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Kil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中,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必须做到三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索题及活动课;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会更具吸引力。
  关键词:历史 教学 互动 参与
  现代人才观的内涵是:有较强的交流能力、组织观念、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探索创新能力。如何更好的挖掘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不断探索的。为此,在我的课堂上开始使用了合作教学法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主,或交待事件、人物、过程,或交待历史发展的演变,有时则布置一些枯燥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回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以旁观者的心态了解历史,而不是以身临其境的态度去亲近历史。因此学生常反映历史年代多,历史知识量大,历史知识不易记忆。而教师也常常抱怨“学生上课听得有滋有味,而课后却将历史知识几乎忘记殆尽”的局面。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而以上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活动来完成。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的内容丰富,历史图片增多,实用性也增强了;并且贴近学生的方式设置了“动脑筋”栏目;安排活动与探究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由阅读卡则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总之,历史教材内容的丰富多彩让师生爱不释手。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
  一、充分把握课堂的每一分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注重课堂题目的创设,这是引发学生对事件关注的切入口,显得极为重要。某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可以通过几个活动题目来完成,目的是让学生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在活动中一气呵成,毫无乏味之感。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和冲突》中,郑和下西洋是该课的重点,可以通过4个活动题来完成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活动一,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原因各是什么;活动二,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要带领大家进行一次以“了解郑和下西洋”为主题的旅游,你该如何介绍郑和下西洋的概况以及经过的具体路线;活动三,如果你要去探访郑和走过的足迹,你能给出一张简单的路程图吗?(从海沧出发,经过的省、市、国家、地区等);活动四,以下给出一些材料,谈谈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以上四个题目的设置,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题目的创设也很讲究艺术和方法。
  (1)把活动题的主语设置成“我”或“你”,这样学生在思考时有身临其境之感,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思维方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上面所讲“郑和下西洋”题目的设置,多以“你”为主语来创设。又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想象一下,我们班是当时北京人时期的一个群体,我们该如何进行分工合作,我们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此题一出,距离很遥远的原始人群生活仿佛就在眼前,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言,在想象过程中,学生也就掌握了北京人的特征,特别是对北京人只懂得使用天然火,而不是人工取火印象极为深刻。这种第一、第二人称设置法非常好,在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常设常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新教材的图片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形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挖掘出图片所潜藏的信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时,南方得到开发的原因是此课的重点亦是难点,可以让学生分析《耕获图》来获取信息。设计题目:“这是一幅南宋时画在扇子上的图,图中有70多个不同形象的人物,他们都正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探讨南方得到开发的原因是什么?”此图虽小,但人物众多,个个栩栩如生,学生对此有极大兴趣,个个举手发言,“风和日丽”“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劳动力众多”“有使用翻车”等脱口而出,再经过老师的指导补充,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其次,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题时宜采用竞赛法进行,因为初一、初二的学生好胜心强,且喜怒易于表露,采用竞赛方式易激发他们思考、回答问题的欲望。
  (1)抢答法。上课伊始设置几道题以复习、检测上节课的知识。这时我较多采用抢答方式来完成,表现得语言精练、表情热情张扬,“同学们,下面有几道抢答题,来,看谁的手举得快,看谁回答的好,预备开始!”,此法用于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昏昏欲睡时特别奏效,且复习效果好。
  (2)小组竞赛法。各小组推选一人笔录回答,组员可相互补充。
  (3)男女生竞赛法。教师可运用些激励性的话语:“为男子汉鼓励加油”“女同胞们,巾帼不让须眉,加油”等,以活跃课堂气氛。
  二、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索题及活动课
  这是新教材较之旧教材新颖、实用的地方,对于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如七年级上册第5课的活动与探究题:小制作“用橡皮泥或胶泥,模仿商周青铜器做一件器物”;七年级下册活动与探究题:办历史小画报“宋词内容广泛,选一首你喜欢的宋词,配上一幅山水式景物画,或几位同学合作为办一期介绍宋词的小画报”。以上这两道题颇受学生欢迎,正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历史,在画中了解历史,有助于学生保持对历史的爱好和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参与性。
  三、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教学,教师始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用慈爱的眼神、鼓励性的言语去激励学生,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加油。特别是对学困生应付出更多的关爱,如,课堂上布置浅显易懂的问题请学困生回答,让学困生得到表扬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到取得成绩的喜悦之情,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照顾,明白他们不是“被遗忘的角落”。
  历史是包罗万象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新教材所设立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题、自由阅读卡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宽了探索的空间。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美好理念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尤其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困难。乱收费、择校、工资拖欠、教师流失等问题此起彼伏。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制度是历史
摘要:《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过程和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娴熟运用难度较大,因为,它既需要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又需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活动过程中体验与生成知识和方法,提高科学素  关键词:化学课改 过程方法  为应对时代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理念和方法,全面提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情况,确定阿莫西林药品所具有的药理作用.方法:从某院在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存在消化不良情况的患者中,选择86例,对其用药治疗情况展开研究,将
摘 要:对射频通信信号的传输精度进行优化处理仿真,可以降低非平稳信号但对于传输精度的影响。为了对通信信号的传输精度进行优化处理仿真,这就要求对通信信号进行分层处理,之后对信号通过小波滤波,进而对传输精度进行优化处理。传统的方法通过构造信号尖端的隶属度函数来获得每个信号点的尖端,而忽略了信号的小波滤波,导致传输精度的优化效果不理想。为使传输精度得到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平滑的方法。基于先验平滑理论
【摘 要】 课堂是学生收获知识的阵地,是学生提升能力的殿堂,是学生生命得以体现和精神得以成长的乐园;课堂也是教师播种希望与理想的地方,没有课堂,就没有了教育生命的开花与结果。高效课堂,旨在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高效课堂的灵魂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新课程 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做了如下解读:地理新课程的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学校和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成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悟性的培养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悟性培养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悟性培养  一、培养学生悟性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要关注的并不只是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也应该关注
【摘 要】数学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会用数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