在风中摇摆  并非为了艺术  而是苦
期刊
星期三  我安排一碗炒面条,作为晚餐。  冬天总是从星期三开始  晚餐——  用番茄的红,融化霜雪。  从星期三开始,做梭罗笔下的一个  素食主义者。  冬天。  街道依然保持着沉默,暮色  凝重如田里的水牛。  黑夜从穹顶迅速下沉,注入街道  我抬起头时,大地一阵颤动  黑暗中,我的目光将一些东西撞碎  就像地震发生时窗玻璃的碎裂  ——一场玻璃的风暴穿破我的脚掌  我朝街上走去——划着眼泪的船
期刊
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缘故  我总能透过武汉的窗口对接汉语新诗  可有些东西,我实在是写不下去  比如说:身患腰疼病多年的老母亲  比如说:成年后我所染上的这副好脾气  尽管,我将自己定义成一個孝子  但放眼潮流,察举制仅仅是在不断拷贝  体恤和悲悯。况现世奢靡,身附逆骨  根本无法韬养出好名声。而我也  无勇气去教授老母亲识字这门手艺  因为我知道:怀抱汉语,实际上  是在以明牌的打法,拿十年青春开赌
期刊
刚从地里干完活就下井  身上沾满的蚕豆花香  可以在呆板的矿车上打几个滚。才走上几步  就扰乱了地心的秩序。钢梁、铁柱、巷灯  采煤机等全都扭过头来。有的打听  花香的住址,有的索要它的手机号码  有的抓上一把和好的速效水泥  抹平自己额前皱纹里的天梯  惊异揉進眼里是闪电  春天沁入鼻孔会产卵  在八百米深处幽闭的巷道里  一个男人体表携带的花香像是  隔世的灯盏。拂过之处  煤壁松软如待宰的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