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强的课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也符合学生能力培养需要。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与合作探究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的理论,将理论转化为成果,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由此,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基于真实项目的引导,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贴近生活发展需要,展开信息技术学习过程。
一、科学选定项目,有效制定计划
科学选定项目是项目教学方案的第一步,也是起步阶段。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时,每个章节都具有教学目标,结合这一教学目标,展开项目的选定,以此制定有效的项目计划。科学选定项目,需要坚持有效性、科学性、合作性、目标性与实际性原则,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能力做准备,选取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能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项目主题。
如学习“信息发布”相关知识,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选定“班级主题网页制作”这一项目主题,集合一些对网络知识、程序知识感兴趣的学生,组织暑期或假期项目小组,制定为期1个月的项目实施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以项目驱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二、实施活动探究,规划进行方案
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项目教学方案的落实来说非常重要,起到了规范化作用。在实施活动探究过程中,要结合选定的项目与项目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个性差异,实施兴趣导向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案设计。合理规划项目教学方案,制定阶段性项目实施步骤、目标与程序,以及方案实施策略,即项目组织形式、学生任务、角色分配、阶段任务完成时间、评价方式等。实施活动探究要对整个项目活动进行综合分析,站在全局的角度规划整个项目的意义、目标、内容、过程与总结,由此为项目产品的制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结合选定的项目“个人简历表设计”,引导学生展开项目活动探究,合理规划项目方案。学生们在“个人简历表设计”项目规划时,规划设计以个人为组织形式,以突出简历表中自身优势、特长为重点,以简明、扼要、有吸引力、美观、形象为原则,展开简历表的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学生需要在项目中完成文档建立、保存、关闭,学习编辑、排版等word文本的多项操作。
三、展开作品制作,完成项目过程
作品制作过程是项目教学方案实施的核心,也是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为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结合项目教学方案,在项目的驱动下,学生结合项目活动方案,展开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作品制作过程将书本知识进行了重现,在现实操作中,在理论指导下,完成项目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
如学习“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等相关知识时,学生自主设计项目主题“感动瞬间”的视频制作项目。教师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瞬间,结合数字化视频、音频采集与简单加工等技术方案,展开视频制作过程。学生们以三人为一个小组,在视频采集、加工、修饰等整个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将理论转化为动手实践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作出成品,完成项目实施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有效交流合作、动手实践。
四、成果交流展示,综合活动评价
成果交流展示过程是对项目完成过程的总结、归纳与评价,交流过程以学生阐述项目完成的方案、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对策以及收获为基础,以教师点评、指导、综合评价为总结,以此鼓励学生拓展延伸,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与策略,优化项目过程,鼓励学生创新思考,进一步强化各方面的能力。成果交流为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既是引导学生进行上一阶段的总结与评价,进一步对项目驱动教学方案进行反思与完善,也是对下一阶段学习过程与方案提出改进建议,鼓励进一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对于“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项目主题,展开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诠释。有的小组学生设计了“班级学生成绩表”这一项目主题,在项目完成之后,展示给学生和教师其分析结果,可以通过Excel表格计算平均分、总分,查找每学科90分以上的人数等。进行成果展示交流时,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取,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效落实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且强化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
一、科学选定项目,有效制定计划
科学选定项目是项目教学方案的第一步,也是起步阶段。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时,每个章节都具有教学目标,结合这一教学目标,展开项目的选定,以此制定有效的项目计划。科学选定项目,需要坚持有效性、科学性、合作性、目标性与实际性原则,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能力做准备,选取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能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项目主题。
如学习“信息发布”相关知识,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选定“班级主题网页制作”这一项目主题,集合一些对网络知识、程序知识感兴趣的学生,组织暑期或假期项目小组,制定为期1个月的项目实施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以项目驱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二、实施活动探究,规划进行方案
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项目教学方案的落实来说非常重要,起到了规范化作用。在实施活动探究过程中,要结合选定的项目与项目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个性差异,实施兴趣导向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案设计。合理规划项目教学方案,制定阶段性项目实施步骤、目标与程序,以及方案实施策略,即项目组织形式、学生任务、角色分配、阶段任务完成时间、评价方式等。实施活动探究要对整个项目活动进行综合分析,站在全局的角度规划整个项目的意义、目标、内容、过程与总结,由此为项目产品的制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结合选定的项目“个人简历表设计”,引导学生展开项目活动探究,合理规划项目方案。学生们在“个人简历表设计”项目规划时,规划设计以个人为组织形式,以突出简历表中自身优势、特长为重点,以简明、扼要、有吸引力、美观、形象为原则,展开简历表的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学生需要在项目中完成文档建立、保存、关闭,学习编辑、排版等word文本的多项操作。
三、展开作品制作,完成项目过程
作品制作过程是项目教学方案实施的核心,也是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为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结合项目教学方案,在项目的驱动下,学生结合项目活动方案,展开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作品制作过程将书本知识进行了重现,在现实操作中,在理论指导下,完成项目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
如学习“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等相关知识时,学生自主设计项目主题“感动瞬间”的视频制作项目。教师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瞬间,结合数字化视频、音频采集与简单加工等技术方案,展开视频制作过程。学生们以三人为一个小组,在视频采集、加工、修饰等整个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将理论转化为动手实践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作出成品,完成项目实施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有效交流合作、动手实践。
四、成果交流展示,综合活动评价
成果交流展示过程是对项目完成过程的总结、归纳与评价,交流过程以学生阐述项目完成的方案、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对策以及收获为基础,以教师点评、指导、综合评价为总结,以此鼓励学生拓展延伸,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与策略,优化项目过程,鼓励学生创新思考,进一步强化各方面的能力。成果交流为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既是引导学生进行上一阶段的总结与评价,进一步对项目驱动教学方案进行反思与完善,也是对下一阶段学习过程与方案提出改进建议,鼓励进一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对于“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项目主题,展开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诠释。有的小组学生设计了“班级学生成绩表”这一项目主题,在项目完成之后,展示给学生和教师其分析结果,可以通过Excel表格计算平均分、总分,查找每学科90分以上的人数等。进行成果展示交流时,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取,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效落实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且强化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