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教学中运用“1 X教学策略”传承传统文化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yigesh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童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编排了众多渗透传统文化的经典童谣,学生在趣读童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但要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提出“1 X教学策略”在童谣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以教材童谣为“1”,趣读童谣感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拓展阅读,以“拓展绘本传承传统文化和联系生活链接传统文化”为“X”,多角度,全方位的拓展,将学生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既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从而真正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谣教学;1 X教学策略;传统文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反映了我国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产。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在教育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而童谣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编排了众多渗透传统文化的经典童谣,如,《剪窗花》《春节童谣》等,琅琅上口的童谣,节奏明快、内容有趣,不仅易于儿童积累背诵,更利于对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如,《春节童谣》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传统佳节春节习俗的美好;《剪窗花》让儿童了解剪纸这一瑰丽的民间艺术;《孙悟空打妖怪》为兒童开启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期待。学生在趣读童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但要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提出“1 X教学策略”在童谣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以教材童谣为“1”,趣读童谣感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拓展阅读,以“拓展绘本传承传统文化和联系生活链接传统文化”为“X”,多角度,全方位的拓展,将学生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既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从而真正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趣读童谣,感悟传统文化
  童谣是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歌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朗朗上口,有趣又好玩,统编教材将经典童谣编入教材,在学生的朗朗书声中,通过趣读童谣我们可以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统编教材一上第八单元“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就是一首经典的蕴含丰厚的传统文化因子的童谣。教材中的童谣作为1 X阅读策略中的基点,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生长点。《春节童谣》虽然是语文园地中的“和大人一起读”,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因此,教学中仍然有着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了解童谣的内容。教学中笔者在初读环节引导学生读准童谣,了解童谣的内容,走进童谣。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朗读,教学中示范朗读必不可少,紧接着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开火车读,小组展示读,多种多样的趣读中让学生走进童谣,了解童谣的内容是写了从腊八到大年初二之间,人们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趣读”有助于学生理解童谣,了解传统文化,教学中在学生理解了童谣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学生拍手读,男女生合作打着节奏读等方式,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到童谣的独特魅力。
  二、拓展绘本,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下转第5版)(上接第4版)出,要提倡当代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小学语文界泰斗周一贯先生提出:“必然要求阅读教学从过渡依赖课本,教学内容狭窄,教学形式单一的束缚中走出来,向‘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方向奋力前行,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彰显课程的自身价值。”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统编教材“和大人一起”中童谣的教学就是语文人文性的最佳体现。因此,教学中笔者提出“1 X”教学策略,在趣读童谣的基础上拓展绘本阅读。笔者在教学“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中腊八节的习俗时,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腊八”“腊八粥”腊八习俗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教师适时的拓展绘本《腊八节的故事》,讲述习俗腊八粥就是用各种米和豆子:白米、黄米、江米……红豆、绿豆、芸豆……还可以加上大枣、花生等熬成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腊八粥中的桂圆象征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等让学生在阅读绘本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故事的关键处教师戛然而止,抛出问题:腊八的习俗有个传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瞌睡虫”和“没底锅”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自然而然就会在课外寻找绘本阅读,这就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自然延伸。拓展绘本传承文化是在学生不熟悉的地方巧妙的运用绘本来拓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十三,吃糖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无数个小问号,“糖瓜”是什么呢?糖瓜是一种什么样的瓜?”原来吃糖瓜的习俗跟灶王爷的故事有关,于是教师引入绘本《灶王爷》,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糖瓜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展现了古代人民朴实而美好的愿望。绘本的引入,丰富了童谣的内容,增添了学生阅读的趣味,1 X阅读策略中这种“ ”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必要的互补,和谐的融合,关键的拓展,建构的合力,是“1 1>2”的“ ”,一年级教学中教材内容与绘本的“ ”就是课内与课外的完美融合。
  三、联系生活,链接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在课本中,绘本中,更是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阅读也不仅仅是课内、课外的阅读,更是生活即是阅读。童谣就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的象征。教学中“二十五,磨豆腐”中借助生活中“石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磨”,这种表面有磨痕的石盘,人们用它把黄豆磨成豆浆,然后在做成豆腐。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为什么我们说“二十五,磨豆腐”而不是做其他的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豆腐的“fu”读成二声就是“福”,读成四声就是“富”,过年磨豆腐就是表示家家户户都有福,家家户户都富裕。这和我们现在新年写“福”字有着同样的意义。这也是我国汉字独有的传统魅力,无形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同时《春节童谣》是一首北京地区的经典童谣,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不同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名族也会有不同的春节童谣,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习俗,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拓展生活,去了解自己所在地方的春节习俗,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到的“迎春花市”“利是封”等广州春节习俗,一时激起学生的兴趣,从书本到生活,这就是阅读教学中“阅读1 X”教学策略的独特魅力。
  纵观统编教材,编者在编排上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元素,这是一个风向标,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传承和振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以此为己任,认真解读教材,了解教材背后厚重的文化背景,使语文教学有深度有厚度,更有民族文化的温度。让学生的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单一走向纵深,从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开始走向有深度的有广度的阅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其他文献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16年,通过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参加市、区、校级教研,参加省内外语文学科专业培训,做语文学科专题调研等一系列活动后发现:当前初中阅读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以及社会为初中生营造阅读环境的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教学目的“功利化”。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
【摘要】观察建构材料的外形——给建构材料命名——材料的运用开始,通过观察、操作、确定主题、设计思路等等,一步一步深入建构活动,那么,幼儿园如何让幼儿进行创作性的建构活动呢?如何在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呢?  【关键词】建构活动;数学能力;合作  从2017年9月开始,我园小二班参与了“幼儿园建构游戏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影响”的课题研究探讨。从购置积塑建构材料到老师培训,课题研究开始了。在培训课,
英语绘本以其精美的图片与简单文字互动的艺术,贯穿于故事的命脉,通过视觉效果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把小学生带进个独特的世界遨游,筑就一方童趣盎然的“悦”读园,极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借助绘本,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关注画面、聚焦文字、留意细节、展开想象、学会表达,在绘本的引领下,快乐地翱翔于阅读的晴空。  一、趣复习,赏封面,激“悦”读  (一)趣复习,激“悦”读之图式  读前复习
【摘要】德为做人之本,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品德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生活当中潜移默化、逐步积累的。因此,要从小注重品德的培养。德育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德育统领其他各育的发展,对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学科,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促进小学生德育的发展。与其它学科一样,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和德育相联系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春季,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启动,5月12日,永定河北京段25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未来两年,通过生态治理,永定河将再现河道清水长流、沿岸绿树连绵的自然山水风貌。图1为“永定河流域图”。据此完成1~3题。  1.永定河流域总体地势特征表现为( )  A.东南高,西北低  B.西北
【摘要】初中阶段正处于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生理与心理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呈现出明显的敏感情绪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与他人沟通时的戒备心更加明显。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实践中需要强化沟通艺术运用,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以免刺激学生的反抗意识和逆反心理。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班级管理经验,分析开展沟通艺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意义,探究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以
【摘要】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学龄前幼儿阶段是良好社会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含着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等主要内容。通过文献检索,国内外研究者较少系统性地关注一日生活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文在了解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环节的现状的基础上,把一日生活中各环节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进行梳理,探究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  【关键词】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幼儿  著名教育家陶行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日,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新样态学校论坛暨荔湾教育高质量发展峰会围绕“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构建”主题分论坛在荔湾区协和幼儿园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专家、同行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同时,荔湾区第三届区域醒目教育课程幼儿园文创作品展也在协和幼儿园拉开了序幕。  本届论坛以“新样态学校与教育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对从小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而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小学德育;特色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
一、案例背景  《秋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叙事兼抒情的散文诗。作者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这些景物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势力,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做着“春的到来”的梦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耸立在后园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表达了鲁迅对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