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渠道与传染效应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的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金融国际化和虚拟化的深入发展,影子银行在商业银行体系之外,建立了另一个平行体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管缺失,影子银行体系的全貌并不能清晰地为人所知。影子银行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繁荣。然而,影子银行体系也蕴藏着较大的风险。本文研究影子银行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分析风险传染渠道和传染效应,梳理有关风险在影子银行体系内外部传导的基本机制。
  【关键词】影子银行 风险传染渠道 风险传染效应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影子银行体系得到更快的发展,已经与商业银行体系并驾齐驱,成为美国金融系统的主体和全球金融系统的主导力量之一。除美国之外,欧洲、日本的影子银行也逐渐兴起,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出现了类似影子银行的业务活动。
  对于影子银行的分类,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影子银行本身,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第二类是应用影子银行方法的传统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受到中央银行的监管也可获得其支持,但它们可以将影子银行的一些操作方法运用到部分业务中;第三类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工具。本文所探讨的影子银行是前两类,也就是影子银行及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相关业务。
  二、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探讨
  (一)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研究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达到高峰。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大幅下降,全球影子银行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
  第一,资产规模大幅提高。2007年初,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资产总规模高达10.5万亿美元。从美国各金融部门的金融资产占总体的比例来看,影子银行体系已经在金融系统中处于优势地位。
  第二,信贷总量持续增长。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融资规模和信贷总量持续增加。在信贷市场上,部分影子银行机构的债务量已显著超过存款机构。
  (二)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研究
  2011年以来,随着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银行开始减少信贷投放。国民经济处于优势地位的房地产业加大了对资金的争夺力度,进一步加大了民营、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这些弱势企业只好求助于非正规金融—“影子银行”,结果推动“影子银行”进一步壮大。
  与中国影子银行相伴随的是银行存款出现“分流”“脱媒”现象。2011年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11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9.80万亿元,表外贷款2.14万亿,占比达22%。其中,委托贷款增速最为迅猛,前三季度增加了1.07万亿元,同比多增5625亿元,占所有表外贷款将近一半,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达10.9%;信托贷款则增加848亿元,同比少增3924亿元,占表外贷款比例约4%。”大量委托贷款成为关注焦点,“影子银行”成为讨论焦点。
  三、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渠道
  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传导途径大致可分为:直接传染渠道—资金链渠道,融资传染渠道—信用渠道,间接传染渠道—信息渠道。
  (一)直接传染渠道——通过资金链进行风险传染
  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由于很多业务的交叉与融合,所以有着纷繁复杂的资金往来。商业银行资金链与影子银行机构紧密相连,当某个影子银行发生风险,流动性受到限制,对其提供流动性的商业银行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形成对商业银行风险外溢效应。
  (二)融资传染渠道——通过信用渠道进行风险传染
  在整个金融系统里,各个金融机构通过信用链条紧密联系,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影子银行一方面购买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池,发行以该信用资产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另一方面,影子银行成为商业银行信用违约风险工具的交易对手,从而与商业银行共担自身的资产负债与信用风险。
  (三)间接传染渠道——通过信息渠道进行风险传染
  信息渠道的风险传染主要由信息不对称造成,尽管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间没有直接的关联业务,但影子银行的风险仍可通过信息渠道的方式进行传染。
  一是影子银行的业务隐藏了商业银行业务中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和资本监管指标。而影子银行业务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范畴,不计入资产负债情况,所以该相关业务信息并没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二是在信息不对称或不完整情况下,影子银行的高风险可能引起商业银行的高风险行为。同时,随着商业银行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委托贷款交易,可能放大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当借款者出现违约行为,银行就不可避免要面临委托贷款违约所造成的信用和声誉风险。
  四、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效应
  与传统银行创造货币信用的方式不同,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多样化的工具,极大地推动货币信用之外的信用扩张。根据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渠道,影子银行体系向商业银行体系的风险传染效应从三个方面变现出来:直接、融资和间接风险传染。
  (一)直接风险传染
  直接风险传染效应表现为:信用风险导致业务亏损,由于商业银行深入地参与到影子银行体系的各种信用过程中,影子银行的信用风险将通过中介渠道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造成影响,导致业务严重亏损。
  (二)融资风险传染
  影子银行体系向商业银行体系的融资风险传染效应表现为,二者之间的融资联系加重了融资成本,两者现金流动性不足增加了融资风险。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资金来源互相依赖,其中一方出现流动性不稳定,另一方也会受到牵连,承担融资风险。
  (三)间接风险传染
  影子银行向商业银行的间接风险传染效应表现为,两个体系的间接关联会引发系统性风险。这里系统性风险有如下来源:两者经营环境相似度高,对于风险会出现相同的市场反应;两个体系机构投资同样或相似的资产,对某些金融工具存在相同的风险暴露;两体系的间接联系加強杠杆形成的周期性,强化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
  五、总结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既有区别又相互交织,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实体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影子银行通过资金链渠道、信用渠道和信息渠道进行风险传染,在风险传染过程中,又形成了一定的传染效应,表现为直接、融资和间接风险传染效应。目前各国旨在有效规范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只有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红娟.影子银行体系:功能、脆弱性与监管改革[M].背景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1:35-43.
  [3]彭寿康,陈超.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1.6,6:57-62.
  [4]张宝林,潘涣学.影子银行与房地产泡沫: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之源[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11:33-43.
  [5]霍强,蒋冠.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的交互作用及影响研究[J].经济论坛,2013.12,12:89-94.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会计人员管理的一种重要体制改革,会计委派制在我国开始盛行,对于会计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国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等领域,加大对会计委派制的研究力度。本文通过对会计委派制的常见问题展开详细探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措施,为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进一步完善“添砖加瓦”。  【关键词】会计委派 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  一、会计委派制常见问题探析  会计委派制的执行,在
【摘要】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趋多样的风险,银行应该怎样通过会计对策加以防范?本文从风险产生的原因着手分析,并从会计工作方面提出一些防范风险的举措。  【关键词】防范 金融风险 会计对策  银行是一个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等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它的业务和性质使得银行在经营运作过程中会面临很大的金融风险。在票据结算方面,随着支付行为和数量的不断上
目的:探讨预防和护理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护理方案.方法:抽取120例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继推出,对银行业资本的定义进行了重新划分,对商业银行资本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面对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为实现
鲁迅先生于1918年8月20日给许寿裳的信中曾说:“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1]鲁迅先生在这里用极其简洁的语言,肯定了道教在
目的:探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危重病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服装电商Buck Mason意外地在IT圈大受欢迎。
期刊
nVision的两款产品可以检测早期卵巢癌和不孕不育。
Goldstar在过去一年帮一家剧团卖出了100万美元的余票。
期刊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钙化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钙化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